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黄石公语录:素书
6544300000017

第17章 本宗道德章(1)

【原典】夫志①心笃②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③。

张氏注曰:谋之欲博。

王氏点评: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为殷朝大相,受先帝遗诏,辅佐幼主太甲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临朝摄政,将太甲放之桐宫三载,修德行政,改悔旧过;伊尹集众大臣,复立太甲为君,乃行仁道。以此尽忠行政贤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诚正心,立国全身之良法。

君不仁德、圣明,难以正国、安民。臣无善策、良谋,不能立功行政。齐家、治国无谋不成。攻城破敌,有谋必胜,必有机变。临事谋设,若有机变、谋略,可以为师长。

【注释】

①志:志向。

②笃:坚定。

③谋:计谋,谋略。

【译文】

想要使志向坚定,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最聪明的做法,莫过于深思多谋。

【解读】

俗话说:“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一个人做事,一定要在开始之前就进行谋划,这样,进行的过程中才能顺利,做到有的放矢。

很多人觉得谋略是一个贬义词,而“谋”经常和“阴”这样的词汇结合在一起使用。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但即便谋略是不好的,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忽视它。更何况,谋略的好与坏,全在于制定和运用它的人。其实,历史上因为权谋而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除了远大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之外,还必须有谋略,必须懂得如何思考和运作。

张居正是明代最为著名的大政治家。在他的主导下,明朝政府开始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史称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尤其是其中的“一条鞭法”对我国社会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时间上,它的影响甚至到了清朝中后期。张居正也因此为史家称道。张居正之所以能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和他的谋略是分不开的。当时,和张居正同在内阁工作的还有高拱。高拱是内阁首辅,权力很大,张居正想要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困难。张居正有很多伟大的政治抱负,但是因为高拱的掣肘而无法实现,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张居正想到了太监冯保。明代中后期,太监的权力很大。张居正看重的自然是冯保的权力。他自然也知道太监弄权,自己和太监搅和在一起,名声肯定会很糟糕。但冯保和其他太监不同,他的权力欲没有其他太监旺盛,在张居正可以驾驭的范围之内。而且,冯保和高拱不和,他要是能联合起冯保来扳倒高拱,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就能实现了吗?

他在私底下深思熟虑了很久,分析了这件事情的所有可能性,觉得成功的希望很大,就暗中交好冯保。表面上,张居正装出老实巴交的样子,对高拱毕恭毕敬,真是不显山不露水。等到高拱察觉到之后,他已经被嘉靖皇帝罢黜了。从此之后,历史进入了张居正时代。

与张居正同时代的海瑞也是一个很懂谋略的人。海瑞为官清正,在我国历史上和包拯并称。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当时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海瑞对此非常不满,立志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他就从自己做起。他在江西当县令的时候,不允许手下的任何一个人侵吞国家的财产。因为没有油水可捞,小吏们纷纷辞职。海瑞并不慌乱,他让一些穷苦的人来顶替那些辞职的人。朝廷给的俸禄太少,他就自己开垦土地,精心耕种,自给自足。

按理说,这样的人肯定是一根筋。但海瑞不是,他非常聪明。因为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海瑞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久之后,他就去朝廷做了监察御史。当时,嘉靖皇帝已经有好几年不上朝了。海瑞觉得,一个好皇帝怎么能够怠政呢?于是,他就想劝告嘉靖皇帝。但是,连内阁首辅都不能轻易见到皇帝,他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又怎么能见到皇帝呢?他想了想,决定给嘉靖皇帝上书。他在奏折中将嘉靖皇帝臭骂了一通,他列举了嘉靖皇帝的十条罪状,并且说,天下人对你不满意已经很久了,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又说,像你这样的人,还自称贤明的君主,我看你比桀纣那样的暴君还要不如。嘉靖皇帝看了之后,气得七窍生烟,愤怒地将奏折摔在地上,并对身边的人说,千万不要让这个人跑了。侍从不慌不忙地说,陛下,你就放心吧,这个人已经准备好棺材,在家里面等着了。嘉靖皇帝将海瑞关进了死牢中,却一直没有下令处死他。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嘉靖皇帝看了海瑞的奏折幡然醒悟,但又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就只好让海瑞一直待在牢里。其实,嘉靖皇帝之所以不杀海瑞,是因为他在奏折的后半部分写的话。在奏折的后半部分,海瑞说,不过,话说回来,皇上你毕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你要是能够将心思都花在朝政上,不要说唐太宗和宋太祖这样的皇帝,即便是尧舜那样贤明的君主,也是无法跟你相提并论的。从这封奏折看来,海瑞确实是一个深谙谋略的人,他不但知道要怎么让皇帝清醒,还知道如何保全自己。

【原典】安①莫安于忍辱。

张氏注曰:至道旷夷,何辱之有。

王氏点评:心量不宽,难容于众;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齐家,其间能忍、能耐,和美六亲;治国时分,能忍、能耐,上下无怨相。如能忍廉颇之辱,得全贤义之名。吕布不舍候成之怨,后有丧国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注释】

①安:安全。

【译文】

要想平安无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辱负重。

【解读】

时下有一句电影台词非常流行:“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所以,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萨特的话,虽然极端,但不无道理。

不久前,在谈到台湾问题的时候,时任总理******引了鲁迅先生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不要老是抓住过去不放,斤斤计较。因为放过别人也就是放过自己。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面对挫折,我们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学会忍耐。

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普希金写了一首诗,叫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告诉了我们这种胸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就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事,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无论如何,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自暴自弃。

