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学人访谈(2)
诗是你在世界上消失不了的声音
—牛汉谈诗
牛汉,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县人,1923年出生,蒙古族。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诗集、散文集等20余种。曾获马其顿“文学节杖奖”、“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问:您的诗,经常缘物抒情,借自然界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怀。像《鹰的诞生》、《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蚯蚓的血》、《巨大的根块》、《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汗血马》、《呐喊》等都是这样的作品,您把它们称之为情境诗。从小处看,它们是个人生命意识的真情流露,从大处看,所刻画的是一个民族的风骨和精神。您选择这样的情境是偶然还是必然?
答:“情境诗”的说法是歌德提出来的,是指直接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结晶出来的诗,不能离开创作时间与人生境遇以及真实的生活,更不可离开心灵而去构思诗。
我的诗跟我一生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写的是带有自传性的内心活动,诗反映了我的生命状态。我的诗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出现在1940—1942年,在甘肃天水读高中的那三年,写了几百首诗。第二个高潮是1972—1974年末,在咸宁干校后期。
早在1936年冬在家乡读初中时,我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毫不含糊。1938年冬天15岁的时候加入共产党。16岁,我想去延安,做教师的父亲不同意,说:“你还是好好念书吧。”我内心苦闷,写了长诗《鄂尔多斯草原》和五百行的诗剧《智慧的悲哀》,表达追求革命、胸怀理想的人生境界。1946年春天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大学没毕业,就被国民党抓进陕南汉中监狱。同年秋在伏牛山从事革命活动时,还差点牺牲。这些人生经历,决定了我的诗反映的不是“小我”,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概念的个人,而是胸怀大志,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个热血青年。
《鹰的诞生》、《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汗血马》等都是在咸宁干校时写的,那段时间,管制放松一些,我能够跟大自然直接接触,动植物的形态和命运深深地感动了我,写这些诗不是政治上的简单控诉,而是要吐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情况,写出我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
问:有人评论您的诗不可避免地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在经过那么多苦难之后,您还说:“我和诗,一生一世相依为命,从不懊悔,更没有一句怨言。”是什么支撑了您的这种信仰?
答:说我的诗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并非哪位评论家的说法,是我的自我认定。我年轻时是热血青年,现在是热血老年,血还没冷,血冷了,还写什么诗?还有一个原因,我一生有幸,结识了很多文化名人,比如1949至1950年我给老革命、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成仿吾当业务秘书,受他的教诲颇多。胡风、艾青、田间、冯雪峰、聂绀弩、张天翼等,他们的人品和作品对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不能背叛革命理想,也要对得起关心我、爱护我的这些革命前辈和文坛前辈。
问:面对苦难,您好像更多地选择了沉默。
答:我这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只叹气。
问:这是不是太悲观了?
答:前两年,出访保加利亚,在一个晚宴上,人们喝酒唱歌,热气腾腾,唯有我沉默。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喝酒?”我说:“从不喝。”问我的人说:“好!为什么不唱歌?”我回答说:“几十年不唱了!”沉默,他们不理解我。我深深地大声叹了口气。那人又问我:“为什么叹气?”我沉默不语。他们茫然地望着我。我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叹完气,我笑了。叹气不是悲观。深深地叹一口气,像唱歌一样地叹气,能把内心的块垒吐出来,比唱歌还痛快。我原来也喜欢唱歌,我是蒙古族,小时候唱蒙古长调,唱得很痛快,大学时在合唱团唱男高音。1969年,我在干校时唱革命歌曲,有个小将向我吼:“你也配唱!闭嘴,闭上你的臭嘴!”从那之后,我就再不唱歌了。
问:您多次说过,每次写诗,心情紧张与不安的程度,几乎与初学写诗时一样,每写一首诗,都好像是第一次写诗。很多人的创作往往是在不断重复自己,您为什么会有这种创作的新鲜感?
答:我的诗不成熟,没定型。我不承认自己的诗已定型,定型就是不再发展。我永远在探索,在跋涉,在向前迈进。新诗要讲个性、讲自我,但并不是低下的、琐碎的、没有理想的个性和自我,要通过个人的感触,真实反映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不是简单流露,而是很深沉地吐诉和表达。写诗,我从不重复,绝不在原地徘徊,每首诗都是一次新的发现,没有新的第一次发现的感觉,我决不提笔。
问:写诗给您带来的最大快乐是什么?
答:不是快乐,是痛快。诗把内心的一切块垒都倾吐了出来,写完一首诗,心灵得到一次解脱。有的诗像叹一口气,很舒服,很痛快。该写诗,如不写,整个人闷得慌。
问:面对当下诗歌的低迷,我觉得不能单纯怪罪诗人脱离现实,无病呻吟,这种现象有,但不是全部,有相当一批诗人在从事着严肃而高尚的写作,只是由于社会过于物质化、商业化,诗和理想主义才成为一种近乎奢侈的东西。您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一个诗人应如何摆正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诗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体现?
