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6708200000021

第21章 原始佛教思想(4)

于是,佛陀告诫摩罗迦子说:“如果有人这样说:‘除非世尊向我说明世界是否永恒或不永恒等这些问题,我就不跟随世尊修习梵行’,那么,这个人等不到如来说清这些问题,就已经死去了。这好比一个人中了毒箭,他的亲戚朋友要带他去看医生,而他却说:‘在把这箭拔出来之前,我先要知道这箭是谁射的?他是刹帝利、婆罗门、吠舍,还是首陀罗?他的名字和族姓?他的身材高大、矮小,还是中等?他的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他来自村庄、集镇,还是城市?他的弓是什么样的?弓弦是什么样的?箭杆是什么样的?箭羽是什么样的?’摩罗迦子!这个人等不到弄清这些问题,就会死去。”

接着,佛陀告诉摩罗迦子,梵行与这些问题无关,我们面对的是生、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佛陀说道:“因此,摩罗迦子!你要记住我对有些问题不予说明,而对有些问题予以说明。摩罗迦子!我对哪些问题不予说明?对世界是否永恒或不永恒等这些问题不予说明。为什么不予说明?因为它们无用,不是根本的梵行,无助于厌弃,无助于离欲,无助于灭寂,无助于平静,无助于通慧,无助于正觉,无助于涅槃。所以,我不予说明。摩罗迦子!我对哪些问题予以说明?我说明这是苦,这是苦的生起,这是苦的灭寂,这是灭苦之道。为什么予以说明?因为它们有用,是根本的梵行,有助于厌弃,有助于离欲,有助于灭寂,有助于平静,有助于通慧,有助于正觉,有助于涅槃。所以,我予以说明。”[3]

一、苦谛(dukkham、ariyasaccam,苦圣谛)

《杂尼迦耶》第56《谛集》中对苦谛的表述是:“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是苦,怨憎会是苦,亲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4]

《长尼迦耶》第22《大念处经》中对苦谛的内容有所描述:“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是苦,求不得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什么是生?各类众生诞生,出生,产生,生成,显现诸蕴,获得诸处。什么是老?各类众生衰老,齿落,发白,皮皱,寿命萎缩,诸根老熟。什么是死?各类众生倒下,毁灭,瓦解,消失,死亡,灭亡,命终,诸蕴毁坏,尸体遗弃。什么是忧愁?遭逢种种不幸,经受种种苦事,忧愁,忧虑,伤心,担心,忧心。什么是哀伤?遭逢种种不幸,经受种种苦事,悲哀,悲叹,悲泣,悲伤,悲痛。什么是痛苦?身体痛苦,身体不愉快,由身触产生的痛苦和不愉快的感受。什么是烦恼?内心痛苦,内心不愉快,由意触产生的痛苦和不愉快的感受。什么是不安?遭逢种种不幸,经受种种苦事,忧郁,沮丧,心烦,意乱。什么是求不得苦?处在生法、老法、病法和死法中的众生想要不处在生法、老法、病法和死法中,而不能如愿。处在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诸法中的众生想要不处在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诸法中,而不能如愿。什么是五取蕴苦?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和识取蕴。”[5]

在这段描述中,没有提及病、怨憎会(或译冤憎会,即与可憎之人相处)和亲别离(或译爱别离,即与亲爱之人分离)。但这些与生、老、死以及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都不难理解。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五取蕴苦。

