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方大全
6873300000023

第23章 内科(22)

〔组成〕羚羊角2克(先煎)生地15克白芍15克黄药子15克天竺黄20克白蒺藜25克沉香15克香附10克紫贝齿25克莲子心15克珍珠母50克

〔功效〕平肝清热,消瘿散结。

〔主治〕适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症见心悸,汗出,心烦,消瘦,易怒,瘿瘤肿大,两眼突出,舌质红,苔黄干,脉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2次,早饭前、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或制成蜜丸每重9克,一天3次,每次1丸。服药期间停服一切中西药物。

〔方解〕羚羊角、生地、白芍平肝清热为君;黄药子、天竺黄、白蒺藜降火熄风、消瘿疾为臣:沉香、香附理气散结为佐;莲子心、珍珠母潜阳镇肝、安魂定魂为使。诸药合用,共有平肝理气,清热熄风,消瘿散结之效效。

〔按语〕甲亢患者多为肝旺之症,并易挟脾虚之症,故治疗当以平肝为主,佐以健脾。另外,《全匮》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即使无脾虚兼症亦当注意培土。故本方对肝旺脾虚者不宜之。

〔典型病例〕贺某,女,48岁,1988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半年多来颈前喉结两旁有结块,常伴有心悸、汗出,曾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宜手术治疗。患者怕手术,故来就诊。就诊时,该患者结瘿两侧颈部有结块,微肿大,伴有心悸,烦躁易怒。多汗,善饮能食,形体消瘦,两目有轻微突出,舌红苔白,脉弦数,检查:T3180毫微克%,T420微克%,13:24小时60%。诊断为瘿病,肝郁痰阻症候。投抑亢丸,日3次,1次1丸,早午晚服。共服两周,心悸,汗出等症减轻。进药1个月诸症皆减轻。服药两个月诸症消除。查:T3、T4、13结果均正常。又服1个月药,巩固疗效。追访至今,疗效巩固,正常参加工作。

18.3开淤消胀汤

〔组成〕郁金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30克川军10克肉苁蓉10克仙灵脾10克巴戟天10克

〔功效〕开郁行气,活血化淤,消肿除胀。

〔主治〕淤胀症(类似现代医学的特发性水肿、更年期综合症、高血脂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心病、消化不良等)。

〔用法〕上方每周服6剂,水煎服。通常服用1个月可明显见效,治疗3个月左右淤胀即可消退。同时,要调情志,使之心情舒畅。

〔方解〕淤胀症临床表现为外形丰腴,肢体淤胖,早晨面部肿胀,手淤肿而无力,中午胸胁满闷,心慌气短,下午腰脚酸困,淤肿加重。其特点:虽似水肿,但肿胀较坚实,指压略带弹性,与水肿不同,其症尚可有胸闷气短,心中懊恼,善怒善悲,善太息,五心烦热,面部烘热,烦躁出汗,头晕耳鸣,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其脉多沉细涩,亦可有弦、滑之脉象。其舌质多淡胖,苔白薄,或腻或微黄。其发病与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之邪及脾肾两虚密切相关。正气不足,六郁不解,导致气滞血淤,形成淤胀。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邪所伤,功能失调,临床多属虚实夹杂之症,根据病邪所犯脏腑不同,各有所侧重。

淤胀症临床表现虽较复杂,但总以全身淤肿、胀满为主要见症。治疗时,不宜因六郁而攻利过猛,劫伐正气:也不宜因脾肾虚损而纯用补剂,否则淤肿胀满日甚。治宜攻补兼施,使之补而不致壅滞,破而不致伤及正气,补破结合,开通内外,调补阴阳,以达到开郁散结、消肿除胀之目的。

首用郁金,既破有形之血淤,又散无形之气郁:伍以三棱、莪术之意,在于理气和血,化淤消积;佐以丹参,功同四物,既可助三棱、莪术活血祛淤,又可养血安神:佐以川军既可配合消积导滞,又可化淤散结:为防攻伐太过、损伤正气,配伍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意在补益命门之火,以壮元阳温煦五脏。诸药合用,寓破于补,使之破而不伤正气补而不滞经脉,补破结合,针对淤胀为主要表现之病症可收到调补阴阳、开郁散结、消肿除胀之效效。

