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全鉴
6846700000108

第108章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原典】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①;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鸟夋鸟义②,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

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邓通无伎能。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③。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④。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⑤。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着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注释】

①以佞幸:靠阿谀谄媚得到宠幸。

②(jùn yí):鸟名,此指用鸟夋鸟义羽毛装饰的帽子。

③濯(zhào)船:用桨划船。

④裻(dū):衣衫和横腰部分。

⑤唶(zé)吮:吮吸。

佞臣与酷吏都是封建社会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它们对封建政治也必然造成严重的恶果。历史上,因错误地识人用人而铸成大错的例子不在少数。无论是何种原因,他们的教训都是值得吸取的。

本文中的佞臣,如邓通之辈,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言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司马迁深刻地揭露了此类人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灵魂,进而婉转地讽刺和鞭挞了文、景、武等帝的任人失当,重用奸佞的弊端。

一个人是否应该被重用,重要的当然是看他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学识修养,至于外在的容貌、装饰以及言谈举止等,其实都是次要的。无论是选才用人还是结亲交友,有见识者都要以此为标准。当然,能够“质”与“文”俱佳更好,但是,切记不可因“文”而废“质”。否则,一旦被外表迷惑,得到一个华而不实的废物,就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所以说,认识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人的许多外在情感都是装出来的,尤其是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时,人心更是难测。所以,无论是作为普通人还是为政者,都必须深入观察,真正了解一个人,谨防误识、误交、误用。暂时难以认清的,不妨冷淡处之。否则,将有可能给自己造成不利,给大局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