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压力决定动力
6811500000020

第20章 让压力成为激活思维潜能的动力(1)

人们熟悉的“急中生智”这一成语,又写作“情急智生”,意思是在万分紧急情况下猛然想出了好主意、好办法。古今这一类事例很多,如诸葛亮的“空城记”、曹植的“七步诗”、刘备的“闻雷拾箸”,最为妇孺皆知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在生活中,有些司机或机械操作手在遇险情时采取了合理举措,连自己都意想不到;有些运动员或考生,越在紧急时刻,越能发挥出平时难以达到的最佳水平。这都是急中出智慧的结果。这一切皆表明,压力可以激活思维潜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危急之下常有奇迹产生

根据科学试验得出结论,人的大脑及身体的潜能是巨大的,远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这与人们感知现实外界的程度有关,也与外界环境的拉动有关。

在二战期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上等兵卡瓦多一个人在守卫一架战斗机,时近中午,他有些疲倦,正想找个隐蔽处休息一下,这时突然从他侧面蹿出两个德国兵,同时举起枪刺刺向他,他已来不及拨动枪机,只是本能地向后跑,两个德国兵穷追不舍,眼看他已到绝路了,这时他看到了飞机,他纵身一跃,即跳到了飞机翅膀上,接着德国兵被流动岗哨发现击毙。后来卡瓦多量了一下飞机翅膀离地面的高度是260厘米高,至于他是怎样跳上去的,鬼才知道,但事实上,他确实是跳上去了,这就是压力下迸发出的人的潜能,它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有一次,一个士兵掉进湖里,岸上的人都不会游泳,乱作一团。拿破仑过来后,命令士兵游回来,士兵挣扎着说不行。“我说你行你就行!”拿破仑从士兵手里接过枪,朝士兵前面的水面打了几枪,命令士兵赶快游回来,否则就枪毙他。士兵见状吓得掉过头来,并奇迹般游回岸边。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压力之下,更有奇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外界施加的压力转化为内心压力,以此寻求突破。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使用某公司生产的降落伞。这种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在当时是相当好的。但军方不满意,他们认为合格率应该达到100%,因为99.9%的合格率意味着1000个伞兵中,会有一个人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丧命。对此,公司一再坚持降落伞100%合格只能是奇迹,不可能做到。几番下来,军方也不再同公司讨价还价,而是每到交货时,从中任意抽出一把降落伞,请厂商负责人背上亲自从飞机上跳下。厂商从此什么话也不说了,没日没夜地绞尽脑汁提高产品质量,结果奇迹出现,降落伞的合格率还真达到了100%。美军从这件事中总结出一条宝贵经验:逼一逼,大有益,项着压力勇于突破就能创造奇迹。

就像压痕机一样,当压痕机压下去后,才会有完美的包装。人也一样,只有在认真面对压力,克服压力后,才会拥有自己的成功和完美,才会创造令人自豪的奇迹!只要生命积极勇敢地面对压力,就能用压力激发潜力,就能将压力变成动力。

改变思路,压力之下就有活路

在各种各样的“路”中,最复杂的是人的思路,最难改变的是人的思路。变压力为动力,首先要改变人的思路,把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颠倒过来这就是逆向反求的思路。当你用逆向反求的思路解决同一问题时,有时会比常规的思路更有效。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一个小孩不慎掉进水缸里,要把他救出来就得使人和水分开。大多数小朋友想的是“人离开水”,这就是常规思路,按照这种常规思路救人的方法是“把人从缸里拉出来”。司马光则不然,他想的恰恰相反,不是“人离开水”而是“水离开人”,这就是逆向反求的思路,按照这种逆向反求的思路救人的方法是“砸缸”。“把人从缸里拉出来”和“砸缸”,哪一种方法好呢?由于缸高,小孩的力气和身高都不够,采取第一种方法“把人从缸里拉出来”很难,采取第二种方法“砸缸”则比较容易,逆向反求的思路产生了解决同一问题的巧办法。

