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串味折子
6796700000055

第55章 一丝消失在嘴边的笑;当下觉;可以阅读的江湖

年轻的时候,就是18岁以后,知道自己看各类小说看的中毒很深,不仅会望落日伤感,也会见帅哥生情,当然面对帅哥追求也知道假装正经。有一天还忽然想明白不是看明白了避孕套是干什么用的,而此前我就是拿它当气球玩遭大人古怪嘲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都是拿不到台面上的小隐。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特点是听音乐特别爱较劲,不是知道莫扎特贝多芬海顿巴赫勃拉姆斯老柴了么?就《命运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后宫诱逃》、《魔笛》;《波兰舞曲》,《蓝色多瑙河》、《惊愕》、《时钟》等等买来听,自然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那时候我在中石油一个二级单位的宣传部工作,那种牛X单位买唱片磁带等同于买曲别针大头针,都是随手的事。

有这样的砖头垫底,后来就沿着摇滚、重金属、垃圾(Grunge)、朋克、新浪潮、噪音、不插电、哥特、暗黑、说唱……的道路一路追随,追多远不论,反正要有人提到这些我总能搭上话,当然来秦皇岛以后没碰着什么一块聊聊音乐的,几乎都是吃吃吃喝喝喝哈哈哈,或听很诗或很湿或特干的人大谈思考人生观察人生的想后感。接下来小资这词出现了,仔细对照之后自己小资嘴脸暴露无疑,小资却原来就是一个正常的俗人,为什么说是正常的俗人呢,因为我一天天发现敢情这社会非正常的俗人太多太多了,俗到我实在不能不BS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为正常的俗人,听音乐的品级也从追求认证高雅和真理,转变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原则就是好听。有一天我琢磨一个概念——法国香颂。原来香颂在法语中就是歌曲的意思,后来被作为法式流行歌曲的统称,尤其指民谣、地方小调、传统情歌汝等。因为法国人极度浪漫的文艺气质,所以这类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浪漫、性感、抒情、唯美,歌词是华美、雅致、精雕细刻。比如《玫瑰人生》的中译为:

让我不敢正视的双眼,

一丝消失在嘴边的笑,

这就是未经修饰的,

我心所属的男人的肖像。

他就是我想要的,

从我发觉的那一刻起,

那些属于爱的夜从不结束。

幸福找到它的归属,

烦恼悲伤从此消逝,

快乐,快乐,直至死亡。

寡闻,到现在只知道艾莉婕Alizee是个人见人爱的法国女歌手。1984年出生,2000年参加了法国电视台M6新秀选拔的试镜比赛一举成名,业已成为获奖专业户。还有一个叫劳拉·菲琪的,据说她将近40岁的时候才推出第一张唱片,但很快大获成功,评论说她的声音温婉、磁性、有天鹅绒般的质感,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动听的女声之一。不需要知道她唱什么,只要声音一起人立马就崩溃了。那样忧伤的浪漫、落寞的热闹、简约的奢侈统统扑面而来,会觉得原来音乐可以这样深入骨髓。出街去较近的一家音像店买盘,结果没有,改天只好去远处的大店。当然,敲字的这段时间,已经在线听的很过瘾了。

海边精美楼宇的午后,窗外树木苁蓉、鲜花芬芳,绿草茵茵,曼妙纱帘内漂亮的厨房里咖啡的馨香从虹吸壶里袅袅飘出,手里是一杯精心调制的卡布奇诺,视线范围内偶尔晃过一位气质美女、一位运动型男,耳边若有若无地游荡着低回婉转的法国香颂——这就是如音乐一样的美妙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香水,工作第一年就开始自己买,紧接着就有男朋友送,男朋友变成先生就更送,有同事送,有亲友送。他们知道我平生有三个喜好,一个是咖啡,一个是香水,一个是手表。香水有很多很多瓶,最另类的一款外表像一只雪茄,表姐夫英国回来给的,味道也类似雪茄但后味又复杂的多,后来发现了极小的标注是男用就彻底送了门柱爸。那年N市长让秘书找我配合他建立健全街道居委会工作写了整版调查报告后,送了一个美国CK的礼盒,价签是700多美元,其中就有一瓶100毫升的香水,门柱一看哎呀一声“男用的哎,给我吧。”就放在他的书柜里了,儿子是品牌爱好者,只要是世界知名的东西它就生发尊崇感。他还拿走我一瓶高田贤三的一枝花,肯定是讨好某位女孩儿去了。自己买的最贵的一款是圣罗兰的鸦片,50毫升200多元,那可是1995年在廊坊时,当年来了秦皇岛就喜欢用这款,它的确有些鸦片的魔力,有个帅哥过好多年了还发短信问我,你某某年用过的香水特好闻,这么多年总想起来,是什么花香的?害得我赶紧嘲笑他:好香水是十几种数十种天然香氛勾兑合成的神秘香氛,一种花香的那叫花露水。哈哈。