答:要做第一义的诗人,不做第二义的诗人。第一义的诗人就是人和诗血肉相连,人不能背叛诗,诗也不能背叛人。第二义的诗人就是人和诗可以分开,诗写得好,但人品却不纯正。
这个社会有人浮躁,有人深沉,我从不浮躁。我活得简单,尽力单纯些,自由自在地清苦地活着。我不用电脑,不上网,我与世界的联系不通过任何媒介,而是和世界、人生以及大自然直接联系。别人会说我不愿接受新时代的新鲜事物,是一种落后的、原始的生存状态。但我活得清净。我坚信历史会不断前进,诗也会飞跃起来。我的座右铭是:有容乃大,得大自在,默默而存,问心无愧。多方面吸收,才可使心胸博大,活得自信,不会被蒙蔽。搞创作,主要靠自己心灵对大千世界的感应,决不要被物质化、商业化所左右。
问:您对新诗有信心吗?
答:当然有,从来没有动摇过。没有诗的民族是悲哀的。现在是历史转型期,有些年轻人的诗缺乏意象,结构不完美,几乎没有韵律,甚至没有节奏,诗写得不成熟。我相信他们会不断地调整自己,他们有很大的成长的空间,我祝福他们。
把字镀上阳光
——金波谈儿童文学
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35年生于北京,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先后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雨铃铛》等20多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影子人》等10余部,还创作了《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小红花》、《少先队友谊之歌》等数百首歌词以及散文集、评论集多种。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问:您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让自已回归到童年时代的感受,让自已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得更紧,这就是为孩子写作的全部奥秘。”但不同时代、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儿童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您怎样去把握这种不同?
答:我说过“让自己回归到童年时代的感受”,这是我多年来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切身体会。这“感受”,更多的是源于童年时代接触到外界事物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和体验。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儿童文学创作,是因为我发现自已对于童年生活有着很强的记忆力。这种记忆力还不仅仅局限于记得童年的故事,还记得许多细节,甚至那个时期的某些声音、气味。更重要的是引发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那都是一些属于孩子所特有的,比如:新鲜感、好奇心、同情心、想象和幻想,等等。每当体验到这种感受,我的思维方式就更加活跃、有趣。我像回归童年,变成了童年的我。我在“复活童年”以后,才能进入写作的状态。所谓“复活童年”,主要是指复活童年的感觉和思维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上述谈到的共同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外,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历程对儿童也会有不同的影响和烙印。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具有丰富的童年体验,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把握住不同历史时期儿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容易和他们交朋友。那个时候你同样可以回归到“同龄人”的精神状态。当然,这种“回归”并不排除思想,甚至更加需要作为作家对于儿童感觉的分析和思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是既有鲜明生动的儿童形象,又有深刻的思想,只是后者“隐蔽”在前者之中,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老少咸宜的。
问:我内心对儿童文学作家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寂寞的一群。中国的儿童文学迄今走过几代人,他们的追求从来没变,这就是宣讲爱,宣讲真善美,就像您说的“把字镀上阳光”。但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孩子总要长大,与其让他们沉迷在虚幻的童话世界,不如让他们尽快认同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成人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是一个残酷的世界,所以他们提出要对孩子进行“狼性教育”,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人的一生,可说是一直处于“成长”和“学习”的状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实施教育的方式。对儿童来说,他们与文艺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离不开文艺的熏陶。就儿童文学而言,我认为应担负起学会审美、提高情商和思想教化的任务。这三者是有机地融合在作品中的。在儿童文学中,宣讲爱,宣讲真善美,在我看来就是宣讲纯正的人性,这也是竞争的世界所需要的。竞争的世界,固然有它残酷的一面,但这残酷更多地是表现在人才的竞争方面,是对人的素质的更高要求。“狼性教育”的观点,可能只是片面地看到了竞争中的欺诈、诡谲、阴险等消极的方面,而忽视了人才竞争中的智慧、诚信、坚毅等优秀品格。儿童文学所宣讲的真善美,其核心是给孩子一个纯真的童年,打下健康成长的素质基础,使他们能从小分辨是非,善恶分明。高尔基曾就儿童文学创作说过这样的话:“放在首要地位的,不是在小读者心里灌输对人的否定态度,而是要在儿童们的观念中提高人的地位。”我想这正是儿童文学的使命。
问:曹文轩教授说,要让孩子回到文字的世界中去。他的意思是指,文字的世界比声画世界更能令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成熟。但现在动画片、网吧等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文字的世界靠什么吸引孩子?
答:我一直这样认为:声画的传媒方式虽然有其直观、快捷、娱乐等长处,但它代替不了阅读。这是两种不同的感受方式,前一种方式,欣赏者是被动的,被情节和画面牵着走;后一种方式,阅读者是主动的,他与书本之间有着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我认为声画传媒不能替代阅读思维。如何吸引儿童阅读,这不仅是儿童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据有关方面调查,最近五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率呈下降趋势,有读书习惯的仅占5%。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受成人社会的影响的。所以,我认为吸引孩子阅读,首先要营造全社会的阅读风气,在学校、在家庭,要关心儿童的阅读,老师、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交流。现在,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文学很少阅读,又不了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在书籍和儿童之间缺乏中介的桥梁。现在,即使读一点书的孩子,也是很随意的,大多是看同学读什么就读什么。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国在这一天虽然有一些庆祝活动,但还不够普遍。我建议由学校设定自己的“读书节”,会更贴近实际,易于开展活动。我参加过一些学校自己的“读书节”,效果不错。总之,儿童的阅读要有引导,从培养阅读习惯入手。在这方面,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问:《哈利?波特》的冲击波,让我们意识到儿童文学的市场化问题。我们的儿童文学为什么和市场离得那么远?作家和市场是怎样一种关系?
