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6960100000002

第2章

引子

从阳关走进时空隧道,捡拾起边地五十五年前的记忆。王震兵逼甘新边界。陶峙岳率部起义。二、六两军进军新疆,边地之舟和平靠岸。王震和陶峙岳这两位湖南人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二十万大军戍守六分之一国土。从此,结束了旧中国西北六千七百公里国境有边无防的历史……

顶着漫天的飞沙,远迈汉唐,在驼背上跋涉。脚下,零零散散的秦砖汉瓦,是发掘出土的阳关岁月……

古老的城楼已经坍塌,破旧的烽燧只有遗址还在风中活着。唯有阳关那厚重宽大的基墙,还站立在沙砾混成的戈壁上,诉说着曾经沧桑的岁月……

我从这里起步,去阳关之外的边地,找寻一个悲壮而又美丽的传说。

这是阳关外的边地吗?一片六分之一的中华山河。

据说,你曾经养育过西域三十六国……

是的。迈过星星峡,就是阳关外的边地了。

边地是什么?史说边地是穆天子妃满西巡葱岭时,踏出的方圆:是汉侯张骞凿空插过旌节的地盘:是细君公主和亲、解忧公主生儿育女的草滩:是班超定远镇边用一个朝代的心愿,屯出的良田;是大唐和尚玄奘取经路上用朱砂之笔记录过的西域江山:是左宗棠收复的失地:是乾隆皇帝亲征天山留下的蹄印……

走出阳关,走进新疆。

到五十多年前的时空里,去约会五万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的后裔,挽起一段历史的记忆。

我试图用双脚,走过新疆的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丈量五万女人博大的胸襟,复原五万女人当年在遥远的边地是如何把民族的脊梁挺起……

五十五年前的陶峙岳官邸

公元1949年9月19日,深夜。

新疆省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东门。

国民党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主任兼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将军官邸。

二十多位国民党新疆守军将领,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一个事关新疆命运和前途的问题。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主战派将领叶成、马呈祥等人,在我解放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企图勾结各种反动势力,作困兽之斗,力主以国民党驻疆八万守军,布防甘肃和新疆交界的星星峡一带,阻止我人民解放军王震兵团进军新疆。

在遇到众多将领的反对后,叶成又抛出一计:“如果不行,我们就拆毁东疆公路沿线乡村,把哈密至吐鲁番一线变为无人区。然后,退踞南疆,依托天山、昆仑山,背靠国外势力,与共军长期周旋,这样甚至可以独占半壁河山,独立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外,自成一体……”

叶成等人企图分裂祖国的阴谋,立刻遭到国民党整编骑兵师少将师长、爱国将领韩有文等人的反对。

韩将军认为:“新疆境内虽有八万国军,但是,境外却有彭德怀西野重兵压境,内有‘三区’民族军威胁,是孤立无援,进退维谷。现在只有响应中共的号召,走和平起义之路。除此别无选择。”

最后,韩将军声泪俱下,哭劝叶城等人:“各位同胞,我们可都是中国人啊,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如今新疆地处边疆,孤悬塞外。作为军人守土有责,决不能因为打内战引来外敌入侵,导致国土沦丧。那将是军人的耻辱,民族的罪人啊……”

陶峙岳将军也激动地说:“是战是和,不仅关系着新疆八万守军弟兄们的身家性命,而且关系到整个新疆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安危。何去何从,已经到了非决定不可的时候了。一句话,我等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是战是和,今夜要拿出个说法来……”

遥远的边地到底姓什么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就是欧亚大陆的要冲。

千百年来,阳关之外,是金戈铁马,在风雨中驮着丝绸之路的文明进程;古长城的墙下,时断时续的狼烟烽火,一直烧烤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大漠边的长河落日,一直叠映着天山南北内忧外患的泪雨悲歌。

……

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亲征,平息了准噶尔长达八十多年的叛乱,把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新疆大地,又重新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并在伊犁设立惠远将军府,统辖天山南北。

但是,1840年,西方列强的炮舰,在东南沿海给腐朽的大清帝国奏响了一曲曲丧歌的同时,古老的西域边地,大片河山又被夷人和“老毛子”(新疆俗语,泛指俄罗斯含前苏联人)的高倍望远镜收进了他们的视野。

英俄乘虚角逐我西北边地,疯狂蚕食我天山南北大片土地。

1851年,沙皇俄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攫取了在新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特权。随后,从1860年到1864年,短短四年间。仅在天山以北地区,仅沙皇俄国就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两个条约,强占了我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地区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将新疆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自伊犁推到了迪化(今乌鲁木齐)。

在天山以南,英国则企图在这里扶持一个独立的缓冲地带,以防沙俄南下,威胁大英帝国的利益和英属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安全。

1867年,英俄角逐,争霸激烈。中亚浩罕山国阿古柏匪徒,借机入侵新疆南部,建立起所谓“七城汗国”(史称,哲德尔汗国)。

此时,英俄都把阿古柏政权,视为自己战略棋盘上的一个过河卒子。还没等沙俄下手,英国人就抢先与阿古柏签订了《英国与喀什噶尔条约》。阿古柏用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从英国女王手里换来了大批的武器装备。之后,他们从南疆一路北上,攻占吐鲁番和迪化(今乌鲁木齐)等地。直接威胁到了沙皇在北疆的利益。

