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读《水浒传》
6894400000059

第59章 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李逵之二)(1)

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2页。

南宋人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其中对李逵的赞词是:“黑旋风李逵: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尔亦凶。”从这里我们得知,李逵在没进入《水浒传》之前,就是拦路劫夺的山寨强人,一旦遇上他,则凶多吉少。

“黑旋风”的绰号,也透露着李逵性格方面的凶险信息:据《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六载,“旋风”是金代一种火炮名称,猛烈异常。明人茅元仪《武备志》也有关于“旋风炮”的记载。李逵脾气暴躁,性如烈火,加之肤色如黑炭,故称“黑旋风”。

张岱《水浒牌四十八人赞》对李逵的赞语是:“面如铁,性如火。”六个字概括了李逵的长相和个性。

《水浒传》突出了李逵这方面的特征,写他勇猛绝伦,每次临阵,必赤膊露出浑身黑肉,冲锋陷阵如同雄威猛烈的旋风炮一般,敌人无不畏其猛,惧其凶。李逵暴躁火烈的性格向凶险方面发展,在战斗之时体现最为明显,他的两把板斧挥舞起来,就没有了界限,官军奸人也杀,无辜百姓也砍,“凶是没头神”(第三十九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命定李逵为“天杀星”,盖因于此。

既有革命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这正是流氓(游民)无产者的独特属性。

******赞赏李逵的斗争精神,也十分注意指出其局限,清算其弊端。

李逵式的官长

李逵处事莽撞,不懂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红军队伍里一些干部也处事莽撞,不知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再拍板决策的道理。

1930年5月,******写了一篇重要文章:《反对本本主义》。所谓“本本主义”,即后来的教条主义。1930年时,还没有教条主义的说法。

******说: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调查。”******说:

“你不相信这个结论吗?事实要强迫你信。你试试离开实际调查去估量政治形势,去指导斗争工作,是不是空洞的唯心的呢?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一定要弄出错误。这并不是他在行动之前不留心计划,而是他于计划之前不留心了解社会实际情况,这是红军游击队里时常遇见的。那些李逵式的官长,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

******得出结论说: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12页)

李逵“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的最典型例子,是他处理“宋江强夺民女”事件。小说第七十四回,说李逵元宵闹东京后,在燕青的监护下,返回梁山大寨。这天借宿在荆门镇刘太公庄上,午夜李逵睡不着,听刘太公、刘太婆哭泣,不知何因,等到天明,李逵跳起来询问:

“你家甚么人哭这一夜,搅得老爷睡不着?”太公听了,只得出来答道:“我家有个女儿,年方一十八岁,吃人抢了去,以此烦恼。”李逵骂道:“打脊老牛,男大须婚,女大须嫁,烦恼做甚么?”太公道:“不是与他,强夺了去。”李逵道:“又来作怪!夺你女儿的是谁?”太公道:“我与你说他姓名,惊得你屁滚尿流。他是梁山泊头领宋江,有一百单八个好汉,不算小军。”李逵道:“我且问你,他是几个来?”太公道:“两日前,他和一个小后生,各骑着一匹马来。”李逵便叫:“燕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李逵道:“你庄里有饭,讨些我们吃。”对太公说道:“我便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这个便是浪子燕青。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太公拜谢了。

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燕青向前道:“哥哥听禀一路上备细……”宋江听罢,便道:“这般屈事,怎地得知!如何不说?”李逵道:“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宋江喝道:“你且听我说:我和三二千军马回来,两匹马落路时,须瞒不得众人。若还得一个妇人,必然只在寨里。你却去我房里搜看!”李逵道:“哥哥,你说甚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不耍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后来经过宋江、柴进、李逵等人“实地调查”总算搞清楚了,原来是牛头山强人王江、董海冒用宋江、柴进的名字,抢走了刘太公的女儿。李逵错怪了宋江,自知“性紧上错做了事”,只好负荆请罪。

李逵没有读过书,他犯的也不是本本主义的错误,可他实实在在搞了一次充满唯心精神的“盲动主义”———听风就是雨,刘太公一哭诉,就以为宋江犯了“男女关系”错误,有损梁山好汉形象,断定宋江“不是好人”。燕青根据以往对宋江的了解,判断“定没这事”,提醒李逵“莫要造次”。所谓“造次”,就是“盲动”。可李逵哪里听得进劝告,结果还是“造次”了。就凭一句传言虚语,就闯上忠义堂,砍旗帜,砍领袖,岂不是要毁了梁山大业?

