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33

第33章 用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2)

一是尝试一校两制,有条件的学校为部分代管不力的留守孩子提供一个寄宿制班,每周一至周五,孩子都在学校学习、生活,由老师进行专人管理,代理家长职责,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每个乡镇建设或扩建一至两所九年一贯制的住宿学校,满足留守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要求。三是每个县设置一所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学校。由财政给予相应支持。四是根据各自条件,每省或市办一所军事化管理的行政性违法儿童的工读学校,矫治、感化14岁以下的违法少年、流浪儿童。满足相应人员、设备、财力的要求。五是检察机关应适度延伸检察职能,融入学校的法制教育实践,帮助学校、家庭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对留守孩子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采取定期到学校为学生上法制大课、收集办案过程中留守孩子违法犯罪案例撰写成册以案说法的形式,加深他们对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后果的了解,丰富学生的法制课堂,保证学生效果。

创立专门代管机构

一是成立儿童关爱组织。解决留守孩子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凭某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奏效,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形成维权的工作网络,使留守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孩子都很关心,团委、妇联、文明办、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检察机关等单位都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帮教,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对留守孩子的关爱保护负责,在组织活动时经常是各自为阵,分散了保护的力度。针对这一问题,各级都应成立相对应的以某部门为主体,妇联、团委、关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检察、司法部门及相关志愿者组成的“留守儿童监管中心”,明确一个专门机构来牵头负责协调处理留守孩子的保护问题,使这一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是设立处理留守孩子权益保护事务的执行机构。1992年10月,沙县法院在福建省成立首家“青少年审判庭”,2003年12月,沙县又组建了“留守孩子”维权工作站。各县以上应设立同类机构,定期召开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了解留守孩子教育、保护方面的现状、问题,制定每一时期的保护计划和任务,能够将保护留守孩子权益、预防留守孩子违法犯罪落到实处。对留守孩子应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能够放在社会上教育的,决不投所投监,将着眼点放在对孩子的感化、挽救上,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公安、司法机关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帮教正在服刑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劳动改造是否彻底;利用现在已有的社区矫正系统,及时掌握被判处缓刑的孩子的思想动态,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得以纠正等等,使他们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为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政府部门应加强以“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创设挽救问题儿童机构”、“现有婚姻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的对应修改”、“建立社会支持体系,配套性开展留守儿童工作”为重点的政策研究;社会学界应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出发,加强以儿童越轨社会学为重点的社会学研究;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学术界,应加强对以“农民工权益”、“农民社会保障”、“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小城镇建设”、等为重点的社会转型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法学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违法与被不法侵害问题的法制措施的研究;教育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特殊心理与人格发展的研究;教育部门、群团组织、统计部门应组织实施普遍性的、连续性的对留守儿童问题基本数据的调查、统计、分析工作,为政策调整、法律法规实施提供可靠的基本数据和个案资料。由于留守孩子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与个案性等特点,导致现有的法律法规的缺位性、滞后性、被动性与非规范性、非系统性,目前,应修订《义务教育法》,做出有利于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性义务教育利益的规定;加大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的力度,进一步明确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责任范围,对刑法种类、有期徒刑长度开展研究针对从问题留守孩子中暴露出的农村社会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现实,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黄”、“赌”、“毒”现象的查处力度,由相关部门出资聘请一批家长、其他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文化市场监督员,对文化市场实行常年监督。拿出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向执法机关和新闻媒体投诉。留守孩子孤独的生活空间,沉重的学习负担,枯燥的生活方式,脆弱的性格意志,使之无法抵挡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

今后的重点应为网吧整治。各级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帮助建立和恢复乡村图书阅览室,对现有的农村文化个体户,如乡村书社、乡村报吧、乡村书吧等给予大力支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要课题。留守孩子管理服务工作责任主体应在政府。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将留守孩子管理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在开展相关配套性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各级政府相关工作责任制,将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到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中进行布置与考核,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是各级政府应保证足够财力朝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农村基础教育是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的基础事业,各级政府都有责任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投入。应改变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形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分级按比例投入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不断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三是发展农村地方经济,拓宽农民兴家立业渠道。减少留守孩子问题,最妥当的办法,是让土地留得住农民,养得起农民。根据农村实际,逐步形成教育、科研、推广一条龙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生产、流通、市场一体化的高效农业体系,是农民在农村安家立业的根本。湖南省平江县是一个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来通过政府内引外联,以酱干为主体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豆制品产业由此风声水起,成为了湖南省大豆产业化基地,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逾万个,走出了一条打工就业不离土的新路子。

