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全集
6799100000103

第103章 方圆有度,卓越人生(3)

李颙说:“天下的大根本,就是人心;大肯檗,提醒天下的人心。”所以说养心就要善于正心。

《大学》中写道:“想修身的人,首先要自己的心正。”又说明修身在于正自己的心:“心中有所怒,就不能得到心正;有所恐惧,也不能得到心正;有所好乐,就得不到心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吃也不知道它的味道。”

心住在心的位置而不借住在外物,心住在天理而不住于人欲,纯粹是好的流行,仁的流行,道的流行,就不待正而可自正。心在于忿怒、恐惧、好乐,甚至于富贵、功名、利禄,便已经在外面的位置,而不会善,不会仁,不会是天理,心也就不可能正了。天下的大根本是人心,舍弃不善而培养善,舍弃不仁而培养仁,舍弃人欲而培养天理,这也就是正其心的要法。

王心敬曾说:“小心就不流于害怕,静心就不流于虚无,空心就不流于寂寞,勤心就不流于急躁,仁心就不流于姑息,勇心就不流于强暴,圣心就不流入庸俗。志在人上,就可以与人说操心了。”过之不及,不及固然不得正,过之也不得正,所以适宜时刻持守正心,才能入道。

关爱他人者如磁石般吸引朋友有多少孤独的人,胸中有着这样的热望:“我真希望能吸引一些朋友,我真希望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为人所乐于亲近的人。”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生性孤僻,缺少吸引朋友的磁力,故没有多少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友往来,使这些人失掉了生活上的很多乐趣,这样,他们的热望也最终无从实现。

对任何人,如果能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亲爱与和善,他自身的吸引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大增。人格优美、性情温和的人,往往到处能得他人的欢迎,也能处处得到他人的扶助。有些商人虽然没有雄厚的资本,却能吸引很多顾客,他们的事业与那些资本雄厚但缺少吸引力的相比,进展必定更为显著。

在社交上,如果你能处处表现出爱人与和善的精神,乐于助人,那么就能使自己犹如磁石一般,吸引众多的朋友。而一个只肯为自己打算的人,到处会受人鄙弃。

慷慨与宽宏大量,也是获得朋友的要素。一个宽容大度的慷慨者,常能赢得人心。

在社交上,还应说他人爱听的话,在谈话和做事过程中,要发扬他人的长处,而不去暴露他人的短处。那种习惯轻视他人、喜欢寻找他人缺点的人,是不可信赖的人,也不值得交结。

轻视与嫉妒他人往往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思想不健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思想浅薄与狭隘的表现,这种人非但不能认识他人的长处,更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而有着健全的思想、对人宽宏大量的人,非但能够认识他人的长处,更能发现自己的短处。

吸引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使自己对他的事情很关心、很感兴趣。但你不能做作,你必须真诚地对别人关心、对别人感兴趣。

好多人所以不能吸引他人,是因为他们的心灵与外界是隔绝的,他们专注于自己。与外界隔绝,久而久之,便足以使自己陷于孤独的境地。

我认识一个人,几乎人人都不欢迎他,但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即使他参加一个公众集会,人人见了他都退避三舍。所以,当别人互相寒暄谈笑、其乐融融之时,他一个人独处在屋中的一个角落。即使偶然被人家注意,片刻之后,他也依旧孤独地坐在一边。像这类人好似冰块一样,好似没有吸引力的磁石。

这个人之所以不受欢迎,在他自己看来乃是一个谜,他具有很大的才能,又是个勤勉努力的人。他在每天工作完毕后,也喜欢混在同伴中寻快乐。但他往往只顾到自己的乐趣,而常常给人以难堪,所以很多人一看到他,就避而远之。

但他绝未想到,他不受欢迎最关键的原因乃在于他的自私心理,自私乃是他不能赢得人心的主要障碍。他只想到自己而不顾及他人。他竟然一刻也不能把自己的事情搁起,来谈谈他人的事情。每当与别人谈话,他总是要把谈话的中心,集中在自身或自己的业务上。

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只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没有吸引他人的磁力,就会使别人对他感到厌恶,就没有一个人喜欢与他结交往来。

如果一个人真正对他人感兴趣,便有吸引他人的力量。而且对他人吸引力的大小,与对他人所感兴趣的程度成正比。

怎样才能对他人感兴趣呢?主要是要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推己及人,给他人以深切的同情。

