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分时,重新整理《我们》的逻辑线和大事件列表,早上醒来看到满墙的TIPS,不知道怎么的有点被自己感动。我依照早先的思路补充完了梗概,捧着电脑把剧本暂时调整成18集*45分钟的框架。我开始慢慢明白,剧本没有速成的法则,最好的催化剂是时间,我看着它在我手里从V1到V6,直到“2020第一版,总第七版”,没有写过剧本的人,是无法理解24集写7遍是什么感受,绝对不会是忠孝东路走九遍的浪漫和恣意。
最初小说完稿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筱晓的原型取自于我自己的故事,我懒的连节目名称都没改就直接搬进去用了,筱晓的主持搭档叫阿Q,这个名字既双关又好记,我还为了这个名字得意了很久。几乎每个给我写序的好朋友也都是把小说当作我的自传的。三十三岁的人写自传?这一点我诚然一点点都不用心虚,甚至我可以傲娇的说,我只写了一小部分罢了。我们甚至在物色女一演员的时候,大家都会拿我作为参照物,说不能少了灵魂的特质——倔强和灵气。
在重塑人物的时候,我很认真的看着筱晓,然后,我找到了答案——筱晓是我,而我不是筱晓,她是我的一面,那个被大多数人所知的我,那个被光环笼罩的我,那个阳光里蹦跶着的我,那个勇敢爱用力哭的我。是的,筱晓是我,她拥有我的故事,我的爱恨,甚至我的执着,我的矛盾,我对这个世界太多藏在内心OS。
就像我和蝴蝶聊的那样,能让大多数人追的剧,能让大多数人心生向往的,是剧集里爱的纯粹,恨的彻底,那几乎绝对的是非观和人设立场,鲜明到刺眼。所以我愿意尽可能的让剧“轻”一点,不用像张爱玲的小说那样,让看的人累到无力招架。
但,我终究不是她,我没有她的幸运,毕竟,生活不会像小说一样单纯。我和“陈灏”都没来得及说完那句再见便是再也不见,我可能有一天会坐在STAY SIX等着那个阳光拂面的下午,但却没可能听他说那一句好久不见。我做不到的,她都能做到,这就是剧,这就是最最真实的生活。
我喜欢这十几个小标题,每一句,都深深打动我。
决定命运的是选择/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生日的第三个愿望是秘密/一起长大的约定/因为你我要做更好的自己/ You are the apple in my eyes /为什么不能被原谅/梦想加油你和远方/懂我的人只你一个/不完美小孩/有些事叫作该做的事/我们比谁都想赢
筱晓,我把最好的样子都给你,请你替我,完成我的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