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6993100000129

第129章 经络肢体病症 (5)

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症 (5)

(按)《内经》认为,五脏皆可使人痿。本案下肢痿软,为肺金先伤,肝肾内弱,又加湿热下注痹阻气血所致,属本虚标实之候。肺主宣发、肃降,治节气血津液,在痿证的形成过程中,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素问·痿论》日:“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蹙。”盖金畏火刑,夏令气热,损伤肺津,金体不润,不能宣降津液于全身,则筋脉失濡,而成痿。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劳倦过度,损伤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同样可以致痿。又加湿热下注,痹阻气血,经脉因不通而失荣,则更加速痿证之形成。故治以养肺阴,补肝肾,清湿热为法。“清燥汤”正与此合拍,本方为《兰室秘藏》方,善治肺肾虚弱,湿热所伤之腰以下痿软,不能行动,或行步不正之证。由于方证相对,故获良效。

引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医案四

曹某,男,37岁,北京人。1989年6月24日初诊。自诉因工作关系,接触冷水,左脚痿软,不能弯曲,足趾无力,行走困难,已一周有余。无疼痛与麻木,尚未发现肌肉萎缩。下肢发凉,小便清长,检查左脚呈“垂足”状,西医诊断为“腓总神经损伤”。舌苔白厚腻,脉来沉。脉沉为寒,舌腻为湿,寒湿伤于筋脉,阳气失煦,用温阳除湿之法。处以“桂枝去芍加术附汤”:桂枝12克,生姜l0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白术12克,炮附子l2克,七剂,水煎服。

另用川椒12克,艾叶12克,千年健15克,苏木10克,桂枝l0克,川芎10克,追地风15克,煎汤熏洗患足。7月1日二诊:患者感觉左脚踝部有了疼痛之感,抬足略有升高,反映了阳复之象。与上方中再加强筋骨、引药下行之品。桂枝12克,生姜12克,白术12克,附子12克,木瓜10克,牛膝l0克。七剂,水煎服。外用药物:川椒10克,艾叶15克,麻黄10克,草乌10克,红花10克,海桐皮20克,煎汤熏洗。7月8日三诊:自诉服药后足胫有力,能随意屈伸,足趾也可以上翘。但与常人比,行走仍感力量不济,舌苔白腻,脉沉。转方用:桂枝12克,白术10克,附子l0克,生姜10克,当归10克,杜仲10克,续断l0克。服三十余剂而病痊愈。

(按)举凡痿证,总以筋脉弛缓不收为病。阴液亏损,不能濡养筋脉,田能致其弛纵、松缓、运动无力之证。然阳气不足,不能温养筋脉,同样可以致此。《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养筋脉,使筋脉失柔,或为拘挛,或为弛纵。当然,导致阳气不能温养筋脉的因素很多,阳气本身的亏损或邪气阻滞,均可致此。本案患者涉水浸寒,而病足痿,寒湿下伤阳气可知,故见下肢发凉,小便清长,苔白厚腻,脉沉等阳气虚损,寒湿内盛之证,因此,在治疗上就应抓住两点:一是温通阳气,二是驱除寒湿。方用桂枝、附子温通心肾,启动少阴阳气,又能祛除寒湿之邪。白术健运中州,燥化湿邪,实脾气于四肢。至于随证所加之木瓜、牛膝、杜仲、川断,皆为强肾壮筋而设。又用渍浴熏洗,内外合治,则使寒湿除,阳气复,筋脉得舒而足痿则愈。

引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医案五

患者王某某,女,31岁,山东省定陶县小学教师,1973年3月初诊。主诉:瘫痪四年余。病史:四年前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后,自觉周身乏力,且四肢疲倦嗜卧,食欲欠佳。后来逐渐加重,四肢软弱,不能支持,一年之后,肢体不受意识支配,只好卧床。四处求医诊治,服药无数,效不明显。治疗经过:开始由当地医院诊治,又经省、地专及各地大医院检查,而无特殊异常发现,神经系统检查时,各深浅反射均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山东省医院诊断为“末梢神经炎”,当地专科医院诊断为“周期性麻痹”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医诊断为痿证。举凡治痿的经典方剂均服用过,并配合针灸及用西药“加兰他敏”与维生素B1、B12等,曾好转五个月。因不慎小产又复发,较前更加严重。再次住院治疗无效而出院,回家疗养。

