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喜剧
6949300000048

第48章 时代标准照——曹标准贾标准,搞出名利就是标准

●到时候,谁还看你有没有气质,有没有文化素养,有没有镜头感,老百姓爱看不爱看,就在选秀现场摆上几张超大的贾标准、林标准、史标准、母标准、夫人标准、姥姥标准,来选秀的先照镜子去,长得不像,一边玩去。

●曹雪芹这么自恋的人,小说主人公肯定以自己为原型,虽然已经撤下来的“曹标准”是一个清瘦的小老头模样,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身胖,头广而色黑”,意思是说,他身体比较胖,头比较大,肤色黑,是个黑胖子。

报载:刚刚由辽阳曹雪芹纪念馆发布的曹雪芹“标准像”,遭到网友的广泛质疑。发布方称已经撤回了“标准像”,并表示“这个事情不搞了”。

真是可惜得很啊。

因为早些时候,山东惠民县已为“武圣”孙武标准像揭幕,中国孔子基金会也代表“我国”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山西关圣故里随之也号称要推出关公的标准像。

如果再能加上曹雪芹的标准像,中国的文化形象将越来越统一,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正如推出“曹标准”的官方说法说的那样:“如果曹雪芹的容貌有个统一,会更利于《红楼梦》这部名著及其相关文化的传播,也就不会存在多个版本的曹雪芹了。”现如今“这个事情不搞了”,实在是让人扼腕长叹,而且打乱了我的很多工作计划。

说实话,我经过大量复杂细致而合乎艺术创作与史学规律的前期工作,已经暗中制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红楼》人物的标准像,正准备提供给北京电视台供重拍《红楼梦》的大型选秀活动使用。到时候,谁还看你有没有气质,有没有文化素养,有没有镜头感,老百姓爱看不爱看,就在选秀现场摆上几张超大的贾标准、林标准、史标准、母标准、夫人标准、姥姥标准,来选秀的先照镜子去,长得不像,一边玩去;要不然,您直接去相关定点合同签约医院整容,也花不了多少钱——本来我们推出标准像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又不在于攫取商业利益。

再说句实话,我完全不在乎选秀现场将会一片混乱——

“啊?林黛玉为什么是大黄板牙?”“那什么,焦大怎么也不能比贾宝玉年轻吧?”“贾政和宝玉完全没有父子相!”“史湘云那一脸麻子是怎么回事?”

太正常了,就因为你们心里的形象和标准像不符,所以才要搞标准像的嘛。至于贾宝玉的小人老脸和林黛玉的大黄板牙,等我做完拉皮儿、街坊二丫头洗完牙之后,一切都会变好的。不过在此之前,要是“红楼”剧组把贾宝玉这个角色给了别人,可别怪我翻脸无情,咱们法庭上见——你们准是吃黑钱了,谁见过整容能整得比本人还像本人?

谁敢说我不像贾宝玉我跟他急!曹雪芹这么自恋的人,小说主人公肯定以自己为原型,虽然已经撤下来的“曹标准”是一个清瘦的小老头模样,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身胖,头广而色黑”,意思是说,他身体比较胖,头比较大,肤色黑,是个黑胖子。可见古龙如果在世,演贾宝玉没问题,现在嘛,虽然在下稍微白了一点,但也基本上和“完全体现大众心中贾宝玉形象”的贾标准相差无几——做标准像总要考虑一些美感的嘛,难不成真让孔庆东或者史航来演贾宝玉!

至于我们街坊二丫头,别人更没话说了,人家是林黛玉十七或十八或十九代玄孙,那是在一张文革中烧了的林氏家谱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的。

而且在推出贾标准等一系列“红楼”标准的同时,我还要郑重宣布,“红”标准的出台,绝不是为了什么所谓中西文化交流。在之前推出标准像的时候,主办方都宣称是为了外国人更加方便地认识中国文化——“孔子千像千面,外国人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孔子。”“曹雪芹的形象不一,对外国人了解《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什么样子会产生障碍。”这就像为了外国人不对中国产生“误会”而号召中国不要再用“龙”做文化图腾一样,是一种后文化殖民主义的奴才心态——先让外国人把上帝标准像送来让我们审查审查再说。

本来我连新闻通稿都写好了,“曹标准”的突然撤消,让这么宏伟美妙的一项文化事业胎死腹中。拜托各级文化相关单位,别再干这种太不靠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