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6873100000017

第17章 内科疾病用药(17)

热辐射法:选用18~22g健康小鼠,雌、雄各半,固定,尾巴暴露于外,测痛仪(R885-2型)光焦点对准鼠尾下1/3处,鼠尾与光源的距离恒定,用电子秒表记录从照射至甩尾的时间作为该鼠的痛阈,筛选去<5S或>30S者。将合格小鼠随机分4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测痛阈2次,每次隔5min,取均值作为该鼠的给药前痛阈值。给药方式同前,阳性对照组给予罗通定片0.012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水,测定末次给药后30min、90min、150min的痛阈,如30S仍无反应,将小鼠取出,以免烫伤,其痛阈以30s计。实验结果表明五淋丸对热辐射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作用不强,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本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于1~2h时,利尿作用达高峰,提示该药能促进小鼠排尿。

临床应用:临床治疗下焦湿热引起的尿频尿急、小便涩痛,浑浊不清等症,疗效确切。

注意事项: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石淋通片

主要成分:金钱草。

功能主治:清除湿热,利尿排石。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淋沥涩痛、尿路结石、肾盂肾炎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片,3/d。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药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淋沥涩痛,尿路结石、肾盂肾炎等,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牙痛。

53岁男性患者,因左侧腹痛伴有尿路刺激症状1d入院。查体:体温37.5℃,左侧腹部压痛,叩击痛,B超见左侧输尿管结石,肾轻度积水。血常规:白细胞13.2×109/L,n0.8,l0.20。诊断为左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加庆大霉素及甲硝唑静脉滴注,同时口服乌络托品、石淋通片,用药后6h,病人出现全口牙痛,经口腔科会诊,未查出原因,故逐渐停用口服药。当停用石淋通时,病人牙痛消失。经征得病人同意后,反复口服石淋通片,均出现牙痛,停药后症状消失,出院后随访未再次出现牙痛。

尿感宁冲剂

主要成分:海金沙、金钱草、凤尾草、葎草、紫花地丁。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用于急性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5g,3~4/d。

药理作用:

1.抗感染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尿感宁冲剂对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黏质沙雷菌、白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MIC为25~50mg/ml。

2.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腹腔白细胞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3.利尿作用对水负荷大鼠具有利尿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4.解痉作用离体试验显示尿感宁冲剂可解除家兔膀胱平滑肌、输尿管平滑肌痉挛。

5.增强免疫作用尿感宁冲剂能明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尿路感染。

明确诊断的尿路感染患儿52例,全部病例符合以下诊断要点:发热或无发热;尿频、尿急,排尿时哭闹,年长儿诉尿痛,或排尿困难;尿常规检查白细胞5个/HP,部分病例偶见红细胞,未见蛋白;洁尿培养均见致病菌生长。细菌分布如下:大肠埃希菌45例,普通变形杆菌3例,产气肠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腐生葡萄球菌1例,粪肠球菌l例。本组病例若遇反复发作者,则进一步做X线片、静脉肾盂造影及肾B超等检查,排除泌尿系畸形、结核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将本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凡青霉素过敏者均列入观察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19例;年龄1.5~12岁;男性15例,女性37例。两组年龄、性别、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尿感宁冲剂,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口服,30~40mg/(kg·d),3次分服。两组均连服7~1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尿感宁冲剂治疗组与阿莫西林治疗组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泌尿宁颗粒

主要成分:柴胡、萹蓄、黄柏、桑寄生、续断、苘麻子、白芷、五味子、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通淋,利尿止痛,补肾固本。用于热淋,小便赤涩热痛及泌尿系感染。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2g,3/d,小儿酌减。

药理作用:

1.体内抑菌作用实验菌株及菌液的制备:实验前1d,取培养皿中大肠埃希菌5个菌落,分别接种于5ml肉汤的试管中,置37℃的培养箱中培养16h后作为原菌液。菌株的最小致死量(MLD)测定:将上述原菌液用生理盐水以10倍顺序稀释为10-1、10-2、10-3、10-4和10-5的浓度。然后各浓度的菌液中1ml加5%的胃膜素9ml,即得菌液浓度为10-2、10-3、10-4、10-5和10-6的菌悬液,备用。取50只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1)g,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1组动物腹腔注射0.5ml浓度为10-2的菌悬液;第2组动物腹腔注射0.5ml浓度为10-3的菌悬液;第3组动物腹腔注射0.5ml浓度为10-4的菌悬液;第4组动物腹腔注射0.5ml浓度为10-5的菌悬液;第5组动物腹腔注射0.5ml浓度为10-6的菌悬液。接种后立即观察至48h内各组动物的死亡数,结果此次实验用大肠埃希菌对小鼠MLD为10-3。

2.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取昆明种小白鼠50只,体重(20±1)g,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动物,雌、雄各半。将准备好的浓度为10-3大肠埃希菌菌悬液0.5ml腹腔注入各组每只动物。第1~3组动物为泌尿宁颗粒组,剂量分别为2.34g/kg、4.68g/kg、9.36g/kg;第4组动物为诺氟沙星作阳性对照组,剂量为20mg/kg;第5组动物为阴性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各鼠于感染细菌后1h、6h和12h分别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1次。记录观察感染细菌后7d内动物食欲、活动情况及各组动物死亡数,结果可见泌尿宁颗粒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并随剂量增加其保护作用增强。