李逵的主观动机是好的,是想维护梁山义军的形象,也就是维护梁山绿林好汉们的整体利益,但客观效果上,李逵的“政治估量”是唯心的,“工作指导”是盲动的,问题的根子是缺乏实际调查,结果只能有损梁山事业。

1930年5月前后,******时在江西瑞金根据地,红军进行武装割据战争也只有三四年的历史。一些党和红军游击队的领导者在行动计划之前,不留心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只是消极地盲目地执行上级指示;即使在党的高级领导层,也往往只看共产国际怎么讲,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离开实际调查去估量政治形势,去指导实际工作,尤其是对军事斗争的指导,多次不顾红军的实际力量,主张去打大城市,打中心城市。比如就在******写作《反对本本主义》(当时篇名为《调查工作》)一文的1930年5月中旬,党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对红军的建设、战略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错误的提法,如“红军革命的战争只有进攻,无所谓退守”;“过去在游击战争中获得的所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经验一般不适用”;“要纠正上山主义,边境割据的残余”,等等(《******年谱》上卷,第306页)。“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红军游击战十六字方针,上山下水组织游击战争,在敌人统治薄弱边境地区建立根据地进行红色武装割据的思想,都是******、朱德等人在井冈山时期提出来的正确的革命军事斗争的原则、战略和口号,是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和进行武装斗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党内“李逵式的官长”,却断言它们“一般不适用”,要给予“纠正”。

******说“李逵式的官长”在红军队伍里很“常见”,可见“本本主义”之盛。而真正该给予“纠正”的,恰恰是这些不搞调查研究,懵懵懂懂指导革命的现象。******本人是十分注重调查研究的。就在1930年5月,他利用红军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县进行了十多天的调查,后来整理成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该县的交通、经济、政治、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寻乌调查,******懂得了城市商业情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依据,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接着,******写作了《调查工作》一文(编入《******著作选读》甲种本时,题为《反对本本主义》),对多年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理论总结,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洗刷唯心精神”、“反对本本主义”、“了解中国国情”等著名的影响深远的口号。研究******思想史的专家认为,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这同时说明******批评“李逵式的官长”是多么重要。

“李逵式的官长”,******为“本本主义”者(即教条主义者)画了惟妙惟肖的画像。尽管教条主义者与李逵有不一样的地方:前者有“本本”,后者只有板斧,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不了解实情“乱处置一顿”的方式则是相似相同的。******引用李逵批评本本主义者也是十分艺术的。“本本主义”者不是阶级敌人,李逵也是梁山一个英雄。他们处事莽撞指导错误会给革命带来损失,有时甚至是巨大的损失,但他们对革命事业还不是背叛,主观上也想把革命弄好,所以******引李逵的例子,本身就含有肯定他们对革命有忠诚尽心的一面,通过揭示好汉李逵人人都可以理解的毛病来批评本本主义,寓批评于说理之中,这样易使被批评者心服口服,也容易使更广大的红军官兵接受这个革命道理,形成一种注重社会调查,摒弃本本主义的良好风气。

李逵还是有缺点的

李逵的“乱处置一顿”,不仅危害梁山队伍内部的团结,而且危害统一战线,危害梁山的同盟军。

1959年2月2日,******在郑州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又谈到李逵的缺点,说他不注意政策,在打破扈家庄时,杀了扈三娘家里不少人(陈晋:《******读书笔记解析》,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367页)。******在这次会议上具体的话是:

“扈家庄是用武力解决的,作家写李逵为了使扈三娘没有顾虑,只放走了她的一个哥哥,其他都统统杀了。所以李逵这个人还是有缺点的。”(陈晋:《文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1版,第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