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政绩·政纪
6611600000051

第51章 生长 (2)

秦钟山笑笑,出门抽烟去了。他也只是发通火,其余的,也无所谓。他是政法委书记,管不了这么多。不过,维稳是他的职责。他就怕这些记者们一闹,会不稳定。一旦不稳定,可就是他的麻烦了。最近,秦钟山心里也烦。岳父的矿山,被矿业整合后,价格上受到了抑制。原来,因为秦钟山的关系,那里的矿石,都是卖得最高的。一些大矿,甚至会赔钱,将秦钟山岳父矿的矿石买走。他们这么做,也就是为了讨好下秦钟山。秦钟山在其它各矿都没有股份,但是,因为其岳父的矿产,他每年实得的利益相当的可观。所以,矿业整合时,秦钟山是有些不太高兴的。但是集体研究通过了,他也只好服从。岳父的矿山,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虽然生产还是自主,但不能再提价了;而且,也没有哪个怨大头再来为他赔钱了。岳父能不郁闷?岳父一郁闷,妻子也就跟着郁闷。妻子郁闷,最后的落脚点还在秦钟山身上。他劝岳父:矿业经济那一块正在调查。都有好两个干部“双规”了,这时再让我想办法,岂不是?

岳父虽然想通了,可妻子总在家鼓着嘴。女人哪!

黎民看了看令狐安,道:“记者来了,就要重视。因此,我建议宣传部这一块,要按照新闻应急预案来安排。既要让记者们看,又要不让他们看出什么特别的问题来。这就是原则!”

“有问题吗?”令狐安冒了一句:“本来就没问题嘛!”

黎民摸出烟,不说话了。

陆向平出门接电话了。鲍书潮道:“这个问题关键看我们自己怎么看。我们的老街拆迁是民生工程,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有人一直以为:老街拆迁是扰民工程,是政绩工程,是不应该搞的工程。不错,到现在为止,签订协议的确实还不多。但是,这不代表居民们不拥护。一是有一小部分人在里面起哄,二是他们期望更高的补偿。我们不能妥协!妥协就没办法办成这项工作。”

鲍书潮这话虽然简短,却话里有话。叶远水将杯子移了下,又转过来。然后出门了。

等叶远水回到会议室,王枫的话已经讲到一半了,“记者是无冕之王。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宣传部这一块,要盯紧,妥善,并且要准备好应急预案。书潮同志要同城关镇一道,责令永和公司停止这种行为。并且组织人员对老街进行清理。”

叶远水咳了下,大概是抽烟,口里有痰。痰含在口里,难受,他只好又出门,找地方吐痰了。

吐完痰,嗓子清爽多了。叶远水开口了:“首先我觉得大家对这个事件的认识有问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简简单单的一般性的记者采访吗?还是一般性的网民发贴子?不是!这是《中国最臭的老街——湖东老街》,请大家看清楚,这里用了‘最臭’两个字,有些网站在转载时用了‘最牛’。不管用的是什么,都是一个意思——严重的讥讽和指责。湖东担得起吗?湖东几十万老百姓担得起吗?更重要的,湖东的大大小小的干部们,特别是我们这些常委,担得起吗?”

短暂的沉默。叶远水提高了声音:“都说是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怎么能搞成这样?我看,至少有两点,我们要思:一是,老街拆迁到底要不要搞;二是,老街拆迁目前的这种方法对还是不对。我想先谈点个人的想法。老街拆迁,我的态度是明朗的,反对!不过,县委集体作出了决定,我停留我个人的意见。关键是现在这种做法。前不久,免了两个同志的职务,我就觉得有些过火。工作要慢慢做,而不是通过强迫。就像现在,采用倒垃圾,泼大粪的方式,这是流氓方式,而不是今天我们政府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真的能取效果?我看不能。从五一开始到今天,八天了,签协议的人没有增加一个。相反,居民们情绪激动,甚至正在组织串联,大有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一期工程的祸根子还在,我们不能再通过二期工程,火上浇油了。”

令狐安闭着眼,叶远水突然拍了下桌子:“可能有些同志认为我在耸人听闻。同志们哪,问题确实很严重哪!我前几天曾到老街去看过。那些居民,见了干部,眼睛都红了。因此,我提议常委会通过:立即责成永和公司停止一切不合适的行动。请拆迁办继续研究老街拆迁的补偿工作,拿出更能让居民满意的方案。同时,宣传部门积极做好对记者采访的引导,说明事实真相,请求媒体谅解。”

