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喜剧
6949300000024

第24章 清代北京旗人如何卡拉OK

●小资们可能为买到一件上档次的饰物而美上好几天时,人家可是连日常使用的扇骨、扇面、扇坠,甚至随便揉揉的核桃都有无数的讲究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而那时候的八旗子弟们,可以用“子弟书”、“岔曲”、“八角鼓”、“票房”、“走局”等一大堆现在听来遥远无比的名词,勾勒出一幅几乎完美的、无论是参与性和成就感都远远强于现代的“历史版卡拉OK”。

清朝中期北京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让现在的小资和中产阶级最羡慕的。那些旗人大多家道殷实,衣食无忧,教育良好,想工作的话会有好的工作机会,不想工作也有国家不算寒酸的供养——连社会保障体系都谈不到,直接就是按月发放“钱粮”,就是货币形态或者实物形态的生活费,绝对不用早九晚五的奋斗。即使算不上上流社会的人,最起码也是有钱有闲的阶级。

他们讲究生活品质,像现在的小资们把对咖啡或鸡尾酒品质的追求当成一种品位的象征,当时的他们可以把茶叶的种类和口感细分到足够写一本厚厚的大书。小资们可能为买到一件上档次的饰物而美上好几天时,人家可是连日常使用的扇骨、扇面、扇坠,甚至随便揉揉的核桃都有无数的讲究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当小资们花大精力赞美偶尔得到的下午茶的片刻宁静时,人家可是一早儿就在茶馆里谈天说地,到了“饭点儿”,就呼朋引伴地满北京城寻找价格不菲的特色饭馆。

也许只有在休闲娱乐方式上,今天的小资还可以笑傲一下清代中叶的八旗子弟:看电影、电视、演唱会、演出,听CD、MP3,联网打游戏……似乎比当时的人只听听昆曲看看京剧更加丰富。但是如果说到参与性的自娱自乐,今天的人似乎只能说出一个“卡拉OK”。而那时候的八旗子弟们,可以用“子弟书”、“岔曲”、“八角鼓”、“票房”、“走局”等一大堆现在听来遥远无比的名词,勾勒出一幅几乎完美的、无论是参与性和成就感都远远强于现代的“历史版卡拉OK”。

那个时候他们玩的高雅音乐,叫子弟书;玩的通俗音乐,叫八角鼓;那时他们用的乐器,叫三弦,其作用和吉他几乎完全相类似。

和在卡拉OK时只能唱其他人的歌不同,八旗子弟在唱子弟书和八角鼓的时候,更乐于唱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有点像现在喜欢摇滚啊、金属啊什么的那些孩子,自己组建乐队并创作作品;但绝大多数上班族都只能跟风式地幻想一下。在当时,可是几乎每个旗人都有创作的能力和条件的。

虽然最晚到民国时期,子弟书的音乐已经完全失传,我们只能知道它有东调和西调两个流派。东调又称东韵,曲调类似高腔,宜于演唱沉雄阔大、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调又称西韵,其曲调类似昆腔,宜于表现婉转低回、缠绵悱恻的情绪。但通过对其他流传下来的鼓曲如八角鼓的研究可知,所有的北方曲艺,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大致的音乐结构,“因字行腔”是中国传统鼓曲音乐最大的特色。换言之,在合乎整体结构的前提下,你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唱词编排唱腔。

当然,这种音乐不会太细致,但是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却是极强,无论是自己操三弦伴奏还是请别人伴奏,都非常方便。粗糙一点的话可以光有个节奏,就像很多用吉他伴奏的人一样;而如果想细致的话,弹三弦的高手完全可以用三根弦儿完成无比繁复、富于感染力的伴奏,甚至模拟人声。

