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学人访谈(1)
生生不息 其命维新
——访学者任继愈
任继愈,1916年生,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被评为教授。1964年,毛泽东倡议要研究世界宗教,任继愈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并出任所长,直至1987年。1981年与北大合作创建国内第一个大学本科宗教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1987年起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主要著作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老子新译》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发展史》(7卷本)、《中国哲学史》(4卷本教科书)、《中国佛教史》(8卷本)、《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106卷)、《宗教词典》、《中国道教史》、《道藏提要》等。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和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学的开创者。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1997年6月2日笔者专访了任继愈先生。
问:任先生,您在研治中国哲学史时有一个一以贯之的观点,即认为秦汉到鸦片战争,二千年间中国贯穿着一对基本矛盾:政治的高度集中与经济的极端分散。中国传统哲学一直在为解决这一对矛盾而尽力。那么您认为新时期中国哲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这个新矛盾就是中国如何从中世纪走向现代化的矛盾。秦汉到鸦片战争二千年,中国哲学自成体系,其主要发展趋向是逐步建立、完善、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从理论上支持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系,逐渐完善了一套儒教思想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教合一格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一连串的重大的政治变革。这些政治变革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或趋势,即破除小农经济的束缚,建设独立富强的新中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及当前的主旋律。从林则徐开始,一直沿着这个总的方向前进。经济建设是这个方向,文化建设也应是这个方向。面向21世纪,这个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正在进行中。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首推汉唐。汉朝开通了丝绸之路。西方人知道东方有一个中国,是从汉朝开始的。唐朝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开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去日本就走这条路。那时中国的海船在世界上领先,可以出口。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今天我们所称的“国乐”很少是汉族的,像琵琶、胡琴、箜篌都是外来的。汉唐时期对外开放,吸收外来文化,其共同特点,即“以我为主”,吸收外来的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以充实自己,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吸收当时有用的文化充实自己,汉唐就是这么壮大起来的。今天我们面临开放的形势,比古代汉唐丝绸之路所接触的面就更广了。可是鸦片战争以后,处在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开放世界,外来的商品和文化大量涌来。和汉唐不同的是列强欺侮我们,从外面进来的东西,不由我们去挑选。当年的鸦片,就是这么进来的。
我们今天提倡的现代化,要主动选择我们要的,摒除那些不要的。要当一个精明、合格的文化采购员。连真假都分不出来,怎么行?要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培养有眼光、有魄力的文化采购员,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像汉唐那样,需要什么拿什么。千万不可人家塞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
问:“文化采购员”?的确是个很形象的比喻。那么我们该拿什么标准来采购呢?
答:我想,必须根据我们的国情。首先,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年封建历史、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所以秦汉以后,统一成为主流,公认为是正常现象,分裂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可的优良传统。一是爱国主义,包括反侵略的传统,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传统;二是宽容、博大;三是勤劳勇敢;四是独立自由;五是高度的抽象思维。符合这些条件的,我们都可以引进,择优引进;不符合的,就拒绝。这其中,爱国主义是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比如,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的切入点。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才找到马克思主义,而不同于欧洲,不是从它的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来入手的。
问:您认为,要构建一套新的思想体系,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繁荣强大的国力,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二是积累充分的思想资料,包括中国古代的和外国的;三要经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且您指出第三条更为重要,原因何在?
