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20

第20章 生命悲歌为谁唱响(1)

留守子女的监护问题,是外出打工父母的一块心病。年轻父母纷纷外出,在农村中留下的大部分人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儿童一般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的干脆把孩子托给邻居朋友照顾。无论是哪一种情形,他们的生活环境都远远不如在父母身边。留守孩子因得不到应有的监护和正确的引导,出现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导致人身伤亡等悲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我所调查的一个山区镇,近几年镇里外出打工人员达18000人,每年打工收入过亿元,打工经济成为镇里的经济支柱,一栋栋的小洋楼在山里建起。但在镇里3000多名留守子女中,每年都有三四名溺水死亡的学生。一连串的事件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实际上遭遇着较为严重的生存危机。笔者在五个省份农村中小学调查,留守学生同样也普遍存在着因家庭教育监护不力和亲情缺失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无论走到哪个乡镇,都能听到由于监护不到位而出现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一家四子遭水淹土埋

首先,让我们记住他们像鸟儿划过天空般美丽过的名字:程程、翔翔、燕子、翠儿。

城市永远是年轻的!除旧迎新,当然是城市建筑领域里永远不败的主题。

无论是欠发达地区的小县城、省城,还是沿海发达地区,一片片旧楼的推倒重建,一栋栋新楼的拔地而起,都吸引了数不清的民工拥入,也造就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大做发财梦的乡里能人。

于是,一个个机砖厂应运而生。

一个丘陵区的机砖厂为就近解决取土的问题,使用惯常的做法,用推土机开挖出了一个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坑,后积水成了水塘。水塘离本地初中不到两里,山能壮威,水能养性。风景秀丽的校外山景诠释着山里孩子特有的野性,这个人工水塘自然也成了孩子们酷暑时流连忘返的地方。只是孩子们万万想不到,这个人间“仙湖”若久掘,必成深潭,不停地开挖下去,它也会成为一个食人性命,吞人魂魄的陷阱。

2003年5月的一天,因为父母皆出门打工、同时由奶奶代管着的翔翔、程程两亲姐弟与表妹燕子一起,来到这边山上摘杏子。

习习凉风好爬山。路上碰上了一女同学,便邀上她一同前往。

天气炎热,习惯了无拘无束、几年已无父母管束的弟弟程程不顾劝阻,想都没有想后果,就拉着姐姐翔翔跳进塘里“凉快凉快”,扯女同学下去时,女同学说,父母出门交代过不准玩水,玩了会骂人的,不肯下,并要他们快点上来,说“有落水鬼”。无奈他们正玩在兴头上,不肯上岸,同学只好待在岸上边不停地催他们,边等。

姐弟俩戏嬉了一会儿,刚想靠上另一边岸头,谁知却跌进一个更深的陡坑。为救表哥表姐,情急之下的燕子哭着喊着跑到坑边,伸过手去死劲拉,就在燕子一声“妈妈——”的惊恐叫声刚刚钻出喉咙,瞬息间,燕子被表妹拉下水里,陷入了与表哥表妹同样万劫不复的生命地狱。紧接着空寂的山谷开始飘荡起那位没有下水的同学惊恐万状地呼喊声:救命啊!来救命啊!三姊妹落水了!快来人哪!而此时正值午后,山隙少有人烟。没有人听到她的喊声。

等到孩子的父母被乡邻以其他理由骗回自己的家,看到三个原来活蹦乱跳的孩子陡然间成了并排摊在土坡上的三具尸体,来不及哭喊,一下子昏死过去。后事,是好心的乡邻帮忙操办的。

三个小孩,三个木匣,一个大坑埋下去,围观几百人,就这样,孩子们被埋在了水塘边的山边上。

孩子母亲在熬尽了无数个撕心裂肺的日日夜夜后,找到医院,花上数千元钱做了输卵管重接手术。第三年,历经生命的又一次大痛,母亲含泪再产下一子。两口子考虑到在外打工处已好不容易成为企业骨干,回到农村又没有合适的门路,便用攒来的钱在城区买下了一套三间三层的房子,又在集镇上买了一栋房,上面让母亲住着,下面出租,将幼子再次托付母亲照管,打算再挣够两年,等孩子读书了,就带儿子进城里生活。

孩子随奶奶住在集镇的新房里,转眼一岁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在奶奶的照顾下,孩子听着楼下不时鸣叫的汽车声,看着往来川流不息的人流,在父母的忽视中一天天长大。打工满两年后,母亲回家来看儿子,可屋里屋外不见儿子,便赶忙出外寻找,就在这时,母亲隔着花坛看到了儿子……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儿子在转过花坛时,被急速行驶的汽车碾在车轮之下。瞬息间,活蹦乱跳的儿子成为一摊僵血。不再动弹的尸身像极了一个巨大的血色问号,涂写在鲜花拥簇的花坛旁,也像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利刃,万刃齐发,把她的心瞬时戳成碎片……“一家四子遭水淹土埋”这个家庭悲剧,是2006年7月底从一县妇联材料中最先获知,然后去调查的。那时,离这家最后一个孩子出车祸丧生还不到两个月。因为不能去加深其父母亲的悲痛,所有的情节我都是通过反复走访孩子的同学、班主任老师、亲戚邻居和所在村组干部才得知。

大年三十,我的悲情日记:

