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6950100000026

第26章 涉外礼仪(2)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这是他们的民族习惯。当然,也有一少部分日本人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

(2)节日庆典

日本的节日众多,其中较为重要的节日有1月1日的新年,其庆祝方式与中国差不多;1月15日的成人节,满20周岁的青年都可以过这一节日;儿童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男孩子节,又称端午节,其庆祝方法和中国端午节基本类似,惟一不同的是,每逢端午节大凡有男孩的家庭门外要挂上颜色、大小不一的鲤鱼旗,大鲤鱼旗代表大男孩,小的代表小男孩,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面旗;另一种是3月3日的女孩节,又称雏祭。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最具盛誉的樱花节;还有11月3日的文化节等。

(3)饮食习惯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与众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日本料理,即日本菜。一种是中国料理,又称中餐;另一种是西洋料理,是从欧洲传过去的。

日本人的早餐以稀饭为主,当然,有时也喝牛奶,吃面包。午餐、晚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副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主。由于日本是岛国,海产品多,所以日本人非常喜欢吃鱼,其吃法也很多,如蒸、烤、煎、炸、炖鱼汤等。

日本人的口味比较清淡,油腻食品是他们的大忌。他们喜爱吃的食品有微甜的菜、牛肉、鸡蛋、清水大蟹、海带、精猪肉、豆腐等,羊、猪内脏日本人很少吃。

日本人喜欢喝的酒有本土的清酒、英国的威士忌、法国的白兰地、中国的“茅台”等名酒。

(4)待人接物礼仪

第一,言谈礼仪。日本人在待人接物上常用敬语与谦语,接受礼物时常说不能接受,送礼时常说所送礼品不好,请多见谅。日本人的等级观念也很强,上下级之间、长辈晚辈之间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清楚。这也是他们说话时喜欢使用敬语的原因之一。

第二,服装礼仪。日本人比较注重仪表,他们认为衣着不整是不礼貌的。一般情况下,日本人比较喜欢穿西装,只有在出席重大的节日或隆重的场合时才穿他们的民族服装——和服。

第三,肢体礼仪。日本人善行鞠躬礼,他们认为鞠躬是一个很好的礼仪,既不贬损自己又没有献媚之嫌。对初次见面的人行鞠躬礼时,鞠躬角度要把握在九十度左右。当然,“握手”、“拥抱”这些礼仪日本人有时也会用,只是不是经常性的。

中国人喜欢给他人敬烟,而日本人则刚好相反,他们不但不会主动给对方敬烟,自己想吸烟时还要征求对方的意见,经对方同意后再吸。

以酒待客和以茶待客是日本人的习俗。以酒待客时,他们认为让客人自斟自饮是失礼的行为,斟酒的工作应由主人或侍者代劳,而且对斟酒的动作也有一定的讲究:侍者斟酒时应右手持壶,左手托底,壶嘴不能碰到杯口。客人接受侍者的服务时,应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中国人习惯用连喝三杯来表示诚意,而在日本却没有这样的说法,客人接受第一杯酒以后,可以不接受第二杯,这并不是失礼的行为。倘若客人为善饮者,杯杯都喝光,主人会感到高兴并鼓励多喝,但主人和其他客人并不陪饮。在中国,把酒杯扣在酒桌上,就是告诉大家你已经喝好了,而在日本这样做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因为日本人把这种行为视为失礼,只有等大家都喝完之后才能一齐扣。

日本人的茶道早已闻名于世,他们将饮茶作为最高礼遇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尊贵宾客。

第二,名片的接递礼仪。在日本,初次见面时少不了要交换名片,这已经成了与人交往时重要的礼仪之一,因此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程序。递名片时首先由主人、身份较低者或年轻人向客人、身份高者或年长者递送,注意递送时要用双手托着名片,使名片的正面面对对方以方便阅读。接到名片以后,不能随手乱扔,更不能立刻放入名片夹,应认真仔细阅读,遇到不明白的还可以向对方请教,对方是很乐意为你解答的。与日本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递名片的礼仪,事先准备好自己的名片,以便适时与对方交换,以示礼貌。

在办事过程中,日本人喜欢给他人送礼物。但是,对于初到日本人家里做客的人来说,日本人则不指望他们会带什么礼物,他们反倒认为自己该送礼物给对方。

(5)日本人的生活禁忌

绿色在我国象征着和平与希望,是美好的象征,而对于日本人来说,绿色则是最忌讳的颜色,他的认为绿色代表着不祥;对于数字,日本人也有一定的忌讳,他们不喜欢与“九、四”沾边的数字,因为“九”在日语中发音和“苦”相同,“四”则和“死”相同。所以,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安排其住宿时,房间和餐桌号码最好不要有“九、四”。

日本人最讨厌的月份是2月和8月,因为这两个月是营销淡季。日本人不喜欢三人合影,因为中间人被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最喜爱的动物是仙鹤和龟,因为二者都是长寿的象征,最讨厌的动物是碧眼的波斯猫,他们认为看到波斯猫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给日本人赠送礼物时应注意其包装纸的图案,最好不要用印着狐狸和獾的包装纸,因为日本人很讨厌这两种图案,他们认为狐狸象征着狡猾,獾象征着狡诈;菊花和装饰有菊花图案的东西不能当作礼物赠送给别人,因为这是皇室家族的标志,你敢送可一般人却不敢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日本的相互交往越发频繁。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要注意对方相应的礼仪习俗,以免闹出笑话遭人嗤笑,或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韩国的礼仪习俗