1871年,沙皇俄国见阿古柏大有继续北上西进之意,为防自己的利益受损,竟以“防阿军西进北上”为借口,打着为清国政府出兵“代守”的旗号,强行侵占了我国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1881年的《中俄伊犁条约》和以后的几个勘界议定书,又把新疆北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强行并人了俄罗斯的版图。

疆土被占,地属他人。当年我们的老姑奶奶细君、解忧和冯缭等人以身相许的半壁河山啊,沦丧在列强的铁蹄之下……

危机关头,陕甘总督左宗棠力排众议。大批李鸿章之流“放弃新疆,招安阿古柏”,“使其对清称臣”,“移塞防之饷于海防”的主张,力主“海防、塞防并重”,并筹贷西征军费白银两千六百四十五万两,购置枪炮,整训军队,随时准备出征。

左宗棠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他的恩师林则徐从新疆被赦入关。途经湖南长沙时,对他说过的话:“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心,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东南洋夷,能御之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三年后,左氏出道。

十年后,左宗棠掌握清朝兵权。

三十年后。拥兵新疆,光复失地。

1876年4月,清政府批准了左宗棠的出兵新疆、收复失地的请求。

是月,左公在六十八岁垂暮之年,亲率七万精兵。抬棺西征。

一路上,他缓进速战,屯田储粮。在集中兵力歼灭阿古柏后,又用四万精兵,对入侵我北疆伊犁地区的俄军重兵相逼,相围。在敌我双方对峙四年又十个月后,一举收复失地。

积弱多年的中国,终于出了一口长长的恶气……

随后,左宗棠又先后五次上奏清廷。建议在新疆建省。

不久,他又推举自己的爱将刘锦堂,出任首任新疆巡抚。

新疆建省,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和控制。

试想如果不是当时的左宗棠,是否还有今日的新疆,就是新疆依然存在,它还姓不姓中华,还在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

新疆之舟终于和平靠岸

20世纪的来临,并没有带福给新疆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拥有十三个民族的土地。

新疆,依旧风雨飘摇,狼烟不断。

1933年,大英帝国先后在喀什、和田等地又拼凑出所谓的“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东土耳其伊斯兰王国”……

虽然,这些所谓的“东土国”刚刚出笼,就被马仲英的骑兵一顿刀劈马踏,烟消云散了。但是。东土耳其斯坦分裂主义的阴魂,却长期游荡在新疆这片遥远的边地上 抗日战争后期,新疆爆发了三区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

这次武装斗争,是在反对国民党和盛世才反动统治中爆发的,它影响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疆时局。

革命首先爆发于北疆地区的伊犁、塔城、阿尔勒泰三个地区,后来扩展到天山南北的十多个地区。但是。暴动初期,伊犁的临时政府就挂出了当年英帝国主义在南疆打出的“东土耳其斯坦”这块令人担心的牌子……

遥远的疆域啊,千百年来,你的历史是什么?难道就是或统一于中原王朝,壁垒西天;或城郭割据,群雄林立;或异族强占,民族迁徙……

人们在想,在问,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还能播种和收获些什么?

天山南北那叮当的驼铃声,掩不住马背民族的忧伤和寂寞。

漫步新疆的百年历史,是一次痛苦的经历。

然而,1949年的西域,早已不是一方疆土的称谓,更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自西汉以来历代中原王朝,乃至今天,我们还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一种中华之存在。

因为,那是这片土地上鲜活的政治、地理根系。是人们今天依然所接受、所继承,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的一种存在。

如果让我给百年新疆下一个包含各种因素的定义,那么它就是在近代帝国主义,特别是沙俄和英帝国主义南北夹击的浸透、侵略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片边地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统治之下,形成的一个政治、地理合二为一的行政地理概念——新疆。

1949年9月24日深夜。国民党新疆守军主战代表人物叶成等人,在外有我十万大军压境,内有“三区”民族军重兵相逼,内部主和将士成为主流的情况下,仓皇逃离迪化(今乌鲁木齐),经南疆出境,进入巴基斯坦……

次日,以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将军为首的12名爱国将领联合签名,率部通电起义。

紧随其后,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汗率省府官员,通电起义。

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啊,新疆这艘在风雨中飘摇了上百年的大船,终于靠上了和平之岸。

1949年10月10日。

当百名号手组成的方阵,吹出了东方满天的朝霞时,王震将军在酒泉城头。向整装待发的一兵团二、六两军十万将士下达了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的命令。

当日,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六两军,分南北和空中三路,分别从河西地区各地,同时向新疆进发。

北路,出玉门、嘉峪关,经星星峡直达新疆哈密,西进吐鲁番后,再兵分两路,一路沿天山以北进入北疆各地,一路越天山进入南疆各地,直达帕米尔高原。

南路,出阳关,经罗布泊大漠。越楼兰古地,直达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东疆南部地区,并完成进军和田各地,接收喀喇昆仑高原一线边境防务。

空中,由前苏联空军提供四十余架军用运输机,从酒泉、哈密两地,向北疆各主要城市和起义部队聚集地区,紧急运送指挥机关和急进部队。

……

至次年3月,二、六两军各部,全部到达指定位置,胜利完成进军新疆的历史任务。

随后,王震兵团和陶峙岳起义部队(后改编为二十二兵团)、三区民族军(后改编为第五军),共计二十余万官兵,迅速接管新疆全境,并在六千七百多公里的风雪国境线上,开始布防设卡,经营边境。

从此,结束了旧中国西北边境有边无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