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21

第21章 生命悲歌为谁唱响(2)

——初一女生英子,父母外出打工,因长辈身体都不好,英子平时就一个人在家里居住。有一次英子两天没到学校上课,学校通过亲戚找到她家里,才知道英子洗澡时煤气中毒,一个人早已死在浴室;

——2004年暑假,伟伟、男男、健健等三名父母双双都在外打工的孩子,趁爷爷奶奶到菜园种菜的时候,和另外几个小孩溜到附近水塘游泳,结果三人全被淹死……

罪恶“伊甸园”

许多留守学生基本上处于松散放纵的管理状态,没有父母贴心的关爱,有的就到外面寻求一种精神慰藉和情感补偿。调查发现,由于女性生理特点,女生出现的问题比男生多,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与人发生恋情,受孕,流产,少数孩子甚至与校外社会青年同居。特别是有的女孩遭人诱奸,就茫然怀孕、生子;有的受人诱骗,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给整个家庭和自己未尽的生命留下无以抹除的阴影。

在调查中,绝大部分留守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结交网友、笔友。有条件的就以网络为媒介,没有条件的由同学做中间人相互传递纸条来交换信息。在频繁的交往中,有的通过一定的时间就发展为恋情。初中留守孩子涉足早恋,常常在校园里旁若无人地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已是学校见怪不怪的事。甚至出了问题去医院堕胎流产,看管的爷爷奶奶根本不知。

一女孩父母在外打工,跟奶奶一起生活,因为成绩太差,老师上门家访才无意中发现,该女孩很长一段时间根本没有回家住宿。而问起孩子去向,奶奶一会儿说在这个亲戚家,一会儿又说在另一亲戚家里。而经老师带人寻找,孩子真实的去向却是已经在外与人同居,且身怀有孕,最后不得不让其退学。

我所调查的一个初中,仅去年内就出现过两例留守孩子相恋怀孕生子的情况。

一例是在女厕所里生产,小孩被溺死(在调查时,许多同学都说还记得来自厕所里婴儿微弱的哭泣声);一例是在校外出租房里生下孩子。孩子存活了下来。这一例男生17岁,女生15岁。

没有父母在家帮着拿主意,双方便辍学,带着婴儿在出租屋里过一天只吃一两顿饭的日子。等到双方父母得知情况赶到学校,面对一条已经存活下来的幼小生命,很有些气急败坏的父母们,也只能默认。结果这两个孩子面对家庭生活的窘迫,只得由父母作主将小孩托人代管。之后像他们的父母亲一样,外出谋生。但因结婚没到年龄、打工也没到年龄,无任何特长技能,他们中女孩就帮人看小孩子,男孩到宾馆做起了服务生,成为新的一代长时间、低薪酬的打工者。那尚在摇篮里还不知世事的孩子,未曾脱乳,就成为了新生一代的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不久的将来,他极有可能重复他少年父母的命运。

