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横冲直撞·浮沉
67056600000017

第17章 一飞冲天

一周后,顺时官微发布了四分钟的视频,东都报、娱乐新闻、敏捷车友会等大媒体做了转发,半天时间,转发量已经过万。

隔天,东都报在公众号和官微上同时更新了对顺时汽车的书面报道,标题为“一款什么样的新型汽车,能引起国际巨星麦克连恩的注意?”经几大媒体同时转载,再次成为热点新闻。

销售官网进来第一张预约单时,赵静尖叫着冲进姚奕的办公室……截至当晚十二点,官网累计接到五十三张订单,全部是个人预订。

姚奕激动得眼圈都红了,闻杰也很兴奋,握紧拳头,轻轻说:“成了。”

趁热打铁,闻杰还安排了一个月的追加宣传,火力劲猛,将由他亲自监督,根据热度和节奏有计划地推进。

正如闻杰预测的那样,网络的力量神奇且势不可挡,一旦形成局面,就会引发马太效应,短短一周时间,官网整车预订量从零部猛增到三百多部,并有持续激增的趋势。

顺时的公关电话几乎被打爆,有媒体、粉丝、消费者,还有汽车经销商——询问合作的可能性。

姚奕之前就同意了闻杰的意见,和三个主推城市的地方卖场达成全力合作,后在梁涛的支持下,又签下几家分销商,算是把基础销售网络建立了起来。

然而一旦进入实际运作,问题便接踵而至:他们的主要资源都集中在主推城市,原先布置的那些经销点只是象征性的,分布相当稀疏,但网络销售面向的是全国消费者,这就导致了不少客户想看样车却要跑到其他城市去,提车也多有不便的问题。

闻杰于是率领销售和市场两大部门,马不停蹄到多地考察,扩展签约,迅速增加了一批销售点,货运部也立刻跟进铺货,数日奔波,忙得人仰马翻,总算将这一漏洞及时堵上了。

常昊泽又提出必须重视售后服务的问题,不能仅仅委托给经销商的维修公司就算了事。

他在会上强调,“我们的车是依靠一个偶然机遇,并借助网络宣传的力量打响的,在一些同行眼里,肯定会认为成功来得太容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之前有多少赞誉,之后就会有多少诋毁。所以,我认为维修这块必须由咱们自己把控,减少沟通环节,及时响应客户。而且,直接面对客户也能让我们得到更牢靠的一手资料,为车子日后的性能改进提供保障。”

姚奕向梁涛申请建立售后服务点的资金,梁涛很快就批了。

成功来得迅猛而突然,连一贯淡定的梁涛都有点坐不住,在姚奕办公室激动得直搓手,“姚董,这一仗打得漂亮,你们太让我意外了!”

周应凯也被梁涛拉来座谈,此时也免不了强装笑脸恭喜姚奕。

姚奕谦虚说:“都是员工齐心合力的结果。”

梁涛朗声笑道:“那也得领导会用人才行——这次立大功的是闻杰吧?要请麦克连恩拍广告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对。”姚奕面露笑容,“主意是他想出来的,而且亲自跑去上海促成了这件事。”

梁涛颔首,“那么,之前是我看错他了。”闻杰初上任时的懒散曾令梁涛非常不满。

周应凯急忙做姿态,“整车形势这么好,姚董是不是得考虑做些存量出来?免得后面供货跟不上。”

姚奕说:“已经在做了。”

“人手够吗?不够我再从配件部调一批过去,支援你们。”

梁涛笑道:“还是老周想得周到。”

周应凯摆手,“都是一家人嘛,应该的。”

姚奕也不跟他客气,“上回从配件部转过来的一批人手,据下面反应,有好几个工作态度不怎么样。”

周应凯立刻说:“谁?把名字告诉我,回去我狠狠治。”

姚奕说:“我看干脆这样,我让常总给你开份名单出来,你就照那上面给整车调人吧,不在名单上但已经过来的,你还收回去,这样两边都省事。”

周应凯心里骂她得寸进尺,面上却还得装大方,“没问题,就照姚董的意思办!”

心情雀跃的梁涛环顾姚奕办公室,忽然说:“你这地方也太寒酸了,一点没有董事长的气派。这样,我给你批三十万,把这里好好装修一下,别给公司丢脸!”

