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俭生活
6835400000013

第13章 爱上俭生活的七大理由 (1)

从第一块遮羞布说起

就像马克思他老人家多年前讲的一样,“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他在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是一样。”就生活消费而言,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消费项目,既然衣首当其冲,穿衣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说道穿衣,我想起了那首叫做《致敬》的诗:

我比你幸福,

他们比我幸福,

湖水里游的鱼儿,

甚至还没有衣服。

它的作者——埃兹拉·庞德——这位对中国文化颇为推崇的诗人竟庄周梦蝶式地感叹起“鱼之乐”了:水里的鱼儿连衣服都没有,但鱼儿比我幸福得多。

庞德的哲思使我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使得原本一丝不挂的人类开始穿上了衣服?人类的前身赤裸着,说不定和鱼儿一样无忧无虑呢。

原谅我臆想这么鄙俗的问题。诗人的妄想自然不可能脱离偏见和片面,但是回头到伊甸园里看看,翻腾出人类第一块的遮羞布,再回想回想服装的发展史,服装还确实和麻烦有关系。

人类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那时候,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地生活在伊甸园里,没有清规戒律束缚,活得挺自在。可后来受了蛇的引诱,就吃了禁果,就开始有了七情六欲,就开始有了羞耻之心,就羞愧愧地把无花果叶子连缀成衣,聊以遮羞……

所以,在人类的始祖那里,衣服凝聚的是人的一种羞愧的情绪,还没有遮风挡雨抗御寒冷的功用,也没有从美学的角度吸引异性的目的。衣服的诸如此类的功用都是后来衍生出来的。

不管伊甸园中有没有寒冷,人类的第一块遮羞布确实来自麻烦。可是麻烦一旦产生,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到今天,人们甚至深深地爱上并沉溺于这种麻烦。看看遮羞布的演变吧。

自从亚当和夏娃裹着遮羞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之后,由于自然的因素,出于保暖御寒的需要,人们便开始用衣服来一层层地包裹自己,并且越来越厚,越来越严实。内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还要加罩衫,并且是从头到脚,头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头巾,而脚上穿了鞋还不够,还要套上一种叫作袜的东西。到了印度则更甚,妇女们裹了头巾还不够,还要在脸上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分析起来,这其中除去了御寒的用途与民俗的原因外,大约还有一些道德观念在作怪。因为答尔丢夫给我们作了一个极好的例子,桃丽娜因穿得不够严实,脖子下露出了一点白的肌肤,答尔丢夫便内心慌乱,赶紧掏出手帕,吩咐桃丽娜挡挡前胸,从而维持一个正人君子的清白的眼睛。

拥有漫长封建社会的中国在穿衣上更是不厌其烦,男子着了长袍后外面还要加一个马褂。虽偶有村夫野老之类赤了膊,还算基本合法。可女子就不行了,有三从四德压着,衣着上就得密封自己。若出了嫁则更甚,动辄就要犯“七出”之条。而这时的衣服却也充当了助纣为虐的角色,譬如胸罩,用布横七竖八地缠着,直至缠平女性身体的曲线。一双脚,则要用布缠紧缠严,以致缠小缠残成三寸,穿绣鞋藏于裙裾之中。庆幸的是,人毕竟是万物之灵长,人类逐渐卸掉了一些历史上自加于身的历史重负,穿衣问题也逐渐发生了革命。长袍马褂作为一种“国粹”载入记忆,女人则勇敢地穿露了肩与腿的裙。衣服原来抵御风寒的主体功用退居了二线。

翻过历史沉重的策页,衣服终于发展到了今天。人们衣服越穿越少,越穿越贵,和御寒、观念都渐行渐远了,更甭提遮羞布的出身了,而是和身份、品牌、奢侈结成了连理。和价格直接挂钩。到好莱坞明星的衣帽间看一看,你就明白今日衣服是用来作甚的了。

五度格莱美奖得主凯莉在她位于纽约曼哈顿1.2万平方英尺的公寓中拥有一间超大型的衣帽间,虽然满眼都是鞋子,但“花蝴蝶”还是抱怨这里容纳不了自己所有的鞋子。“我大概有1000双鞋,不过大部分都储藏起来了,因为不够放。”

缔造Baby Phat服装帝国的姬莫拉-李-西蒙斯是名符其实的奢侈品女皇,她那栋4.9万平方英尺的超级豪宅中的大型衣帽间足有两间卧室那么大,分别有上千只LV、Chanel包,光全球限量定做的爱玛仕Birkin包,她就有35只,成百上千双Manolo Blahnik、Jimmy Choo 和 Chanel鞋,从地板一直堆到屋顶,鞋盒上贴了照片。她还有300条名牌牛仔裤、超过600万美元的珠宝。衣服按颜色分类,旁边还专配了电脑,储存服饰数据。不过,姬莫拉依然嫌不够大。

不知道夏娃到了好莱坞明星的衣帽间一游会作何感想,如果大呼小叫地惊诧不已,那可就是太老土了。现在,挥金如土的主儿多了,衣店便也投其好,把衣的价码由一位数两位数很快升值到四位,甚至五位。为了博得“我可比你阔气”的面子就不惜花重金去买,而往往穿在身上后让人的感觉并不一定很美。人之丽质自天生出如同美的芙蓉是自清水出,衣服充其量是个点缀如红花之与绿叶。难道说如果我们家有了万贯就去搞一套足以显示阔气的金缕玉衣?

当然,人类的服饰发展至今,早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百花园中最靓丽的奇葩,我们也不否认人靠衣装马靠鞍装的实用和审美功能,可是,仅仅为了显摆阔绰而穿衣,实在有点不合时宜。

简约方能长寿

这世上的健康长寿之人,大多生活俭朴。其佐证有如下三条:

1、世界有5大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卡理、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和广西巴马。这些地区大多位于所在国家的偏远之处。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并不好。

2、中国的“长寿之乡”除了克拉玛依和巴马,还有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四川乐山和辽宁兴隆。这些地区的交通、通讯、住房以及医疗条件等,都不如沿海地区优越,但无论是人群中的百岁老人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前者都多于和高于后者。

3、统观中国的百岁老人,生活在农村的远远多于生活在城市的;而在城市的百岁老人当中,平民型的远远多于精英型的。

果您觉得这一切还不足以信服,那么再来看一个更直观的例子。

在意大利山区有一个叫坎普迪米里的小村庄,那里的居民以长寿见称。当地人却认为,健康不需刻意去追求,长寿的经验就是“生活简单”。

在该村850名居民中,有10人超过100岁,50多人在90岁以上,很多超过80岁的老人仍显得格外健康和精力充沛。据说20年前,当地曾有一家医院就因多年没有一位病人上门而被迫关闭。不少科学家还纷纷到当地寻找居民长寿且健康的秘诀。

当地人长寿的原因,有人认为可能与当地清新的空气与饮水有关。因为坎普迪米里数百年来都以矿泉水驰名,矿泉水所含丰富的矿物质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等疾病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还有人认为长寿是与当地人的健康饮食习惯有关,他们常吃的食品主要包括用橄榄油及新鲜番茄烤的自制面包,自制胡萝卜意大利粉,洋葱及番茄,海鲜、橄榄油炒蜗牛、青豆、豌豆等。这些食物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简单的烹调方式使营养成分保持得较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