“人离开水”和“水离开人”是互为相反的思路。

“把人从缸里拉出来”和“砸缸”是互为相反的方法。这两种相反的思路和相反的方法解决的问题却一样——救人。采用哪种思路和哪种方法救人,这就要看是谁救人,假如是大人去救掉进水缸的孩子,那就沿着常规的思路,用第一种方法救人。假如是小孩去救掉进水缸的孩子,那就得打破常规的思路,用第二种方法救人。当然,打破常规的思路不仅仅是对常规思路的逆向反求,还有许多思路以及相应的方法。正如伽利略临终前说过的一句话:“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读者一定有这样的体会:问题已解决时,总觉得解决问题的这种具体方法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事先怎么也想不到有这种解决方法。“事先怎么也想不到这种方法”,这就是一个思路问题。“砸缸”,谁不会!但是,面对掉入水缸的孩子,想到“砸缸”的方法却非易事。思路与方法相比,哪个更重要呢?依笔者之见:思路比方法更重要。在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方法,而是没有想到方法的方法,由于没有想到方法的方法而没有方法。这种想到方法的方法就是思路。

很多思路是在情急之下生成的。急中生智是一种应激心理现象。应激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感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急中生智。即因紧张而使神经系统与机体进入高度的激活状态,这时思路明晰,动作敏捷,能迅速作出大胆而合理的举动,甚至创造奇迹。另一种是茫然无计。即因过度紧张抑制了人的智能活动,使认识、判断、决策能力降低,以致惊慌失措或呆若木鸡。

能急中生智的人,其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程度都很高。他们才思敏捷、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在危急时头脑里能立即产生许多应激办法,并且当机立断、付诸行动;而那些轻易不肯改变自己思维方式的人,如刻舟求剑、削足适履者,自然不可能急中生智。

情急生智首先心里要有“智”。这个“智”,就是知识、经验和运用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所以,要能急中生智,平时就要多读书报,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并善于运用。此外,情急智生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还要培养锻炼自己善于应变的能力。

在二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某国的港湾,那天晚上万里无云,明月高照,一片宁静。一名士兵按例巡视全舰时突然站立不动,他看见一个乌黑的大东西在不远的水上浮动着。他惊骇地看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可能是从一处雷区脱离出来的,正随着退潮慢慢向着舰身中央漂来。抓起舰内通讯电话,他通知了值日官,值日官马上快步跑来。他们也很快地通知了舰长,并且发出了全舰戒备讯号,全舰立刻动员起来。

官兵都愕然地注视着那枚慢慢漂近的水雷,大家都了解眼前的状况,灾难即将来临。

军官立刻提出各种办法。他们该起锚走吗?不行,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动引擎使水雷漂离开?不行,因为螺旋桨转动只会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舰身。以枪炮引发水雷?也不行,因为那枚水雷太接近舰里面的弹药库。

那么该怎么办呢?放下一支小艇,用一支长杆把水雷携走?这也不行,因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同时也没有时间去拆下水雷的雷管。悲剧似乎是没有办法避免了。

突然,一名水兵想出了比所有军官所能想的更好的办法。“把消防水管拿来。”他大喊着。大家立刻明白这个办法有道理。他们向舰和水雷之间的海上喷水,制造一条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然后再用舰炮引炸了水雷。

在危急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往往能够激发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者说自身的潜能。正像这位水兵一样,他为了摆脱即将面临的灾难,进行了冷静而正确的思考,终于想出了解决之道,既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也挽救全舰人的生命。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都有这种天赋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因此,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危机,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能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朋友们去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吧。

人的许多创造都是在压力下催生的

人都是有惰性的,谁都愿意享受没有任何压力的轻松,谁也不想在沉重的压力下艰难前行。对于这种惰性,我们不能任其放纵,因为放任惰性就意味着姑息无能。要想克服惰性,就必须给自己施加适度的压力。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潜能。

