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奥威尔书评全集(全集)
66707000000012

第12章 评鲁丝·皮忒的《冥府的珀尔塞福涅》[35]

这是一首有点不同寻常的诗:一首以真正的古典风格写成的诗,而不是虚有其名的矫揉造作的仿古诗。举一节诗为例:

寒冬突至,万林皆倒,

浸透了泪水,被狂风蹂躏,

四野苍茫,藤萝凌乱

肆虐着苦苦支撑的榆树。

这是一首不过不失的诗,所有的形容词都是精心挑选的,以避免带来低俗的效果。但是,它并不是一首仿作,而是传承——似乎是从蒲柏一脉相承。这么一首诗唤起了混杂的感情,你会钦佩它的韵律之精妙,但你又会忍不住觉得如今这种古典诗太斯文、太没有活力了。事实上,形式主义的整个传统与不过不失的要求与我们的心灵格格不入。在最活跃的时代,古典主义总是伴随着世俗甚至粗鄙的思想,而这并不是现代人的天性。几乎每一位十八世纪的作家都会让你本能地觉得他有一个大家庭,而且能够找到一份优差。这或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十八世纪的人正是从他们不讲究灵性这一特征中获得力量。他们与玛丽·科雷利[36]完全不一样,要么比她更低俗,要么比她更高雅。一个现代英国人绝不会罔顾灵性,而且如果他坚持古典主义的话,他就将自己的一部分思想割舍了。但是,掌握古典主义的技巧还是有好处的——它本身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这首诗里你能体验到一种清冷的感觉,几乎让人战栗,当华而不实的作品消逝后,它仍有可能流传下来。像下面的诗句:

黄花飘香引群蜂,

银盘寂寥空余蜜。

任何有耳朵的人都听得出这两句话蕴含着真正的才华。这是一首不同凡响的诗,在技巧上很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