答:上面已经讲到,中华民族善于吸收、消融外来文化,从不照搬照抄。外国文化到了中国,不改变成中国的样子,就不能立足。中国文化有深厚的历史的政治、经济根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历史上,基督教到中国来过5次,但因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协调,结果没站住脚跟。最后一次是靠大炮保护,打进来的。佛教能被中国人接受,正是因为它吸收了中国宗教“孝”和“忠”的传统,做了一些变化。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并取得伟大成绩,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个决定因素外,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因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精华与糟粕相纠结,如小农意识混进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有时冒充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招摇过市,封建等级、宗法制度、狭隘的地域观念,都和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不相容。中国哲学的新体系的建成,一方面有古代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出世才100多年,它本身还在发展成长当中。像这样极为艰巨的思想工程,远非短期可以急就,往往要经历几代人、上百年,不断努力,才能完成。
问:如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是许多有识之士共同奋斗的目标。有人提出“仁爱”等口号,让人觉得太虚。您提出的文化发展的势差规律,较为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答: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不同的文化接触后,先进的一方必然影响落后的一方,落后的一方必然受先进的一方的影响,这种现象,好像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故称之为“文化势差”(Cultural Potential difference)。中国文化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居世界领先地位。当世界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中国的封建文化才显得落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尚不够强大,双方没有正面发生冲突,还可以自我陶醉。一旦面对面地较量,鸦片战争后,屡战屡败,才不得不服输。当前中国面临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国策。但封建残余势力还相当顽固,从社会意识到生活方式,处处可见它的幽灵;中国本来就有资本主义影响,随着开放的潮流,国外的腐朽的病态的文化势必大量涌进。所以当前现实生活中,至少并存着三种文化体系: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有些好心人,看到那些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很着急,有人提出要利用传统的封建文化来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从文化势差的道理来看,用封建传统文化抵挡不住资产阶级文化的侵蚀,更无法消灭封建文化自身糟粕的影响。唯一的出路是利用文化势差,用方兴未艾、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可以战胜一切腐朽文化,为四化建设打好基础。
现在,我们的大方向已经有了,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这个总指标,还要像工矿企业把生产指标、利润指标分解到每个车间、班组以至每个人一样,要把这个总指标分解、落实为各个门类指标,以期建成符合21世纪中国的发展,指导12亿人民走向现代化的思想体系。古人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建新文化,离不开旧文化。文化不能白手起家。我们要敢于、善于吸收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经济建设要有中国特色,哲学体系也要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共同的,如何结合各自的学科专业,是很艰巨的系统工程。今天,中华民族文化已经汇入世界文化的潮流,中华民族必将为全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读史使人明智
—访学者王春瑜
王春瑜,1937年生于苏州,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长于明清史的研究,主编过《中国反贪史》、《康熙政风录》,著有《明清史散论》、《老牛堂随笔》等。
问: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你喜欢看历史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吗?与史书相比,它们的优势和缺点分别在哪些方面?
答:我喜欢看比较优秀的历史小说和电视剧。它们的优势,是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富有故事性。缺点在于,文学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写历史小说、电视剧的太少,而多数作家的历史素养不如人意,因此作品中每有违背历史真实处。
问:作为第一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的评委,您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是怎样理解和把握的?
答:两者必须统一。简言之,就是可信、好看。我认为,看一部历史小说是否真实,主要的衡量标准,看它是否表现出所描写的时代的历史脉络及社会风貌。写小说离不开艺术虚构,但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可以渲染,但不能随意捏造;次要人物的故事,必要时可以“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地塑造出一个人物来。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必须是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中可能发生的。以熊召政的《张居正》为例。小说中写了权臣高拱向隆庆皇帝献春方,这在明代史籍中,虽有点蛛丝马迹,但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明代中叶后,社会风气败坏,从上到下,淫风大炽,权臣、政要向皇帝献春方者非止一个,严嵩更是以七十几岁的衰朽之躯,亲尝春药,然后再把“深刻体会”上疏告诉嘉靖皇帝,指导如何服用。因此,小说虚构高拱献春方,是符合历史真实性的。又如玉娘,历史上并无其人,《张居正》写她是张居正的红粉知己,最后在张居正墓前自尽,情节感人。联系到张居正也是性情中人,爱姬并非一个,玉娘的形象因而是真实可信的。但是,无论是张居正、高拱还是玉娘,他们的活动,都不能游离于明中叶特定的历史氛围、典章制度,否则既失去历史真实,也失去艺术真实。例如,玉娘唱的小曲,只能是“挂枝儿”“打枣竿”“劈破玉”之类,如唱“茉莉花”,岂非成了笑话?
