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空港
67063300000005

第5章

头天晚上,王泳陪几近崩溃的罗真真聊到深夜,第二天直接从她家出来赶回公司。经理老方昨天就已出差归来。空港快线车窗外,机场生活区的新旧楼盘不住往后退,她的目光掠过这些过去半年里她都去看过的楼盘,心里却一路在盘算着怎样汇报工作。

她自认这第一趟商务包机,自己处理得算是圆满。但是刚转岗,不能功高震主这种事情她也是知道的,到时候自然要说成老方的功劳。

王泳回到办公室,刚微笑着将和果子摆在桌面,还没说点啥,老方就带着遗憾的语气告诉她,“沈总说航线部还是需要人,让你回去。”

王泳当时正弯腰拆和果子包装,嘶啦,透明包装袋被撕开好大一道口子,差点滚出一粒和果子来。

她抬起头来,眨巴着眼睛。“什么?”

老方趋上前,将那盒和果子整整齐齐摆好:“说是有客人投诉,虽然很可能不会成为有效投诉,但中心打算把这事压下去,不上报公司处理。只是你暂时不能留在专机部了,沈总意思是,暂时让你回到航务部。”他身体跟王泳隔开一两米,开始痛斥那个投诉的客人,“这些客人也真是不靠谱!你说他自己迟到,还投诉个什么鬼!”

王泳没说话。真是奇怪,一开始明明不想来这个部门的,但现在这样被人轰走,居然又很不甘心。

她觉得嘴里涩涩的,下意识地捏了一块和果子就塞到嘴里去。这反应大概过于异常,老方开始有点警惕地看着她,眼神带点讨好。

国企最怕什么?员工闹事。

和果子又甜又腻,她费老大劲在嚼。办公室一阵沉默,老方在这静谧中耐心等她嚼完这块和果子。

王泳终于将这东西吞下后,忽然笑笑:“幸好我懒,大部分东西都还在航务部那儿没搬回来,这次不用麻烦啦。”

老方也笑:“不不不,这件事查清楚后,你应该很快会回来的。反正在这里的东西你就先放着呗,有需要时再回来拿。”

——“别听老方瞎扯!”这是王泳回到航务部后,程慧珊跟她说的第三句话。彼时两人站在办公楼天台,不知是因为头顶正好有飞机划过,还是因为程慧珊过于激动,她提高了音量。

狠狠吸上一口烟,她的手指一点一点:“才不是什么客人投诉呢。”

王泳看着不远处那块“空港经济区欢迎您”的牌子,语气沮丧:“是因为我打电话给陈总,沈总对此不满吧?”

程慧珊抬头,“你也知道老总还有一年多就退休,公司内部传言很多,沈总跟陈总都是热门人选。专机部是沈总分管的,但是这次功劳被陈总抢去一半。”

“但如果不打那个电话,航班可能会延误甚至取消。而现在的结果是最好的。”王泳据理力争。

“对公司最好的结果,对你最坏的结果。”程慧珊说,“你清楚区别吗?”

王泳对这种成功学思维表示抗议。“你还记得几年前将一架双发失效飞机迫降在哈德孙河上的英雄机长说过的话吗?他说,我接受的训练使我不能容忍任何低于职业最高标准的事。”

“他那句话的后半段是——所有航空公司和航空界的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致力于保证每一天的安全。”程慧珊将烟头扔到水杯里,“在我们这一行,安全是高于一切的法律。至于别的,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都在由人心操控的灰色地带中。机上有急病病人,我们一般会选择返航备降。但万一机上有旅客急着要见家人最后一面呢?再假如,一个旅客疼痛下不了机,规章规定,空乘人员没受过专业医疗训练,不该接触病患,只能等专业医护人员。但万一这个病患刚好是记者,回家后写了篇痛斥空乘冷血无情的稿子呢?你听从职业精神,还是听从自己内心?小朋友,这两个东西并不是永远站在同一队的。”

王泳哑口无言。

程慧珊拍拍她肩膀:“别把自己当救世主。你还需要磨练。近期内,沈总应该都不太愿意安排你什么任务,你就当这段时间闭关修炼好了。下一个机会来临,就是你出关的时候了。”说着,她将水杯塞给王泳,“替我拿去扔了。”