音乐伴奏的问题解决了,最值得谈的问题就在于歌曲本身文本的创作,这也是子弟书、八角鼓等最吸引人和最具历史价值的地方。

就像很多把高雅音乐视为生命的人一样,子弟书在八旗文人或准文人那里,也是什么也取代不了的。因为他们不单把演唱子弟书当作消遣,而且把创作子弟书当作表现文才的舞台和肯定自我的方式。在清代,儒学的正统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就学术来说,大兴朴学,真正的文人全部埋头书斋,踏踏实实去钻古书堆。然而,八旗文人,由于其地位的特殊及与生俱来的特权,是很少有人能真正有很高深的学问的,但是他们也有创作欲望,在子弟书的创作中,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诗、文、曲都不可能有什么超越性的创作的当时,他们还是希望有一种足以引为自傲的文学创作,子弟书自身的特点恰恰与他们创作的需求若合符节。他们满怀希望地写下一个又一个经自己的笔和心润色浸染的故事,用自己的词汇和语言风格解读戏曲或小说中既有的情节。用米兰·昆德拉的话说就是“变奏”。虽然子弟书没有“彻底地重写”,但那细致入微的描写,赋予了这些古老的戏文新的生命力。

子弟书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曲本有仅数十句的短篇,也有中长篇分回目的,一般一段不超过一百句。开始的八句,类似七言律诗,称为“诗篇”,比较文雅,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末尾大多有两句或两句以上的结语,点明写作的意图、时间等等。有的诗篇干脆用原作的诗文加以改动,如《酒楼》的诗篇:

壮怀磊落有谁如,一剑防身且自娱。

整顿乾坤扶危主,扫清宇宙灭胡奴。

怜才邂逅能识李,避祸藏娇早畏卢。

论男儿英雄未趁风云志,空向长安困酒徒。

全文用《长生殿》第十出《疑谶》中郭子仪的上场诗“壮怀磊落有谁知,一剑防身且自随。整顿乾坤济时了,那回方表是男儿”改动而成。诗篇后过,作者(唱者)把听众(读者)带入所要讲的故事中,极尽铺陈描写之能事,尽力使听众(读者)沉溺于其中,故事完结之后,忽地跳回到现实当中,再叙述、议论、感叹几句,一笔煞住,余音袅袅。如《蝴蝶梦》的结语“考正史庄子何尝有此事,这都是梨园演就戏荒唐。借荒唐以荒唐笔写荒唐事,欲唤醒今古荒唐梦一场。”

撰于嘉庆二年(1797年)的《书词绪论》是清代第一部可能也是唯一一部研究子弟书的专著。从这本书,或者说这篇长文里我们可以知道,一般子弟书的爱好者,常约朋友一起弹唱——这就相当于我们在周末聚会去唱卡拉OK——唱别人的词的人卖弄嗓音,自己写词的人在文采上各争长短。虽然还没找到可以证明的文献资料,不过照流传至今的八角鼓票房的情况来看,子弟书立书社也是非常可能的。

著名的子弟书作家有罗松窗、韩小窗等。罗松窗是乾隆朝人,韩小窗一般认为是嘉庆时人。如果非要让当代读者有个直接的印象而强作类比的话,这两个人可以算是当年的罗大佑和李宗盛,每个人都有极高的天赋,都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供人传唱。但可惜的是,除了文本的遗产,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佐证罗、韩二人的演唱水平和器乐水平如何。

清代是异族的统治,八旗文人阶层从整体上较之明代的文人阶层是有较大的世俗化的趋势的。子弟书与明清之际的传奇相比,子弟书比传奇俗很多。但是,子弟书毕竟还是具有“诗形”的,对于子弟书的创作,还是有“辨古、立品、脱俗、传神”等多方面的要求。而咸、同之后,士大夫阶层进一步世俗化,对于表现自己文才的需要减少了很多,对于子弟书的创作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同时,可以“神闲气定”地欣赏“词婉韵雅,如乐中琴瑟”的子弟书的人少了,大多数人都去追逐“市井流言恶舌贫嘴”,因此,北京的子弟书在道光之后迅速消亡。而这个时候,一直和子弟书并存的通俗音乐“八角鼓”迅速窜红,在北京地区的娱乐史上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八角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直径不足一尺,木制八角形鼓框,单面蒙蟒皮。据说八角鼓来头很大,八角暗示八旗。其双穗,代表左右两翼,或“谷秀双穗”。周围有二十面小铜镲,表示二十四固山(二十四旗的满语)。鼓只是一面有皮,意指内、外蒙古,鼓无柄把,意思是永罢干戈。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直到今天,八角鼓票友们一提到此还是津津乐道。把每个零部件都赋与神圣的意义,可见这种乐器,应是满族人首创。

