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湿重者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加川朴10克、槟榔10克:肾阳不振者加仙茅12克;纳谷不馨加炒谷芽30克;血便者加仙鹤草20克。
〔按语〕慢性结肠炎系现代医学之病名,概括于中医“泄泻”一证之中。《素问·气交变大论》载有“飧泄”、“濡泄”和“注下”病名。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分虚寒、实滞、气利三种类型。慢性泄泻,又称之为久泻,其因可由感受外邪泄泻失于调治转化而来,亦可由饮食所伤(不节),情志失调,起居不慎,发于痢下之后,又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所致,命门火衰,肾虚火不生土,土失温暖而成五更泄泻等等。
脾主一身之运化,肾寓一身之真阳,在治则上虽有多种,惟脾运化无力非温其肾阳不可。汤氏扶正祛邪汤,以益气健脾、温肾清肠之品,攻补兼施,实为其60年临证治慢性久泻又一经验结晶。
6.7健脾固肠汤
〔组成〕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5克炮干姜5克秦皮10克乌梅5克
〔功效〕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主治〕用于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症见脾胃虚弱,刚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泻、久泻两类。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症型辨论,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症候。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食欲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大便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症候。本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溜腹泻之效。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敝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机能。
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按语〕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理中丸温中健脾,旨在治本;香连丸、乌梅、秦皮清热利湿止泻,意在治标。合则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故验之临床,收效颇著。
〔典型病例〕李某,男,38岁,干部,1990年10月13日初诊。
自述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淄,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瀹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劳腥稍多,再见脱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有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方用健牌固肠汤,去乌梅沏口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健牌固肠汤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越年因感冒就医来告,服散剂二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6.8老人便秘方
〔组成〕黄芪30克银花20克威灵仙10~20克白芍20克麻仁20克肉苁蓉20克厚朴3~10克当归20克酒大黄3~10克
(以上用量可根据病情稍事加减)
〔功效〕益气养液,润肠导滞。
〔主治〕老年虚证便秘。
〔用法〕水煎服,1日1剂,酒大黄不后下,此方可连服,俟大便调顺再停药。
〔方解〕老人便秘与通常习惯性便秘不同,因为年事既高,多有阴虚血燥、气虚不运等基本问题,同时亦难免燥热气滞等等夹杂其中。所以单纯润肠药往往用久作用不大,而承气等泻法又易引起正气愈虚等问题。此方以黄芪之补气,归芍之养血,麻仁、肉苁蓉之润燥以治本,以其本虚也,且皆于通便有利:厚朴行气,酒大黄缓降,不后下免其致泻伤中等弊,方从“青膦丸”等方化裁而来;威灵仙通气利脏腑以治标,佐以银花清脏腑之热而不伤正。若大便数日不下,燥热明显,可加元胡粉3~5克冲服,得使下即止,不可过量。威灵仙“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腹痰水”,故胸腹不利,痰水气滞,脏腑不通之症皆有良效,并非只是散风去湿之品,此方用之亦具襄赞之效。
〔加减〕大便连日得畅,可减免酒大黄;便燥严重加元胡粉3~5克冲入;气虚重加党参20克:腹胀重加木香10克;腰腿酸软加杜仲10克、牛膝10~15克。
〔按语〕此方之特点:一为重用黄芪以健运中气;一为大黄不后下免其致泻,并且可以连续服用以缓调其六腑功能;一为威灵仙可以自胸腹至下腹通闭解结,三焦俱畅达,虽有痰水气滞等等亦均得以疏导而解。
〔典型病例〕此方多年来加减运用所治病例甚多,疗效亦甚佳,仅举近日治愈一例,以窥一斑。
张某,男,81岁,原患糖尿病及冠心病、心房纤维颤动多年,现两病均较稳定,但苦干大便干燥不畅,数日一行,腹满而痛,先时用麻仁润肠丸等尚有效,近数月亦不起作用。如用泻药则引起便泻不止,虚惫气短,痛苦万状。诊脉弦大,涩而少力,代止不匀。舌嫩而赤,苔黄浊不匀,症属气血阴液俱不足,燥热蕴蓄六腑,宜标本兼治,于补气养血益阴药中,辅以清降之品,以“老人便秘方”加元胡粉3克,服药后大便得下,且下后腹中舒泰,气力精神转佳。减去元胡粉连服此方月余,大便每1~2日一行,很正常,糖尿病及心脏病较前好转,诊脉仍代止,但已较前柔和有力,舌苔亦渐趋正常。以此方改配丸剂,用以巩固疗效,两月后停药病愈。
7.感冒、疫毒
7.1特效感冒宁
〔组成〕苏叶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双花12克苍术10克黄芪10克甘草3克
〔功效〕解邪固表。
〔主治〕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咳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徽黄腻,脉多浮缓。