王泳开始了她的“闭关修炼”。白天上班,晚上看各种公司文件,看业界分析报告。程慧珊那番话一直在她脑海里。她不断想,当日自己不走流程,直接打电话解决问题,是否合适?什么是职业精神?日剧很爱演元气清新女主突破框界热心行事,最后所有人热泪盈眶,感激她解决了大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是违反职业操守的。

在闭关期间,王泳发现,程慧珊会在天台上、微信里跟她熟络、为她打气,但回到办公室里,就变得特别公事公办起来。

也难怪。

她毕竟是沈总派的人,而自己在沈总眼中已经成为“陈总的人”,程慧珊即使不要划清界限,也要在面上冷落她一下。

原本航线部常有的出国培训机会,现在也很少轮到她,倒是加班的机会多了不少。不过程慧珊在交给她加班任务时,总特地交代一句:Do and be seen doing.

这是在提醒她,只有被人看见的加班,才是有效的。

王泳不再对程慧珊灌输给她的成功学做法提出抗议。既然她这样教,说明这种做法是最管用的。

她过去曾思考,为什么国产职场剧爱着墨于主人公通过生存智慧获得职场晋升,而港剧日剧美剧更注重体现专业技能跟职场精神。而她对前者一度非常反感。

现在她想:谁说两者是矛盾的?她,王某人,要成为一个既有职业技能,又有生存智慧的现代女性。

从此以后,王泳一改在家边敷面膜边写报告的习惯,无论干什么都回公司做。用程慧珊的话来说,“你现在还是个单身狗,以后有老公孩子了,就不舍得离开家了。要装,就趁现在装。”

这个周六晚上,王泳约了好一段时间没见的罗真真吃夜宵。罗真真近来一点没闲着,跑健身房跑得特别勤快,面膜一张接一张地敷。

她的理论是:继续沉湎在失恋里,只会增加上一段感情的沉没成本,还不如迅速提升自我。

王泳很想知道,为何她总能那么清醒地为每样东西计算成本,贴上标价。今晚,今晚她一定要问清楚。还给罗真真发了个消息:“谁迟到谁买单。”

谁知道放鸽子的人是她。在去小饭馆路上,王泳接到程慧珊的电话——

“加勒比海北部一岛国强震,我们要派救灾包机过去。”

就像周末遇上天后发布离婚公告的娱乐记者一样,王泳再叫苦不迭,也只得乖乖赶回去。罗真真还不忘作践她:“我待会把账单发给你。”

公司在候机楼南工作区。王泳住在机场高速入口附近。她跑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路上仍热闹得很。在这条不算长的云霄路上,光24小时便利店就有好多家,从大排档到高档食肆、酒吧甚至糖水铺,都有脱下制服后的飞行员、空乘的身影。从食肆窗口往外看,是拖着行李箱来往的飞行员、空乘或安全员。

说起来,这算是城市的郊区,但其楼价之高与其地理位置不符。每次说起这个话题,王泳那些刚入职的师弟师妹都忿忿不平,慷慨激昂:“航空公司、机场跟空管的人都住附近,楼价能不高嘛!”

说着这话的他们,很快也加入了省钱购房大军里去了。

还在跟同事一起租房子的王泳,此刻赶到附近的班车地点,在夜色中急匆匆奔赴公司。机场高速上的灯,在车窗外疾速后退,一如既往地照亮她每个加班的深夜。

王泳赶到时,住在市中心CBD的程慧珊早已驾车到了办公室。夜里将近零点,程慧珊唇咬豆沙色,一袭冷冽的黑色长裙,站得笔直。她手里拿着一杆笔,正低头看航图,一伸手,露出腕上的男式表。

她抬头,见王泳站在门边,衣服上一只大大的Snoopy。程慧珊嘴角抽了抽,挥挥手,王泳赶紧像小狗一样靠上去。

这次岛国遇上强震,太子港是国际社会救援海地唯一通道,可以预见机场将会异常繁忙。

程慧珊用笔在上面点点点,“俄罗斯、美国……”王泳赶紧记录下来。

工作时,王泳还挺害怕程慧珊的,但她还是对于这个因临时任务深夜赶到办公室,依然神采奕奕,头发化妆衣服一丝不苟的三十多岁女人,相当佩服。

根据救灾包机方案,航班将飞越北京、安克雷奇、金斯顿,最后到达太子港。俄罗斯飞越许可、美国飞越落地许可、牙买加备降申请……都需专人24小时跟踪申请批复。

“可以吧?”程慧珊凝视王泳。

她咬咬牙,点头。

其实王泳也想变成像程慧珊那样的女人,只是她没有那种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奉献在办公室,三分之一时间奉献在出差路上的觉悟。有一次她跟室友张白聊天,对方的意见是:这个年头,要当一名成功的职场女性,就要有牺牲家庭的觉悟。