姚奕想拒绝,转眸间看到周应凯阴晴不定的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借着梁涛的支持,不仅整车部人手得到充沛补充,姚奕还让丁蕴洁趁机对新配电机组作了调整。周应凯的首席心腹——电机大总管姜森一时动不了,但几个实际主管都换成了和丁蕴洁关系不错的,比如管生产的方涛,管技术的韩志伟等,这些人做事踏实,也比较敢说话。

丁蕴洁叮嘱他们,“有谁不合作的,该说就说,屡教不改的干脆换人。现在正是整车发展的关键时候,姜森再有意见也只能放心里,他要敢耽误生产,我写报告给姚董,连他一起换!”

主管们有了丁蕴洁撑腰,干活自然卖力,事无巨细都请示丁蕴洁,直接上司姜森那里只递交份报告走个形式。姜森虽然不爽,但显然早接到周应凯警告了,只是忍耐,并无二话。

这天丁蕴洁在新配车间和主管们开完会,正要回整车部,在电机二组门外和设备组的机修工高海撞了个正着。

高海嘴里骂骂咧咧,显然刚被人龇过牙,他又是一等一的爆脾气,一点小亏都不肯吃的人,自然老大不痛快。

丁蕴洁随口问:“老高,又跟谁拧上了?”

高海无处宣泄的怒气顿时找着出路,“哎哟丁总!我是那没事找事的人吗?这不刚经过二组库房,看几个人神头鬼脑不知忙什么,我就跟大赵搭一句讪,结果又把姜狗给惹出来了,连推带搡让我滚,你说他们心里没鬼慌什么?妈的!大赵那王八蛋也越来越没人样,居然跟着一块儿数落我,说我多管闲事!”

二组做的是老电机,归姜森实际领导,高海和姜森又一向不对付,丁蕴洁懒得多管,只笑道:“那你就踏实点,好奇心别那么强,知道人不好惹,还凑上去,不找挨骂嘛!”

高海黏在她身边走,一脸愠怒早已换成谄笑,“丁总,你们整车还招人吗?”

“你想来?”

高海猛拍下大腿,“那还用说!上季度涨工资,就整车的调整幅度最大,可把我们羡慕死了!”

丁蕴洁问:“前面不是调过两批人手吗,你没去报名?”

高海一脸义愤,“我报啦!愣是让姜森给筛掉了,那狗日的记仇,心眼就针尖大——丁总,丁总我可就指望你啦!”

丁蕴洁实话实说:“内部调动都两回了,短时间不会再动,要招人也得从外头找了,不然周总非跟我们急不可。”

高海一听先急了,“无论如何给想想办法啊丁总,不就您一句话的事儿嘛!”

丁蕴洁笑道:“我要一句话就把你弄过来,那别人也都来找我,我怎么办?”

“合着我横竖来不了?”

丁蕴洁见他横眉立目,一副要发作的样子,便玩笑似的哄他,“也不是一点希望没有,你先好好干着,等有机会,能为公司立个功什么的,不用我提,姚董肯定亲自把你办过来!”

高海愣愣的当了真,“什么样的算立功?”

丁蕴洁忍住笑说:“这你得自己琢磨了,我要知道,还不得抢了你的头功?”

整车部忽然陷入忙碌,每天都开足马力生产。试运行期间,工人们懒散惯了,节奏骤然加快,难免忙中出乱,再加上配件部借调来的工人大多是新手,来不及培训就上岗了,次品率直线上升,姚奕一听,又焦虑了。

闻杰说:“培训吧!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分批分班培训,我来组织。”

培训分两大部分,技术类和管理类,所有一线工人都得参加相应的岗位强化培训,由池达友、彭元和熟练工人在现场给工人讲解操作规范;管理类培训由闻杰负责,面向组长以上人员,内容包括更合理的工序设计、物流途径、生产区域货品摆放布局,以及怎样检查监督工作质量等实用方法。

除了培训,闻杰、常昊泽、丁蕴洁等人只要有时间,也都在线上盯着,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这样忙碌了一个月,勉强步入正轨。

生产例会上,常昊泽宣布,“今天开始,如无必要,可以正常上下班,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

彭元擦着汗大松一口气,“不容易,终于可以早点回家了!自从开始加班,每天到家至少九点半,老婆已经很久没给我好脸色了!”

众人笑,彭元本是个胖子,熬了这两个月,瘦了十斤肉,用他的话说,也算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