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明①莫明于体②物。
张氏注曰:《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点评: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辨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
复次,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有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洁。
【注释】
①明:高明,明智。
②体:体察,感受。
【译文】
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明辨是非,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了。
【解读】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那些本来很完美的事物看上去好像都是残缺不全的,但是,它的地位和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否则就可能分不清是非曲直,也无法判断祸福得失,最后只能是自找苦吃。
老子是我国所有哲学家中最伟大的辩证大师。他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根据《史记》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他将巴、蜀和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并册立他为汉王。刘邦听从了韩信的建议,在去领地途中,命令部队烧毁了栈道,好向项羽表示自己并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项羽看到刘邦烧毁栈道之后,果然大为放心。在汉中的那几年中,刘邦一直在养精蓄锐。等到他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就抓住时机挥师东进。这样一来,刘邦的野心暴露无遗。于是,韩信又给刘邦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路上不但有险山峻岭阻隔,而且还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按照韩信的计策,刘邦派遣樊哙带领一万人前去修建已经烧毁的栈道,并且明令要在一个月之内修好。这样浩大的工程是三年也不可能完成的。刘邦不过是想借此来迷惑在陈仓的守将而已。雍王章邯果真放松了警惕,他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的精锐部队会通过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顺利地偷袭了陈仓。刘邦得以顺利挺进到关中,并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开始了和项羽的对抗。
刘邦之所以能顺利进兵关中,主要原因还是项羽和章邯都没有看透刘邦的真正意图,被假象蒙蔽。能及时看到事物的本质,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原典】吉莫吉于知足。
张氏注曰:知足之吉,吉之又吉。
王氏点评:好狂图者,必伤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祸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知足,有吉庆之福,无凶忧之祸。
【译文】
最为吉祥的,莫过于安分知足了。
【解读】
俗话说:“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我们应该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人们在生活中感到的痛苦,大多是因为欲望太多,不知节制导致的。
大家都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因为看上去简单,但做起来会非常困难。有谁会对堆在眼前的金山银山不屑一顾呢?所以,知道什么时候终止自己的欲望,知道怎么来终止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不及时终止欲望将会导致的后果,才算真正理解了知足常乐的含义。
在我国典籍中,关于知足常乐的话实在是太多了。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墨子说:“知止,则日进无疆。”隋朝中文子王通说:“大智知止,小智唯谋。”孔子说:“知止而后有定。”王弼说:“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这些话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知足的智慧。
相传,一天吕洞宾来到凡界,想要救渡有缘的众生。在路上,他看到一个少年坐在地上哭泣。他就上前问道:“年轻人,你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哭呢?”
少年叹了一口气,说:“我母亲卧病在床,我们家很穷,没钱给她看病。我本来想去做工赚钱,但是又没有人照料我的母亲。”
吕洞宾听后非常高兴,心想,凡界还有这么孝顺的孩子。于是,他就想帮助这个少年。他使用法术,将路旁的一块石头变成了黄金。他把黄金交给少年,少年却摇摇手。吕洞宾这下更加高兴了,心想,这个孩子还是不贪恋黄金的君子。吕洞宾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块黄金呢?它能够让你们母子过上几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少年却说:“就一块黄金,总有用完的时候。因此,我想要你的金手指。这样,只要我需要钱,就能够让地上都铺满黄金。”吕洞宾听了后,非常失望。他想不到人们这么贪婪,不知节制。于是,他感慨一声就走了。
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一个人如果一直被贪欲所驱使,即便赚了亿万财富,也还觉得自己很穷,始终感受不到富足的快乐。
【原典】苦①莫苦于多愿②。
张氏注曰: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疆;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点评: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注释】
①苦:痛苦。
②愿:欲望。
【译文】
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欲望太多。
【解读】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句话虽然简单朴素,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英国著名的戏剧大师萧伯纳则说:“人生有两大痛苦:一是得不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二是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就会不断地求索,不断地失望,因此感到痛苦;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东西之后,又想要得到更好的东西,因此又开始追求。欲望是促人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令人痛苦的罪魁祸首啊。
我国有一个词语,叫作舍得。何谓舍得呢?有舍才有得。一个人能够真正拥有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取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否则,就可能让自己追求的一切都落空。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非常想要得到一块土地。一个好心的地主知道后,就对他说,这样吧,你明天早上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能够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全都给你。那个人非常高兴。到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起床拼命地跑,他一直跑啊跑,跑啊跑,到了太阳偏西还不知足,仍然继续往前跑。不过,他还是赶在太阳落山前跑回来了。但是他才跑到地主面前就力竭而死。有人就挖坑埋了他。下葬的时候,牧师来了,他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唉!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呢?这么一点就够了。”
这个贪婪的死者,就像我国古话所说的一样——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反而把已经拥有的东西也失去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拥有的东西,譬如金钱、车子、房子等都是身外之物,都并不真正属于自己。为了永远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付出太多,甚至自己的生命,难道不是一件愚蠢之极的事情吗?