八角鼓又是一大类演唱艺术的总称,它最基本的音乐形式是岔曲。岔曲的来源在文献上的记载,很有一些,都是民国时期的,时代已经相当晚了,最常见的说法是:乾隆年间,阿桂大军征伐大小金川,军中有位叫宝恒,字筱槎的,把当时京师盛行要“高腔”中的脆白演变成一种歌曲,因此岔曲最初叫“脆唱”,后来因创始人是宝筱槎,将其名字讹为“小岔”,称为“岔曲”,这种曲调在军中广为传唱。回朝后乾隆帝命八旗子弟以此腔调排练演唱胜利凯歌,用八角鼓击节伴奏,遂盛行于京中,风靡一时。

这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方式,一如文字决定于仓颉而医药决定于神农。早期的岔曲,如乾隆六十年(1795)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中的岔曲,在笔法上继承明代民歌的痕迹非常重,并且多为秦楼楚馆调情之作,丝毫也看不出“马上曲”或“凯歌”的味道。而这些岔曲的曲调体制或者说格律与现传岔曲并不相同,这说明岔曲不是成于一时的。

岔曲和子弟书一样,都是八旗子弟创作的,但岔曲一般都没有几句,以抒情为主,更方便创作演唱。它中间一段间奏称为“过板”,过板前的部分叫“曲头”,后的部分叫“曲尾”,基本格式就是这些。简单得无以复加,所以创作量极丰富,现存的岔曲就有一千几百首,而像:

怕的是梧桐叶降,怕的是秋景凄凉。怕的是黄花满地桂花香,怕的是碧天云外雁成行。怕的是檐前铁马叮当响,怕的是凄凉人对秋残景况,怕的是凤只鸾孤月照满廊。

这样的作品所在皆是。而像:

新年到来,诸事安排。家家贴着门神对子芝麻稭,爆仗纸儿放的满地白。新年新衣添新气,又只见满街上闹闹烘烘拉拉扯扯把年来拜。发万金吧太爷,不敢太爷,好说太爷,岂敢太爷,太爷新春大喜就大发财。

这种更让人看到康乾盛世的遗风,虽然文字上朴实,但气韵和历史感更强的佳作也不少。

岔曲也同样是用三弦伴奏。自弹自唱或者请人伴奏皆可,不过到了清代后期,好像喜欢练习三弦的人少了,请别人伴奏的情况越来越多。

旗籍子弟对这种形式几乎是进行了不遗余力地支持与推广,连王公大臣、皇帝太后都有对此乐而不疲者。岔曲比子弟书短小活泼,纯用北京话,甚至比京剧更容易流行。于是,整个清朝中后期,北京的八旗子弟几乎没人不会唱两口岔曲的;自称“子弟票友”,把去“票房”当上班一样的正事干的大有人在。

请注意,这个“票房”可不是指电影或演出卖票的地方或收得的票款,它是“票友玩乐排演之所”,票友在这里演唱交友,甚至排演外出免费演出的节目。而“票友”是唱八角鼓的人的专门称谓。资料显示,最少在晚清时期,北京八角鼓票房林立,有很多都是王公府第组织的,可见八角鼓票房这种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卡拉OK聚会”,在当时是多么的时兴和火爆。

于是,八角鼓这个词又有了一个含义更为广大的定义:一场说、唱、变、练都有的晚会演出。包括了岔曲、戏法、鼓曲、群唱以及后来的相声等很多形式。用于这个意义的时候,“八角鼓”也叫“全堂八角鼓”。据说,子弟书也曾是“全堂八角鼓”的演出形式之一,不过这种说法缺乏史料的佐证。

当时北京城里有一大批极其乐于进行这种完全免费演出的人——这种演出在他们的嘴里,叫做“走局”,在一般北京人的心中,家里办喜寿事,如果能请到一台好的“全堂八角鼓”是非常合适且有面子的。按现在的情况,等于是你在结婚的时候,找一大群爱好文艺的朋友来演出,平时西服革履,只在练歌房K歌的同事们都郑重其事地上台一显身手,而且明显水平很高。他们不但一分钱都不要,甚至连你的茶水都不喝,以示清高。

不过这种情况最多持续了一百年的时间,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民生凋敝,而且八旗子弟失去了每月固定的钱粮,家道中落的多了起来,有的人去走局时偷偷要钱,更多的人已经失去了每天唱卡拉OK的乐趣,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生计奔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