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美味药膳战胜失眠症
6872500000004

第4章 抗失眠药膳的常用药物(1)

1.莲子

莲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莲的成熟种子,莲产于浙江及南方各地池沼湖塘中。而湖南出产的湘莲最负盛名。8~9月采收成熟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即为莲子,可晒干备用。

每100克干品中含有水分9.5克、蛋白质17克、脂肪2克、膳食纤维3克、糖类66.8克、钙100毫克、磷220毫克、铁5.6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 0.16毫克、维生素B2 0.08毫克、尼克酸4.2毫克等。

莲子味甘、涩,性平,具有补脾养心、益肾固精、降压的功效。

适用于脾虚泻痢、睡眠不安、遗精、白带过多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莲子粉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延长果蝇的寿命。莲子中含钙量丰富,钙除构成骨骼和牙齿成分外,还具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护神经传导性,镇静精神,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维持毛细血管的渗透压,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以及安神养心等重要作用。

莲子为治疗心悸失眠常用的药食两用佳品,莲子中含有的莲子碱、芳香苷等成分有镇静作用。食用莲子后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进而可增加5-羟色胺的供给量,故能使人入眠。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莲子会有良好的助眠作用。经临床观察,莲子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日常食用莲子时,可用开水浸泡,去皮去心,再放入锅中煮烂。也可与糯米、粳米同煮,加冰糖,制成适宜于中老年人食用的莲子粥。莲子生吃宜取鲜嫩者,但不宜多吃,免伤脾胃。

失眠伴外邪犯肺、内热咳嗽者不宜服用莲子。伴有湿热积滞表现的急性痢疾病人亦不宜食用莲子。

2.莲子心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的成熟种子中的干燥幼叶及胚根。

莲子心味苦、性寒。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功效。主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呕血。

临床也常运用于心烦失眠多梦之症。

莲子心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国产莲子心含总生物碱量达1.1%。从总碱中分得3种生物碱单体,为莲子心碱、异莲心碱及甲基莲子心碱,其含量分别占总碱之37.6%、11.5%及28.9%。

近年从莲子心弱极性部位分离得到棕榈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正辛烷酸酯、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等。

莲子心益于清心火,对杂病心烦失眠有较好疗效。凡是情绪烦躁,难以入眠或易于早醒,梦多躁扰不宁,口干舌燥,小便色黄,口舌生疮,舌红苔黄之症,均可选用莲子心来清心泻火,安神催眠。最简便的方法是用莲子心3~5克,用沸水泡茶饮用。

近代药理研究发现,莲子心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变。对失眠症伴有上述疾病者尤为适宜。

莲子心的用量为2~5克。因性味苦寒,剂量过大,则易伤胃。

3.龙眼

龙眼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果实,又名圆眼、桂圆、益智、蜜脾、绣水团、骊珠、海珠丛、龙目、川弹子、亚荔枝等。

龙眼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佳品,其营养成分确非一般水果可比。每100克桂圆肉含水分17.7克、蛋白质4.6克、脂肪1克、膳食纤维2克、糖类71.5克、钙39毫克、磷120毫克、铁3.9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1.03毫克、尼克酸8.9毫克、维生素C 68.7~144.8毫克,以及有机酸、腺嘌呤、胆碱等成分。

龙眼肉还含有磷脂,1克龙眼肉含3.95毫克总磷脂,磷脂中各级成分比例分别为溶血磷脂酰胆碱13.8%,磷脂酰胆碱49.5g,磷脂酰肌醇2.4%,磷脂酰丝氨酸3.8%,磷脂酰乙醇胺8.0%,磷脂酸2.8%,磷脂酰甘油19.7%。龙眼肉尚含腺苷、脾嘌呤和尿苷。

龙眼性味甘平,具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壮阳益气、补虚长智的功效,适用于思虑过度和劳伤心脾引起的惊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脾虚气弱、便血崩漏、气血不足、贫血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眼有延寿作用,这是因为它能抑制使人衰老的黄素蛋白的活性。龙眼中所含维生素P对人体有特殊功效,能增强血管弹力、强度、张力、收缩力,使血管完整,保持良好功能。