当我最后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是2006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本是农家习俗赶在新年前摆酒敬诸神、辞旧迎新的日子。来到这个寻常得在中国乡村版图上随处可以看到的乡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祥和气象,喜庆的鞭炮声一直在不停歇地爆响。阴了好几天的太阳,也从早天的细雨薄雾中露出脸庞,给田野镀上了一层暖暖的亮色。上午九时三十分,我来到这家门前,想看一眼一直没有见过面的孩子父母,但大门紧闭,里面寂静无声。庭院杂草已露峥嵘之相,后面的菜园里,几畦过冬的菜类挤在蓬勃而生的杂草间,恐怕是早已无人问津。只有歇在枯枝上不时被鞭炮惊飞的几只鸟儿,在“叽咕叽咕”鸣叫,像是在说:“凄苦”、“凄苦”。

走过邻家三四户,有两家门户半开半合,听不到半点人声。显然,这两家尚属出门在外解决生存的一类。而紧连着这几家的,是一户场面格外热闹的人家:高大的楼房被粉刷一新,铺上了水泥板的院坝里,搁两张牌桌,大人小孩散坐其间,喧哗声不断。门楣上一副烫金对联格外醒目:“种棵摇钱树摇钱,买个聚宝盆聚宝”,横批:“日进斗金”。显然,这是一户打工攒了些钱回来吃团圆宴的户子。我看见就在他们家不断燃放的鞭炮声中,隔壁一老太出现了,她带着两个约两岁的男孩在自家草坪上捡拾这家人未燃尽的鞭炮,男孩子将捡拾到的一颗颗放得吱吱地响,嘴里还在不停地在喊着:“外婆看,外婆看。”外婆没有去看。外婆的视线停留在遥远的村口。我知道,在农村,还有许多这样的老人,只要儿女们没有回来,他们颤巍巍的小脚既要撑着自己说不定哪天就会停顿下来的年迈日子,也还得承载住孙子对未尽的岁月无限炽热的希望与梦想。

似乎是受到了孩子笑闹声的感染,一对肩挎背包从我身边走过的中年夫妇慢下脚步来。女的不时掉转回头,痴痴地朝孩子观望,男的也不时回过头,但他只是扫一眼孩子,便拉着女的往前赶。

转眼就到了三个小孩的坟地。见坟地野草上仿佛刚被人添上的新土,回想起刚刚过去的夫妇,我猛然惊觉:那擦身而过的背着行李的中年男女,不就是饶家孩子的父母吗?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我始终不敢追随上前,我怕我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他们永远结不了痂的伤口而让它们再次淌血。低头望着孩子们不能形成高度的坟茔,耳边轰响起在不远的学校曾经听到过的叽叽喳喳的笑闹声,这种无邪的笑,此时以从来没有过的锐利刺疼着我的心,想必也将永远地疼痛在他们父母的心间,伴随着这对父母绵延的生命,让他们的父母亲人,伤痛一辈子。”

“家乡近,梦乡长。心中有尺为谁量?秋风又扫中原月,片片相思片片凉。”这些父母本是为了儿女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而长年奔波在外,吃尽苦头受尽劳累,却万万没有想到,兴家的梦圆了,有了不菲的收入,盖起了气派的楼房,而人去楼空,人却没有了。伤心父母又有几个愿意回到伤心之地?

少年之星陨落校外出租屋

女孩娟子自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就双双外出打工,自己一直由奶奶带养着。转眼已进初中,父母看着几年辛苦换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便找到两个有女孩的打工人家,一合计,便将三个女孩送进了校外的一出租屋。随后,等不及与教师见个面便匆匆离乡。第二期开学,班主任给父母打来了电话,申明如果孩子不住校,其父母必须与学校签一个协议。通过双方多次协商,协议总算签下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学生在外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学校概不负责”。似乎老天为了考证这个协议的实用性,就在这个协议签下还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意外事故真的发生了:一天下晚自习后,娟子像往常一样收拾书本,走出教室、校门。这时,娟子心脏病发作,毫无经验的娟子强忍着往出租屋走。回到出租屋后,两个同学没有回来,屋主房里已拉灭了电灯,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同室女孩回到房内。疯闹过一阵再来叫娟子时,她们已经无力回天。由于没有成年人在场,没人采取正当的救护措施,等到叫来班主任老师和救护车,可怜的娟子早已赴上黄泉路。

在学校周边调查时,班主任老师说起这件事来还十分地痛心:失去了一名好学生。女孩在学校表现特别优秀,舞蹈,美术都有爱好,尽管父母不在,但从不孤僻内向,在同学中有着很强的号召力,曾被评为初一的“校星”。一个这么有前途的好学生,就这样走了。

学校周围的人说,当时痛不欲生的娟子父母把尸体摆在学校门口,迟迟不肯移走,停了好长时间。围观的家长和学生达几百人。几天几夜,父母在学校门口捶胸顿足,骂自己不是人,害了孩子;骂学校老师不是人,误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听到的人心里直打哆嗦。

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穷的”。而在笔者漫长的采访过程中,我更想说出的是,在这个注定会逐步走向和谐的社会里,看着这些草根孩子由于应有的监管不力,连最起码的健康生命权都被残酷地剥夺去,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撕心大痛:

——2005年7月,正值夏季,安徽省肥东县一村小学3名学生在放学后下塘游泳,全部溺水死亡,3名学生家长均在外打工;

——2005年5月31日,涟源市荷塘镇发生特大洪水灾害,12名儿童死于洪水中,其中有11名属于留守儿童;

——重庆大足县农村两名由老人抚养的孩子在家玩捉迷藏时,一个孩子躲在木箱中,因箱扣落下被活活闷死;

——郧县,2004年发生了一桩留守孩子被活活饿死的惨剧,这名幼子本来是由爷爷照料的,后来爷爷突然病死,小孩被困家中而饿死,一周后,由于尸体腐烂气味难闻才被邻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