3.解热作用菌液的制备:取临床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在30℃条件下培养3周的肉汤培养液,以细菌滤过器过滤,把留在滤器上的细菌剩余物,放入甘油中,以研钵研碎,高压灭菌(125℃,15min),取已杀死的菌液用肉汤培养液按1∶10稀释备用。取体温合格健康的大耳白兔40只,体重(2.0±0.2)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8只,雌、雄各半。第1组以蒸馏水作模型组;第2组以双氯芬酸钠剂量为20mg/kg作阳性对照组;第3、4、5组为泌尿宁颗粒治疗组,各组剂量分别为0.84、1.68、3.36g/kg。各组以10ml/只灌胃给药后,在每只兔股四头肌处注射备用的已杀死的大肠埃希菌液2ml,在注射死菌液后1h、2h、3h、5h、8h、12h时测定每只兔肛温。

4.镇痛作用实验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1)g,随机分为5组,第1组以蒸馏水作模型组;第2组以双氯灭痛剂量20mg/kg作阳性对照组;第3、4、5组为泌尿宁颗粒组,各组剂量分别为2.34g/kg、4.68g/kg、9.36g/kg;各组灌胃给药后1h,每只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观察记录各实验组小鼠在注射醋酸液后15min内所产生的扭体反应的小鼠数,并计算反应百分率,判断组间差异。

5.利尿作用取SD种大白鼠50只,体重(200±1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1组蒸馏水作模型组;第2组以氢氯噻嗪作阳性对照,剂量为250mg/kg,第3、4、5组为泌尿宁颗粒,各组剂量分别为1.62g/kg,3.24g/kg,6.48g/kg。各组在灌胃给药前,每只鼠按2ml/100g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并轻压腹部使膀胱排空,然后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只动物给药后立即放入代谢笼中,60min后收集各组每只动物的尿量3次,每次60min。将各用药组大鼠相应时间的尿量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判断其组间差异。

临床应用:应用本药治疗泌尿系的多种急、慢性感染以及感染后出现的小便热痛、次数增多等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品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疗效确切。

肾舒冲剂

主要成分: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瞿麦、萹蓄、海金沙、淡竹叶、黄柏、茯苓、地黄,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30g,3/d。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临床应用:

1.防治尿道炎后综合征42例淋病患者均为首次发病、首次就诊的男性患者。病程最短者1d,最长者7d;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8岁,平均30岁。所诊急性尿道炎患者均有非婚****史;尿痛、尿道口红肿、流脓;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均见革兰阴性双球菌;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患病,并未经过抗生素治疗。既往已患性病者,或首次患病,但已经抗生素治疗未愈者,不纳入观察对象。治疗方法淋病确诊后,给予淋必治2.0g,或菌必治1.0g,肌内注射。所有患者同时做分泌物检查,衣原体、支原体、真菌、滴虫等阳性者均作相应治疗。分泌物PCR查HPV、HSV阳性者给予阿昔洛韦片0.2g,5/d,连用10d。所有患者在抗淋治疗时,加服肾舒冲剂10g,5/d,连服7d,治疗期间暂停房事,避免交叉感染。疗程结束,实验室复检淋菌或其他致病菌阴性后观察。

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除1例在第2天尿道流脓症状消失后,即停服肾舒冲剂,2个月后出现尿道灼热现象而退出统计外,其余41例患者,按要求用药治疗后,随访至今未再出现类似症状。有效率为100%。

2.治疗老年尿路感染观察病人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8例,女23例;年龄均60岁以上,60~65岁10例,65~70岁18例,70岁以上3例。对照组27例,男6例,女21例;年龄均为60岁以上,60~65岁7例,65~70岁19例,70岁以上1例。58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均符合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会议制订的尿路感染标准。下列情况不列入本文观察对象:泌尿系肿瘤、尿路结核及糖尿病病人的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尿路刺激症状26例,有畏冷、发热25例,腰部酸痛、胀闷者37例,肾区叩击痛29例,尿常规白细胞>5个/HP58例,尿常规红细胞>3个/HP20例,尿常规蛋白阳性10例。58例均在治疗前进行清洁中段晨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其中大肠埃希菌阳性39例,变形杆菌3例,白色葡萄球菌1例,其细菌数均≥105/ml。均于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清洁中段晨尿细菌培养。B超检查:58例均进行双肾、膀胱及输尿管B超检查,B超示双肾集合系统回声稍紊乱或紊乱40例。男性附加前列腺B超检查,B超示前列腺增生8例,轻度前列腺增大3例,尿路结石4例(肾结石3例、膀胱结石1例)。经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及临床症状表现等拟上尿路感染42例,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阴性及临床表现等诊断下尿路感染16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按中段清洁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若尿中段培养细菌阴性者给予氟哌酸口服。治疗组:按清洁尿中段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若尿中段培养细菌阴性者给予诺氟沙星口服并且均加用肾舒冲剂,3/d,每次2包冲服。

7D为1个疗程。疗效:治愈标准为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清洁尿中段细菌培养转为阴性,尿常规检查正常。并随访2~4周清洁尿细菌培养为阴性,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标准为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缓解,清洁尿中段细菌培养无生长,尿常规检查仍未恢复正常,检出白细胞及红细胞,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无效标准为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依然存在,清洁尿中段培养为原生同一种株致病菌,并尿常规检查与治疗前相似。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治愈率为80.6%;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6.7%;无效1例,占3.2%。对照组痊愈19例,治愈率为70.3%;好转6例,总有效率88.8%;无效3例,占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