龙眼所含成分除营养全身外,特别对脑细胞,对皮肤、黏膜细胞有一定的滋补养益作用,据美国一研究结果表明,龙眼肉对增强记忆、消除疲劳特别有效;近年来研究发现,龙眼肉对大脑皮质有镇静作用,所以龙眼肉是失眠症患者理想的天然保健品。

龙眼可供鲜食、肉质鲜嫩,色泽晶莹,香味浓郁,鲜美爽口。

除鲜食外,可于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也可剥开果皮,取肉去核,晒至干爽不黏,贮存备用;还可加工成罐头、桂圆膏等。龙眼可做八宝饭,加莲子、红枣等可做粥,亦可做菜点的原料。龙眼肉煮汤、煮粥,每次4人用量以15克左右为好,特别是一同加有其他药物时,量不宜太大,若单独煮水饮,可用至30克(1人量)。

中医认为,龙眼肉的滋味虽极诱人,但腹泻便溏、消化不良、胸闷胃胀、食欲缺乏者则不宜服用。小儿、体壮者也应少食。

4.红枣

红枣为鼠李科植物枣树的果实,又名枣、干枣、美枣、刺枣、良枣等。

红枣质细味甜、皮薄肉厚、营养丰富,每100克干品中含有水分26.9克、蛋白质3.2克、脂肪0.5克、膳食纤维6.2克、糖类61.6克、钙64毫克、磷51毫克、铁2.3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 10微克、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16毫克、尼克酸0.9毫克、维生素C 243毫克,以及有机酸、皂苷、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朝鲜红枣中含有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天冬酰氨、氨基丙酸、脯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大枣所含糖类中,日本产红枣水提取物中含D-果糖36.1%,D-葡萄糖32.5%,蔗糖8.8%及各种低聚糖。此外,大枣中还含有cAMP(100~500微克/克干重),维生素C(2克/100克干果重)、维生素P、维生素A、维生素B2。台湾红枣中含有36种元素,其中主要有磷、钾、镁、钙、铁、锰和铝。

红枣性温味甘,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身、益气生津等功效,适用于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女神经官能症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枣治疗血小板减少、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效果,还具有抗癌、增强肌力的作用。红枣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转高者有降酶作用,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可起到平喘作用。此外,红枣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坏血病等患者的保健营养品。

红枣是传统的健脑、抗衰、宁神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从红枣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有研究报告认为,从红枣中可分离出苯甲醇糖苷、柚配质C糖苷多种化合物,并已确认由于柚配质C糖苷类有中枢抑制作用,即降低自发运动及刺激反射作用、强直木僵作用,因而认为其是红枣镇静作用的主要成分;有研究工作人员报告,从枣仁和枣树中分离出来的黄酮-C-葡萄糖苷是产生镇静作用的有效成分。临床观察,每晚食用红枣30~50克的水煎剂,有一定的催眠效果,对心脾两虚型患者尤为适宜。

红枣的食法多种多样,但都以甜食为主,煮红枣汤、熬红枣粥,还可做甜羹、包棕子、蒸糖糕和作八宝饭的配料等等。食用红枣应根据不同甜食的需要和制法,来选用大枣或小枣。大枣肉松易烂,宜急火少煮,小枣肉质坚实,宜小火多煮。爱喝汤的宜用大枣,爱吃枣的宜用小枣。蒸糕用大枣,熬粥用小枣。红枣还可以做菜,广东、海南人煲汤,喜欢放几个枣作作料。

因红枣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所以湿盛腹胀者忌服。痰热咳嗽者忌服。

5.百合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细叶百合鳞茎的干燥肉质鳞叶。

百合味甘,性微寒,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之干咳、咽痛、咯血,也可运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或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多梦、精神不安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合有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活性,抗癌效果明显,故临床常用于白血病、皮肤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的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百合水提液可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百合中还含有一种水解秋水仙碱,有滋养安神的作用。百合可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能缓解或平息情绪激动,使人感到欣快,从而有治疗失眠、改善不良情绪的作用。经临床观察,百合具有良好清心安神、健脑催眠的作用,对阴虚火旺型失眠症尤其适宜。