答:《哈利?波特》风靡全国,的确有营销上的成功,但书本身也有其特点,如想象的超拔大胆,情节的引人入胜,追求童趣。我国儿童文学市场化问题,经验还不足。这一二年,已开始引起关注,儿童文学和市场拉近了距离,有一些书注重市场营稍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畅销书可能是一时的轰轰烈烈,有的畅销书还可能引起异议。我认为一个作家应当关注市场,力求让更多的读者读到你的书;但作家不能一味地跟着市场跑,跟市场的风,这是没有前途的,作家还应当有艺术上的追求,用你的作品培养你的读者,以此扩大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经济效益当然是追求的一个目标,但还有一个引导读者阅读,提高阅读品位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问:今年是安徒生诞辰二百周年,世界范围内的纪念活动让人们重新领悟儿童文学的魅力。您作为国际安徒生奖的提名作家,对这一活动有何评价?
答:我在一篇纪念文章中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我们已很熟悉安徒生,我们仍在理解安徒生。”我所说的“熟悉”,是指在中国对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我所说的“理解”,是指安徒生童话的经典品格还需深入理解,特别是从这一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着想,安徒生童话仍有着现实的意义。安徒生对于人的尊严的敬畏,对于儿童的不可抑止的爱,对于人类辛酸、悲苦所表达的同情心,都是我们面对未成年人所应给予关注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规划,未成年人将必定是这一工程的主体。
从童话创作本身来看,安徒生仍是鲜活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需要安徒生。近半个世纪,童话创作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发展,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更加丰富多彩。但我认为,我们仍可以从安徒生童话中汲取无尽的营养,比如,他的充满诗意的抒情,他的反讽与幽默,他的美文式的语调,以及他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探索的艺术精神。中国的小读者除了需要快乐的文学,是否也需要一些励志的文学,需要让心灵变得温暖的文学,需要让儿童感情世界变得丰富的文学?童话诚然可以让小读者快乐,但快乐并不一定要以牺牲深刻和厚重为代价。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安徒生的童话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问:您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在世界大格局中占有怎样一个位置?您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有什么期望?
答:中国的儿童文学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过去世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了解,还局限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少数几个作家,如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等人的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始参与国际儿童文学的交流活动,但与“成人文学”界相比较,儿童文学的交流少得不成比例,加之中囯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很少,由于语言的障得,也很难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我寄希望于中青年作家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走出国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大格局中应有的位置。同时,我也希望儿童文学作家更多地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喜与忧,关注社会,贴近现实,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素质,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永远是作家一生追求的品格和境界。
有容乃大
—访陈平原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专攻现代中国文学史及学术史、教育史,已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大学十讲》等著作30余种。
有人说:“红楼一角,实有关中国之政治与文化。”另一方面,这是一块圣土,这是一个充满了精神的魅力的地方。也许北大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但一定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确有必要对它做一个像样的总结。笔者先后就北大百年和“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两个话题与陈教授进行了对话。
问:北大九十周年校庆的时候,出过一本纪念文集,叫做《精神的魅力》,这个书名令许多北大人怦然心动。可是谈到北大精神,每一个北大人都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有人说是爱国主义,有人说是科学、民主,有人说是独立、自由,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答:我把北大的历年校庆作为一种文本来阅读。从二十周年纪念起,每次校庆几乎都用一个口号来诠释“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早期的民主与科学,独立与自由;鲁迅的“常新说”(1925年《我观北大》):“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马寅初的“牺牲主义”(1927年演讲《北大之精神》):“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一直到八十年代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九十年代的爱国主义,这些都没错,但都不是根本性的特点,别的大学也都有。所以,要说北大精神,真是一言难尽。不是不能说,而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精神这个说法,很容易被抽象化,若要强调它和其他大学不同的地方,还不如用“北大校格”。“北大校格”,或者通俗一点说,北大特点是什么?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更愿意说是“兼容并包”。因为,这里不是一种声音能垄断,你说民主科学,没错,独立自由,没错,爱国主义,也没错,但都不足以涵盖北京大学。我之所以说“有容乃大”,是因为北大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传统被发掘。比如,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的国学研究所的建立,北大人与“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书生的联系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根源。
问:谈北大,不能不提蔡元培。您上面所说的“兼容并包”,正是蔡先生任北大校长时的一个重要主张,他同时还提出了“思想自由”。
答:1917年1月4日,新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到校视事,五天后发表公开演讲,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希望学生摒弃“做官发财思想”。同时,蔡校长审时度势,扩充文科和理科,暂时停办工科和商科,突出北大在“高深学问”而不是“应用研究”上的实力。此举对日后北大的发展影响极大。