问:这些年,观众对越来越多的帝王小说、帝王戏颇有争论,叫好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些帝王都在历史上留下过他们的印记。所以对于他们不是能不能写而是怎么写。是歌功颂德还是揭示专制之祸,这中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您对帝王戏持何观点?
答:我认为,帝王是中国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有好有歹,有功有过,这是事实。有功,就应当歌功颂德,如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有过,如秦始皇的横征暴敛、“焚书坑儒”,就应当批判。该歌颂的不歌倾,是数典忘祖,历史虚无主义;该批判的不批判,是复古主义,以为古人一切皆好,甚至是别有用心,如“文革”中“四人帮”歌颂秦始皇,不过是为他们的文化专制张目,寻求历史依据而已。“五四”时期,一些人见孔子就喊打倒,见皇帝就要骂倒,当时不处于反对封建专制的文化启蒙时期,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天看来,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的幼稚病。我以为,帝王戏应当写,但目前已上演的,好的太少。如康熙皇帝,我认为他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他维护国家主权不遗余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针对明朝积弊,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使国家得以安定、繁荣;反对“天才”论,厌恶给自己戴种种金光闪闪的政治高帽;反对修长城,认为无用,万众一心,才是真正的长城;精通几何、三角,是历代皇帝中唯一懂得高等数学的人。但他实行封建专制集权,搞文字狱,迫害政治异己、知识分子;晚年吏治败坏,贪官横行不法等。特别是他所处的时代,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中国却还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可以说他脱离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彼得大帝都到西方取过经)。如果有识之士重写康熙皇帝的历史小说或电视剧,将这些都充分艺术地再现,那才是真实的康熙皇帝。对他既歌颂了,也批判了。目前艺术创作的主要倾向,是对皇帝的盲目歌颂,因而违背了历史真实。是歌功颂德还是揭示专制之祸?不能简单地非此即彼,而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立足点,当然必须是对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
问:与上一个问题相联系,扩展开来,就是一个如何面对历史的问题。是实事求是还是根据现实需要而随意剪裁历史。您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如何理解的?
答:根据现实需求而随意剪裁历史,是对历史的糟蹋。“文革”中,“四人帮”阴谋史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四人帮”的政治需要,随意剪裁历史,虚构儒法斗争是两条路线斗争,给吕后、武则天戴上法家桂冠,为野心家江青张目。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不能忘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指历史所以万古常新,是因为不同时期的当代人,对历史的理解便会不同;这既是史学家的学养不同造成的,更往往是现实政治影响史家的结果。先师陈守实教授(1893-1974)发挥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论点,概括成“史论即政论”,是很精辟的。在严肃的历史学家的著作里,虽然写的是历史,但往往是其现实的政治观点的阐发。其前提是经过对大量史实研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实事求是的结果,与“随意剪裁历史”,具有本质差别。
问:撇开戏说不谈,现在很多观众是把历史正剧等同于历史的,有些家长甚至为了让孩子学好历史课而鼓励孩子多看电视剧(有些文科大学生也只是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历史),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如果请您把多年研治明清史的最大心得告诉年轻人,您会如何告诫他们?
答:这是青少年的悲哀,也是历史科学的悲哀。这种做法不应提倡。我想告诫年青人:了解历史,应当从了解明清史开始。西方一些史学家认为,明朝已经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同一时期,西方已完成工业革命,走上近代化,而我国仍跋涉在封建专制社会的漫漫长途,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埋下了祸根。在了解明清历史(哪怕是基本常识也好)的基础上,再瞻前顾后,对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也就能把握了。千万别上充斥荧屏的戏说历史作品的当,那是玩闹,不是历史。
问:在正史、野史、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历史剧中,哪些途径是人们走近历史、触摸历史本质的最佳途径?
王春瑜:野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野史不像官修正史那样一本正经(而且多半假正经,粉饰太多),因而记载的历史真相比较可靠,而且较有可读性。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对封建社会里的官逼民反,对封建社会后期的腐败、没落及世俗民情,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问:您对目前国人的历史意识作何评价?