〔加减〕胁肋胀痛、烦躁易怒、腹胀暖气者:加柴胡、白芍、青皮、枳壳、半夏之类: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去川军,或改用川军炭:淤肿较重者加山药、薏苡仁、茯苓:心悸怔忡者,加炒枣仁、炒麦芽、鸡内金:头晕目眩者,加夏枯草、珍珠母、黄柏;舌有淤斑、行经腹痛、经下淤血者,加泽兰叶、川牛膝、桃仁、红花、香附: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加海浮石、桃仁、红花之类。

〔按语〕本方是吕承全教授治疗淤胀病的基本方。自五十年代始,临床经常遇到一些既不同于肝、肾病,也不阿于心脏病的无法确诊的肿胀病人。该病补而不受,肿胀更甚;渗湿利水,则消而复胀:采用破法,则易伤元气,动则气短。吕教授经10余年临床研究探索,发现该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查尿17一羟、17一酮、血T3、T4等内分泌功能,多在正常值内的低水平范围。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理论,定名为淤胀症,并创研出以开淤消胀汤为主方的治疗方法,经临床应用20余年,收效颇佳。

〔典型病例〕鲁某,女,32岁,1974年5月24日初诊。

患者全身肿胀7年,加重2年。来诊时全身淤肿蹒跚,体重80公斤。肢体指压呈水肿样凹陷,但略有弹性,伴有腰腿酸软,动则汗出气短,失眠多梦,晨起腹泻,小腹发凉,经前面部发红,口唇紫绀,经期面部光白,淤肿加重,月经量少色黑,脉沉细涩,舌暗有淤斑,苔白腻。经做肝功、尿常规及妇科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询及患者早婚,且孕6次。辨证为生育不节,冲任损伤,肾阴阳俱亏,不能温煦五脏,正气不足,血淤水停而为病。中医诊断为淤胀症,给予开郁消胀汤去大黄,加杞果、桑寄生、肉桂、白术、茯苓、泽泻、乌药等治疗20余天,月经来潮,虽仍量少色黑,但全身淤肿、口唇紫绀诸症显著减轻。在经期再予开淤消消汤加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香附、白芍之类通经活血,腹冷便溏加吴茱萸、肉桂等调治3月余,淤胀诸症消失,月经正常,体重减至67.5公斤。恢复工作。

19.血管、神经性头痛

19.1加味散偏汤

〔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香附9克白芷9克郁李仁6克柴胡9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祛淤。蠲痰利窍。

〔主治〕风寒、气淤或痰淤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多因感寒冒风,或气郁不畅而诱发。发则疼痛副烈,或掣及眉梢,如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甚至以头冲墙,几不欲生。

〔用法〕上药加入清水500毫升,浸泡三十分钟后,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滤汁混匀,每天早晚饭后服。痛剧者可一天一剂半,分三次服下。

〔方解〕本方系根据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散偏汤,经加味更量而成。川芎味辛性温祛风散寒止痛,且又辛香走窜,可上通于巅顶,下达于气海,祛淤通络,用为主药:白芷、细辛、蔓荆子辛散上行,祛风散寒,加强川芎疏散之力,兼有调气之妙,用为辅药;柴胡引药入于少阳,且可载药升浮,直达头面;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兼有通窍蠲痰之功;白芍敛阴而防辛散太过,又有缓急止痛之长,皆用为佐药:使以甘草,缓解急迫,调和诸药。各药相合,疏散风寒之中兼有通络祛淤之长,疏达气血之内又寓祛痰通窍之力。且发中有收,通中有敛,相互为用,各展其长。又柴胡、白芍、香附兼可疏肝解郁,白芍甘草又善缓急止痛,不但对感寒冒风而发者能疗,气郁不畅而致者亦效。即使是久治不愈、邪入窍络之顽疾,同样有痛止病愈之奇功。

〔加减〕若因感受风寒而发,可加荆芥、防风:疼痛剧烈,可加羌活、元胡;阴血亏虚,可加生地、当归;拘挛掣痛,酌加胆南星、僵蚕、全蝎;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宜加贯众;若兼有高血压,可加怀牛膝、桑寄生;若兼有内热,可加知母、丹皮等。

〔按语〕川芎祛风散寒化淤,集三任于一身,恰中病机,量(至30克)大力猛,止痛迅速为之主药。若取常量(9~15克)则效差矣。另外,尽管有白芍等养阴之品,然总嫌辛燥,故于阴虚者不宜。

