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串味折子
6796700000027

第27章 谁给老黄瓜刷绿漆;乐颠乐颠颠;真糙女在哪骂街 (1)

老黄瓜刷绿漆——装嫩,这句歇后语活生生让有几张年龄的女人不知所措。

尤其是在逛街的时候,满眼调色板一样的卡通服饰、超短紧身小衫、低腰小喇仔裤,是给那些梳如锦鸡或火烈鸟似的头发,脸蛋嫩的掐出水,泼辣辣的激情毫无顾忌,不爱就拜拜没一点勉强的时尚少女备下的。可老黄瓜们明知自己已从一枝含苍欲放的玫瑰花落迫为一碰即碎的豆腐花了,所以才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不往年轻里装扮怎么行?

客观地说,如果以35岁为嫩与老的分界点,那后者的榜样是无穷的。林志玲、刘晓庆、鞠萍姐姐……以及已经去世的香港社交名媛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这位奶奶级人物,日常生活中常以小姑娘的打扮为蓝本,把头发染成或蓝或红,再扎成两条大发辨。穿红、黄格子、花骨朵的唐装或超短裙出入社交场所。如果面对他们时你觉得很偶而不是很呕,那管他旁观者的神经是否脆弱不堪呢,尽管紧跟时尚潮流秀嫩没话说。

小甜甜布兰妮有一首MTV,空旷壮美的背景中她表情孤傲地唱着:我不是女孩,我也不是一个女人。不要告诉我那些规则,我有我自己的方式。想必这番宣称深得老黄瓜们的心。以自己的方式刷绿,你管得着吗!

而最可喜可贺的是现在时尚界专门有一批人给老黄瓜们准备各种色调的绿,专业术语就是“抓住迪斯科女郎”。迪斯科女郎(DISOC),即Discerning(辨别能力超一流)、Increasingyears(有一点年纪)、Stylish(够时髦够漂亮)、ComtortablyOff(多金钱的女性)。迪斯科女郎多年来辛苦工作,经济上早就硕果累累。由于生活质量提高,家务负担减轻,她们的生理衰老期延迟,对外貌感觉良好,根本不用束腹带和海棉文胸来提升自信,40岁的人有25岁的心态也不是稀有现象。

一本畅销书《越老,越有钱,越正点》就预言,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年龄界限的社会。划分人群是其对社会的价值、所得回报、生活方式等,而不是一个枯燥的表示你出生了多久的数字。迪斯科女郎重新定义了“中年”的概念。

现在,时尚潮流涌来只需一夜功夫,在前不久北京的一次新装新品发布会上就形成了这样的定势:成熟女性是市场的突破口,是该大献殷勤的对象。范思哲找麦当娜、黛米·摩尔做模特儿,路易威登请乌玛·瑟曼拎包包,玉宝表戴在克劳迪亚·希弗手腕上。被称作“道德堡垒”的英国服装品牌玛莎,请来年过40,非常了解、尊重同龄女性时尚品位和购买力的尤素福做设计总监,一改老面孔,推出了时髦的针织衫、牛仔裤、高跟靴,一举成功。护肤品牌多芬更是大胆,请来“自豪、尊严、优雅、风趣”的96岁的曾祖母艾雷妮·辛克莱做代言人。结果无一不发现“影响力远远大于花瓶脸蛋、白纸大脑、瘦得没了月经的女孩。”目前国际广告圈内身价最高的不是妙龄少女,而是40多岁的妮可·基德曼。而国内目前的一线品牌也是“着意为成熟女性量身打造。”

“老黄瓜”们穿什么怎么穿这是个问题。但不管往身上披挂什么,总该表达出“这就是我”的自信。而自信的前提是友好和善的态度、宽容沉稳的表情、无忧无邪的圆润魅力。

至于说到本人,目前有两种说法会让我想起自己是只老黄瓜。其一是当面的:快告诉我你为什么总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其二是E-mail:看文章还以为您很年轻,(这不暗讽我装嫩吗),不想您儿子跟我差不多大。我毕业已3年,写了点稿寄去,望……嚯,跟那些在饭局上变着法问女人年龄的大老爷们一个德性,让人烦,把我当老大妈了不成?