而在我调查的几个省中,在近两年这种现象还有蔓延之势,尽管“家丑不外传”,留守女孩生子现象在媒体公开少,但仅我所调查过的一些乡镇,就说出了27例。

少女生子固然令人痛心,但比此更为痛心、甚至痛心到不忍提及的是,来自留守孩子之间的性残害已经惊现。

父母外出,精神空虚,同病相怜,互为依靠,代管失职,便可以任性胡为。无知孩子便成了性爱的牺牲品。

2005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中午,一省儿童医院急救外科主任把一送来的女孩抱到就诊台检查,顿时震惊得不能言语:这个12岁女孩处于休克状态,神志不清,下身的****被残忍地剪开,直肠及****均被剪破,大便、血液混在一起,其景惨不忍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残忍地以暴力伤害女孩的不是别人,竟是她15岁的堂哥,而两个无知的少男少女,居然在半年前就有了残暴的性行为。2004年10月,洋洋的母亲扔下父子去了浙江打工。洋洋父亲性格暴烈,自妻子出走后便开始酗酒,醉酒后常常对洋洋拳脚相加,每次洋洋挨了打就往爷爷奶奶家跑。爷爷和奶奶心疼孙子,便时常让洋洋住在家里。性格柔弱的丽丽在父母去广州之后,把野性十足、顽劣不堪的堂哥洋洋视为依靠,每当被小朋友欺负后,便向洋洋求助。洋洋成了丽丽最信赖最亲密的伙伴。没有母亲的监管,洋洋开始逃学,结交社会上一帮不良少年打架斗殴、上********、追赶调戏少女……而缺少父母关爱的丽丽也着迷上了不良网站的两性话题。本是两堂兄妹的他们由此各有所好,又惺惺相惜,便把对方作了自己临时的精神寄托。在平时生活中又没有父母监管,均有网瘾的孩子便受网上成人的不良教唆,发生了虐待式的“恋情”与残暴性的性侵害行为……丽丽由于整个生殖器被严重污染,子宫及输卵管粘连,成年后的丽丽生育机会几乎为零,谁也不知道,成年后的她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属于自己的这一悲剧。

广被媒体披露的留守女孩遭人强暴的事,在生活中更是屡见不鲜。

2004年3月,四川省一位13岁女孩小英,因父母长年外出打工无人看护,被一长辈多次以糖果和钱诱奸,小女孩不敢说,也不清楚自己的生理变化,最终酿成悲剧。在事先无人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一个孩子,未成年的小娃娃竟然当上了母亲。据媒体载,在小英所在的镇中学就有1600名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长期由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

外来务工的大潮造成许多像小英这样的孩子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成为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个群体。四川新闻网载,2003年5~6月,四川省一长期寄居亲姑妈家的肖姓女孩,多次被其表哥****而不敢告发。有报道称,2001年以来,三台县检察院共审查涉及留守幼女的案件有5件5人。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听到随州、京山多名留守幼女遭遇性侵犯等悲剧。

无处逃避的厄运

留守孩子因年幼常常不能应对意外,这样,看管孩子的老人一旦有点闪失,悲剧就难以避免。

我所调查的一个县2006年1月8日下午1时许,一个镇上5岁的留守儿童小杰在放学途中被一陌生男子强行绑走,接连8天时间,亲人几乎寻遍了学校、山上、池塘边,可没有人知道小杰的下落,该男子也一直没有露面,整个镇处于一片恐慌之中。后来通过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在该镇蹲守、排查,救出了被藏在民房二楼的小杰。小杰总算逃过“生死劫”。媒体以《5岁人质吃橘子挨过8昼夜》为题,花了整整一个版面报道了小杰被绑架的过程及案犯为什么要选择留守儿童下手的阴暗心理。据了解,小杰的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已经去世,平时是奶奶带在身边。小杰父母这些年在广东打工,家庭收入在村里处于中上水平,结果欠下了赌债的歹徒便乘小杰奶奶去了镇上赶集的当口,早早就躲在学校附近的草丛里待孩子下课,然后趁机一把抱走了小杰。而在报道中证实,该村1487人,外出人员500人,16岁至40岁的村民都已离开,留守儿童高达95%。

一媒体报道,广东惠州博罗的林就万夫妇长年在深圳打工,三个孙女全由80多岁的奶奶照顾。七年之内,姐姐林文婷因蜡烛引燃大火烧成双脚残疾;小妹林文思在帮奶奶提开水时被严重烫伤;二妹林文容六岁在家用柴火烧水时引起大火被严重烧伤,脸跟胸连在一起,眼睛因拉扯而闭合不上,双手、双脚畸形程度严重,被烧得面目全非,没有一个人敢面对面看她,被别人称为“鬼孩”。她四年来没有出过家门一步,更没有上过一天学。而像林家三姐妹这样的悲剧,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并不罕见。安徽省金寨县的小闵,父母在他七个月大时迫于生计双双到上海务工。2005年12月的一天,才九个月大的小闵从年事已高的奶奶怀中跌倒,双手趴在火盆中,等被发现时,孩子的双手已重度烧伤,不得不截去双手。