五取蕴苦是由五种能执取(或执著)的蕴产生的苦,或者说,五种能执取的蕴就是苦。这五种蕴是色、受、想、行和识。

色(rūpa)蕴是指“四大”和源于“四大”的一切事物。“四大”(cattāro、mahābhūtā)是指地界、水界、火界和风界。界(dhātu)是指原素或要素。换言之,“四大”是指地、水、火和空四种原素。据《中尼迦耶》第28《象迹喻大经》[6],地界分为内地界和外地界。内地界“是内在的、自身的、坚的、硬的和执取的,也就是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骨髓、肾、心、肝、肋、脾、肺、肠、肠膜、胃、粪以及其他一切内在的、自身的、坚的、硬的和执取的。这内地界和外地界就是地界”。同样,水界、火界和风界也分内外。所谓内外,是指身内和身外。内水界“是内在的和自身的水、湿的和执取的,也就是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涕、滑液、尿以及其他一切内在的和自身的水、湿的和执取的”。内火界“是内在的和自身的火、热的和执取的,也就是因它而发热,因它而衰老,因它而燃烧,吃的、喝的、嚼的和尝的饮食因它而消化,以及其他一切内在的和自身的火、热的和执取的”。内风界“是内在的和自身的风、动的和执取的,也就是上行风、下行风、胃内风、腹内风、肢体循环风、入息风、出息风以及其他一切内在的和自身的风,动的和执取的”。[7]

受(vedanā)蕴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或心)的感受。前五者也统称为身受。据《中尼迦耶》第44《有明小经》[8],受有三种:“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乐受是“身或心快乐适意”,苦受是“身或心痛苦难受”,不苦不乐受是“身或心既不适意,也不难受”。同时,“乐受以保持为乐,以变化为苦;苦受以保持为苦,以变化为乐;不苦不乐受以智为乐,以无智为苦”[9]。

想(saā)蕴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的感知。受蕴是眼、耳、鼻、舌、身和意接触色、声、香、味、触和法引起的感受,而想蕴是眼、耳、鼻、舌、身和意接触色、声、香、味、触和法引起的感知,例如,“感知青色、黄色、红色和白色”[10]。受蕴偏重感觉,想蕴偏重认识。也就是感知事物的表相或特征,形成概念。

行(sakhāra)蕴是指“造成聚合者”(sakhatam、abhi-sakharonti)[11]。行有三种:身行、口行和心行。“入出息属于身,这些法受缚于身,所以入出息是身行。先有寻和伺,而后发为语言,所以寻和伺是口行。想和受属于心,这些法受缚于心,所以想和受是心行”[12]。据《长尼迦耶》第33《等诵经》,行又分为“善行、不善行和无记行”[13]。行也被称作“思”(cetanā,或译“意志”),有六种:“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和法思。”[14]《增一尼迦耶》的《六集》中记载佛陀说:“众比丘!我说思是业,因为一个人有了思,才有身行、口行或心行。”[15]因此,行可以理解为意向、意志或业力。

识(viāna)蕴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的识知。眼、耳、鼻、舌、身和意接触色、声、香、昧、触和法,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识知什么?例如,“识知酸、苦、辣、甜、涩、不涩、咸、不咸”[16]。据《中尼迦耶》第43《有明大经》,“识知乐、苦或不苦不乐”。同时,“受、想和识互相结合,互不分离,不能分解知其差别,受者想之,想者识之”[17]。

二、集谛(dukkhasamudayam、ariyasaccam,苦集圣谛)

《长尼迦耶》第22《大念处经》中对集谛的表述是这样的:“爱(tahā,或译渴爱、贪求)引起再生,伴随喜欢和激情,随处寻求欢乐,诸如欲爱、有爱和无有爱。爱生于何处?住于何处?凡世上的可爱者,可喜者,爱生于此处,住于此处。”什么是世上的可爱者,可喜者?眼、耳、鼻、舌、身和意,色、声、香、味、触和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和法想,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和法思,色爱、声爱、舌爱、味爱、触爱和法爱,色寻、声寻、香寻、味寻、触寻和法寻,色伺、声伺、香伺、味伺、触伺和法伺。这些是世上的可爱者,可喜者,“爱生于此处,住于此处。这就是苦集圣谛”[18]。

“集”(samudaya)的意思是集成或生起。“苦集”也就是产生苦的原因。《大念处经》对集谛这一表述与《******经》一致,突出渴爱是苦的根源。《中尼迦耶》第109《满月大经》中有类似的说法:“五取蕴以愿望(chanda)为根源。”“执取(或执著)既不等同于五取蕴,也不脱离五取蕴。执取就是五取蕴中的愿望和激情。”[19]

