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厉鹗、吴锡麒都是浙西词派的词人,他们的散曲创作风格相近,称为“骚雅派”。他们3人的散曲创作与他们的词作一样,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为清代“词味散曲”的代表。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朱彝尊诗、词、文皆工,也作有散曲。他的散曲作品,见于《曝书亭词》所附的《叶儿乐府》,共51首,全为小令,除一首为南曲外,其余都是北曲。
朱彝尊以词为曲,其散曲具有词味。朱彝尊的散曲题材不是很丰富,其中题咏风景名胜之作就占了半数之多,其余是闺情、题画、送别及抒怀之作等。
朱彝尊的题咏风景名胜之作都是用[北仙吕·一半儿]写成的,其篇幅短小,内容内敛。朱彝尊将苏州、杭州一带的风景名胜如灵隐、西湖、虎丘、金山等题咏几乎殆尽。
其词如《西溪》:“满林残雪碧山坳,人日春风金剪刀。孤棹野塘红板桥。玉梅梢,一半儿开迟一半儿早。”色彩艳丽,写景如画,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早春之气的气息。
再看《西湖》:“三潭新月浸鱼天,里长堤飞柳绵,寻到水仙王庙边。里湖船,一半儿刚来一半儿转。”这是写春天月夜人游湖的情景,船只来往频繁,游人热闹如潮。朱彝尊的曲子都是此类,语言内敛,信息含量丰富,极似宋词。
朱彝尊的闺情之作不多,却都很精到,如[南商调·黄莺儿]:
碧玉小人家,两眉弯,双髻丫,春风爱立疏帘下。佳期最佳,阳差不差,心知消息今年嫁。剪秋纱,绣裙合画,画取并头花。
曲作写待嫁姑娘的情态、内心世界等十分鲜明,可称惟妙惟肖,只是略嫌含蓄。再看他的[北越调·天净沙]:“一行白雁清秋,数声渔笛濒洲,几点昏鸦断柳。夕阳时候,曝衣人在高楼。”这些曲作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近似于词。实际上,朱彝尊也有少量曲味较纯的作品,如[北中吕·醉太平]《野狐涎笑口》、[北双调·折桂令]《闹红尘》等,作品佻巧滑稽,诙谐成趣。
厉鹗,字太鸿,自署樊榭,杭州钱塘人。厉鹗家境贫寒,但仍好诗书不辍。他的诗词都很有名,且著作丰富。此外,他还有戏曲创作,有散曲小令81首。
厉鹗和朱彝尊都是浙西词派的主要词人,他们词作走的同一路子,散曲走的也是同一路子,二人的创作不仅仅风格相近,就是主要题材也相近,他们的曲作多是题咏名胜风景之作。
就其曲风来讲,厉鹗的散曲也近于词,他的[北双调·水仙子]《虎丘书所见》的押韵就不符合散曲的规范,而近于词:
王珣宅畔晓钟催,朱勔花边午店开。仇英画里春妆赛。趁清明冷食来,施山僧那惜金钗。低润脸、男儿拜,整新裙、侍婢抬,恨无端落日船回。
[北双调·水仙子]的定格为:8句,句式为七七七六七五五四,第五句以下也可作五六三三四,押六平韵,二去韵,第六句也可不入韵。但是厉鹗的[北双调·水仙子]《虎丘书所见》一曲押两韵,不符合散曲押韵规范。
总之,厉鹗的散曲仍然不脱词味,大有将诗、词共归一格的趋势,其诗、词、曲三者之间的风格差异十分不明显。吴锡麒,字徵圣,号谷人,杭州钱塘人。乾隆时期的进士,著作有《正味斋集南北曲》两卷,其中有小令71首,套数13篇。吴锡麒的词、曲都是朱彝尊、厉鹗的后继者,作品风格追求“清空”与“骚雅”。他的散曲从题材内容上大体有两种是比较突出的:一为题咏;一为归兴。
吴锡麒的题咏很杂,有题画、题风景名胜,再就是咏物。题画之作中以《题十二仕女图》最为醒目。一般都是先有画,后才征咏,而吴锡麒的这组题画却是先作出曲子后才教人绘画。因而说,这组作品实际上是题咏人物之作。
吴锡麒其他题画之作,如[北双调·折桂令]《题画蟹》、[北双调·沉醉东风]《题杨妃春睡图》等,语言精彩,有可以让人称道的地方。
吴锡麒的写景之作与朱彝尊、厉鹗相近,主要题写杭州西湖一带的名胜,如[北仙吕·一半儿]《焦山》、《栖霞》等。与朱彝尊的题咏风景作品相比,朱彝尊的写景之作显得圆润,而吴锡麒的作品显得凄惋,更显得咏物之工。
归兴是吴锡麒曲作中的又一主题。从内容而言,他常常喜欢歌唱闲居隐逸生活。他在[北中吕·普天乐]《渔》其二中说:“笑得人间浮云走,但有鱼换酒何愁。枫林醉休,芦花被厚,一觉嗣齁。”把林下生活写得十分美妙。
再看其他归兴之作,[北越调·紫花儿序]《野步》道:“踏莎行芒鞋斜转,摸鱼儿竹簖横拦,醉花阴石径怯眠寒。那不就青山一带,先缚了黄篾三间。清闲,道商量画稿绢曾矾,移居未晚,只要践约鸥来,做伴云还。”
还有,[北正宫·醉太平]《移居东园》云:“东皋生署号,村夫子移居。画来水竹便留吾,已新编烟户。放生社乞鱼苗护,鸣机房许灯光助,灌园人习菜佣呼,好衣冠渐疏。”
这类归兴曲子往往工稳圆润,与他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有所不同,总给人以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
朱彝尊、厉鹗二人只作小令,吴锡麒不仅创作小令,还有套数,其套数中多题画之作,其次是送往迎来之作,只有[北中吕·点绛唇]一套,描绘盂兰会的情况。
朱彝尊、厉鹗、吴锡麒代表的“骚雅”派持续时间长,他们的创作在清代散曲史上前后呼应,形成气候。散曲风格主要表现为清空、闲雅、蕴藉,近于宋词,即“词味散曲”。追随者众多,成为清代散曲中的一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