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态度决定高度
6811700000025

第25章 在竞争态度上激发高水平——态度是高水平的“热气球”(1)

人与人相互竞争时比拼的是什么?是水平!所谓水平是指一个人为提高自己和成就自己所达到的价值高度和完善程度。水平高的人通常会被认为能力高、素质高、思想高、认识高。人的水平是通过社会竞争中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而竞争过程中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对于一个人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谦虚谨慎的态度,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服输的态度,逞强求胜的态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个人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层面上来。所以,有人说,态度是高水平的“热气球”,指的就是态度与水平之间的辩证关系。水平高的人在对社会的竞争中总是能够胜人一筹,高人一等,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总要比水平低的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有优势,因此,水平高的人既令人敬佩,也令人羡慕。

发展才是硬道理

电视片《大国崛起》,观后让许多人感觉挺震撼的,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同时也考虑了一些问题,想到中国的一些历史和现状,有很深的启发。

就日本而言,我们发现我们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当欧洲列强将自己的黑手伸向亚洲的时候,日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而和平地接受了列强的入侵,因为他们看到了对手的强大和力量,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和不足,当他门感到自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被欧洲强国远远地抛在身后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是谦虚的学习,而不是一味清教徒式歇斯底里的反抗,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不单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而且是两种文明和时代的碰撞和冲击,一种没落的,而另一个是勃勃生机的文化。他们对敌人的掠夺和侵略的纵容并不能代表了屈服和服输,恰恰相反,他们是在为自己积蓄力量赢得时间,厚积薄发。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惟一永恒的就是抓住一切有利的机遇发展自己。为了这个目的,日本人可以以任何人为师,为了这个目的,荷兰人可以贷款给正在给自己国家打仗的敌人,以此发展工商业,增加财富,终于成就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地位;同样为了这个目的,赫赫有名的彼得大帝可以隐性埋名,抛开一切,与普通船员打成一片,来到德国去学习先进造船技术,以此缩小沙俄与西欧的距离。为了达到自己给定目标,牺牲暂时的尊严和面子是值得的。

更另人可笑的是当时的昏庸封闭的清政府竟然会强迫比自己发达许多的西欧使节下跪行大礼,而强大富庶的荷兰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成为惟一一个屈服的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反差;可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气节和尊严,名声才是一个人的根本重要的东西。

宏观看来,大国崛起的历史就是大国与大国之间互相学习的历史,西欧国家之间的,西欧与东欧之间的,欧洲与美洲,亚洲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谁封闭谁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人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学习交流,谦虚,努力!任何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为了自己发展我们可以拜任何人为师,可以暂时的牺牲我们的尊严,只要我们的心是坚定的。

历史的长河奔流向前,任何自然的力量都无法阻挡。作为自然的人、家庭、企业、国家都必须顺应历史发展,任何的停留、倒退都是不可能的,只有为寻求更大的发展而策略、暂时的停歇和退让是可以接受的。

简单的讲,从生到死,人,不可能拒绝成长。成长有身体的,也有思想的,成长要保持相对的一致才正常,侏儒只长思想不长身体,弱智不长思想只长身体,都属于病态。个体的成长要与环境相适应,并且各自还会相互作用,只有和谐才能保持一致的发展。

人要很好的成长,需要选择适合成长的家庭、企业、国家。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冲破封建的家庭,离开偏远、落后的山区农家,从国企到外企、民企,去移民国外发达的国家。企业也同样,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地区。当然,也有不离开,而选择改变环境,那就是革命、变革、改造、反抗。奶酪的故事讲述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能拒绝变化。在变化中,放弃旧的,走向陌生新环境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而选择改变环境更难,时常付出的是生命、自由、亲情。为此,我们敬重那些革命者、变革者。

作为企业,必须选择发展,不发展,会被社会、时代淘汰,也会被追求发展的人放弃。作为个体,是选择做改变环境的变革者,还是选择放弃?要发展,需要创业者的精神,而非守业者的心态。守者,维持现状,创业者是寻求发展、变化。追求发展的人,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发展的企业会带动地区、国家的发展,为此,企业要想尽办法留住有价值的人才,努力创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环境。

人们常把企业比做前行的船、车,在船上有各式的角色。船长、水手、服务人员、乘客、货物等等。前三者是保证船良好前行的,他们是员工,而乘客、货物是船行的价值,船对他们有作用,会承载他们前行到目的地,他们需要付费,他们是客户。

当船在前行中,出现困难故障时,怎么办?弃船而走?最先弃船的通常会是哪些人?怎样的情况才可以弃船?如果弃船者能找到更大、更好的船,可以理解,但也有只找到一艘更小、更糟的船,甚至找不到船溺水而亡者,这就要看你的本领。最良好的愿望一定是共同解决故障,努力修造更大、更稳定的船前行。对于严重阻碍船前行的人和物,危及船安全的因素,要坚定不移的抛弃。当然,弃船者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留到最后的,甚至与船共存亡的一定是勇者、船长。

并不想指责放弃者,但如果一生中经常是在发现问题后,选择放弃,他一生所达到的行程、他的收获、他的成长和发展一定是有限的。

目标容易迷失,要坚定,不放弃。

******同志说的对,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有进取才有飞跃

勇于进取者更容易取得发展,而墨守成规者多会被淘汰,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很多希望成功的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稍有成就就裹足不前,开始坐吃老本,不再创新,停止开拓,结果时间不长,他们就落伍了,被时代前行的波浪所淘汰。进取对于成功者来说,尤如新鲜的空气之于生命的意义。