“这个我不同意!”鲍书潮道。

令狐安睁了眼睛,鲍书潮继续说:“拆迁工作及补偿都是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不能随便更改。居民们对于补偿的要求,是你越提高,他的要求就越强烈。没有填得饱的时候!何况永和公司和我们现在的财力都难以承受。永和公司那边,我可以打招呼,但不能保证。至于媒体,我看网上这样的新闻太多了,多一个湖东也未必就了不得。不要太高看他们,也不能轻视他们。灭火,灭火,有多少火不都灭了吗?”

叶远水朝鲍书潮瞪着眼,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他的手放在桌子上,明显地看出来在颤抖。他摸索着从袋里掏出烟,拿出打火机,“啪”地点上,刚吸了一口,又用打火机压灭了。

令狐安知道,该是自己定夺的时候了。

“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说明这个会开得有必要,有成果。事情是不是已经上升成什么事件,我看未必。但防患于未然,也是应该的。我来讲两点意见。一,老街拆迁的信心不能动摇。老街拆迁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因为涉及面广,众口难调,签订协议的进程缓慢,是很正常的。居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符合情理的。只是作为政府,要权衡轻重,能答应的,一定答应;不能答应的,坚决不允许。我已要求永和公司作好准备,后天,即十号,举行老街拆迁仪式。要给居民们一点压力,没有压力,他们就缺乏主动搬迁的动力。第二,对于网站上出现的《中国最臭老街——湖东老街》的贴子,请政法委从维稳的角度,找作者谈话。同时,请宣传部好好地接待外来记者,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记者们看到我们想给他看的让他们写出我们想他们写的。要善于化被动为主动,这么多记者来了,正是湖东宣传的大好时机。要让他们看湖东的矿业经济,看湖东的农业,看湖东的文化。”令狐安端起杯子,杯子的水不多了,他又放下,秘书过来添了水,喝了口,他才继续道:“常委会不是理论教育课!”

这句话看似轻巧,其实十分沉重,是明显地针对着叶远水刚才那一大段话而言的。常委会不是理论教育课!叶远水身子斜着,秃顶在灯光下发亮。他看着桌子,仿佛要看出桌子木头里的原始的纹路来。而令狐安则压低了声音:“湖东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就是和谐。尤其是干部队伍的和谐。我希望从常委们开始做起。虽然因为矿业经济问题,有个别干部出现了违纪违法现象。但这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的大多数干部是好的,是正派的,是为人民干事的。相反,我们对一些成天打着反腐败旗号的人倒值得怀疑。像那个舒适丰开顺,还有满东北,我觉得就很……好,不展开了,大家都忙,大家要是没有意见,就散会!”

鲍书潮和秦钟山已经站起身收拾笔记本了。叶远水却坐着。王枫问令狐安:“到北京的时间定了吗?”

“就十号下午吧!”

“那好,我让了边准备。”

令狐安边点头边出了会议室,叶远水和陆向平还在后面。陆向平有点轻蔑地笑着,说:“远水县长,也就别再……”接着,他又吟了句闻一多的《死水》:“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看它能开出个什么世界!”

叶远水叹口气道:“不是什么世界?这可是湖东哪!”

回到政府,叶远水立即召开了县长办公会。鲍书潮是常委,但也是副县长。在县长办公会上,他得听叶远水的。叶远水布置了三条:一,紧密关注老街居民的情绪。二,责成永和公司停止一切非法行为。三,请建设局对拆迁补偿进行重新审核。

然而,九号早晨,老街上依然漫溢着粪臭。

一堆堆的垃圾堆在居民的门口,特别是像饶天、方大好、莫新这样的有影响的居民门前,垃圾堆得像座小山,里面尽是些残茶剩饭。恶臭气味,将还居于角落的苍蝇们也唤醒了,围着垃圾和粪水,飞舞着。方大好站在门口,骂开了。其它人也都附和着,一时间,老街上爆发着浓烈的火药味。吴刚也戴着口罩,站在街心上,喊着:“这也太欺负人了吧?政府这不是要我们老街上的人无法生活了吗?以前一期工程,到现在还在拖着。现在又搞二期,还不是那些当官的,想从中捞好处。走,我们到政府去,找政府评理去!”