大家在谈到蔡元培的时候,常提到他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1919年《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一般人可能会注重思想自由,我却更看重兼容并包。为什么呢?借用英国哲学家伊赛尔?伯林的概念,前者是积极的自由,后者是消极的自由。思想自由是对自我而言,用中国传统的说法是有所为;兼容并包是指对待他人,要有所不为。消极自由的意思,是保证你说话的权利,保证各种学说并存,让它们自由竞争,自由发展,谁赢得民心,谁就是胜利者。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兼容并包”是一种制度性的保证,比个人的思想自由更为可贵。蔡先生早年再三说,中国人不能容忍异端,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一种正统的暴力,即对异端采取一种非常残酷的态度。而北大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特点,就是相对来说能“包容”,因而才显得大。这个“大”有两层意思:一是北大人立意高,常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抱负———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狂傲;二是度量大,北大人在自信之外,相对来说,更能容纳别的思想学说。另一方面,蔡先生主张“兼容并包”,并非放弃选择的权利,也不等于没有倾向性。他的总体倾向是求新、向上。例如,学界普遍认定,正是蔡氏主校后的所作所为,直接促成了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在我看来,兼容并包是和大学、和University的本义是一致的。它是接近大学最本质的东西。University的本意,便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以便于共同研究。不只师生之间如切如磋的“论道”,同学间无时不在的精神交往,也是“大学”题中应有之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生命的精神交往”定为大学的基本任务,不是没有道理的。
问: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外,蔡先生还有哪些大学理念对塑造北大形象起了关键作用?
答:蔡先生的思想,或者具体到他的大学理念,一方面有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比如修身养性的观念,中庸的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等;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西方的观念。1921年,蔡先生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伯克利校区做演讲,较全面地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说,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他希望能把中国的教育精神和西方的教育精神结合起来。中国的教育精神,他提到孔子、墨子的陶养德性;西方的教育,他谈了三种模式。一是英国牛津、剑桥养成有教养的绅士的教育模式,注重人格熏陶。二是德国柏林大学以专业研究见长的模式,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三是美国的大学模式,强调服务于社会。这三种模式是蔡元培所理解的世界大学发展的最根本的精神。后来北大较好地融会了这些精神,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注重人格养成的教育模式。这其中有西方大学理念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和中国传统书院关系密切,而传统书院是以人格培养为中心的。北大二三十年代的办学宗旨就非常强调“陶熔人格”,北大人今天在精神上的自由度和独立性,跟这是一脉相承的。
问:《北大旧事》的许多作者都谈到,在北大的校园内,有一股“学术至上”的空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北大人不关心政治;相反,它不仅是“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策源地,而且在新时期率先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和“小平您好”等顺乎民心的口号,以至于有人把北大传统归结为爱国主义。您认为北大人是如何协调学术与政治这两者关系的?
答:蔡元培先生有一个主张,叫做“为学术而学术”,他还有一句话“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学术而学术”,是对有些人把做学问看成是当官的跳板的一种批判。蔡先生说,研究学术,一不是为做官,二不是为发财,为的是求真理,所以北大有一种浓厚而不计功利的学术风气。但北大也决不培养书呆子。它秉承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太学遗风,每个北大学生身上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平时安安静静地读书,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现在流行一个口号“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北大人关心政治,也是出于良知。我写过一篇文章《学者的人间情怀》,北大人的爱国主义,正是这种“人间情怀”。
问:您说“北大应该成为中国的思想库”,这个提法很特别,除了北大,其它大学好象很难这么提。
答:我说大学应该是思想库,是因为大学和社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大学的任务跟一般决策性研究不同,各个部委的研究所要解决很实际很具体的问题,“思想库”则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大学思考的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命题,它不求一时一地的得失,不对一时一地的得失负责,这只有大学做得到。二、知识更综合,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是University和College不同的地方。大学不是一个专科学校,不是某一个经济研究所,大学的优势在于它有很多很多的专业、很多很多的专门学者在一起思考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大学是出大战略大思想的地方,它不是出小计谋。计谋和决策是研究所的幕僚就能完成的。三、大学怎么影响社会?我认为大学应该能提出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且能影响一个时代的大的命题。“思想库”的意思就是说,社会对大学有所期待,大学应该影响社会。我说“应该”而没有,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大学教授已经不具备影响社会的这种力量,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我们的整个思路没有要求大学有教化社会、影响社会的“思想库”的功能。现在政府开始注重大学的影响,但注重的主要是科技。北京市的市长会特别强调要发挥在京中央直属大学的作用,但政府看重大学,是注重看得见的科技成果,对无直接功利的、潜移默化的、玄妙的甚至有点危险的思想文化没有真正给以重视。现在人们看到文科不太受重视,跟这个有关系。
所以我说“北大应该成为中国的思想库”,但现在还难说。
问:这和各级领导、大学校长对人文科学功用的理解有关。
答:是的。你问“人文有无用处”,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告诉你,有,而且很大。可我相信,几乎所有在大学工作、学习的人,都明显地感觉到最近二十年中国的人文学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因“社会科学”发展得很好)正迅速地边缘化。你可以说,国家大政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文用处不大;你还可以说,现代大学之所以有别于中古大学或传统书院,正在于其突出科学,人文的被冷落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你更可以说,人文过于玄虚,评价体系很不稳定,想扶持都不知从何入手。但所有这些理由,都是端不上台面的。因此,主事者都会煞有介事地谈论人文的重要性。