动力是由压力产生的,如果一个人试图逃避压力,那么他就会失去动力。当然,这种压力必须是适度的,不能过大,如果压力大到了超出自身承受的最大限度,那不仅无法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而且还会使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压力适度,不但是信念的最好保障,而且往往能把潜能发挥到极点,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可以说,适度的压力是潜能之母,适度的压力能够使人们产生充足的动力。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扔在沸水中,青蛙会奋力逃亡,安全脱险。如果把青蛙放到逐步加温的水中,则青蛙会被“安然”地煮死;在火灾中,一个姑娘竟然能够把一架需要三四个男人才能搬动的钢琴搬到了安全地带。种种事例,充分说明了在压力面前,一个人的潜能有多么巨大。

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的生活阅历、坚忍的个性、经历的重重苦难,这些都使王永庆对在压力下前进的感受比一般人更为深刻。他在总结台塑企业的发展过程时说:“如果台湾不是幅员如此狭窄,发展经济深为缺乏资源所困,台塑企业可以不必这样辛苦地致力于谋求合作化经营就能求得生存及发展的话,我们是否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台塑企业能发展每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规模,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压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艰苦走出来的。”他又说:“研究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源于温带国家,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气候条件较差,生活条件较难,不得不谋求一条生路,这就是压力条件之一。日本工业发展得很好,也是在地瘠民困的压力之下产生的,这也是压力所促成的;今日台湾工业的发展,也可说是在‘退此一步即无死所’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

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需要适度压力的推动,个人事业的成长和进步同样如此,对于竞争形势日益激烈的现代企业员工来说更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了竞争的压力、失业的压力、老板施加的压力以及生活的压力,企业员工才能更加主动地创造价值,才能更加热情地迎接挑战,才能更加完美地完成任务。

适度的压力确实是推进个人事业和公司整体事业以及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如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多数有创造力的人,其实都是在期限的逼迫下从事工作的……决定了期限,就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感。因此,工作时加上情感的力量,会使得工作更加完美……谁被逼到角落里,谁就会有出奇的想像。”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比如,有时候一件任务拖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完成,心里有时候挺着急的,但就是不愿意静下心来做,而且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后来却发现每当自己被上司催促,或者在上司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非常迫近的情况下。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通常在这种时候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所以,人们在接受一件任务之后不妨给自己规定一个工作期限,这可能也正是公司的部门经理或企业老板在给下属布置任务时通常都规定一个完成期限的原因吧。而那些办事效率高、工作业绩出色的优秀员工往往会把上级规定的完成期限更提前一段时间,于是在时间的压力下,他们总是能做得比其他同事更好。当然了,你也可以用提高工作要求的方式使自己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压力下把工作做得更好。事实上,许多做出巨大成绩的人都经常用这些方式向自己施压,并在压力的推动下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既然适度的压力对于人们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自己施加适度的压力呢?让我们看看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做法吧。

美国前总统卡特为自己施加压力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座右铭来实现的,他的座右铭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为什么不是最好的?”

卡特在海军学院毕业的时候,见到了著名的海军上将里科弗。里科弗问他:“你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几呀?”他沾沾自喜地回答:“在820名毕业生中名列第59名。”他以为能得到上将的夸奖,没想到上将却问他:

“为什么不是最好的?”

卡特无言以对。从此,这句话成了他反躬自问的座右铭。

“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让自己永不知足、永不自满,永远在压力下努力前行!正是永远追求进步而又从来不知满足的奋斗精神使卡特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总统。

“为什么不是最好的?”如果仅仅是这句简单的座右铭当然无法推动一个人伟大事业的发展,真正推动卡特成长的实际上是蕴含在这句座右铭背后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以及由这种奋斗精神产生的压力。当适度的压力一经转化为动力时,人们就会朝着远大目标逐步迈进。无论对于美国前总统卡特,还是对于企业内部的一名追求进步的员工来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