还是儿子会夸我,他跟同学介绍说:那啥,她是俺后妈。哇哈哈——舒坦!

看《第一时间》,有条新闻说韩国人若送礼送排骨那是很重的礼了,这事我还真了解过。

韩剧演的热火朝天那会儿,有不少读者来电话问:这个国家的排骨、牛肉很贵吗?何以把那些东西精美包装后当重礼送人?吃上一顿肉或草莓等乐得够呛、感恩戴德可怜见似的,这个国家缺吃少喝?不会是翻译有误吧?后来我就约了开发区有涉韩婚姻的朱灵见面,请她帮我即或是帮更多的读者解开这个谜底。朱灵就把她这个“没女”——没姿色、没钱、没文凭的开发区女孩的经历和见闻跟我讲述了一番,成稿后发在了生活消费版上。

韩国地方小,要人家物产丰富种植养殖业发达是件不容易的事。他们的吃食真的很简单,尽是泡菜、酱汤类的东西,炸酱面就是比较好吃的饭了,韩国烧烤根本不是普通人家经常吃的。朱灵刚到韩国时,她夫家的姐姐请吃冷面,说是特意加了2个鸡蛋,端上桌时拿出了端满汉全席的架式,桌上有狗肉,天,怪不得他们很少养宠物,都拿来吃肉了。

在韩国,一颗白菜20元(以下均为折合人民币价,1000韩元折合7.8元人民币),一个苹果50元,一个刚下来的西瓜120元,草莓15颗一盒,约合人民币60元,小西红柿20——30元一斤,土豆6元一斤,黄瓜5个8元,这都是夏天的价。韩国的肉就是贵,猪肉最便宜的部位是里脊肉,这跟我们不同,30元一斤。排骨一斤要120元左右。五花肉120元每斤。牛肉超市优惠价也要120元一斤,他们不吃羊肉。鸡肉每斤40元。上等海鲜要300元以上,4个人吃顿生鱼片要1600元。炸酱面30元一碗,加肉面55元一碗,糖醋肉120元一大盘,口菇拌饭70元一份。啤酒也很贵,生啤酒500cc要24元一杯,烧酒21度,便宜些,所以韩国人喝啤酒的少。

韩国的菜饭太清淡了,实在不习惯,想中国、想家主要是想满足口腹之欲。回国后朱灵连吃了20天的大鱼大肉,水果更是花样翻新,体重长了10多斤。跟她过来的亲戚,刚来时都要闹肚子,因为突然大吃大喝,肠胃受不了。而且,他们都说到中国后才知道什么叫泱泱大国,什么叫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他们认为咱们的吃法太浪费,不讲健康。

朱灵的体会是:许多中国人现在丧失了对肉思而不得的感觉,到韩国去呆一段回来就知道大口吃肉的幸福了。

为了证明我国的强盛,应提倡以胖为美。

能想吃啥就吃啥不管别的,所以中国人幸福指数高。

不过,朱灵说,韩国虽说食品贵,但非世界级的名牌衣服不贵。交通非常发达,用交通卡换乘地铁、汽车都免费,车都特舒服。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很多,都不贵,社区里都有泳馆、健身房,买张月卡,洗澡、存衣服都免费了。电影院不管新片旧片一律56元,公园全都免费开放,人的文明程度很高,彬彬有礼。

韩国人一般的月工资是合人民币1万-1.8万元左右,女人很多都不工作,每家有2-3个孩子,白领的月薪2-4-5万不等。房子很贵,所以一个家庭要支付各种费用,生活压力非常大。

但如果拿中国人的月收入比,中国的物价并不低,比如排骨、牛羊肉、海鲜、饭店的食物等,换算下来跟韩国差不多。秦皇岛的工资收入和物价水平相比较还高过他们呢,这也是到韩国后觉得什么都贵得没边的原因。只是中国人讲吃,不委屈肚子,影视剧里都是大吃大喝的场面,不像韩国人那样拿吃事儿事儿的。