比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撰文谈论一流人才所需素质,特别指出“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批评那些蔑视人文的科技专家:“这些人,或许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却难以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成为开拓一门学科,乃至推动整个科学发展的大师。”这两位校长强调人文的意义,侧重于人的素质,而不是学科的位置。另外两位校长更勇敢,直面目前中国大学里人文的困境。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曾在上海做题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的专题演讲,谈论大学里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金先生认为,这种状态很不正常,“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里面,应该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发表《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称现在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大学,“出现了五重五轻”,第一偏颇便是“重理工轻人文”。照杨先生的说法,重理工是对的,轻人文则甚为不妥。
这四位校长的论述都很精彩,但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撇开社会的急功近利,以及政府决策的偏差,人文的困境,与目前的大学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坊间流传的大学排行榜,北大文科(包括人文及社科)的分数,不及理科的三分之一;全国顶尖文科(北大)的分数,只有最好理工科(清华)的五分之一。你也许觉得这种评价牛头不对马嘴,很可笑,可它代表了大众的眼光以及某些主事者不便明言的心里话。因为,按照师生比例、科研经费、社会贡献(可量化者)、院士数目(文科没有)等“硬指标”,人文确实乏善可陈。
人文学术的“大用”,很难用具体的数字反映出来,但自有口碑在。千万不要小看“学界口碑”,它比那些用数字支撑、言之凿凿的“排行榜”,不说更重要,起码一点都不逊色。而大学的“社会声望”,与人文学者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介入当下的社会改革,变化风气,影响思想学术,这种贡献,无法量化,却是现代大学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为只有得大奖、评院士才是大学成功的标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精神文化上的努力,不只无法准确统计,更因其介入现实,申述正义,张扬民主,很可能得罪权贵,招人嫌恶。但这种独立思考、不断求索、勇于承担的精神传统,是当代中国大学所应该格外珍惜并努力承继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这些擅长怀疑与反省、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文学者,不只没给大学“加分”,还“添乱”。可长远看,正是这些公共知识分子问心无愧的努力,使得大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样来看“人文”,你就明白其在现代大学的位置:很难“实用”,但有“大用”。只是这个“大用”,不见得马上被承认,还可能因立场不同而异说纷呈。换句话说,人文建设属于长线投资,而且有风险。这就难怪大学校长纷纷表态“大力支持”,但往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问:在更注重操作、讲求实用和功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北大的人文精神会不会有失落之忧?
答:我再三说北大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但北大人的理想情怀令人感慨,而且我不希望北大人丢了这种情怀。《精神的魅力》这个书名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这种理想主义的氛围在北大历经磨难,依然长存。不是说别的大学没有这种氛围,而是说,在北大这所校园里,精神性的东西相对来说更浓一些。这种情怀,得益于“历史的记忆”,不是校方规定的,也不是老师们有意识灌输的。这种记忆,借助于各种文献、传说、人物等,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而且还会一代代传下去。夸张一点说,正是在那些广泛流传而又无法实证的逸事中,蕴涵着老北大的“真精神”,体现了北大人独特的价值取向。所以我说,只要校园在,图书馆在,这些逸事就能继续扎根生长,北大的精神就丢不了。当然,我之研究北大,不仅仅是因为它自身的精神的魅力,而是把它作为理解这个世纪中国命运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希望借助北大这个个案,来考察中国的思想和教育。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会继续做下去。
问:关于现代大学与传统书院的精神联系,其他学者较少注意。请您做些详细的说明。
答:今日中国的大学,其价值取向及基本路径,乃University而非“太学”,这一点不会有什么疑义。1925年4月,蔡元培校长在德国做了题为《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其教育趋向》的演讲,称对于古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其质与量不能估价过高”,晚清以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要仿效欧洲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大学。”所谓“上法三代,兼采泰西”,前者基本是一句空话,因为三代的学制谁也说不清,但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别却是实实在在的。依晚清以来通行的说法,后者重知识传授,前者重人格修养。钱穆说:“新学校兴起,则皆承西化而来,皆重知识传授,大学更然。一校之师,不下数百人。师不亲,亦不尊,则在校学生自亦不见尊。所尊仅在知识,不在人。”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针对传统中国的师道尊严,曾博得国人一片掌声。可教育学家很快发现,此种只重知识不尊师长的潮流,也有不小的流弊。为师的不自尊,求学的不重道,所谓“全人格的教育”,根本无法落实。于是“教书”“育人”并重的观念,重新得到张扬。书院制的优势,终于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
不只是钻研高深学术的研究院,也不只是传统深厚的人文学科,在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看来,大学精神之所寄,在于教师的树立楷模与学子的自谋修养。他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现在广泛传诵,但其真正内涵,未见得被真正理解与接纳。对于大学来说,“大师”之所以至关重要,不只因其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更因其人格和修养可以成为学生追摹的目标。
问:现在又有不少人用这些“硬指标”谈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话题。您认为,我们到底要建成怎样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到底有哪些硬指标?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到底在哪些方面?
