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的糊涂哲学
6816400000026

第26章 深藏不露,低调做人(5)

如果这些人收敛一下,低调一些,学会保护自己,一边为天下黎民着想,为社稷着想,一边实施自我保护,哪里还有这么多悲剧发生呢?实际上,两者完全可以兼顾,并不一定非要顾此失彼。历史上事业成功而且下场很好的人多得是,他们或者归隐,或者仍身居高位,这不是取得了双份的成功吗?事业成功而个人生活失败,怎么能算完全的成功呢?’怎么能是大智大慧的人所为呢?

所以,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都应该低调一些。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避负功高盖主,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对国对家对人对己才有真正的用处啊!这方面,荀攸是一个绝好的榜样。

曹操是个难侍候的主儿。他有过人的才华,下手。快,出手狠,疑忌心重,气量极狭,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做为信条。他杀了在危难中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九口人,杀了能摸透他心思、锋芒外露的谋士杨修。可是他手下有一位谋士荀攸,却与他相处融洽,前后为曹操谋划十二奇策。曹操玩弄权术,想让手下的人怕他,荀攸未必不知道,但他不露声色。而杨修,总是想表现自己的聪明,说破曹操的目的,终为曹操所不容。荀攸对曹操执礼甚恭,让曹操感到自己的重要和特殊,平时对一些小事,总是装聋作哑,顺水推舟,想来“丞相英明”之类的话是不会少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博得曹操的信任和欣赏,每到关键时刻,他的计划就总能为曹操所接受,从而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又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把人臣的艺术发挥到极致,所以曹操说他“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其智可及,其愚(其实是大智)不可及。”

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佐其兄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纣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率军两次东征,经三年苦战,终于平定了叛乱。东征胜利后,成王把殷民六族和旧奄国地,连同奄民,分封给他,国号鲁。周公因需在朝中辅助成王,于是派儿子伯禽去鲁。在儿子伯禽临行前,他告诫伯禽道:“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周公的这些谆谆家训,对今天我们这些后人不是仍有很大的警诫和教益吗?

洪应明在其传世名著《菜根谭》中也认为,富者应多施舍,智者亦不炫耀,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他指出:“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浅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亦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富贵的家庭待人接物应该宽宏仁厚,但有的人反而苛薄无礼,这种人虽然身为富贵之家,可是他的行为跟贫贱之人却完全相同,这样又如何能够长久享有富贵呢?一个才智超群、博学聪明的人,本来应该隐匿其才华,而有的人反而到处炫耀自己,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是很愚昧的,这样的人如何会不失败呢?

做为一个人,尤其是做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深藏不露,低调做人,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但要克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大跋扈,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

糊涂哲学:

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你有才华,那只是一方面的才华,我们必须把保护自己也算作才华之列。一个不会自我保护的人有才华,却使才华过早的埋没,却不能为社会作更多的事,这样的才华有什么用呢?这样的才华仍然是小聪明啊!

10.放下自己的面子,给足别人面子

人都是有脸面的,但太顾及脸面很多时候只能是让自己有苦说不出。“死要面子活受罪”,正是对此种心态的极佳写照。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本来是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也一味逞强,生怕被人瞧不起,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在作怪。

古往今来有很多会办事的人是敢于放下自己的面子的。如“多多益善”的汉代名将韩信,为成功不怕受“胯下之辱”,匍匐下身子从人家裤裆下钻过去,面子大失;再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表“耿耿忠心”竟然跪在地上亲口尝吴王的大便,还说很香,脸面和体面丢弃得一点儿不剩!但是,没有韩信的胯下辱,也不会有他后来的“多多益善”;勾践也因为他敢丢面子,才有了他的10年“卧薪尝胆”大败吴王。古人的经验值得注意,不要面子、不怕丢面子也是一种韬略,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就是说,必要的时候面子是可以丢掉的。

古时候,有位叫郭解的大侠很会给人面子,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气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和。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这位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得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次不负众托,完成了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给足了面子,可以走人了吧。可他郭老兄还有高一着的棋,有更巧妙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当地有很多有名望的人出面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让我来了结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个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完成了和解,未免会使本地的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郭解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了此地,本地的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做他们完成此一美举吧,拜托了”。

人都是爱面子的,你给他一个面子,就相当于给了他一份厚礼。山不转水转,说不定哪天你办事遇到了他,他自然也会“给你面子”。即使他感到很为难或不乐意。人们总是尽其权利来保护脸面。你我也一样,为了面子问题,常常会做出常理以外的事情。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请记住在表现自我的时候,要有谦谦君子的心态,学会安抚他人的,心灵,也就是说,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要给别人一个台阶下。

曾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说有两位要好的女友,甲比较靓丽,而乙长相平平。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舞场上的许多男士频频与甲共舞,却在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乙。甲下意识地感觉不妥,于是托辞身体不舒服,奉劝朋友们邀请乙,男士们尊重了奉告,乙被男士们卷入了舞池,乙“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甲以友情为重,不想女友被忽视,于是机智的采取一种平衡手段,给乙找了一个漂亮的台阶,使乙的心灵得到抚慰,这必定会使她们的友谊更加深一层。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为《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的另一位女影星,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在台上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如果你的一位同事想把本应由他自己完成的工作转嫁到你的肩上,你千万要避免出自本能的拒绝:“哎呀,您的事我可干不来。”这样为使对方很没有面子。为了慎重起见,你不妨聪明一点,这样对他说:“我非常愿意帮您的忙,但事不凑巧,我手头的那份工作还没干完。以你的能力和素质完全可以胜任,不妨您先干起来,或许我还能帮您干点别的什么?譬如说,今天我要上街买东西,您不顺便带点什么吗?”

这种即有相反建议的拒绝,合情又合理,在不伤害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又找了一个合适的台阶不至于使对方难堪,对方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是若伤了人的面子,使对方下不了台,受害的最终是自己。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很有文采,但他最忌讳别人的文采比自己强。有些臣子因为犯忌,惨遭杀害。有一次,隋炀帝写了一首《燕歌行》诗,命令“文士皆和”,也就是仿照他诗的题材和一首。多数臣子皆较明智,不敢逞能,抱着应付态度,惟独著作郎王胄却不知趣,不肯屈居隋炀帝之下。后来隋炀帝便找了一个借口将王胄杀害,并念着王胄的“庭草无人随意绿”的诗句,问王胄曰:“复能作此语耶?”意思是,你还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争强好胜,使对方下不来台,常常不会有好结果。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即使自己会做得很好,也绝不逞一时之强,干使他人面子难堪的蠢事。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好胜心,你想联络感情,就必须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也就是说,给人面子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方法。在人际关系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给别人一个漂亮的台阶,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会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安然欣慰,而有一个极好的心情。

糊涂哲学:

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为了面子奔波一生,最后留给自己的还是烦恼一堆。其实,他们输的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也不是他们的行为技巧,而是这个不名一钱的薄薄的脸面。其实,只要放下面子,早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