先后又延请了临近三县(成武、曹县、定陶)老中医诊断,均认为是痿证。现在症状及治疗:四肢全瘫,慢性病容,表情淡漠,面色无华,脘腹满闷,食欲不振,气短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为久病脾虚。生化不足,筋脉肌肉失养而成痿蹙。以《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为据,自拟弃杖汤。淫羊藿30克,薏苡仁30克,黄芪30克,紫菀16克,龟甲15克,天冬15克,苍术10克,黄柏6克,水煎二次服,每日一剂,随证加减。气虚甚加党参、白术;食欲差加陈皮、砂仁;如食欲大减时,去黄柏之过于苦寒害胃之品,略加生姜;吐涎甚加半夏。此方服至二十六剂时,自感精神较前倍增,但仍不能活动,继服四十剂后,稍能动转,且身体已能受意识支配。将黄芪加至60克,从此逐渐好转。由于长期卧床,肢体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遂嘱其家属帮助肢体活动,加强锻炼,并给予精神疗法,使患者树立信心,一年后恢复健康。

(按)痿证是比较难治的慢性病。它是肢体软弱无力,因日久不能随意活动而致肌肉萎缩的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废不用为多见,所以古代称为痿蹙。温热毒邪与久受潮湿为外因,脾胃虚弱和七情郁滞及肝肾亏损为内因。《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为“肺热叶焦”,《内经》有“五脏使人痿”的论述,又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发为筋痿”。本病以青年女性(男性亦有之)中性格刚烈的人为多见。部分患者自尊心强,好表现自己,且性情急躁,好哭好怒,触事敏感,复加好事多劳,因五志过极而生火,火动于内,致使五脏阴液耗损,不能濡润筋脉,所以出现痿蹙。《素问·痿论》云:“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事实上久病则筋肉同痿,不易分辨。

骨痿形容肌肉严重萎缩而骨骼显露的征象。张景岳认为痿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以致筋骨痿废不用。《景岳全书》云:“悲哀太甚,思想无穷……因此而生火者有之。”此病多缠绵不已,导致身虚,治疗时,多以滋养精血、补益后天为主。本病人素性刚强,触事敏感,强烈的精神刺激后,“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终至“肺热叶焦,金燥水亏”,筋脉肌肉失于濡养,乃成痿证。因四年之久,伤于正气,加之流产伤血耗精,败伤元气,损及肝肾。肝损则筋膜痿而不用,肾损髓减骨枯发为骨痿。脾胃为后天之本,精津气血生化之源,久病伤脾,肌肉筋脉失养,于是痿渐加重。《内经》指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水谷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独取阳明”,系以补益后天为治疗大法,结合病情,再加益胃养阴、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方法。

余依古人法而不用其方,自拟弃杖汤,收效良好。方中以淫羊藿(一名弃杖草)为主,因其性味辛而甘温,能强心益智,增气力,通气行血,善补肾阳而强筋骨,临床常用于治疗四肢麻木不仁、腰膝无力之痿蹙。张石顽谓此“为偏风不遂之要药”。薏苡仁甘而微寒,利湿热、健脾胃,为阳明经之药,甄权云此“得苍术、黄柏以治痿蹙”。天冬滋润肺肾,令人肌肤润泽,王好古云此“主痿蹶嗜卧”。紫菀体润质软,能润肌肤,添骨髓,《本经》谓此“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蹙,安五脏”。龟甲咸甘而寒,人心肝肾经,益肾强骨,贾九如云此“主治神疲力怯,腰腿酸软及瘫痪”。苍术苦温,治筋骨软弱,东垣日此“能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之不足,能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诸痿瘫痪”。大剂量的黄芪可大补元气,促进血液循环,振奋精神,增强体力。元气充足,血液畅通,精津濡润,四肢得养,经络可通,肌肉可长,筋骨得养而作强,集中治痿要药,图起沉疴,获得显效,随访七年,健如常人。

