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6960100000050

第50章

汽车连长聂向柱,连续从西安和兰州往新疆运了五年女兵。当他听说这是最后一趟去兰州执行“美差”时,小伙子急了。他斗胆闯进独臂将军左齐的办公室,并谎报两岁年龄,要求将军留个女兵给自己。于是。山东姑娘齐兰英就成了他的妻子。尽管晚年生活有些拮据,老两口儿常用“夫妻恩爱苦也甜”来鼓励自己……

20世纪最后一个骄阳似火的7月。我顶着边城的烈日,找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运输公司,也没有打听到聂向柱的下落。就在我开始怀疑聂向柱“留个女兵给自己”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时,却又有了聂向柱的消息。

在距离乌鲁木齐市五十多公里的昌吉市城南,一栋破旧的洞子楼里,终于见到了他。可眼前这位****着上身,摇着大蒲扇,笑得像尊佛的胖老头,怎么也让我和当年那位谎报了两岁年龄,跟独臂将军左齐软磨硬泡要老婆的汽车连长联系不起来。

也许故事在传说中走了型,变了样。或许憨厚和精明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我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谈起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汽车连续五年从西安、兰州转运进疆女兵的事。七十三岁的聂向柱兴奋到了极点。

“我那个汽车连,原来是国民党酒泉补给处的汽车队,一共五十多台车。酒泉解放后,被编到了一兵团运输部。等我们配合六军完成进疆任务后,全连只剩下了二十多台能动的车了。1950年春。军委又从华野汽车团,给我们调拨了一批美国大道吉。我的汽车连又能跑起来了。”

聂向柱似乎又回到了当年:“1951年春节刚过,我们正从前苏联,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往回运钢铁和水泥。途中,接到命令,让我们全营选三十五台最好的车成立一个汽车连,去西安接人。我就带着三十五台车就出发了。三十六天才跑到西安,路上还跑废了七台,等到了西安就剩二十八台了。”聂向柱说:“到了西安就去西北军区报到,结果才知道是给新疆军区拉湖南来的女兵。我拿着介绍信去找熊(晃)政委。他看了看介绍信,也没问问我们路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臂头盖脸骂了一顿。说你们二十天的路,磨了一个多月才来,让湖南女兵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他哪里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几十台破车,缺油少零件,跑一天修两天,连拖带拉,才跑来了二十八台。结果熊老头子还指着我说‘要是现在还在打仗的话,我非枪毙了你。’你说,这哪有理讲嘛?湖南女兵是人,我们就不是人啦。心里虽然想不通,可一听任务是拉女兵,大伙就说训就训吧,反正是拉女兵,美差!”

从此,聂向柱的汽车连,在往返西安到新疆的路上,连续执行了五年的“美差”。

二十三岁的聂向柱,也就成了二十八岁的老连长。

到19,54年冬,随着四万多全国各地未婚女青年的进疆以及大批干部和生产部队老兵们的家属随军,加上许多官兵自己在原籍解决了婚姻问题,新疆部队十万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基本解决。

大批征招年轻妇女进疆的工作,就要基本结束。

10月6日,聂向柱得知他们这趟去西安,是最后一次执行“美差”,这年从山东入伍的女兵,大部分都被他们的兵车,送到了天山南北各个部队。

出发前,他们的车队在乌鲁木齐集结。正赶上来乌鲁木齐出任新疆军区副政委的原二军政治部主任左齐来看望他们。

左齐,是受王恩茂政委的委托,专程来感谢汽车兵们五年中,给二军送去一万多名媳妇的。

左齐说:“你们这次是最后一趟去西安,运‘媳妇,的工作就要结束了。”

聂向柱一听急了。

一左齐刚走,他就召集连里三十岁上下的,排以上干部,研究如何利用最后的这次机会,给自己找个媳妇。指导员很快根据大家的意见,起草了一份情况反映。核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给别人拉了五年的媳妇,自己却都是光棍,希望组织上给汽车连,也分配几个女兵来。

最后,凡符合条件的人都在上面摁了手印。可情况反映送到哪里,交给谁却成了难题。

指导员说:“应该逐级反映,先交营里,再到团里,再去运输部……”聂向柱说:“那黄瓜菜都凉了。这可是最后一批女兵了,要是按部就班,等报告送到军区首长那儿,这批女兵早就成别人的孩子他妈了,你就等着叫嫂子吧。”

大家就问:“那怎么办?”

聂向柱说:“直接找左齐。他现在是军区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直接管这件事。”

于是,大伙就推荐聂向柱越级找左齐反映情况。

聂向柱就大着胆子,闯进了左齐的办公室。

独臂将军左齐,翻来覆去地把聂向柱送来的报告,看了好几遍,就批给有关部门去处理。

聂向柱急了。就缠住左齐又是解释,又是诉说,并以自己三十岁还没成家,在家乡找对象多么多么难为例,一口气向将军介绍了十几位三十多岁战友的情况。

左齐,这位当年在抗日战争中,跟随王震将军南下北返途中,以马刀自己断臂疗伤的铁血将军被他打动了。他当即电话询问了运输部长陈实,核实了情况。又找来组织部分管干部婚姻工作的同志,明确指示,“从这一批进疆的山东女兵中,给汽车连分配八至十人。”

聂向柱是唱着歌,连蹦带跳回到驻地的。

汽车连到达西安后,他们又利用自己和新疆军区驻西安办事处负责分配工作的同志烂熟的关系。“挑”了齐兰英等十名山东莱阳籍的女兵。

齐兰英,是那批女兵中文化程度最高,长得最好的一位。有“莱阳女兵一枝花”的称呼。

聂向柱一眼就看中了这位有知识、有才华的姑娘。他“不择手段”地把她要到了汽车连的名下。

据说,还在返回新疆的路上,他就托指导员,开始了“组织介绍工作”。

1955年3月。已是运输股长的聂向柱和文化教员齐兰英,在当时的乌鲁木齐东门汽车连驻地举行了婚礼。

新婚之夜。聂向柱向齐兰英坦白了一切。说他的真实年龄只有二十八岁,为了赶上最后这批女兵解决婚姻问题,他对组织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使使劲多报了两岁。

齐兰英听后,羞答答地说:“你真鬼,俺还当是你比俺大十岁来,闹了半天才大八岁。”

聂向柱就说:“要不我怎么能娶上你?这就是缘分!”

齐兰英就故作认真地说:“明天我就去坦白,告诉人家你不是三十岁。”

老聂就说:“等明天,就什么都晚了。”

齐兰英就问:“为啥?”

聂向柱胸有成竹说:“因为到明天,生米就煮成熟饭啦!”

齐兰英就笑。

洞房里就熄了灯。

不久,聂向柱和齐兰英就转了业。奉命去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利用一批退役的车辆组建了一个叫“边疆车队”的准军事运输公司。

此后。他在北疆的国防和民用运输线上跑了四十年。

直到1988年,老聂才从公司工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我没能见到齐兰英老人。

老聂说老伴去了石河子,到二儿子家去了。

不过,我还是从一本发黄的影集里看到了我这位山东老乡齐兰英当年的风采。

老聂说:“到现在,她在我们公司的老太婆里,还是最漂亮的一个。”可以看得出,他们的企业虽然不景气,连聂老这位离休的老工会主席都时常领不到工资,日子过得很清苦,生活却很幸福。

用聂老的话说:“我们那代人。就和你们这代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夫妻恩爱苦也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