答:我的天,这个我不知道。我看过一些文章,从科研经费、学科排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等方面来判定谁是世界一流大学。按这种标准,第三世界国家永远没有一流大学,因为钱不够。
我有一个想法,所谓“世界一流”,除一些必要的硬指标外,还得看其对本国、本民族社会进程影响的程度及贡献,这应该也是一个重要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二十一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曾给出了“充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包括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学科门类齐全,留学生比例高等九大指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所在国(乃至人类)的社会进步以及思想文化进程的贡献。光说有多少诺贝尔奖得主,有多少科研经费,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建设。而后者,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对于希望“春种秋收”,马上显示政绩的校长们来说,人文的建设其实难度更大——花钱再多,也都无法速成。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不只一次说过:没有强大的文科,清华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这一判断是明智的,不仅仅是科学、人文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大学的风气、凝聚力以及社会声望等,与这些看似虚幻飘渺的人文学术,大有关联。
也是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我说过一句很有名的“大话”:就教学及科研水平而言,北大现在不是、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是“世界一流”;但若论北大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很可能是不少世界一流大学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在一个东方古国崛起的关键时刻,一所大学竟然曾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这样的机遇,其实是千载难求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转型,都必须面对很多“本土性”问题,假如你的思想或设计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但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本身就是绝大的贡献。这个东西,切实存在,应该是中国学者追求的目标。跟国外权威教科书的说法不吻合,没关系。总有一天,这些“另类”的思想或方案,会进入新的教科书。
问:有不少学者指出,大学理念应该多元化,不能只有一个模式一条发展路子。拿美国大学来说,哈佛是高贵的人文博雅传统,斯坦福是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您认为中国的大学应如何养成自己的个性?
答: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不敢说北大是最好的大学,但北大是最有个性的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保留十四所大学,其它改为学院。大学的综合性丧失了,University变成College,变成专业训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工程师,急功近利,有很多毛病,尤其是对人文的思考、真理的追求大为减少。这种状况,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来了个急转弯,很多大学在升级。以前是大学改成学院,现在是学院改成大学。中国人的毛病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大学升级,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尤其是好大喜功,要不得。但另一方面,它确实是对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一个反拨,回到University。从教育学思考,不失为一条路子。
可惜的是,中国人对大学的不同类型缺乏理解。我们常说,每个国家的大学,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英国的大学,就与美国的大学有不小的差异。可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内部的大学,其实是有不同定位的。我们以前常说,蔡元培学习德国大学的路子,以文理为中心。这没错,可那只是洪堡大学的路子。德国大学还有别的路子,比如,同样留学德国的马君武,回来办广西大学,走的是工业大学的路子。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里,也有不同的大学类型。起码有两种大学类型,是不能偏废的:一种注重理论思考,另一种偏向于专业训练。我的观点是: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不可比,没有高下之分。
第二个需要区分的是,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办学方式。一说起美国大学,都说哈佛、耶鲁、斯坦福,那是研究型大学。其实还有很多好大学,只有本科,没有研究院,规模小,但名气很大,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回报率,不低于哈佛。它不发展研究院,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全力全意经营好本科。这种大学,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师生之间接触密切,更能因材施教,所以很受欢迎。
国内大学则不同。所有的大学都在拼命争硕士点、博士点,并以这作为评判大学优劣的标准。好不容易争到手,结果呢,领导面子固然好看,可教学质量不升反降。为什么?原本用在本科教学的资源,被挪用来培养很可能不合格、或者学非所用的硕士、博士。不能怨学校,这是被评比逼出来的。领导要政绩,成果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于是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有多少重点学科或研究基地,便成了硬指标。其实,大学发展应该多元化,有以学理研究为中心的,有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有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也有以研究院为中心的,一定要分开。不同类别的大学,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与评判标准。即使北大、清华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你也不能把全国的大学都办成北大、清华;都变成北大、清华了,那你很快就会发现,缺少另一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三个需要区分的是,即使同是以学理研究为中心的University,也要看到,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五十年代院系调整后,一个最大的问题,不是专业设置单一,而是政府管得太死,各大学面目趋同。做教育改革的,如果不关注教育史,不考虑中国大学的传统,只是搞横的移植,不管移植德国、苏联还是美国,肯定都不行。大学跟工厂不一样。工厂希望统一规格,这样便于操作,也好控制质量;大学则必须有自家面目。没能办出自家特色,面貌过于趋同,这才是当今中国大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