有时候她跟张白也会聊起公司里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女性。但那天晚上接下那份工作任务时,王泳不知道会让自己也成为茶水间里的谈资——

看到四楼那个女生了吗?一连几天都住在办公室哦。每天下班急匆匆地回家梳洗,就赶回来加班了……听说睡袋都带回来了,晚上住在这里……这么拼干嘛呀……年轻人嘛,又没结婚,听说连男朋友都没有……还是太天真,拼也没用,在民航的世界里,一切就靠关系,尤其女孩子,把自己熬坏了,怎么嫁得好呀……

这些都是事后张白告诉她的。张白跟王泳同属航务中心,负责航空气象预测。她有时候也埋怨工作没挑战性,但跟大部分人一样,她的斗志很快消散在卫星云图之上。耳边女同事谈论最多的,就是老公孩子、化妆品包包跟出国旅游。

这种央企机关女性之间的谈话,时不时都会绕到一个主题上:女孩子嘛,不要工作太拼,家庭最重要。

程慧珊是一个例外。王泳希望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例外。

为了不错过任何电话,这几天王泳到哪里都不离手机,铃声调到最响,包里随时放着充电设备。也没空化妆,反正也没人看。

因为她是那个“专人”,其他同事下班后,办公室就剩她一人了,睡袋在地上一铺,手机放桌上,也不敢熟睡。外国民航局、大使馆的电话,往往在夜半打来。

飞越许可、落地许可等文件的获取虽时间紧迫,但仍属按部就班的事。下一步,公司马上要派出救灾包机。

“盯紧一点。”程慧珊在微信里嘱咐她。过了一会,又补充一句,“这可是你出关的机会。”

太子港比想象中还要繁忙。王泳在新闻里看到,当地缺衣少药,尸臭弥漫。美国人接管了当地,机场接受能力极度有限,世界各地救灾航班都往那里飞。在他们发出落地命令前,航班只能在那儿等着。

王泳咚咚咚地从四楼跑到二楼。那里是一线人员集中的工作区,制作飞行计划、进行航班调度、接收导航信息、监控航路天气的,都在那边。她刷了门禁,蹲在签派员[1]的位子旁边,看他们跟机上飞行员一起计算剩余油量。

“最多只能等1小时20分了。”签派员满额的汗。

也就是说,假如规定时间内收不到美国人的落地命令,飞机必须就近备降金斯顿。

她手里捏着手机,低头走过工作区前由四块小屏幕拼接成的大屏幕。除了机场实况、气象云图和系统数据外,其中一面屏幕上连接着电视信号,新闻频道滚动播放着当地救灾信息。哭声跟异国语言压迫着她的耳膜。

扭头回到办公室,她跟资历最老的同事商量,是否要边请求协调飞机降落,边准备备降牙买加金斯顿。

“你还是先请示一下程女王吧。”同事脸上挂着微笑,扭过头去处理他的文件。

“她在出差……”王泳不懂,这不是常规做法么。

“那我也做不了主,你还是请示她吧。”他态度认真,像是在认真为她支招,“或者请示沈总。”

但每个字听起来,都像在跟这件事撇清关系。

王泳也明白,既然程慧珊安排她跟进这事,其他人不想掺一脚。办成了,跟他没关系。搞砸了,怕会牵连到自己。

王泳只得给程慧珊发了个消息。这个点,程慧珊那边估计还没起床吧。

按照惯例,顶头上司不在时,王泳可以越级给分管的沈总汇报。但是自从上次那件事后,王泳多少对沈总有点畏惧。

十秒后,程慧珊回了个信息,短短三个字——“报沈总。”

王泳听到自己牙齿在打颤。

王泳敲敲门,沈总喊了声“请进。”

王泳见他一身鸽子灰,很是利落,身后落地窗外是签派员休息区内的小花园。王泳只跟他挑重点的说。他静静听王泳汇报完,说了句“去办吧。有困难告诉我。”算是批准了她的方案。