其实,人生最大的目标,并不应该在于谋生赚钱,更要把我们内在的力量、我们的美德发扬出来。

这样,我们就自然会具有吸引他人的力量。一个人要真正吸引他人,应该具有种种良好的德行,自私、卑鄙、嫉妒都不能赢得人心;非但不能赢得人心,还会处处不受人们的欢迎。

穷苦的青年男女们刚刚跨入社会的时候,往往容易羡慕那些家资万贯、无须为生计发愁的富家子弟。其实,那些富家子弟没有什么值得羡慕。只要在自己身上培养磁石般的吸引力,便必定能够立身社会,这种卓越品性所具有的力量,远远超过金钱的力量!

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效益巨大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离群而独居,人总是要过群体生活的。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像葡萄藤上的一根藤枝,其生命完全依赖在主藤上。藤枝什么时候脱离它的主枝,什么时候就要萎缩枯干。一簇葡萄之所以味美色香,完全是因为依在葡萄的主枝上,仅靠分枝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要把分枝从主枝上剪断下来,那么分枝上的葡萄就要枯萎。

社会交往能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接触面愈广,那么他的知识、道德将愈加长进。如果与人断绝来往,那么他的一切能力就会减弱。所以,人应该不断从他人的身上学习长处,参与各种团体活动,获得精神上的各种食粮。

同人格伟大的杰出人物接触,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著名演说家的演说之所以能够精彩,还是靠着许多听众的理解,演说家唤起观众的同情后,才能发出伟大的力量。如果一位演说家去对着空无一人的讲堂,或对着两三个人进行演说,他绝对不能产生这样巨大的力量来。

经常同他人合作,一个人就能发现自己新的能力。如果不去和他人合作,有些潜伏的力量是永远发挥不出来的。

无论是谁,只要耐心去聆听,他所交往的人总愿意告诉他若干秘密,给予他一定影响。有些信息对他而言可能是闻所未闻,但足以转换他的前程,如果这时他选择吸收,将会对他极有帮助。没有一个人在孤身一人的环境里能发挥出他自己全部的能量,而别人常常会成为自己潜能的激发者。

我们大部分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总是依靠他人的有益影响;他人常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射到我们的生命中,常常能在心灵上安慰我们,在精神上激励我们。对于这一点,只有很少的人才能体会到。人体的发育、生命的成长,都有赖于我们从身体以外吸收多方面的营养。而有些营养是我们自己所难以觉察的,比如我们的耳和目就接受了外界的一切光和声。学校教育和相当部分价值是由同学师生间的切磋琢磨得来的。这些交流与切磋,能使学生的思想变得锐利,会激起他们的雄心,开发他们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些交流和切磋,还能启发他们对未来新的希望、新的理想。固然,书本上的知识很有价值,但是学生们由彼此的交流沟通中得来的知识与体悟,更是他们生命中的无价之宝。

一个人不管有多少学识,无论有多大成就,如果不能同别人一起生活、不能互相往来,不能培养他人的丰富同情心,不能对别人的事情发生一点兴趣,不能辅助别人,也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那么他的生命必将孤独、冷酷、毫无人生的乐趣。

人应该多和高过自己的人接触交往,和一些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人接触交往,这样就能使自己在人格、道德、学问方面受到好的熏陶,使自己具有更完美的理想和更高尚的情操,激发自己在事业方面的努力。

彼此心心相印,这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其激励作用、创造力和破坏力都是巨大的。如果你只和弱者接触,那么会使你不断地减弱自己的精神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堕落。不去和超越自己的人接触,实在是个巨大的错误,这肯定会减弱社交对自己生命的益处。与一个能激发我们生命中美善部分的人交往,其价值要远胜于获名获利的机会,因为这样的交往能使我们的力量增加百倍。所以,社会交往、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都蕴藏着巨大的效益。