〔用法〕上药为一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约200毫升,浸药半小时,煎取100毫升左右。第二次用水约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晚温服。通常3剂即愈,重证可继服3剂,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方解〕本方是法取“九味羌活汤”的方义而组成。九味羌活汤是按六经而用药,本方是依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而立方。感冒虽系小病,治不如法,外邪郁而不散,常常反复发作,遗留后患,亦即古称:“伤风不醒便作劳也。”风为外邪之首,故先用防风、荆芥以祛风:再用苏叶以散风寒;薄荷以解风热;藿香以化湿邪;双花以清暑火;甘草润燥而和谐药;黄芪以固表,使邪去不复发也。
〔加减〕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僵蚕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陈皮9克;头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叶10克。
〔按语〕本方是取九味羌活汤之意,采用海藏神术散及玉屏风散等方加味而组成。本方适用于普通型、流行性感冒、习惯性感冒,通过临床验证,疗效满意。1989年流感流行,某些学校、工厂集体服用,效果显著,并有预防作用。肠胃型感冒者疗效尤佳。几例重症感冒,曾住院用中西药物、输液治疗,效果不显,服本方3~6剂即愈。
7.2解毒清热饮
〔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30克桑叶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芦根20克甘草15克黄芩15克甘草15克黄苓15克蝉蜕15克生石膏20~30克滑石20~30克
〔功效〕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热、低热均可服用。
〔用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然后煎群药,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柴胡发汗解表,清解外邪;蝉蜕疏风清热,定惊解痉;桑叶宣通肺络,清泄风热;菊花明目疏风,清降肺火;甘草、芦根清上焦风热,兼养胃阴;生石膏清阳明之热,而无伤津之弊;滑石利窍,清热解肌,有发汗作用;黄芩清气泄热。据抗菌试验,银花抗菌谱较广,连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于是使患者的邪热,一从汗解,一从便解,从而使邪退病除。
〔加减〕如兼见咳嗽加前胡15克、杏仁15克、橘红20克;痰多者加川贝10~15克、海浮石20~30克。
〔按语〕本方是在银翘散、桑菊饮、六一散、白虎汤基础上,经临床摸索多年化裁而成。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个人心得体会认为,对高热感冒和通常伤风、感冒低热,皆宜服用,均有良好效果,屡试屡效。
〔典型病例〕马某,女,70岁。
突然高热、头痛、周身烦痛,体温41℃,服用西药多日热仍不退,症状不减。服此方3剂后,热退症减,3天后病愈身和。
刘某,男,45岁,干部。
突然发烧、头痛身痛,后背麻冷,肢倦乏力,体温38.5℃,服此方2剂很快体温下降,第3天照常上班工作。
7.3达原柴胡饮
〔组成〕柴胡15克槟榔15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知母12克赤芍15克黄芩15克甘草5克
〔功效〕和解表里,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燥湿。
〔主治〕因湿热秽浊内蕴膜原,表气不通,里气不和,气机不畅所致的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症见寒热似疟,甚或憎寒壮热,胸痞呕恶,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或舌质正常等。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儿童患者,当根据其年龄、病情而变化剂量。
〔方解〕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清解邪热;槟榔、草果辟秽化浊,达原截疟;知母养阴清热;赤芍凉血活血,厚朴宽中理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有双解表里,达原透邪之效。
〔加减〕郑氏主张辨证辨病结合。凡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均选用达原柴胡饮加减。如诊断为流感加升降散、板蓝根;病毒性肺炎属湿热型的,合麻杏石甘汤加僵蚕、草河车;高热无汗加苇根;高热有汗重用石膏、知母;喘重加苏子、射干;痰多加葶苈子、莱菔子、冬瓜子;咳重加百部、枇杷叶;结核性胸膜炎加白芥子、百部、夏枯草;胸胁痛甚加桃仁、元胡;咳嗽胸满、气急加葶苈、桑白皮;潮热加青蒿、白薇、地骨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加大青叶、草河车、苡仁;淋巴结肿大加僵蚕、夏枯草、连翘;咽喉炎加僵蚕、蝉衣、桔梗、牛蒡;胆囊炎、胆石症加大黄、桃仁、郁金、金钱草、茵陈、虎杖;热毒重加板蓝根、草河车、银花;呕吐加半夏、竹茹;痛甚加元胡、川楝子;便秘加大黄、玄明粉、虎杖;湿温伤寒加黄连、茵陈、藿香;胸痞呕吐加半夏,或藿香、佩兰;热重加鱼腥草、穿心莲、白花蛇舌草;便秘加大黄;急性肾盂肾炎加龙胆草、海金沙、黄柏;畏寒重发热轻,头身痛加防风、羌活;高热汗出重用知母,加石膏;呕吐加半夏;阿米巴痢疾加白头翁、常山、鸦胆子:初起伴表证加葛根、防风;热毒重加银花、黄连:湿浊重胸闷恶心加半夏、藿香。
〔按语〕本方系在《瘟疫论》达原饮的基础上,加柴胡而成。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常有西医诊断不明的发热,以及诊断明确的发热,用抗菌素无效者,郑氏根据中医温疫、湿温辨证,采用此方加减,屡获良效。
〔典型病例〕葛某,男,40岁。
发热20余天,西医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无效,寒热如疟,倦怠乏力,头身重痛,上午体温38℃左右,午后39℃以上,咽部充皿,颈淋巴结肿大,口淡,舌苔白厚腻,舌质红,脉濡缓。症属湿热秽浊,内蕴膜原。予达原柴胡饮加大青叶、草河车、苡仁、僵蚕,2剂热退,诸症减。仍步前法,再服3剂而愈。
7.4健身固表散
〔组成〕黄芪40克白术20克防风20克百合40克桔梗30克
〔功效〕补益脾肺,强卫固表。
〔主治〕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因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