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6941200000028

第28章 组织的性质、功能及构成要素(2)

分工也就是角色分派。一个角色的存在既是其他角色存在的基础,又是以其他角色的存在为前提的。在一个最小的社会组织——夫妻两人的小家庭中,没有夫也就无所谓妻,没有妻也就无所谓夫。丈夫是以妻子的存在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妻子存在的前提。组织的分工功能把结成组织的社会群体的共同意志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具体行为活动,并让不同的成员分别承担,使每一个成员都只承担完成有限的活动,以使结成组织的社会群体共同努力达成他们共同的意志目标。而分工不仅使超过个人能力的大项目得以完成,而且直接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就社会群体整体而言,付出的努力相对于从组织整体中获得的满足减少了。亚当·斯密曾很详细地分析过这一过程的意义。这二者又正好是管理的目标所在。

三、组织的构成要素

组织可以说是一个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有机体,但都可以分解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很多教科书也都作了这种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发现,很多管理学家把组织构成部分与构成要素二者混为一谈。LE布尼和DL库尔茨对二者就未作区分。组织构成部分要小于整体,但大于构成要素,是一定要素构成的。并且一般而言,组织构成部分都是相对整体而言的存在,并且不能独立存在。但构成要素却不一定。它并不是相对整体而言的,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并且这种存在与整体可以没有任何联系。比如,一张餐桌,桌面和桌腿可以说是它的不同组织构成部分,而它的构成要素却是木料、油漆、钉子。有了这种区分,就有助于把握组织的构成要素。

LE布尼和DL库尔茨认为“组织要素有四个:任务、结构、人员和信息及控制过程”。这一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是后者与前三者没有并列的逻辑同一性。组织要素应该说包括五个,即目标、结构、制度、人员、环境。五者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构成组织。下面略作分析。

1目标

目标是作为组织的社会群体的个人意志行为的共同指向,是组织存在的依据。组织如果没有其目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前面已作过分析,组织是人为达到一定意志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是个人意志目标达成的手段和工具。如果人们没有什么可资利用的,它也就成了一个与人不相关的存在。

组织这种存在不同于其他客体存在,它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由人有意识地创立的。人用不着它,也就不会创立它,即使创立了它之后,它相对于人的意义作用已终结,它也就自行消亡了。并且,不仅组织的存在得由人有意识地创立,而且其维持也必须由人的意志行为来实现。按照LE布尼和DL库尔茨的分析,当代开放系统的理论家是否定组织与目标存在同一性的,也就是说组织可以没有目标,认为“组织在本质上没有追求,更确切地说,当它处于一种连续的恶劣环境之中,它们寻求的只是自身的生存”。LEBoone and DLKurtz“Management”,p226可是,寻求组织自身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并且从组织存在的目标可以发现组织成员的意志目标。如果组织的所有成员都不能从组织存在中获得自身利益的满足,他们也就不会通过自身的意志行为去维持组织的存在。

构成组织目标的意志目标,虽然不可能都体现组织全部成员的意志目标,但至少是每个成员都可以通过组织目标的达成获得一定的自我肯定的价值满足。因而使这个组织目标的达成成为组织成员个人的意志目标的中间目标。如果组织没有目标,也就是说不能体现组织成员的任何意志意愿,那么他们就会退出或脱离这个组织,使这个组织归于消失。至于组织目标是不是同等地体现每个组织成员的意志目标,则是另一回事。毋庸置疑,如果组织目标同等地体现了组织的每个成员的意志目标,这就意味着这个组织的成员是完全平等的。但这只能是一种理论抽象,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绝不能因此就否定目标这一要素的存在。

2结构

结构则是组织存在的形式,它表现的是组织中资源和信息流动的顺序。一个组织,它的资源和信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线路流动,这是由组织结构规定的。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描绘出它的组织结构图,构成这个图的各个组织构成部分内在联系的就是资源和信息的流动。组织是一种资源和信息流动有序的社会群体,结构则直接是资源和信息流动的有序性的序本身,没有结构也就没有这种有序性,也就不能算做组织。并且组织的三大功能也都主要是通过结构来实现的,资源和信息在组织中流动有相对稳定的线路,也正是这种流动线路的相对稳定才赋予了组织的稳定功能。有了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的每个成员的意志目标与组织目标才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一些人可以直接从组织目标的不断达成中获得需求的满足,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从组织的存在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但后者与前者并不矛盾,组织目标的达成也只有在组织维持存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样也就把组织成员的意志行为整合到组织目标上来了,这就赋予了组织以整合功能。组织结构图描绘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岗位与岗位、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及其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岗位就代表一个组织中的特定角色,这每个角色又都有确定的职责,具体说就是确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而每一个角色的职责又有所不同,但这种种角色并未确定由谁担任,或者说这种岗位并未填充具体的人,它仅仅是一种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要求。这也就是分工,分工功能也就是由此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也就是组织的存在本身。如果目标是组织的灵魂,那么,结构则是组织的躯体,是它载负着灵魂。

