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6950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礼仪与交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

所谓礼仪,是指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别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特性之一。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是对以上说法的最好诠释,看来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对礼仪有深刻的阐释。

礼的产生源于宗教祭祀活动。《说文》中记载:“‘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说,最初的礼是一种祭祀活动。既然是祭祀,就有自然的“人伦秩序”,为了维护这种人伦秩序,在群体生活中,人们相遇时,都会伸出一只手来相互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这一友好的动作沿袭下来,便演变成了今天的握手礼。

孔子说:“礼者,敬人也。”从本质上讲,礼仪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一般说来,礼仪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普遍性。任何国家、任何场合、与任何人交往都要遵守礼仪;第二,规范性。礼仪规范了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第三,针对性。对待什么人,用什么样的礼仪,在不同领域,要有不同的礼仪方式。

孔子还说:“人无礼,则无以立。”关于讲礼貌,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小笑话:一个年轻人迷路了,又加之走得饥肠辘辘,刚好碰见一位老先生,开口就问:“老头,附近有饭馆吗?”老人见他言语粗俗没有礼貌,便说:“无礼!”年轻人把“无礼”当成了“五里”,走了差不多两个五里,也没有看见人家,觉得那个老年人是在骗人,不觉非常生气。不过转念一想,顿时他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是老先生说我无礼呀!”于是便原路返回找到那位老先生,诚恳地说:“老先生,对不起,刚才我失礼了。请问饭馆怎么走呢?”这位老人家听了他的话立刻面带笑容地说:“如果你刚才这么有礼貌,你也不会走那么多的冤枉路了,现在早已酒足饭饱了。”年轻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以上虽然是一则小笑话,但是却反映出了礼貌待人的大道理。

年轻人学习社交礼仪,可以强化修养、塑造形象。在人际交往中,有道德才能高尚,讲礼仪才能文明;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彬彬有礼,只有这样才容易与人沟通,树立自己的形象。总之,要想在为人处事左右逢源、事事顺达必须谨记: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做任何事都要把礼字摆在前,俗话说得好:“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凌乱,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系统的掌握各种礼仪,本书从商务、职场、交际、生活、仪态、服务、涉外、家庭八个方面对礼仪进行详细归纳总结,便于读者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