话家常中敞开心扉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所造成的隔阂,是人情交往的大毛病。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真诚。有了诚意就能相互谅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能消除隔阂。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上司与下属之间,真诚没有隔阂是最重要的。在我国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李世民与魏征,可以代表着两种类型的没有隔阂的君臣关系。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其诚意,出山辅佐刘备,从此刘备对诸葛亮事事相托,言听计从,直至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刘备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两人的亲密关系达到了何等地步。刘备和诸葛亮的融洽,使他从无立锥之地,到创立了三分天下占其一的蜀汉基业。魏征与李世民经常发生矛盾,有时李世民被魏征的犯颜直谏弄得下不了台,但是魏征还是有恃无恐,他掌握了李世民想稳保江山的心理。李世民的开明纳谏也是相当成功的,但也是为了永保李氏久坐天下。君臣之间的矛盾和隔阂都消溶在为大唐保天下的共同愿望之中,因而出现了历史上开明盛世的贞观之治。

怎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其中,话家常不失为一剂良药。

话家常并非是一般的寒暄,是为了创造一种适宜的气氛,寻找契机,毫无保留地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产生心理共鸣,以达到心灵的沟通。一旦如此,就会冷淡变热情,呆板变活跃,疏远变亲密,化对立为调合,心理障碍得到排除。

1952年10月,《纽约时报》突然揭露年轻的参议员尼克松,在为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中秘密受贿。丑闻不胫而走,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正当共和党与艾森豪威尔打算抛弃他的关键时刻,尼克松采取了罕见的政治行动,在电视屏幕上大胆地亮相了。

他不是单刀直入地为自己辩解以洗清丑闻给他蒙上的灰尘,而是把自己的财务全部公开……接着是他的欠债……争取听众的同情。接着,话锋一转,详细述说自己的收入情况,连听众都熟悉的每天生活怎样花掉每元钱都讲了出来,他继续说:“还有一件事,也应该告诉他们,提名之后我的确得到过一件礼物,那就是我六岁的小女儿给起名杰克斯的小狗。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这只小狗,不管怎么说,我们就是要把它留下来……”

成功了,尼克松的演讲选择了一个容易使听众产生共鸣的话题,获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事实澄清了,他拥有了一大批同情者,连杰克尔斯都成了全国知名的小狗。

真诚而又朴实地同大家拉家常,有意抓住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在人们的心弦上轻拢慢捻,定会弹奏出人情味,从而可以缩短彼此已经疏远的感情距离。

在《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中,当赵太后声称,谁再说让长安君去当人质,我就当面吐唾沫时,老练的左师触龙,入宫避而不谈人质之事,收干敛戈,先自谢罪,后问太后玉体是否安康,饮食可口,聊叙自己每日“强步”的体会,使太后“色少解”。从而拉近了两人心理的距离,为劝说太后答应长安君做人质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特殊的融合作用。

真诚地向人们微笑客观环境的好坏能够左右人们的心情。在风和日暖的春天,草木生机勃勃,人的心情会因此而豁然开朗;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会昏昏欲睡;秋高气爽,会使人心旷神怡;寒风刺骨的冬天,会觉萧条冷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常常随我们的心理状况而转移变化。我们怒气冲天时,看周围的事物都觉得可恨可憎;我们喜笑颜开时,看周围的事物都觉得可喜可乐;我们悲伤哀叹时,看周围的事物都觉得可悲可叹。实际上,愤怒、悲观都是人的天敌。如果悲观失意,可使人丧失心志,做事必然横逆曲折;愤怒必然思想偏激,因而作事不合理义,更会招来意外之祸。只有经常保持开朗的心情,才会觉得“日日是好日”,才能度过快乐的人生;只有肯乐观奋斗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的人生。乐观开朗,必定心胸坦荡,做事必然条理分明、光明磊落。据现代许多歌影视红星透露,乐观开朗也是的一大秘诀。

笑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它是乐观开朗最直接的表露。应当说,明朗而健康的笑本身就是一种美。爱笑的民族,是甜美的民族;爱笑的人,是甜美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要春风和气,笑容相接,多一点温良恭俭让;人们像喜欢赏花那样,喜欢笑容、笑意。

在为人处世中,真正值钱的是不花一文钱的微笑。微笑带给人们的是:我喜欢你,很高兴见到你,使我快乐的是你。有一种女人,不知道大多数男人认为一个女人的仪容和表情,比她身上的穿戴更为重要。一个获得大笔遗产的女人,为了在宴会上给每位来宾留下良好的印象,什么貂皮大衣、珠宝、钻石……可她偏偏忽略了在自己的面孔上下功夫,恰恰让男人们从她那带走的是她尖酸、自私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