引自《李凤翔临证经验集》

医案六

患者李某,女,19岁,汉族,内蒙古呼铁局临河机务段职工,1980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肢体不仁、肌肉萎缩一月。病史及治疗经过:患者于1980年9月,因精神刺激而自吞敌敌畏,经临河医院抢救得苏。此后,肢体失灵,不受意识支配。住院治疗一月多,效不显著,即转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铁路医院求治。经过医生检查,最后确诊为“中毒性末梢神经炎”。现在症状及治疗:颜面虚浮,肢体不受意识支配,大肌萎缩,夜不人寐,饮食欠佳,二便尚可,舌苔薄白,脉沉弦。此为痿证兼脏躁之象,拟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合补血汤复方治之。酸枣仁12克,川芎10lU克,知母12克,云苓10克,炙甘草15克,黄芪l0克,当归l0克,香附12克,陈皮10克,小麦10克,大枣5枚(去核),水煎二次服,日一剂,连服六剂。10月20日二诊:已能入睡,四肢仍不灵,手脚重,其他症状同前,脉象稍缓,改用当归四逆汤配合活络效灵丹加木瓜、牛膝。当归15克,白芍12克,干姜3克,甘草6克,桂枝10克,木通10克,细辛3克,丹参12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川牛膝10克,木瓜10克,水煎二次服,日一剂,连服二十剂。

12月15日三诊:手脚能受意识支配,唯感无力,肌肉稍有弹性,脉缓,改用弃杖汤加减治之。黄芪30克,薏苡仁10克,紫菀15克,天冬12克,龟甲15克(先煎),苍术10克,淫羊藿15克,当归12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水煎二次服,日一剂,连服三十五剂。1981年3月1日四诊:行动如常,握力增强,停药失眠,月经后期,脉象沉缓,苔微厚,饮食正常。肌肉发达,腕部正常,唯鱼际处稍差。依三诊方加白术30克继服。日一剂,连服三十剂。四诊时能骑车带其母亲。4月7日五诊:足腕灵活,大鱼际肌已突起,月经正常,唯感内热。上方加黄柏6克间日服一剂,连服三十剂而愈。6月7日复查:一切正常,行动自如,精神饱满,愉快地返回工作岗位。

(按)所谓痿,即痿弃不用。脏躁的原因则是由精神刺激而引起。中毒经抢救后,精神仍忧郁,所以须先解郁宁神,使其情志舒畅,自然安寐。第一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加香附以解诸郁。香附为解郁之妙药,称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针对情志病而用。既能入睡,神得所养,郁闷得解,食欲增,才能培补气血,舒通经络。第二方当归四逆汤能通达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温煦才能强壮肌肉。配活络效灵丹输转经脉之血以营养络脉,络脉得血养方可内外调达,以应万变。三诊虽手脚能受意识支配,其无力仍是元气不充之象,所以改用弃杖汤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重用白术生发肌肉,因生白术内含甘润之油质,可以滋脾之阴,外发辛香之温性,可以达脾之阳,温润辛香加强脾之运化,可将水谷精微供给肌肉。此治所以效如桴鼓之应,正在于辨证选药之井井有条。

引自《李凤翔临证经验集》

医案七

患者赵某男8岁。初诊1994年6月24日。主诉:行走不稳,易跌倒6年余。现病史:患儿于1岁半以后方能站立、行走,然行走极不稳,步履蹒跚易跌倒,不能与同岁伙伴玩耍,曾于市、地区医院就诊,服用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显效,渐至四肢肌肉萎缩,持物及站立行走均无力,目前,挟物下蹲尚可,但再站立即困难,又进行理疗、针灸及做“脑细胞移植”等,然效果不满意,故赴京请焦老师诊治。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肾炎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个人史:无特殊记载。查体:舌苔薄白,脉略滑,四肢肌肉萎缩。诊断:中医:痿证。西医:进行性肌肉萎缩原因待查。辨证:此乃脾肾两虚,四肢失所主,且失“作强”所致痿证。治法:健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