答:近年我曾写过《告别皇帝意识、草民意识》等文章,指出国人历史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皇帝意识、草民意识,是阻碍历史前进的堕力。对皇帝仰视,诚惶诚恐,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身上,是皇帝意识与草民意识一体化的怪胎,是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及法制意识背道而驰的。国人不告别皇帝意识、草民意识,就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化的强国。
问: 您考大学时原想学新闻后来却被命运安排学了历史。如果让您重新选择一次,您选择哪一门?
答:历史。读史让人明智,从过去看现在、未来,历历分明;读史必须常年坐冷板凳,“步步为营”,不尚空谈,这对治学、做人,都受益无穷。
守望精神的田园
——访学者叶朗
叶朗, 1938年生,浙江人。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艺术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现代美学体系》、《胸中之竹》、《欲罢不能》,是《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的总主编,长期关注人文学科的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弘扬等问题。
问:人们习惯说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美的观念也开始多元化起来。走在大街上,看五颜六色的服装、千奇百怪的发型,还有什么“人体彩绘”、“行为艺术”,会觉得“美”也成了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美的本质?作为一个美学家,如何有意识地去影响人们的审美观?
答:美具有相对性,美的观念、美的趣味受时代、民族、阶级、文化教益等等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劳动人民觉得脸红红的是美的,但上层贵族觉得惨白的脸是美的。鲁迅先生也说,贾府的焦大不爱林妹妹。美不是纯客观的东西,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不能脱离人,不能脱离审美主体和审美活动。郑板桥讲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美就是胸中之竹。按照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美在意象,是情与景的统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国内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美是什么”的问题,有几派不同的看法,其中朱光潜先生的看法就比较接近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个观点。
美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不等于说美就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健康与不健康、有高雅和低俗之分。现在有的人鼓吹一种畸趣,比如某些所谓“行为艺术”(吃死孩子的肉,剖开牛的肚子然后人钻进去等等)就是畸趣。
我们的美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要注重它的人文内涵。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它的内涵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是什么”,人文科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这里就有一个价值、理想、目标和追求的问题。人文教育就是要激发和推进青少年去追求一种完美的人生,去追求一种更高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问: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兴起过“美学热”;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只关注钱,对他们来说,真善美几乎成为一种奢侈的东西,这难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代价吗?
答:在我看来,人生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例如每个家庭都有柴米油盐,在单位里也有迎来送往;第二个层面是事业,这是人生的一个核心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审美的层面或叫诗意的层面。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后一个层面是非功利、超功利的。这三个层面应该有个适当的比例。人不能没有第三个层面,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人在吃饭穿衣之外,还有一种精神的需求,人总是想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这就是审美的层面。黑格尔说,审美具有一种令人解放的功能,这句话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我举个例子:有个美国老板是个工作狂,他的太太建议他到世界各国去转一圈,放松一下神经。一个月以后他回来了,太太问他有何收获,他说:这次旅行的最大收获就是使他更加感觉到办公室的可爱。这个例子说明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太大了。世界无限的宽阔,但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办公室这么大。这就是“画地为牢”。这样的人生就很难说是理想的人生。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审美活动虽然是超功利的,但并不是没有“用”。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经写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有人认为在城市里搞园林没什么用,柳宗元驳斥了这种看法。他指出,山水园林可以培育人的宽阔的平和的心胸,而这对于一个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心烦意乱,那么他绝对做不了大的学问,也绝对成就不了大的事业。所以古代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年轻时都要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称为“壮游”。“壮游”不仅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宽人的胸襟。王夫之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只想到柴米油盐、当官发财,就会“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视如盲,虽觉如梦,虽行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所以他重视“诗教”,认为能“振其暮气,荡涤其浊心”,使人上升到豪杰甚至圣贤的境界。在古人看来,审美教育对一个人成就大事业是很重要的。