19.2养血平肝汤

〔组成〕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生石膏10克首乌藤3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杭菊花10克木瓜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功效〕养血平肝,散风止痛。

〔主治〕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解〕“顽固性头痛”多以头痛时作时止,缠绵日久,经过各种治疗收效不大而名之。其病机是虚、滞、痰、淤。故以补血而又活血的四物汤为主,取旋覆代赭汤的主药旋覆花、代赭石以平肝、降逆、疏气、化痰;佐以酸涩而温的木瓜以调和肝脾,且与白芍、甘草同伍,酸甘化阴,育阴缓急止痛;加入生石膏旨在有热可清,无热可平可降,与四物汤配伍相反相成;另遣香附行气解郁:配川芎气血双调;用首乌藤以养阴安神:菊花清肝平肝:共有养血平肝,活血化痰之效。该方经临证使用效果甚佳。

〔加减〕血脉壅滞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克,通血脉消淤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0克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克,配合杭菊、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加川断10克、枸杞子10克、牛膝10克补肾气;阴虚明显见五心烦热,口干者,加北少参30克、石斛10克,以滋养阴液。

〔按语〕擅治肝病,对内科疑难病症也有独到认识,为当代临床大家。本方养血平肝、散风止痛,标本兼施,颇为平和,为治顽固性头痛之良方。

19.3通络头风汤

〔组成〕川芎10~30克当归10~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病。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淤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用法〕(1)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刻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半小时,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煮好后两煎混匀,量以200毫升为宜,每天服1~2剂,早晚分服或6小时1次。

(2)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

(3)患感冒时不宜服此药。

(4)服此汤剂,通常不需用其他止痛剂。

〔方解〕本方系《卫生宝鉴》芎归汤加细辛、蜈蚣组成。收效之因有二:一则药少而精,针对性强。主药川芎,辛温味薄气雄,功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擅理气活血,搜风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功专通经止痛,辅川芎增强止痛之效,抑川芎辛窜太过之弊;细辛祛寒止痛,蜈蚣通络搜风,二味虽为佐使之药,然不可缺,乃本方行军破敌之先行,止痛获效之上品。二则量大而专,有的放矢。前人以为川芎辛温香窜不可过用,其实不然。顽症痼疾,不用足量,难以获效。余用川芎,最小量起于15克,以后递增其量,对头痛剧烈者,常用之30克以上,实践证明并无伤阴香窜之弊。当然与当归性柔而润防止副作用有关,此君臣佐使配伍之妙也。另外细辛不过钱之说,亦不足信。余用细辛止痛,最少起步于3克,递增至9克,并无不良反应;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淤血头痛,确有祛风镇痛、搜风通窍、逐淤止涌之效,一剂药用2条或3条,并无毒性反应,研末冲服其效更著。再者随症加减,伍以适当引经药,更能提高疗效。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当归量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

〔按语〕本方药少量大力专,对寒淤头痛有确效。因药物多辛香燥烈,故阴虚血亏者不宜用之。

〔典型病例〕张某,男,48岁,1987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头痛10余年,经常发作,发则头痛难忍,伴有恶心呕吐,用止痛药不能止痛,持续多日不能止。常由过劳、受寒或情绪郁怒诱发。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历经中西医诊治未愈。近因用脑太过,气候严寒而发,始则视力模糊,羞明怕光,前额及眼眶胀痛,继则头顶及前额两颞侧剧痛难忍,如锥如刺如裂,曾用强痛定、麦角、杜冷丁不能止痛,畏寒怕风,频频恶心呕吐,甚苦。诊脉弦紧,舌质暗赤边有紫气,舌下络脉淡紫粗长而怒张,舌苔白滑,头维、印堂及百会穴有压痛,血压及体温正常。脉证合参,症属血淤夹寒之头风证。治以通络化淤,兼祛风寒,通络头风汤加味。

处方:川芎30克,当归15克,细辛15克,白芷15克,藁本10克,蜈蚣3条(研末冲服),水煎昼夜服2剂,6小时1次,服药2剂,头痛基本停止,泛恶呕吐亦平。原方减量,每天1剂,5日后,诸症消失,偶有失眠,余无所苦,舌脉均转正常。随访半年未再发。

20.癫痫

20.1止痉除痫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