香氛无疑是人类最接近灵魂的一种犒赏。香氛没有热量,使用再多,顶多是让你麻痹,但是却不会因此伤身或是致命。香氛没有实体形态,不管你想要如何保存它,终究只能在脑海中找到它的影子,想要画出她的肖像也是极为困难。香氛没有标准,两个人闻到相同的气息,也可能有着无法沟通的情绪分享,不懂其它人为什么不懂你的感动或哀愁。每次香氛的出现,总是伴随着许多过往的记忆,不管是喜怒哀乐,如同动作迅速的道具员,只需几秒钟闭上眼睛,旧时场景就能再次重现,除了历久弥新,更让情绪穿过时光隧道。有诗人说,香水的存在让灵魂有了新的触觉,与外界沟通的触觉,即便没有任何笔墨,灵魂也在深处轻轻的用记忆写下属于自己的感触,当再度闻到不同的香气,灵魂便会自己翻到那一页已经用书签标示好的批注,让你的心灵再次飨宴。

如果是独自一人,最好陪在身边的是香水。在手腕上轻轻地抹上一点,颈间喷上一缕,悄悄地闻它,这是很纯粹的私人感受。香味对人是一种安慰,一种奖赏。当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当自己觉得爱上某个人或者想离开某个人的时候,会想闻到香水。

喜欢那种带着点诡异的清香,不应该太单纯,伤感,野性,颓废,虚妄,优雅混杂在一起最好。无法分辨,却可以用心去感受。真正喜欢的人也是这样。香水是个性的表达,她不是衣服但比漂亮的衣服重要的多。

走进一家佛龛店,一旁静静坐着的老者递上两本佛教小册子,在单位收发室见过,免费邮寄的那种。拿过,谢谢传教。

其实,多少年来我的心中一直有佛,早年读过静慧法师的《何处青山不道场》《佛说三世因果经》。佛法无法,一心向善即可修成正果,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佛是在心里的,整天挂在嘴上说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平常人通过修行,与佛、菩萨感应,成为化身,便人情世道容易看透,会脱俗,脱俗就是“头顶三尺有神明”。佛学教人明心向性,慧德向善,当然读起来很顺意,但做起来却不易。佛教经典语中有10句最喜欢——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真实心、随缘。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9、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10、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领悟佛教: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忧喜?死亡不是一种结束,不是一切的终止,而是另一种境界的开始。灵魂从旧有的身体出窍之后,等于离开了生长数十年的人世间,开始为他另一次生命的开展寻找出口。从死亡到投胎转世的这一段时间,佛教称为“中阴身”,中阴身会随着前世的业力寻找他投胎转世的因缘,等到因缘具足转生之后,便会忘记前世的经历,这个叫做“隔阴之迷”。因为有这种隔世遗忘的现象,所以今生不记得过去生的种种困苦,而投胎再生后也会忘记今生的烦恼。顺治皇帝有一首诗曰:“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生命流转,绵绵不息。

领悟佛教:人常常都在为诸事做准备,为黑夜来临备手电筒,雨天准备遮伞,远行准备口粮,为季节准备换装……然而,也应该趁着年轻,趁着身体精神都还健康的时候,先为死后的皈依处预作准备,为未来的归宿铺下坦途;不但要对现世的生活怀抱无限希望,对于死后的生命更要建立高昂的信心。生有所自,死有所为,法身久长,慧命无量,积德行善,方天堂极乐,永恒不灭!

有句话是“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以为,这么说,并不说明经过省察的人生就一定有价值,但省察自己,也省察别人,即会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毛蕊的随笔集《串味折子》第二版面世了,作为责任编辑,我想写几句话表达高兴之情。虽然毛蕊文字中透出的才华与锋芒给人的压迫感让我下笔迟疑,惟恐狗尾续了貂那般无趣,但好在语言不仅仅是单纯表示意义的字符,它还表达欣赏、赞美、祝贺等诸多常理常情。

在网上看到一篇评论毛蕊的文章:名字提起来别人知道,文章写出来别人爱看,在秦皇岛乃至华北地区,毛蕊算一个这样的人。身临纷纭繁杂的社会,面对时代所呈现的光怪陆离,大概也只有优秀的编辑、记者,以其敏锐的目光,睿智的头脑,再加上当代知识女性怀宽感善的情愫,才能够为读者铺展开这样一幅主题内容鲜明丰富、语言充满灵性,表现手法大胆风趣、细腻多样的现代市井生活的画卷。

对上述所言极其认同。

说毛蕊的文字有才华,不是指文词唯美华丽,而是散发着厚实内敛功力和收放自如不动声色的从容,骨子里显露出的北方才女的智慧大气和极富个性的观点逻辑,可谓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深刻而优雅,简洁又尖锐的另类华彩。读她的字里行间有如坐在午后茶餐厅里和她面对面神侃,侃多久都不累。什么学政史轶、生命感动、情短缘浅、吃喝玩乐、浮世时尚皆信手拈来。看得透,不忸怩,不作态。真实,随意,自由,幽默。对于不痛快,看不惯,有些人会弄个大几百字来抒怀悲戚,但哪有她言简意赅的一句揶揄讥讽来的爽哉,即便是一些情绪化的甜咸无可,也充满活灵活现的精俏妙意。这就是毛蕊,一个真挚表达人性,个性,生活潇洒,文字清澈的女作家。

我是说,在这本书里,读者会发现,生活之江湖这个不可虚拟的时空,不但可以行走,更可以带来领悟的美感、幸福感和阅读快感。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