百合质地肥厚,色泽洁白,清香醇甜,甘美爽口,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上品。秋季采挖鳞茎,可鲜用或开水烫后晒干用。可炖、炼、蒸、煮、做汤、制粥、调馅,或用鲜品拌、炒食用,味道醇香甜美。

百合性寒,凡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6.核桃仁

核桃仁为胡桃科落叶乔木胡桃的干燥果仁。在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硬质果壳,晒干敲破,取出种仁,生用或炒用。

核桃仁是很好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5.4克、脂肪油58.3%~74.7%,其中成分为亚油酸(55%),油酸(28%),亚麻酸(8.5%)的甘油脂、膳食纤维9.5克、糖类10%、钙56毫克、磷294毫克、铁2.7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 30微克、维生素B1 0.15毫克、维生素B2 0.14毫克、尼克酸0.9毫克。

核桃仁性味甘温,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等功效,适用于肾虚喘咳、腰痛脚软、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分子中不饱和的双键,具有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能力,可以提高大脑功能,并有利于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常吃核桃仁能促进毛发生长,使人皮肤细腻,提高脑神经功能,有补脑作用。每天早晚各吃一两个核桃仁可以起到滋补、抗衰老的作用。核桃仁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锌、锰、铬等均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和保持内分泌的正常功能及抗衰老。

核桃仁为健脑增智的药食两用佳品,宁心安眠是核桃仁的补脑健脑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经临床观察,经常食用核桃仁对肝肾阴虚有较好疗效。对记忆力衰退、脑动脉硬化伴有失眠者尤为适宜。

核桃仁是四季皆宜的滋补食物,江南一带每年从冬至到立春,民间有食补的习惯,此时核桃仁的消费量很大,食法也很多,如将核桃仁和白糖捣烂,隔水蒸熟,每天用开水、豆浆或黄酒调服。也可将核桃仁捣烂后,和阿胶等加黄酒煎成滋补胶,隔水蒸熟服用。核桃仁鲜食,甘美适口,干核桃仁炒食香味浓,可做配料用于冷菜素馔,还可加工成美味糕点,并可制成核桃仁杏仁汁、核桃仁补酒、核桃仁汁等食品。此外,核桃仁还可供榨油,核桃仁油是一种颇受欢迎的高级食用油。

口干、口苦、手足心发热者不宜多吃,特别是不能吃炒过的核桃仁。喘咳黄痰或大便稀烂时不宜食用核桃仁。

7.桑椹

桑椹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花穗。

桑椹中含有芦丁、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9%~12%)、芸香苷、花青素苷、脂类(62.6%)、游离酸(26.8%)、醇类(1.6%)、挥发油(1%)、鞣质及矢车菊素等。构成脂类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68.3%)、油酸(12.67%)和棕榈酸(11.85%)以及少量的肉豆蔻酸(0.105%)、棕榈油酸(0.188%)、硬脂酸(4.46%)和亚麻酸(0.98%)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桉叶素(69%)和香叶醇(17%)。磷脂组分中以磷脂酰胆碱含量最高(32.15%),其次溶血磷脂酰胆碱(19.30%)及磷脂酰乙醇胺(15.91%)。桑椹水煎剂(100克/1000毫升)的pH为6.5。此外尚有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桑椹味甘,性微寒,具有养血滋阴、补益肝肾、祛湿解痹、聪耳明目等功效,适用于治疗病后体虚、贫血、自汗、盗汗、闭经、便秘、风湿性关节痛、遗精、须发早白、肺虚干咳、阴虚潮热及醉酒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椹子能提高T细胞的数量及增强T细胞功能,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能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

桑椹色黑入肾养血,通过养血而达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所以《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桑椹有“安魂镇神”之功效。《本草纲目》

中记载,桑椹有“安魂镇神”的作用。经临床观察,桑椹对肝肾阴虚型失眠症有效。

桑椹嫩时色青、味酸,初夏成熟后变为深红色或紫黑色,是一种酸甜可口、风味独特的小浆果。可晒干生用,或加蜜熬膏用,并可鲜食、酿酒、泡茶、榨汁、制膳等。

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