朱灵说的没错,我上周六买了几斤排骨,15元一市斤,和收入相比较真是比韩国贵,以后谁送礼送我排骨我也乐的颠颠地。

一直有糙老爷们之说,所以有新闻说在上海有个糙女俱乐部的周末沙龙,聚会的多是白领,就显得挺新鲜。

“主题居然是提倡说脏话,提倡女人应该毫无顾忌,用粗口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创办人黄小姐表示,这不过是一个表现女权精神和两性话语权自由表达的方式。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畅所欲言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话语权,而且主要是针对男女关系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性或异性。

黄小姐认为,提倡言谈中暴粗口无非是包装这一目的的“外壳”,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为了释放自己。一些青年人对于这种粗口聚会表示无法接受。争取女性权利,完全不必用忽视语言文明礼仪的方式来进行。语言美是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当然丢不得。一位教授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态或主义只会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缘于社会的多样化。我们可以从道德上去批判,她们的表现无非是对无法控制事物的一种恐慌感。

以我对记者这一行当的了解,这篇报道太事儿了,有明显文本造作色彩。事实或许就是一帮被各种问题困饶的女人或压根就啥问题都没有的女人闲着没事时凑一块娱娱乐聊聊天,说到痛快处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句妈的、傻B、王八蛋这类的中国词。等报道把教授请出来,我们就得和上帝一起笑了。不过我对教授说的“恐慌感”表示5折赞同,因为我想到两起路遇糙女的真事。

一次上班路上眼瞅着一辆“绿蝇”停在一茶楼前,里面那穿裘毛的中年女子款款下来,靠着车门点上一只烟,抽烟姿势相当老道。茶楼出来另一年轻女子,走到她面前问了好。烟女问:胖儿呢?在里边。让他出来下,有点事儿。遂出来一中年胖子。突然这女的仍掉烟抡圆了照那女的就打,嘴里是一连串东北口音的妈、B、操、婊子、不要脸。胖儿护着女的赶紧回去叉上了门,啥话没说。外面这女的也不追、不急,没事似的上车坐会开走了。肯定是第三者、换妻的俗故事,看热闹的说不全是。那女的先要离婚,离了男人才找的,又赚了钱。这女的时不时的来撒撒气,她不在秦皇岛,兴城的。

一次在理发店弄头发,进来一长发美女,真很漂亮。“熨熨头”。坐哪,冷冷的,两分钟后她掏烟、点烟,露出风尘样了。这边一烫头的女人对小工说:“小姐,xxx夜总会的,就租房住我们前楼,5个呢”。不想女子听见了,“等等。”她呼地站起来,走过来,照女的脸上就是一把抓,嘴里骂着嘎巴脆的脏字:“说谁小姐呢,小姐是你说的吗?你给当个小姐我看看,X样,脱光躺那都没人上你。”哇噻,我们赶紧劝架,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屋里静悄悄的,中间进来个男的感觉气氛不对疑惑地走了。我回来跟先生描述,他说不是你多嘴吧?你可别以为自己是记者就到处多嘴多舌,小心人家揍你。小姐的压力也不小,又都混不吝,除了爱钱对人恨着呢。

我是说,没有永恒的真糙,有点糙的女白领凑一块你一句我一句的以粗口对白也太滑稽了。糙得有的放矢,你没见会骂街会讲黄段子的小姐出台后啥样不知道,坐台时各个都那么文雅吗。

第二十四章 梦落水流红闲情万种;从二仙居想到几出戏;在粗糙中生活

红楼中有些女儿,有些情愁,一部书奠定了作者曹雪芹的大师地位,这部经典著作被无数的人敬仰着。《红楼梦》也是光影世界里的一座宝塔,激励着无数前辈拍出一部又一部经典力作。

“动什么别动红楼”——自电视剧《红楼梦》之后,20年来虽然坊间有这句话垫底,但《红楼梦》确确实实由北京电视台重拍了,且400多个人物实行全球海选,每一款造型出来都是一片哗然。很明显,在商业元素盛行的今天,无数双眼睛紧盯着《红楼梦》背后的经济价值,很快,围绕红学文化形成的鲜活的商业活动便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