比如,民国年间,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南开。为什么?你北大、清华是国立大学,相对于私立大学南开来说,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从1898年南开中学前身严馆时期的6名学生,发展到1948年的包含大、中、女、小、渝5部、在校生达4000余人的一代名校,南开的发展是“超常规”的。这里有校长张伯苓的苦心经营,包括他确定发展战略时的腾挪趋避。比如,张伯苓办南开大学,不设中文系,便是有意为之。他认为,学文学的,多空谈;而他更崇尚实业救国,所以要求笃实的学风。旧南开的化工、经济、社会学等做得很好。很多人批评他,说他固执、偏激,可你不能不承认,他办的大学是有个性的。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张伯苓的南开,发展出一种迥异于蔡元培的北大、梅贻琦的清华的“实业兴学”路线。现在办大学的,追求的都是“大而全”,缺一个学科、少一个专业,扣多少分,这么多硬指标摆在那,大家只能办一样的大学——差别只在于规模大小、水平高低。
在我看来,大学最是应该千姿百态。考虑到这一点,不仅北大、清华不足法,哈佛、牛津也不足法,没有一个“标准大学”,更不存在中国大学全都必须追摹的“榜样”。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办现代大学,一开始学日本、学德国、学美国,再转而学苏联,现在又回过头来学美国,言必称哈佛、斯坦福。学是应该的,但必须记得以下两点:第一,大学要接土气,第二,大学要千姿百态。在我看来,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与路向,比什么都重要。
也就是说,大学分类型——研究型、教学型、技术培训型、社区服务型,都有其发展的空间。不问规模大小,只要定位准,声誉好,就是好大学。就像写文章,能雅是本事,能俗也是本事;就怕半吊子,高不成低不就,理论、实用全都不彻底。不同类型的大学,目标不一,道路不一,评价标准也不一;先自我定位,再寻找相关的榜样,比起笼而统之的谈“接轨”,要实在得多。各大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不是想改就能改,你只能在历史提供的舞台上表演。而就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而言,首先是明白自己脚下的舞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忙着制订进入“世界一流”的时间表。
问:凡对教育史略有所知的人,无不对当年北大清华的“教授治校”心驰神往。在今天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下,我们能否请回“教授治校”?如果不能,为什么?
答:“教授治校”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1998年,我在北大校方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后,颇受责难。到目前为止,北大的改革,还不是在这方面着力。大概是因为,北大太受重视,导致它的变革非常艰难。因为,一举一动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很难有大动作。可以说,北大属于敏感地带,过于前卫或风险太大的改革,无论多好,都很难实施。因此,只能在现有体制及框架内修修补补。要说改革,其实不少学校走在北大前面。2003年7月9日的《人民政协报》上,有两篇文章值得一读。一篇专门介绍东北师大推行了三年的“教授治校”,其中有这么一段:“保证学术自由的制度的核心就是‘教授治校’:尽可能避免非学术因素对学术活动的干预,保证学术活动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保持学者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学科带头人引导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授在大学的决策与管理中起决定性的或主导性的作用,学校的行政机构起服务与辅助作用。”具体措施是否真能落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起码在指导思想上,东北师大的“教授治校”,不同于北大准备设立的起咨询作用的“教授会”。
还有一篇文章,是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倡议将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大学彻底转制民营,一来减轻国家负担,让其腾出手来解决中小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难题;二来吸引民间资金,让民办大学尽快成长起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一使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企图,不管能否落实,单是议案本身引起的广泛关注,就足证中国的进步。在我看来,这些努力,都比北大目前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要激进得多。如果成功,其意义非同小可。
反观北大,不要说“教授治校”,连“校长治校”都不是,我们现在的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次北大改革,准备在院系一级设立起咨询作用的“教授委员会”。这样的“教授委员会”,对学校的大政方针没有影响力,因此,这样的举措意义不大。
问:那您理想的大学管理是个什么样子?
答:理想的大学管理,就是老北大或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校务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两者之间有合力,也有矛盾。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西南联大发生学潮的时候,常委会和教授会的态度有微妙的差异,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二者和而不同,帮助学校渡过危机时刻。一般来说,校务委员会代表管理层,更强调现实性以及可操作性;教授委员会则更强调教育的长远利益,在校方和教师、学生之间起缓冲、平衡、制约等作用。教授委员会对于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于保证学校的长远利益,对于坚持学术独立理念,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如果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恐怕作用就很有限了。
这次北大改革方案的制订,一开始没有人文学科的教授参与,我觉得是很大的遗憾。同样是文科,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文化情怀与学术理念也有很大差异。至于普通教授与行政管理人员,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你以前可能是很好的教授,可你当了校长、部长、院长,屁股决定脑袋,思考问题时,必然注重行政管理。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应该承认各自利益以及立场的差异,这样才有对话与协商的必要。不是说服,也不只是征求意见,而是对话与协商。不能说提意见的普通教授就是“搅局”;更不能将反对者说成是害怕竞争。大部分参加讨论的人,都不是考虑自己会不会被淘汰出局,而是争一个“理”者。他们关心的是,这样改,对还是不对。
