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笑看沧海欲成尘
6971000000065

第65章 后记:一杯春露冷如冰

写完我这第十三部书稿时,正是初夏时分。眼前恰是“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的图景。夏日长长,炎炎的烈日下,匆忙奔走之人不免汗下如雨,心烦意躁。而似我之无欲无求之辈,寻得一片冉冉绿茵,新浴散发之际,最宜谈《齐谐》《山海》,读志怪神仙。大有“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之情致。

神仙之事,缥缈难言。如同九重高天上的青云,可望而不可即,又似万丈古井深处的月影,难捞更难得。千年之前,唐代大诗人张说,就曾泛舟在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上,望着烟波浩渺的湖面,发出“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的浩叹。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无论拥有多么尊贵的身份,多么炫目的财富,多么惊艳的容颜,都无法抵御岁月尘埃的一遍遍覆盖,拒绝风霜利刃的一次次雕刻。无可奈何,时间流去,逝者如川,不舍昼夜。正所谓:“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我的书案上,有一块从太行山上捡回来的小石块。它既没有圆润光洁的表面,也没有奇特怪异的造型,却像是一块凝固了的泥巴。没错,十二亿年前,太行山是一片海滨,它就是沙滩上的一块泥巴。那时候,一样有海风,有波浪,有阳光,如今,这一切记录在石上的痕迹依然保存着,而时光已过去了十二亿年。它从泥块变成为石块,而昔日的沧海,如今已是我脚下的桑田。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我们是如此的渺弱,又怎么会有能力买得下那汇聚百川的沧海?我们如同是一只只翅膀单薄的蝴蝶,终其一生,也飞不过这无涯的沧海。“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当沧海已化为麻姑手中的一杯春露,蝴蝶的踪影又在哪里?

“山河大地本是微尘 ,何况是尘中的尘”,我们就如同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不知道会在哪个时候,被哪阵风吹向哪个角落。明了这一切,不免有失落和惆怅,然而,同样也会使我们不再偏执于一些鸡虫得失的小事,从而得以解开纠缠在心里打不开的死结。让这些烦恼,像露水一样在明天的太阳下蒸发飘散吧。

草木不可以没有阳光,人生不可以没有梦想。这本书中的神仙故事,寄托了我们心中的梦想和渴望。就让这些故事,给我们带来一次人生逆旅上的沉酣快意。

最后,录诗仙李太白《有所思》一诗作结: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天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附:本书插图由山东日照的朋友薛敏精心绘制,在此表示感谢。

江湖夜雨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