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6799200000010

第10章 做人要讲诚信(4)

第二大回报:获取公司、老板、上司、同事对你的信任。

第三大回报:让你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不至于像不忠诚的人那样总是漂泊。

第四大回报:让你受到老板的重视,有机会成为老板重点培养的对象,从而获得晋升。

第五大回报:让你比不忠诚的人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第六大回报:让你分享公司的荣誉,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份荣誉带来的快乐,而不忠诚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到它。

第七大回报:让你的能力、品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让你的个人品德更具有价值。

第八大回报:让你在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让你的名字更具含金量。

第九大回报:让你面临更多的机会,老板总是乐意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忠诚的人,忠诚的职员会被企业争相聘用。

第十大回报:让你工作精益求精,成为专家级人物。以上文字摘录于《忠诚胜于能力》,愿与大家共勉。

让诚实永远为你的声誉增值

人生中,无论做什么,都要抱着一种求真的态度。我们往往追求代表真实的人和事物,因为它代表着最崇高的美德——诚实与正直。

哈佛教授认为,诚实与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生智慧。因此,所谓智慧乃是行为中毫不掩饰的知识;是诚实在经过一段时间所显示出来的人或物。一个人不诚实地面对自己,就无法真正拥有成功。用蜡塑成的人或物,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就会融化。内心不诚、不真的人,最终必将显露真面目,从而失去信用这一成功的资本。

今天,利害关系已取代了诚实与正直而成为更重要的考虑因素。只要你有钱,又有关系,就可买到任何东西,然而,你却买不到尊敬、信誉与荣誉。它们是非卖品,必定要用诚实才能得到。在事实与时间的检验下,它们都会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你可能会认为,我之所以失败了,本来就因为别人对我不诚实,或者我对别人太诚实的缘故,我怎么能继续充分信任别人呢?我怎么能明知道是圈套还要往里钻呢?乍一想,你的想法也并非没有道理,但你想过没有,在这个社会里,一个有诚实形象与一个没有诚实形象的人在社会上所受的欢迎程度有何区别?这个对比的结果很明显,这就充分说明了人们还是在追求诚信的,并非“人心叵测”的。这个词只是要你不可太轻信别人,并不是说要你虚伪待人。既然这样,你又为何不去追求一个诚实的形象呢?你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也许还会碰到欺诈之类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你所碰到的更多的是诚信。你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可以体验真善美的快乐,而且这个追求的结果更能令你受益不浅,欣喜不已。

曾有一个意大利小孩,其父亲生前是个生意人,一生非常讲究信誉,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运气糟透了,留下一大笔债务便一命呜呼了。父亲过世的时候,小孩只有12岁。按法律规定,小孩完全可以不承担这笔债务,正当父亲的债权人后悔莫及的时候,小孩却一一上门拜访,许下诺言说给他20年时间,他会全部还清父亲的债务。20年!一生中有几个20年,小孩却要花这么长时间去还一笔不应自己承担的债务,这需要多大勇气呀!

债权人没有几个对此抱有希望,但事已至此并无他法可想,只有听之任之了。小孩子于是开始了他的还债生涯,到了27岁那年,他还清了所有债款,提前了5年!小孩缩短了还债时间,原因很简单,一是自己许下的诺言成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促使他不断朝着目标奋斗;二是随着自己不断兑现自己的诺言,债权人对他产生极大的信任(如果小孩不兑现诺言的话,他一辈子也许得不到这笔财富),比以前更加愿意与他合作了,而且由于他的诚信名声在外,与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因而钱也越赚越多。

小孩自己也许没意识到,这笔财富让他获益终生。由于他花了15年时间去还一笔本来不属于他的债务,他的信誉在生意圈中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几乎没有人不愿意与他生意往来。诚实的人品,良好的信誉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富翁。

小孩在他一生以诚待人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受人欺诈的事情。“商场如战场”、“无商不奸”,等成语正是说明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但就在这样一个生意场上,信誉为小孩赢得了巨大的财富。

说话要有所保留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说的是在为人处世中要小心谨慎,不能无所顾忌地把所有的心事都对别人讲明。这样做既是尊重他人,也是保护自己。

碰上老实的人,我们一见如故,把“老底”全都抖给对方,也许会因此成为知心朋友;但在现实中,更多可能的情况是:你把心交给他,他却因此而小看你,更有甚者会因此打起坏主意,暗算于你。所以说,在待人处世中,尤其是对摸不清底细的人,切切做到“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否则,吃亏受伤害的将是你自己。

李厂长出差的时候在火车上遇见一位“港商”,两人一见如故,互换了名片。这位港商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一种贵族气质,这使李厂长对其身份毫不怀疑。恰巧两人的目的地相同,港商又对李厂长的产品非常感兴趣,似有合作意向,李厂长便与之同住一个宾馆。吃饭、出行几乎都在一起。这一天,李厂长与一客户谈成一笔生意,取出大笔现金放在包里。午饭后他与港商在自己屋里聊天,不久他起身去卫生间,回来时出了一身冷汗:港商和那个装满钱的皮包都不见了!李厂长赶紧报警。几天后案子破了,罪犯被抓获后才知道,原来他并不是什么港商,而是一个职业骗子。这让李厂长对自己的轻易相信他人、交出自己底细的做法痛悔不已。

在生活中像李厂长这种被人摸清底细钻了空子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港商”的骗术只在于:他交出“假心”,以此诱骗你交出“真心”。如果你不谙世事险恶多诈,就心实厚道地对他人全抛一片心,毫不保留地把商业秘密都对他人说了。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必要吸取教训,多长一个“心眼儿”,少一点“实心眼儿”。

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的话不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的“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守。

另外,和人初次见面,或才只见过几次面,就算你觉得这个人不错,而你也喜欢他,也不该把你的心一下子就掏出来。我们主张不那么老实做人,意思是:对还不了解的人,无论说话或做事,都要有所保留,不可一相情愿。

不要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是因为人性复杂,你若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就有可能“受伤”。

把心掏出来,这代表你的真诚和热情,但他也把心掏出来的人不大多,而且有的人掏的是“假心”。若这种人又别有居心,刚好利用了你的弱点,好比薄情郎对痴情女一般,那么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会玩手段的人,更可以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你一下子就把心掏出来,如果对方是个谨慎的人,那么你反倒会吓着了他,因为他怀疑你这么坦诚是另有目的的。如果是这样,你可能会弄巧成拙,断送了有可能发展的情谊。

因此,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有了了解之后再“交心”。你可以不虚伪,坦坦荡荡,但绝不可把感情放进去。要留些空间作为思考、缓冲——不掺杂感情因素,那么一切就好办了。

在做人处世时,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事情也得深思又熟虑。要养成习惯,在你张开自己的嘴巴之前,要尽量了解其他人的观点。这当然要花费一点精力,但为了取得好的结果,是值得去努力的。

也许有人会说,人在社会中必须交际,而交际就必须说话,而你总是怀疑这个,防备那个,像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又怎么能广交朋友多铺路呢?这就需要由你自己来正确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