姚启圣是康熙年间著名的大臣之一,他因为平定台湾而被史家所称道。不过这之前,他曾在死牢里蹲了好久。他为人正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别人的官是越做越大,他的官是越做越小,年过花甲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九品的养马官。康熙皇帝听说了他的才能之后,决定起用他,就派遣自己身边的一个太监去传达自己的旨意。那个太监趾高气扬,以为自己这下成了姚启圣的恩人,他肯定要好吃好喝地招待自己。不料,姚启圣连见都不愿意见他。他仗着自己是康熙皇帝的近臣,就辱骂姚启圣。姚启圣让属下把他绑起来,往死里打了一顿。康熙皇帝没有想到姚启圣这么桀骜不驯,很不高兴,就要问他的罪。姚启圣却说,这是康熙皇帝亲自制定的法律,他不过是奉旨行事而已。康熙皇帝让大臣们去搜集他的犯罪证据,竟一条都搜集不到。但是,为了泄愤,他还是把姚启圣关进了死牢中。虽然进了死牢,姚启圣并没有绝望,他一直在忍耐,一直在等待。他终于等到了那一天,康熙皇帝释放了他,将收复台湾的事情交给他,并赋予他很大的权力。姚启圣不负所托,不久之后就策反了自己以前的学生施琅,成功地收复了台湾。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常常有不如意,若能忍耐一下,就会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原典】先莫先于修德。

张氏注曰: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点评:齐家治国,必先修养德行。尽忠行孝,遵仁守义,择善从公,此是德行贤人。

【译文】

最紧要的莫过于修养德行。

【解读】

《大学》里面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在我国的伦理道德中,不管是干什么,自身的人品修养永远是第一位的。古人说:有德有才的,是圣人;有德无才的,是君子;无德有才的,是小人;无德无才的,是愚人。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倘若道德败坏,不管你取得多高的成就,都只能被人们唾弃。

在《左传》中,鲁国叔孙豹和晋国范宣子就什么是“死而不朽”展开了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都是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以为不然,他说,这充其量只能算“世禄”,而非“不朽”。在他看来,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在这“三不朽”中,道德被放在了第一位,可见道德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这不仅是因为他聪明好学,还因为他道德高尚。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颜回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他绝对是品德最好的一位。颜回非常尊敬孔子,任何时候都严格按照孔子“仁”“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他办事干脆利落,却并不炫耀,性格内敛。因此,孔子称赞颜回是谦谦君子,他有四种美好的品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颜回家境不好,但是他安贫乐道,甘之若饴。孔子称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小瓢水,居住在简陋的小房子中,别人都吃不了这种苦,但是颜回安贫乐道,始终不改变自己向道的乐趣。颜回真是一个贤德的君子啊!后来,颜回因病早逝,孔子非常伤心,他说:“天丧予!天丧予!”这是上天要让我失去颜回啊!

到了汉代,皇帝为了表彰颜回高尚的品德,就让他配享孔子,此后一直成为定制,延续到清朝。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大贤,颜回排第一。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品德高尚。

古话说“德不高则行不远”,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著名哲学家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君子性非善也,善假于物也。”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并非能够精通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但是,他肯定能够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人们借助外界力量的手段有很多种,但德行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试想,谁愿意和声名狼藉的人合作呢?

【原典】乐①莫乐于好善②,神③莫神于至诚。

张氏注曰:无所不通之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而不能神于天地者,以其不至诚也。

王氏点评:疏远奸邪,勿为恶事;亲近忠良,择善而行。子胥治国,唯善为宝;东平王治家,为善最乐。心若公正,身不行恶;人能去恶从善,永远无害终身之乐。

复次,志诚于天地,常行恭敬之心;志诚于君王,当以竭力尽忠。志诚于父母,朝暮谨身行孝;志诚于朋友,必须谦让。如此志诚,自然心合神明。

【注释】

①乐:快乐。

②好善:乐善好施。

③神:神通。

【译文】

乐善好施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诚心待人是最为明智的生活之道。

【解读】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就像《三字经》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快要掉到井水中的小孩,我们的第一个反应都是赶快跑过去,将他救下,这就是人性中的善良。

而著名思想家荀子的观点则刚好与孟子相反。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不管是千夫所指的小人,还是大家一致称赞的君子,都不可避免地有各种道德上的缺憾和污点。因此,人应该接受教育。通过接受教育,我们的心中才会有仁义。

这两种观点看上去针锋相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坚信人性中的善良,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要被欲望所迷惑和驱使,要诚心待人。

而佛教里认为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的心中充满爱,懂得和别人分享,懂得为别人付出,懂得关心别人,那我们就生活在善良的天堂里,人与人相亲相爱、相互友善;倘若我们的心中只有自己,自私自利,那就得不到别人的关心,生活在一片灰暗之中,与地狱毫无区别。所以说,天堂和地狱都装在我们心中,要看我们如何选择。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很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差别。于是,他就先来到地狱。地狱里面的人正在吃饭,但是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细心观察之下,他才发现他们手里的筷子都有一米多长,不管怎样都送不到自己的嘴里。参观完地狱之后,他又到了天堂。他吃惊地发现,天堂和地狱的场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天堂里面的人也正在吃饭,他们吃的食物和地狱里的没有区别,使用的筷子也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相互喂对方食物。

在生活中,不少人自私自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他们的忠实信条。自私确实是人的本性之一,但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倘若我们都自私自利,那我们一定会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之中。反过来说,倘若我们的心中都有爱,那就会像歌词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善良是最高的美德,甚至是唯一的美德。”善良确实是人性中最为光明、最为优雅的一点。倘若没有善良,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遍地骗局的社会。那样,我们将不敢相信任何人,将会陷入贫困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