集谛的另一种表述是:“缘无明故有行,缘行故有识,缘识故有名色,缘名色故有六处,缘六处故有触,缘触故有受,缘受故有爱,缘爱故有取,缘取故有有,缘有故有生,缘生故有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由此生成一切苦蕴。这就是苦集圣谛。”[20]

这也就是“十二缘起”(paticcasamuppāda),或称“十二因缘”。《杂尼迦耶》第12《因缘集》中,对十二支缘起作了说明:“什么是老?各类众生衰老,齿落,发白,皮皱,寿命萎缩,诸根老熟。什么是死?各类众生倒下,毁灭,瓦解,消失,死亡,命终,诸蕴毁坏,尸体遗弃。什么是生?各类众生诞生,出生,产生,生成,显现诸蕴,获得诸处。什么是有?有有三类:欲有、色有和无色有。什么是取?取有四类:欲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说取。什么是爱?爱有六类: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和法爱。什么是受?受有六类: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和意触生受。什么是触?触有六类: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什么是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什么是名色?名包括受、想、思、触和作意。色包括四大和执取四大的一切色。名和色合称名色。什么是识?识有六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什么是行?行有三类:身行、口行和心行。什么是无明?就是不知道苦,不知道苦集,不知道苦灭,不知道苦灭之道。”[21]

以上对于集谛的两种表述内容一致,只是后者突出因缘关系,将苦的根源追溯到“无明”(avijjā,即无知),以强调通晓圣谛的重要性。《中尼迦耶》第38《爱尽大经》[22]对“十二缘起”作了详细说明,其中有一段论述可以说是以上两种表述的结合:“已生和将生的众生依靠四食维持。哪四食?一是或粗或细的段食,二是触食,三是思食,四是识食。[23]这四食以何为因?以何为缘?以何为根?以何为源?这四食以爱为因,以爱为缘,以爱为根,以爱为源。”爱以下的因、缘、根、源依次是受、触、六处、名色、识、行和无明。“因此,缘无明故有行,缘行故有识,缘识故有名色,缘名色故有六处,缘六处故有触,缘触故有受,缘受故有爱,缘爱故有取,缘取故有有,缘有故有生,缘生故有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由此生成一切苦蕴。”[24]

三、灭谛(dukkhanirodham、ariyasaccam,苦灭圣谛)

《长尼迦耶》第22《大念处经》中对灭谛的表述是:“完全舍弃和灭除爱(或译渴爱、贪求),摒弃它,放弃它,摆脱它,脱离它。爱舍于何处?灭于何处?凡世上的可爱者,可喜者,爱舍于此处,灭于此处。”什么是世上的可爱者,可喜者,与前面对集谛的表述同。“爱舍于此处,灭于此处。这就是苦灭圣谛。”[25]

灭谛的另一种表述是:“缘无明灭尽无余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灭,由此灭尽一切苦蕴。这就是苦灭圣谛。”[26]

依据缘起说,集谛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灭谛则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中尼迦耶》第38《爱尽大经》中指出,通常之人以眼见色,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接触,以意知法,热衷可爱的色、声、香、味、触和法,厌弃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和法,“身念不坚,心思狭隘,不能如实理解心解脱、慧解脱,不能完全灭除恶法、不善法,因此怀有亲疏,感受乐、苦或不苦不乐,喜爱受,欢迎受,执著受,对受产生喜欢。这种对受的喜欢就是取。缘取故有有,缘有故有生,缘生故有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由此生成一切苦蕴”。[27]而出家之人不热衷可爱的色、声、香、味、触和法,不厌弃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和法,“身念坚定,心思无量,能如实理解心解脱、慧解脱,能完全灭除恶法、不善法,因此摆脱亲疏,感受乐、苦或不苦不乐,不喜爱受,不欢迎受,不执著受,对受不产生喜欢。缘喜欢灭故取灭,缘取灭故有灭,缘有灭故生灭,缘生灭故老、死、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灭,由此灭尽一切苦蕴”。[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