少年绝笔:活着不如离去

从媒体上我们不断地看到,一边是外出的父母一心为了儿女甘心情愿在外面吃苦受累,而另一边是留守孩子在冷清的家里不得不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与痛苦。而一旦这些委屈或者痛苦超出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有的孩子便轻易选择自杀来逃避这种不公的命运。不少孩子对父母常年在外表示“恨他们,自己被遗弃了”,许多留守孩子因无法摆脱压抑和孤独,在长年得不到父母关爱的情况下,痛苦地选择自绝人世。

2003年4月,一初二男生于父亲打工后到奶奶家生活,因向奶奶讨要交给学校的生活费,两次讨要讨不到,男孩便来到母亲坟前痛哭,最后回到自己破败的家,用砖块把门锁砸开,把棉被拖到床下,喝农药而亡。直到三天后,已多日不见孙儿的奶奶才想起去寻找,第四天,奶奶推开她已一年没开过的儿媳的门,从孙儿原先睡过的床下,找到了他的尸体。

2005年11月,笔者在一个小山村,听到一件相类似的事情,一女孩在母亲再次离家外出打工的第二天早晨,即喝农药自杀,令当地一片哗然:女孩成绩优异,性情乐观,平时很善于帮助别人,是什么让她自杀?原来女孩母亲外出打工,家里就父亲一个人种着十亩田土。没有母亲的照料,父亲沉重精神压力无可消解,脾气就变得格外暴躁,尽管懂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很多的家务活,但稍有不顺,父亲还是要打她骂她。看到别人家女孩十几岁还是母亲怀里的娇娇女,自己小小年纪就要失去母爱,像个苦力一样从事繁重劳动,还得要遭受父亲的打骂,女孩在母亲出门的当晚又一次遭受到父亲的打骂后,伤心欲绝,整整一个晚上未眠,便一气喝下了放在家里的半瓶农药。

在网络输入“留守孩子自杀”字样,呈现出的惨境触目惊心。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足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灾难的极端案例:

——13岁小孩涛涛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生活,但他却在生日那天以上吊自杀的方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给父母及爷爷奶奶无尽的伤痛。

——家居鄂北大山深处的小强,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却在2006年春天投河自杀。半月后,才在堵河找到他的尸体,还发现了小强的万言遗书。父母看了遗书后才知道,小强因一次劳动摔伤之后留下了很严重的头疼后遗症。

——武陵传媒网载:黔江区濯水镇14岁少年平时住校,放假回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在遗书中称觉得活着没意思,在家中服钾铵磷自杀。

——湖北浠水县13岁留守女孩自杀前,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妈妈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就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那短短的一段时间才能与妈妈在一起……要是我家不穷该有多好……妈妈,今晚,你是否听到我的哭声,是否感到我在想你。”从日记里,我们不难看到一颗脆弱、孤独、寒冷的心在哭泣。

许多花一样的生命就这样瞬息消亡,让人扼腕叹息,沉痛不已。

“总记得,花猪栏里闹;总记得,花鸡枝上叫。荷花白,谷花黄。归来放学抓猪草,几家顽伴捉迷藏。喊声声,声巧巧,是亲娘。”儿童在冷清清的家里,如何不忆起父母在身边时的那种无可替代的温暖与呵护?如何不一次次地满怀期盼等待父母亲情的回归?可一旦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这个年龄不应该承担的东西,在重压之下,有的就难免采取过激行为,给父母、给家庭、给社会留下言之不尽的疼痛。

看着像花蕾一样稚嫩的生命一个个瞬息消亡,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子女最痛父母心,本来父母外出吃苦受累拼命挣钱,为的是孩子能更美好更快乐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却不知他们等到的会是如此的噩耗。

命运,竟会给无数的父母开出一个个如此残酷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