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创世风雷之雨后
69193000000125

第125章 七七事变

王以哲被杀的消息传到前线,激起广大官兵的愤慨。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即调转枪口,往长安进发。很多官兵,眼睛都红了,要杀凶手的头,挖他们的心,给王以哲将军报仇。

孙铭九等人,惊慌万状,不知所措。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尽可能减少损失,以利于团结抗日,曹龙笙忍痛把孙铭九几个为首的肇事者送出西安。这些人一走,就使急于为王以哲报仇的人失去了对立面,避免了一场内部大屠杀。

王以哲的死,不仅使东北军损失了一位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人物,也破坏了红军、十七路军、东北军已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局面。当时,苏区和红军对王以哲将军惨遭杀害,表示了深切地哀悼和痛心。

2月6日,《新中华报》以《我们需要和平统一》为题,发表评论,强调:苏区人士对王以哲将军被害,深致哀悼。王将军是东北军中有威信得军心的将领,且是抗日救亡的领袖之一,是为张学良将军十分信赖之大员。此次西安事变后所取态度,颇为正确。他与杨虎城等将军一道坚决反对内战,而一部分激烈分子,不顾大局,主张同中央军决战并危及王以哲将军,实在令人非常遗憾。

叶济民也于2月4日联名致电王以哲将军的家属悼唁。电文是:

“杨主任虎城先生,于主席孝侯先生,转王鼎方先生家属诸君大鉴:鼎方先生遇难,不胜惊悼。鼎方先生努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家民族之干城,亦爱国人士之领袖。此次主持和平,力求统一团结,乃见恶于少数不顾大局之分子,遽以身殉。苏区军民同声悼惜,特电致唁,敬候起居。”

3月22日,风雅颂与曹龙笙奔赴杭城,与蒋瑞元谈判根据地政权和军队改编问题。

4月,曹龙笙告别了已经怀有身孕的丛蕴姝,毅然奔赴前线。现在,他再也不用隐姓埋名,直接回到了驻防张垣的部队。

他所在的部队在宣城驻防,曹龙笙又见到了他的老部下、老战友,以及霍虎五等老朋友。只可惜没见到于彤侠和吉鸿亮。听说于彤侠也已经是一名高级军官,而吉鸿亮却是举家迁往西川去了,他带走了双胞胎兄弟的一个-吉祥,从此杳无音讯;另一个儿子吉星也成了一名军官,此时正在卢沟桥驻防。

1937年5月,国民党派出国民政府中央考察团,到陕甘宁特区和红军驻地考察,了解共产党和特区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共产党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态度。中央考察团一行18人,在涂思宗、萧致平率领下,于5月29日下午5时到达延河。

当晚,陕甘宁特区举行欢迎晚会,叶济民出席晚会并致欢迎词。叶济民说:

“这次欢迎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因为第一次大革命时代是由国共两党合作干起来的,现在与那时不同,民族危机比那时严重,因此,今天国共合作比以前合作的意义与作用是更大的。过去10年,国共两党没有团结,现在民族危机严重,如果国共两党再不团结,国家就要灭亡。考察团此来,使国共两党团结进入新的阶段,其意义是很大的。叶济民在致辞中还批评了两种错误观点:一是怀疑国共两党合作是否有诚意;一是怀疑国共两党合作只是临时的策略。他说:考察团的到来,共产党召开欢迎会,就是国共合作的表现。我们希望两党长期合作下去,并且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做。叶济民还说: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所写的文章,是为着民族解放,是为着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今后要写文章,一个人是写不成的。写民族独立固是一篇大文章,写由封建专制转入民权自由更是一篇长文章,民生幸福的一篇自然是更大更长的文章。我们希望的是使两党合作达到新的阶段,这不是短期的合作,是长期的问题,这篇文章怎样写,共产党的笔已经在手里了。”

5月30日下午,延河各机关、群众团体和武装部队在城南门外大操场召开五卅纪念与欢迎中央考察团的群众大会。叶济民出席并讲话。他说:

“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现在中国最中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日本救中国。要打日本救中国,就要国内团结。”

他还就某些人怀疑国共两党是否有诚意合作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解释。

国民党中央考察团在延河考察了抗日军政大学、党校和各武装部队,受到中共和延河各界群众的热情接待。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表示愿将苏区各界对国共两党合作的愿望和诚意转达金陵政府,以迅速促进对日抗战的实现。

6月8日,国共两党庐山谈判,风雅颂向蒋瑞元提交了中共中央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26日,延河与金陵之间的电台正式接通。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

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团长吉星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

“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守将吉星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

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

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他们却隐而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