现在有些学生很用功,文章也写得不错,但格局太小,追求的目标太小,这是很可惜的。而美育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一种更高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精神境界的高低在三个层面里都有体现。审美的层面就不用说了,俗务和事业这两个层面中也可以体现出人生境界的高低。冯友兰先生说过,同样的世界,但每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一样。为什么?就是人的精神境界不同。
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它还有文化、价值、审美的层面。比如,据说当年决定在泰山上建索道,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就坚决反对,因为索道会严重破坏泰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风貌。这就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而是美学的问题、文化的问题。
问:您认为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何在?人文教育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新中国成立后,过去那套旧的封建的价值道德体系被打碎了,到“文革”期间更是推到了极端。粉碎“四人帮”,那些极“左”的东西被大家抛弃,但是新的价值体系仍没有建立起来,重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任务至今还摆在我们的面前。
我认为现阶段我们的人文教育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很重视人文教育,他们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应该有一种精神的追求,比如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美育、艺术教育要注重它的人文内涵。不要把它变成纯技术甚至纯功利的东西。比如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升学加分,逼迫孩子练琴,弄得孩子很苦,也很反感。审美本来是自由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反审美的了。
三.大众传媒要注重人文导向。过去只讲政治导向,不重视人文导向、价值导向。比如有些电视节目,从政治上说没什么问题,但趣味、格调低下,对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现在有的媒体说青少年追星,是他们喜欢这个,真是这样吗?还不是媒体鼓吹的?你在那儿天天搞什么排行榜,拼命吹捧什么天皇巨星,青少年能不受影响吗?有些“星”艺术很糟糕,人品也很糟糕,有的媒体还在那儿吹捧。有个房地产广告:“让人懒惰的本性得到彻底地解放”,这是什么导向?还有的广告拼命鼓吹什么“帝王享受”、“贵族享受”,这都是人文导向。所以我认为大众传媒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人文导向,注重趣味格调。大众传媒工作者应该有一种伦理责任的自觉,就是说,你做的节目是要影响青少年的心灵的,如果把青少年引到错误的道路上,你是有责任的。不能因为利益驱动,为了收视率就丧失了良心。
问:您说:“数字化生存并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请问这种不平衡是怎样发生的?
答:数字化和高科技对人的影响有两面性,数字化和高科技的发展,并不等于人的精神生活就一定越来越丰富,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比如打电话,它可以拉近人的距离;但它减少了人和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因而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代社会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直接性越来越少。比如照相机,这东西很好,但现在很多游客来到旅游点,就是照相,照完后走了。这样,游客来到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这个相机的镜头,根本没有去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一个人到海边渡假,如果还带着移动电话、电脑,那他就听不到海涛的声音了。有人说,以后靠一台电脑就能在网上购物、上学、办公。这样,一切都变成虚拟的了。人和人之间可以不要任何直接的交往了。”奈斯比特说,现在美国的家庭是同在屋檐下,各自过生活,这样的世界是很可怕的。所以说,高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东西。在数字化和高科技的条件下,特别要强调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否则就会变成像马尔库塞说的“单面人”。
问: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美育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可是我们注意到生活中有不少学生弹钢琴、学画画,接受了很多美学教育,可是照样说脏话打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弹钢琴、学画画并不一定就是美育。美学是人文学科,美育、艺术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要使人感受人生的美,使人体会到美好事物对人生的意义,培养人的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激励人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这是美育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单纯地学技术,那就不是美育。
我们这个社会,实用的、功利的、技术的占了统治的、压倒一切的地位,而人的精神的要求被挤压、被忽略、被驱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就会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在这时候,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就会大大增加。有人说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不管这个过程有多长,我们都要呼吁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加强人文教育。
问: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说在我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您认为美育具备这种功能吗?
答: 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说,从两个方面看:如果说发展教育(包括美育)能使宗教消亡,这是不科学的;但这个命题深刻的地方在于,审美与宗教在满足人追求永恒和无限的需求这方面,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审美是用自己的方式满足人的这种精神需求。它能使人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古人说“饮之太和”,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这就是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这也就是黑格尔说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