著名节目主持人****回顾自己的奋斗经历时说:“1994年决定离开央视。对于自己当初的这一选择,直到今天也不确定这是不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不放弃的话,自己可能永远也开拓不了更宽的领域。一辈子坚守一个岗位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值得尊敬的,我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当时的确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再怎么高也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有个很有力量的平台托上去的,在高位上望下去是空的,自己有很大的危机感,心里惟一的想法就是要以读书来充实自己,所以最终选择去再次充电,到美国留学。通过自己的奋斗以后,哪怕只是站在一个土坡上,心里也会很踏实,因为这个土坡是自己垒起来的。”今天看来,她之所以永远是最优秀的主持人,是因为具有别人所没有的高度和眼光,是自己的进取之心筑起了九层之台。

上进心是一种难得的美德。永远不满足,永不停息地追求。有梦想的人就有上进心。钢铁大王卡耐基15岁的时候,便对他那9岁的小弟弟汤姆谈论他的种种希望和志向,他说假如他们长大些,他要如何组织一个卡耐基兄弟公司,赚很多钱,然后替父母买一辆马车。

佛里兰在做铁路工人的时候就有极强的进取之心。“你以为我做了司机就满足了吗?我的心愿是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还没有做到司机。他在铁路上工作了两年之后,还只是在一辆三等火车上做一个加煤炭的工人,月薪40元,他说上面的那句话,是因为一外铁路上的老手激起他说的。那个老手说:“你现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为自己是发财了吗?但是我老实告诉你吧!你现在这个位置要再做四五年在后才会升为大约月薪100元的司机;如果你幸运地不被开除的话,就可以一生安然的做司机。”

佛里兰后来真的做到了;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后来做到大都会电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他不满足只是做司机。

人有上进心就好像拥有一架梯子一样,终于会攀上最高峰。

进取心是摆脱颓废的最佳手段。

一旦形成不断自我激励、始终向着更高境界前进的习惯,身上所有的不良品质和坏习惯都会逐渐消失,个性品质中,只有被鼓励、被培养的品质才会成长,而消灭不良品质的最好方法就是消灭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人们通常很早就意识到进取心在叩响自己心灵的大门,但是,如果不注意它的声音,不给予它鼓励,它就会渐渐远离,正如其他未被利用的功能和品质一样,雄心也会退化,甚至尚未发挥任何作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即使最伟大的雄心壮志,也会由于多种原因受到严重的伤害。拖延、避重就轻的习惯都会严重地削弱一个人的雄心,影响一个人的雄心壮志。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拒绝这种来自内心的召唤、这种激励你奋进的声音,要留神,别让它越来越微弱以至消失,别让进取心衰竭。当这个积极的声音在你耳边回响时,一定要注意聆听它,它是你最好的朋友,指引你走向光明和快乐。

浅尝辄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不会做出什么大成绩。一个有崇高目标、期望成就大业的人,总是不停地超越自我,拓宽思路,扩充知识,敞开生活之门,希望比周围的人走得更远。他有足够坚强的意志,激励自己做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作为一个职员,如果你想迅速获得提升,就找一些同事们啃不动的工作,去完成它。做好了,就容易超越那些资历比你高的职员。如果一个人做起事来总是精益求精,总是让别人惊喜,上司自然会注意到他,必要时自然会把他提拔到重要的位置。没有一个雇主不喜欢有上进心的下属,他们也在随时观察员工们的表现。

绝不可养成非监督逼迫不能好好工作的恶习。无论上司在不在,都要忠于职守、全力以赴,工作不是装样子给上司看,而是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你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情况,就会发现,有很多事不需上司吩咐,就可以去做。面对这些事,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反正上司不在,省省力气吧。”你必须把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争取达到惊人的效果。绝不能这样想:“照着上司的吩咐,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没有补贴,我才不加班呢。”过于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是否超过了报酬,这样的人不会有升迁的机会,哪怕他才华横溢。

所谓竞争就是两种态度的较量

竞争不是新生事物和现象,各种各样的竞争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历史上秦末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但最后只剩下项羽和刘邦两支最强的起义队伍。这两支队伍最终开始了争夺王位的竞争,在竞争中,项羽由强变弱,而刘邦则由弱变强,这种态势的转变缘于双方统帅的性格,更缘于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态度和举措。

项羽和刘邦是两支反秦武装的领袖,他们曾是同盟军,相约共破秦军。项羽北上救赵,刘邦则率军西进攻打秦军心脏地区——关中。由于秦军都被派去抵抗项羽的军队,所以刘邦轻易地进入了关中。此时,项羽经过钜鹿破釜沉舟的浴血奋战,击溃了秦军主力后,正浩浩荡荡地直逼关中。刘邦夺取关中之后,本打算称王关中,但倘若项羽一来,自己的美梦就会成为泡影。怎么办呢?这时有人给刘邦提建议了,说:

“你立刻派军队紧守函谷关,不要让项羽的军队进入,同时征召关中的百姓组成军队,壮大自己,和项羽抗争。”刘邦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就照办了。

殊不知,项羽率军到达函谷关后,发现刘邦已派重兵把守,于是命令军队攻打函谷关。项羽的军队一举攻下函谷关,并准备第二天乘胜消灭刘邦的军队。当时,项羽有军队四十万,刘邦仅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函谷关又被轻易攻破,刘邦无险可守,怎么办?这时张良与刘邦有一段对话:

张良问:“大王!你估计自己的军队能战胜项羽吗?”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根本就打不过项羽。你看怎么办呢?”

张良说:“打不过就不要打,就应该暂时向项羽屈服。我这里正好有一个朋友在项羽手下,可以帮助疏通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