古时候,有一个大善人,他在生前积德行善,做了很多好事。死后,他见到了阎王。阎王翻开记录一看,说:“你这个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下辈子还能够做人,并且很有福气。”他很高兴,就问阎王:“那么,我下辈子能够做什么样的人呢?”阎王说:“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你大胆提出来好了,要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满足你。”他想了一阵,吟了四句诗代答:“千亩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跷起腿。”这是说,他想要做一个地主,良田要不愁缺水灌溉,衣食无忧;要娶大小老婆十房,而且每一个都要非常漂亮,整天有美人在怀;父亲是宰相,儿子个个都是封疆大吏;自己呢,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守着良田和美人过一过清闲的日子吧!阎王听了之后,起身对他说:“哎,兄弟啊,要是世界上真有这样美好的事情,那我倒想跟你换个位置。”
故事虽听着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什么事情都美满了,连阎王爷都羡慕呢!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的说法,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罗马政治学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且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这些话到了现在依然是振聋发聩,毫不过时。
【原典】悲莫悲于精①散②。
张氏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点评: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注释】
①精:精力,精神,精气。
②散:消耗,消散。
【译文】
世间最令人感到痛苦和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烦意乱,精气消耗了。
【解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说“道”是万事万物的起源,那么,精就是人类的生命和精神得以延续维持的根本。《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精是身体的根本,能够很好地保持精气的人,在冬春之交也不会生病。
这是从生理和哲学两个层面对于“精”所作的解读。到了现在,“精”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所说的精神。一个人只要精神阳光,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会坚忍地走下去;反之,要是一个人在精神上放弃了自己,那就意味着自我的毁灭了。精神是无形的,但却能够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有一篇叫作《热爱生命》的小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临死前还在听下属阅读它,并且眼睛中闪烁着感动的泪水。《热爱生命》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和朋友去阿拉斯加淘金。他们运气比较好,淘到了许多黄金。不幸的是,在返回的途中,他的脚扭伤了,又碰上了暴风雪。朋友觉得带上他碍手碍脚的,就无情地抛弃了他。于是,他就只好独自一人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越来越近了,天气越来越冷,寒鸦一声一声地叫着。因为他的腿受了伤,鞋子也破了,脚在不断地流血,他只好一步一瘸地向前走。
过了几天之后,他带着的所有东西都吃完了。他将这次淘来的金子全部抛弃,信念坚定地向前走。他的腿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变得僵硬,无法挪动。于是,他就只好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他已经丧失了觅食的能力。途中能够找到的一切能够咀嚼的东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寒冷。他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身体疲惫不堪,好几次丧失了知觉,但都幸运地挺了过来。一次,他实在累极了,就趴在地上休息。迷迷糊糊之间,他发现什么东西正在舔他的脸。他睁开眼睛后,吃惊地发现是一匹狼,不过是一匹病狼。他用自己全身的力量赶跑了狼,继续向前爬。而那匹病狼并不放弃,依然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他明白,自己和这匹病狼之间,只有一个能够活下去。他就假装睡着了,引诱狼前来吃他。病狼果然上当,舔了舔他的脸,见他没有反应之后,就用嘴轻轻地咬住了他的手臂。这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死死咬住了病狼的脖子。一股又一股的鲜血流进了他的嘴里。他贪婪地吮吸着。打败病狼之后,他继续向前爬。最后,他终于被人发现,并成功地活了下来。
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神的巨大作用,它支撑着人的整个灵魂。在生活中,我们都难免遇到挫折,但是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相比大多微不足道。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什么理由不每天都选择精神饱满地来度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