韩国人以勤劳热情着称,其性格刚强,具有永不服输的精神。因此,在与韩国人打交道过程中,要深刻地了解韩国人的性格特征及礼仪习俗,这样才能使所办之事得到圆满的结果。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身的礼仪习俗,韩国人的礼仪习俗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宗教信仰

在韩国国内,佛教徒大概占全国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节日庆典

韩国的节日与我国相差不多,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其庆祝的形式与我国也很相似。

(3)饮食习惯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一日三餐都要吃米饭,他们很少吃稀饭。韩国人喜欢辛辣性的食物,无论是食用泡菜还是炒菜都喜欢用辣椒、胡椒、大蒜作为调味品。他们不喜欢吃带甜酸味的热炒菜肴。

对韩国人来说,汤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原料是辣椒酱、豆腐、鱼片、泡菜或其他肉类和蔬菜加水炖制而成。

韩国人的礼仪很多,吃饭时发出声音、随意交谈,在他们眼中这些都是十分失礼的行为。如果忽略了这些细小的礼仪,很可能遭到嘲笑。

与韩国人一起吃饭时,喝酒是必不可少的,韩国人一般喜欢劝酒,倘若不喝,他们会认为你不懂礼节,所以,多少总要喝一点。

吃饭过程中,如双方有礼物交换,送礼方要起身双手将礼物呈到对方面前,而接礼者则应用左手支撑右臂或右腕,以表对对方的尊重。

(4)待人接物的礼仪习俗

韩国与中国一样是礼仪之邦,韩国人十分讲究礼貌,无论在什么场合,韩国人都会将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

日本人喜欢将老、幼、尊、卑划分得十分清楚,而韩国人与日本人相比也毫不逊色,他们把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之间的礼仪看得很重。与长辈握手时,要将左手轻置右手之上,弓身相握,以示恭敬。与长辈同坐时,要时刻保持端正、挺胸的姿势,绝不能表现出懒散、萎靡的神情。与人相处时,如果有抽烟的欲望,必须征求他人的意见,经允许后再吸。用餐时,不得先动筷子,这是不礼貌的,如果有年长者或职位级别比自己高的人,要等对方动筷后自己再吃。双方见面打招呼时,可先行鞠躬之礼,然后再直身握手。

韩国的礼仪习俗对女人的要求更高,妇女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不得放声大笑,即使想笑也要用手捂住嘴巴,以免笑出声。在韩国,女人十分尊重男人,男女同坐时,男人一般坐上座,女人坐下座。当众多人相聚时,往往按身份的高低和年龄的长幼排列座位。

(5)韩国人的禁忌

韩国人与日本人相同,同样忌讳“四”这个数字,认为“四”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在韩国的居民区内很少能找到四号楼,许多餐厅内也很少设立四号桌位。因此,在与韩国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以免闹出笑话或得罪对方。

如今是开放社会,与外国人往来已不是一件希奇的事,因此,懂得一些其他国家的礼仪习俗还是有很大好处的,至少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5、港、澳、台的礼仪习俗

虽然香港、澳门、台湾隶属我国领地,但是许多人仍然不了解其风俗习惯及相应的一些礼仪,这不利于促进双方友好往来与增进彼此感情。

团结、友爱、和平、亲近是大陆与港、澳、台同胞相处的重要原则,大家同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里,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需了解港、澳、台同胞的一些生活礼仪。

(1)宗教信仰

港、澳、台人民的宗教信仰很多,有信仰佛教的,有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还有一部分人信仰******教。

(2)节日庆典

香港、澳门、台湾人喜欢过端午节和春节,这一点和内地人民一样。但是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港、澳、台地区的人民还喜欢过圣诞节。继香港、澳门回归以来,7月1日与12月20日就成了香港、澳门的又一重大节日,这是它们回归母亲怀抱的纪念日,当地人民把这一日子看得十分重要,所以,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民比内地人民又多了一个节日。

(3)饮食习惯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与内地人差不多。

(4)待人接物礼仪习俗

握手是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常用的礼仪。有些信佛的人还喜欢行“合十”礼和呼“阿弥陀佛”。与人共同进餐时,还喜欢用叩指礼,即指尖轻轻叩打桌面以示谢意。港、澳、台人比较勤勉,与他们打交道时要遵守时间,与之交往时尽量不要使他们丢面子,以免损害对方的尊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港、澳、台人的生活禁忌

港、澳、台地区人与日本、韩国人有一个同样的习惯,他们很忌讳“四”这个数字,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遇到有“四”这个数字时,可将其说成是一双,这样人们很愿意接受。

港、澳、台地区的人很忌讳说些不吉利的话,尤其是老人。所以,与他们相处时应注意这一点。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促进了内地与港、澳、台之间的往来,无论是旅游观光还是商务往来都较以前增多了,为了使双方更和谐地交往,必需掌握一些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