大学的发展,既要尊重管理层的思路,也必须考虑普通教授的观点。承认大学里面利益多元,趣味、思想多元,必须协调,这才需要教授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组成,必须跟校务委员会不同。如果只是行政班底的翻牌,这样的教授委员会,不具独立性,有名无实。
还是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我曾谈及必须分清什么是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此提问被认定是主张“教授治校”,有抢夺领导权之嫌。这里不想辨析民国年间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大“教授治校”之利弊得失,单说大学里的工作,到底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还是以管理为中心。假如是前者,就必须着力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尊重其工作兴趣,任其自由发展,尽可能为其攀登学术高峰创造最好的条件,而不是迷恋于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
现在各大学里为改革制订政策以及具体实施的,多为行政部门,故不可避免地多从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心良苦,但效果不见得好。应相信广大教师的学术良知,不将主要精力放在防止偷懒,而是鼓励创新,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学术”的理解。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曾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说明创建一流大学必须有“大爱”,方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产生学术大师的良好的研究环境”。下面这段话,我很感兴趣:“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大爱’,安德鲁?怀尔斯教授才有可能9年不出1篇论文,埋头苦干、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360余年的一大难题——费马大定理,最终获得历史上唯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她也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并给予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体现了人类应该具有的‘美丽心灵’。我想,这恐怕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的真谛!”我当然承认,这种描述过于理想化,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问:北大是有优点的,也是有缺点的。您认为北大的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和缺点有时是纠结在一起的,你无法截然厘清。在赞赏北大人志向远大的同时,你必须意识到其很可能好高骛远;在表扬北大人很有个性的同时,你可能注意到其不太合群。总体说,操作能力较差,社会协调能力弱,是北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缺点。这和北大人的自我期待有关。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新北大,总以为自己是第一学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关心国家大事;从小处做起,则明显不足。说得好听是志向远大,说得不好听便是眼高手低。
这和北大的专业设置也有关系。北大的专业设置,历来不是以实用性、而是以学理性见长,以文科理科为中心,工科不是北大所长,有好长一段时间甚至取消了社会科学,所谓的“文科”变成了人文学科,所以,北大学生的玄想能力比操作能力强。加之,北大曾经很深入地介入了百年中国的政治变革,教授、学生大的方面想得多,细处做得少,有时容易养成浮夸的风气。
一方面,我对北大学生有所批评;另一方面,我承认,要完全改变,很难,也不应该。假如有一天,历来很“张扬”的北大学生,也都变得唯唯诺诺,跟社会特别协调,这决不是好事情。中国有那么多大学,有若干所大学特立独行,悬在空中,没什么不好。大学刚毕业,就变得很世故,跟坐了十几年机关的人一样,这不很可怕吗?要是那样,我反而怀念北大学生的“书生气”。
北大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社会需要,学生的自我期待也需要做些调整,这些都没问题。但大的方面,比如说北大精神,或者说这所学校的风格,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养成的,而是长期积累所得,是好是坏你都必须认真面对,不要轻易否定。而且,说实话,要改也难。
对北大来说,最要紧的,或者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不是学生性格方面的某些缺点,而是作为一所大学,北大本身的学术实力在下降。
从全国来说,目前的北大,学术实力依然很强。举个例子,两年前评重点学科,好多大学只有一个两个,甚至剃光头;而北大呢,全国重点学科有81个,比第二名的清华多出将近一半。表面看来,确实比其他大学高出一截,但相对差距在缩小。此中奥秘,只有同行才清楚。比如我所在的中文系,居然有六个重点学科,不得了。可你必须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北大的“超强”阵容,其实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导致的。比如,全国只保留一个哲学系,一个语言学专业,其他大学的著名教授,都归并到北大来。换句话说,北大某些专业曾经有的“霸主”地位,其实不完全是自家努力的结果,而是国家意识形态乃至教育方针的调整所决定的。此前,北大当然也很不错,但不是“独霸”,就以国学研究而言,清华、燕京、辅仁、中央、中山、齐鲁等,都有自己的长项,都可以跟北大叫板。
院系调整造成的绝对优势,现在基本上不存在。老先生们都退休了,现在担纲的,大都是文革后各校自己培养的研究生。这么一来,各重点大学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是自己的学生,没有经过全国性的遴选,北大的绝对优势大大减弱。都说要引进人才,北大也在努力,但总的来说,流动很不顺畅。你想要的,不见得进得来;你不想要的,也撵不走。这些年来发展的新学科,国际化程度高,外来人才多一些;但原本实力很强的传统学科,确实有“近亲繁殖”的弊病。只是要打破“近亲繁殖”,不是一所大学就能做到。学界必须达成共识,再加上政府出面协调,最最起码,也必须是一二十所重点大学“联手”。否则,你动他不动,有进无出;或有出无进,一下子就堵死了。连“近亲繁殖”这样相对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大学制度的创新”就更渺茫了。至于北大,首先是要有危机感,知道曾经有过的“绝对优势”正逐渐丧失,其他大学正急起直追。因而,不要整天拿远在天边的哈佛、牛津说事,看看近在眼前的其他兄弟院校,他们的改革方案也有值得北大借鉴之处。北大办在中国,其他中国大学存在的毛病、面临的困境,北大一样不落。解决这些制度上的缺陷,需要勇气,更需要大智慧。我当然希望北大在这新一轮“制度创新”的攻坚战中,能有出色的表现。
2004年2月3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