3规则

组织并不是一个僵死的静止存在物,而是一个活的能动的社会有机体,不断活动则是它的特点。如果不活动,组织也就死亡了。组织活力的大小与其活动多少成正比,活动越多,其活力就越大;反之则相反。组织如何活动,这则是由规则这一要素限定的。规则不仅仅是指组织中有文字记载标明的规章制度,而且包括没有文字记载标明的习惯、习俗和传统。也就是说这里的规则是广义的,准确说应该是组织运行的规则体系和文化,但用规则来概指则更简洁。它体现的是组织活动的程序和方式。如果说结构是组织的静态存在,那么规则则是组织的动态存在。组织不能没有活动,也就是说不能静止地存在,所以,组织单有结构没有规则就仍不能存在。组织的三大功能实际上也只有通过组织的动态存在,才真正地“能”起来,否则就还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功能。组织活动也就是组织成员的活动,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本身并不能活动,组织成员个人的活动也正是在规则的约束下,才变成组织的活动。在这里已不再是抽象的、岗位和角色的排列,而是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了。抽象的死的岗位和角色不会与组织目标和组织整体发生背离和冲突。但当岗位已由具体的个人承担,角色已分派给具体的个人了,这些个人的意志行为是否与组织目标和组织整体保持一致,使组织成员个人的活动转化成组织集体的活动,没有组织规则体系规范其程序和方式则是不可能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的三个功能,只有在组织规则这一要素的作用下才可能最后获得和实现。但这里的规则有一个特点,即它体现的是实际过程中组织成员个人的活动程序和方式,是组织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活动程序和方式。仅仅停留在纸上的制度并不包括在列。仅仅停留在组织手册中的规章制度表现的只是组织成员个人与组织整体之间的虚假的关系,而不是现实的关系。只有这种现实的关系才能说明组织本身。就像一个政党,如果它仅仅是在党章中说得美丽动听,而在现实过程中又另是一套,人们是不会被其章程中的美丽动听的词句所迷惑的,它的性质会由它的现实活动传达给他人。

4成员

组织本身就是由人构成的一种社会群体,没有人也就不成为组织。RA韦伯等认为,“组织即是在一块工作的一群人”。他们强调的就是这层意思。也就是说人员是组织的又一不可或缺的要素。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由人来填充,任何一个角色都必须由人来担任。机器人可以在生产中帮很大忙,但它却不可能在组织中担任任何一个角色。由一个机器人代替了打字员的工作,这仅仅是用办公自动化缩减了岗位,并不能说机器人成了组织的成员。组织成员只能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意志目标,并会不断调整其意志目标的主体性存在。并且人员本身的特征也会对组织的性质带来影响。工会只能是工人的组织,科学院也只能是以科学家为主体的组织。完全不具人员要求的社会群体就仅仅是社会群体,而不是组织。就像每天去公园的游客,各种各样,并且也无法知道他们各有一些什么特征,所以他们就仅仅是一种无序的社会群体。并且,同一个组织,当它的人员有了较大的变化之后,这个组织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尽管它的名称仍未变。比如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现在的党与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创建的党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它的人员在素质、地位、处境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员也就是组织的决定因素,组织的性质风貌都是由其组成人员决定的。组织目标、结构、规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可以由人来调整改变。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之所以成为可能和必要,也就是因为它可以通过人员的变化来改造改变。即使人员本身未发生变化,而其人员的意识观念发生了变化,这本身也可以成为改变它的依据。

5空间

组织不是超时空的存在物,它必须存在于特定空间。这空间也就构成了组织活动的环境。

组织可区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这是管理学的常识,但这种区分仅仅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为不可能有绝对封闭性的组织。绝对封闭性的组织只能是独立于社会和世界之外的组织,它不与周围世界进行资源和信息的变换和交流,这种组织整个宇宙也不可能有。任何一种组织,如果终止了与周围世界的资源和信息的变换和交流,这个组织也就死亡了。首先是因为组织目标都是外向的,而不是内向的。因为表现为组织目标的组织成员个人的意志目标正是不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才借助于组织这个工具,否则这个组织也就成了多余的废物,也就无须他人消灭,自己就消亡了。其次是因为周围世界的运动变化不可避免地会给组织成员个人以刺激,使之在意志意识上发生变化,这就会影响到组织的目标、结构和规则,并调整改变它们。如果组织成员不再对周围世界具有感知反应能力,这个组织也就可能只是一个太平间或墓地。不仅不存在绝对封闭性的组织,而且也不存在绝对开放性的组织。绝对开放性的组织也就是组织与组织周围世界没有边界,那么,这个组织就融到了周围世界之中了,也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如此,空间才成为组织的一个不能或缺的要素,它对组织的边界和与周围世界的资源和信息的变换和交流作出限制,也就是说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封闭性或者开放性起着限定作用。

组织其实还有一个构成内容,即文化。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人的基因一样,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基因也是人体构成的内容,但它寄存于相应组织的构成细胞上,无法独立出来。组织的文化也是如此,它寄存于目标、结构和成员上,并与规则形成交叉重叠,并由目标、结构、规则和成员来体现。所以在此没有单列出来说明。但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就必须把它独立出来了。

可以说,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上述五个要素构成的,而又因为这五个要素各自的性质和数量不同,从而使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组织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