有些人就从屋里出来了,街心上的人越聚越多。方大好虽然憋着气,但这时候,他还是清醒着的。他赶紧给镇里打电话,说吴刚带着老街的居民,要到政府闹事了。胡吉如一接到电话,也慌了神,马上向鲍书潮汇报。鲍书潮说:“这事,我得给令狐书记汇报下,马上答复你。”

五分钟后,鲍书潮传达了令狐安的指示:请机关干部到老街出口,控制老街居民到政府。请公安介入,对为首的分子,经教育后坚持不改的,可以实施强制措施。

与此同时,叶远水也接到了城关镇打来的汇报电话。叶远水只说了一点:立即派人对老街上的垃圾和粪水进行清理。可以动用环卫队,要全员上,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还老街清洁与干净。

就在令狐安和叶远水分别就老街的事情作出指示时,记者们也得到了可靠情报,开始向老街移动。但是,他们还是晚了一步。老街里到处是机关干部,居民们大都已被劝导回家了。街上的大的垃圾和明显的粪水,被环卫队迅速给予了清理。唯一能证明昨天晚上发生一切的,是空气。而空气是看不见的。记者们也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们想进入居民家中进行采访,结果悉数被拒绝。老街居民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没有什么可说的。没事的嘛!

果真没事的吗?

记者们在离开老街回到宾馆后,竟然都接到了一份信。信中夹着十几张老街堆满垃圾与泼着粪水的照片。这会是“饶家大屋”送来的吗?还是……

晚报记者专程找到了饶晓天的家,大门紧闭。家中电话亦无人接。而且,记者们发现,在饶晓天家的四周,不时会有些神色异常的人员出没。记者们忽然兴奋了。湖东老街,点燃了他们职业神经。回到宾馆,宾馆里也四处可见公安人员。虽然并不询问记者们什么,但是,这阵势,这气氛,明明白白地让人感到:还有真相正在一点点地展开!

夜色降临。

老街也沉进浓重的黑暗中了。凌晨五点,老街上突然一片喊叫声。接着是撕打声,哭泣声。所有的灯光都亮了,老街如同白昼。在灯光之中,吴刚、饶晓天,莫新,还有方大好,一大群人正和十几个穿着夜衣的人纠缠着。老街上的人毕竟太多了,结果很快出现:十几个黑衣人全部被当场拿下。饶晓天的手被刺了一刀,鲜血直流。而方大好,头上也流着血。那些黑衣人当中,也有好几个受伤了的。围拢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冲着就向黑衣人打去。方大好喊着:“都别打的。他们也是被别人雇佣了的。对这些人怎么办?”

吴刚正在抽烟,大声道:“怎么办?先打死一两个再说。看看政府到底管不管?”

方大好道:“别胡说。这些人是永和公司的,不是政府的。我们干脆把他们押到政府,看看政府怎么处理?”

天刚刚亮,湖东县政府的大门前,一下子被老街上的人给围住了。保安一看阵势,来头不小,赶快向齐朴成进行汇报。齐朴成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就赶了过来。一问情况,齐朴成也愣了。十几个黑衣人都是永和公司李天行李总请来的,他们正在向老街倾倒垃圾时,被隐蔽在暗处的老街居民们一举擒获。方大好对着齐朴成道:“政府不管,我们自己来管了。人,我们给捉住了,就看政府了。齐主任,还有人受了伤,正在医院里。这事到底怎么办啊?齐主任?”

齐朴成支吾着:“这事……太复杂了。我得请示领导。”说着,就到门房里给鲍书潮打电话。鲍书潮说他在市里,刚刚起床。齐朴成只好找叶远水县长。叶远水正在散步,一听齐朴成的话,赶紧道:“首先要稳住。千万不能出人命。我马上就到。”

十分钟后,叶远水满头大汗地出现在政府门口。刚才还在叫嚷议论着的人群,一下子静了。叶远水找到方大好,问了下情况。方大好说:“这事也太欺人了。刚才要不是我阻挡着,他们都得被打死了。这帮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