四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近年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后,乡镇政府职能应由过去的催耕、催收、催粮、催款向公共服务转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的作用,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大量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而出现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性情孤僻、行为失范等问题,湖南省华容、汨罗等县(市)实行乡镇机关、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代管家长”责任制的经验,可以借鉴。

五是创新留守孩子的教育激励模式。湖南省华容县终南中学近三年来从正面捕捉留守孩子的亮点,设立留守孩子“自强之星”专项奖,并在人口稠密的集镇布置事迹光荣榜,以鼓励表现优秀的留守孩子,收到好的效果。前不久开展的“树孩子身边的正面典型,以留守孩子带动留守孩子,以留守孩子感动师生,以留守孩子感动学校、感动社会”的留守孩子演讲活动,又受到回乡度假的家长普遍的好评。借鉴这种做法,相关省、市、县、乡各级组织都可以尝试设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优秀留守儿童相关奖项,表彰优秀留守孩子、代管家长以及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典型,以鼓励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和支持留守儿童工作。

强化媒体舆论监督

维护留守孩子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孩子及留守孩子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好的监督机制。各级人大应监督“一府两院”履行职责,特别是对有涉及侵害留守儿童造成身心伤害,教唆留守儿童犯罪造成严重后果,引诱、教唆留守儿童吸毒、****等案情的,应给予更大的关注。

营造好的舆论环境,大众传媒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目前,留守孩子及留守孩子问题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许多基层干部和村民都认为这是家庭的私事,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家长的不负责任。新闻媒体应当发挥其舆论宣传作用,关注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督促和引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关爱他们。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向新闻媒体提供一些宣传稿件或案例,引导社会舆论,加大监督力度。

形成全民参与态势

在目前这个快速转型的社会里,在留守孩子家教功能已经处于基本缺失的情况下,要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湖南是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工作做得较早的省。200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对相关问题作了具体部署。

该省全部初中以下学校都推出了留守孩子教育包干责任制;共青团发起“关爱留守孩子”活动,全省20多万名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正式注册的志愿者;妇联为解决隔代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在组织开展以组建百名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建立百个“母亲教育工程”培训基地等为内容的“儿童早期教养进万家”系列活动的同时,组织省内儿童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精心编写全国第一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已于去年年初免费向全省留守儿童代管家长发放,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教环境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安徽省出台六项措施关爱留守孩子:一是建立档案;二是建设百所寄宿制学校;三是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四是设置亲情电话;五是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六是开展人文关怀活动。以此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欢乐,成长的快乐。安徽退休教师王直老人还自筹款项办起留守儿童寄养院,把放学回家面对空荡荡家庭的留守孩子集中起来,照顾他们的生活,找老师辅导他们的学习,让孩子们重新找回了家的温暖。四川省新建千余所“留守儿童之家”。村(镇)委会、妇代会干部,村(镇)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与留守儿童牵手结对,成为留守孩子的“编外家长”。成都、遂宁、达州、广元等地划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经费,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工作责任制,将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全国各地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投入到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注与亲情关爱之中。

在笔者的视野之外,肯定还有很多关爱留守孩子的感人故事。

应当说,一个全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笔者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是最富爱心的民族,我们党是最爱人民的党,我们的政府是最爱人民的政府。中国大有希望,中国的留守儿童也一定大有希望!孩子们在成长,爱在进行中,愿我们的留守孩子,同祖国所有孩子一样,在大爱的沐浴之下,享有和谐亲情的蓝天,两千万,一个也不少!

注:1.文中未成年人用名均系化名。

2.文中凡未注明出处的词作均引自当代著名词人蔡世平的《蔡世平词选》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