“是的。”王泳正要转身,沈总突然又喊住她。她不自觉地一颤,回过身去。沈总说:“其他航空公司也在抓紧时间派救灾包机过去。你盯紧一点。”

王泳忙不迭说好。

她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才慢慢琢磨出这话的意思。现在全世界媒体都在盯着那边,中国派出去的第一架救灾包机上的公司logo,会成为新闻里瞩目的背景。

成败在此一举。

2009年1月15日,天气晴冷,有些薄云。风向偏北。全美航空1549航班的机长决定,向北起飞。

飞机离地后,机长发现了鸟群。挡风玻璃几乎全被鸟糊满,鸟群向飞机撞击去,发出强暴雨与冰雹般的声响,就像希区柯克《群鸟》中的可怕景象。

发动机内部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机身一阵剧烈震动后,机长闻到一股焦味。

两个发动机同时失效。

关键时刻,机长成功将飞机迫降在哈德孙河上。机上人员全部幸存。这位机长成为国民英雄。

在后来出版的自传中,这位机长说,他最钦佩的是那些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有专业精神,时刻渴望超越的人。

王泳不是个积极爬事业阶梯的人,但对有职业精神的人,她总是极度敬佩。她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电视剧里那种独当一面的职业人士。

现在,在她职业生涯中,她第一次遇上了这种机会。

平时,她联系的都是各国民航局,做些申请航线批复、飞越许可批复的常规工作。但这一次,她要打交道的,是外交部拉美司、驻当地维和部队、中国驻牙买加大使馆……

她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

“我们这边请求协调……”

“飞机要求降落……”

“对,我们可能会备降金斯顿……”

忙忙碌碌,四楼跑到二楼,二楼跑到四楼。在工作区问:“油量如何?”“机组情况怎样?”在办公室打电话:“是的,我们做好了备降准备。”

全中心的人都看在眼里。有几个瞬间,她忽然明白了doandbeseendoing的意义——何须装忙。当你真的用心做事,所有人都会看到。

一番忙碌,飞机最终仍然无法在当地降落,还是备降到金斯顿去了。

这一备降,就不知道啥时候能起飞。现在能够做的,只有主动的“等”——也就是反复催促。

奇怪的是,自认毫无事业心,一度得过且过的王泳,这次居然迸发了无穷的力量。这段时间内,她唯一的娱乐,居然是喝咖啡那五分钟里,看罗真真转发的各种鸡血——

《如何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成为女神的一二三四五步》

《真正的机遇就那么几次,你准备好了吗?》

……

看了两三篇她就发现,写这些鸡血的人,大多都缺乏社会经验。

难怪有人说,闲人才有空抱怨社会不公,奔跑着的人是没空的。过去王泳加完班,上床后依然会盯着天花板,脑子里胡思乱想。

现在,她一钻进睡袋就睡过去。

直到驻美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将她吵醒。电话那头说,航班可以起飞前往太子港了。

王泳边推开窗子边听这通电话,凉风吹进来,她彻底清醒了。

挂掉电话,她又拨了个电话到岛国那边的维和部队,最终证实消息准确。

王泳披上外套,离开办公室,沿着走廊往电梯口走去。深夜,这楼里楼外都闪着微弱的光,像海洋深处。她按下电梯,下到二楼,像潜入更深处的鱼。

电梯门开了,她刷了门禁,进入工作区。

这里24小时紧张运作,灯火通明,像海底深处的人鱼宫殿。

王泳找了个跟进国际航班的签派员问此事。他赶紧用卫星电话联系飞行机组。她听着他们的对话——“是的,金斯顿塔台已发布起飞命令。”这才放下心来。

查了一下,其他航空公司没有航班起飞。

这会是我国第一批抵达受灾地的航班,那上面装载着灾民们急需的各种物资。

王泳抬头看向工作区内的大屏幕,新闻频道仍在不断滚动播放当地受灾情况:小小的黑色孩童骨瘦如柴,在陌生的异国医疗人员怀中哇哇大哭。灾民不断徒手去挖埋在瓦砾中的亲人。联合国驻当地维和部队总部大楼在地震中被毁。中国八名维和人员不幸被埋。

在生命面前,她内心深深震动。与之相比,工作上的挫折,渺小直如蝼蚁。

注释

[1]全称为飞行签派员(Aircraft Dispatcher),负责航空公司现场运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监控等。是王泳所在的航务中心的核心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