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6543000000045

第45章 投资与理财(1)

要想一生富足,工作和理财必须兼顾。投资理财的意思就是合理规划自己多余的闲散资金,以达到这部分资金保值升值的目的,因为资金都有时间价值。投资的目的是理财,理财的方法叫投资,理财的目的是让个人财产的稳定增加速度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并尽可能加速。赶快和你的存钱罐大声说拜拜!

投资:明天的消费

投资指投资者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

投资这个名词在金融和经济方面有数个相关的意义。它涉及财产的累积以求在未来得到收益。从技术上来说,这个字意味着“将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动”(或许最初是与人的服装或“礼服”相关)。从金融学角度来讲,相较于投机而言,投资的时间段更长一些,更趋向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是未来收益的累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投资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然变成诸多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投资的概念及内涵展开探讨。依据经济学的定义,投资是指牺牲或者放弃目前可用于消费的价值,以获得未来更大价值的一种经济活动。投资活动主体和范畴极其广泛,于此我们用个人投资为例,对投资展开解释:

若你手里现有1000元闲钱,你可以在周末带全家去酒店吃一顿大餐,全家可以过个非常愉悦的周末,或可以买一件高档衣服。你也能将它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或买入股票与基金,等待分红或上涨,或由古玩市场买进字画,待时增值,或参股好友开的小店,分得红利。前面一种情形就是花掉金钱(价值),获取消费和全家的享受;后面几种情形就是放弃当下的消费,以获取以后更多的金钱,这就是投资。更简单来讲,你的本金在未来可增值或获取收益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叫投资。消费和投资是一个相对概念。消费为当下享受,放弃未来获益;而投资为放弃当下的享受,获取未来更大的收益。

投入的资本来源,既可以是通过节俭的办法增加,例如每个月工资收入除去日常消费等,支出以后的结余,也可以是通过负债的形式获取,例如借人贷款等方法,还可以采取保证金的交易方法以小博大,放大自身的投资额度。由理论上讲,投资额度的放大是以风险程度的提升为代价的,它们遵守“风险和收益平衡”的法则,即收益愈高的投资风险也愈大。因此说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只是程度大小不等而已。由此可见,只要是投资就有赌博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未来的预期常常会随着实际的改变而改变。若实际依照你的预期方向发展,你就赌赢了,将获取极好的投资回报;若实际未依你的预期方向发展,你就赌输了,便会遭受损害。具体来讲,个人投资的重要成分包含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各类资产,比如债券、外汇、股票、基金、期货等,或在实物市场上交易的资产,比如房地产、邮票、金银珠宝、古玩收藏等,或实业投资,比如企业、店铺等。

投资能够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是指为了获得未来报酬或收益而预先垫支资本及货币的各种经济行为。如开办工厂、开发矿山、开垦农场以及购买股票、债券、期货等。狭义的投资则仅指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也可称为证券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等。

(2)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投资可以分为实际投资和金融投资。实际投资是指投资于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黄金、房地产、厂房、机器设备、文物古玩、珠宝玉石等。一般来说,实际投资所涉及的是人与物,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实际资产能看、能摸、能用,用途广泛,价值稳定,投资收益也不低。金融投资则是指投资于货币价值形态表示的金融领域的资产,如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投资不涉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只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财务交易,而且金融资产也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资产,具有投资收益高、价值不稳定的特点。

(3)按照投资主体类别不同,投资可分为国家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国家投资,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的投资,通常表现为财政投资,它可由国家直接拨款来安排,无偿使用,也可以委托管理投资的专业银行或投资公司实行贷款,有偿使用。国家投资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投资对象多为公共事业,如学校、医院、邮电局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因此也被称为政府投资、公共投资。其实质是国家作为特殊的经济主体,引导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生活,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的投资。这里的企业包括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金融组织及海外分支机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其投资范围涉及社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投资的实质,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投资主体,在优先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对于企业投资,我们既要加以支持和鼓励,又要对其进行调控和约束,以防止出现不良投资行为。

个人投资的主体是个人,是指个人凭手中的资金购买投资证券充作金融资产借以获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个人并不是指个体企业,应将二者加以区分。个人投资的实质是广大劳动者将自己节约的消费支出转化为投资,在个人获得利益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的积累。

(4)投按其投人的领域不同,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生产、建设等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投资,其最终成果是各种生产性资产。由于企业的生产性资产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因此,生产性投资又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在经济建设中,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生产和投资才能正常进行。生产性投资通过循环和周转可以回流,并且可以实现增值和积累。

非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非生产领域中的投资,其最终成果是各种非生产性资产,主要用于满足人的物质文体生活需要。非生产性投资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纯消费性投资,没有赢利,投资不能收回,其再投资依靠社会积累,如对学校、国防安全、社会福利设施等的投资;另一部分是可转化为无形商品的投资,有赢利,可以收回投资,甚至可以实现增值和积累,如对影剧院、电视台、信息中心和咨询公司的投资。

(5)按照投资来源的不同,投资可分为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国内投资是指本国政府、企业、个人等在本国境内进行的投资。国内投资总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积累能力的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国外投资是指外国政府、企业、个人以及国际机构在本国境内进行的投资。它包括外国资本以各种形式直接进入本国境内投资和本国筹资者到境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资本带回本国境内使用两大类型。国外投资的实质就是利用外资,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包括先进的技术设备,举借债务投资经营发展本国经济。

(6)按经营目标的不同,投资可分为赢利性投资和政策性投资。赢利性投资又称为经济性投资,在西方也常称为商业投资,是指为了通过生产经营而获取赢利进行的投资,一般主要投入到生产或流通领域当中。经济性投资能带来赢利,担负着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政策性投资又称非赢利性投资,是指用于保证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而不能或不允许带来经济赢利的投资。政策性投资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却能带来社会效益,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本身就不属于生产经营因而不存在赢利可言的项目所花费的投资,如公共设施投资。这类投资支出由国家规定安排。另一种本身是生产经营性投资支出,存在潜在的赢利性,但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亏损,这类投资是国家允许的并有相应的政策规定。后一类型的投资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转变为赢利性投资。

要点回顾

对一个国家来讲,应当处理好政策性投资与经济性投资的关系,尽可能节约对政策性投资的支出,并且增强经济性投资的构建。

股票:先三思,再投资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之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股票的持有者就是股东,股东具有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表现为,既可参加股东大会与投票表决,还可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又可收取股息或者分享红利等。每个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决定了股东所具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

股票似普通商品一样有价格,股东能够通过买卖形式,有偿转让收回其投资,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股东为公司的所有者,而并非债权人,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义务,担当风险,分享红利。例如老李买了邯钢23%的股份,如此老李就是邯钢的小股东,能够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与公司其他股东一同担当风险并且分享获益。

股票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可偿还性。股票投资是一种无明确偿还期限的长久投资,只要公司不倒闭,其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同于公司存续的期限。投资者在认购了股票以后,就不可再要求股份公司退股,只能去二级市场上展开交易卖给第三者。股票的转让,仅意味公司股东的变化,并非减少公司资本总额。

韩先生购入了某食品公司一定额度的股票,几个月以后,他认为对该行业掌握的信息不足,不能预计市场情形,于是去二级市场上,将股票份额完全出售给第三方,转让了手里该食品公司的股东权。

(2)责权性。股票作为产权或股权的凭证,是公司股份的证券表现,代表着股东对发行股票的公司所拥有的一定权责。股东有权或通过其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企业重大经营管理的决策,并且也有权分享公司的利益,也就是参加配股分红。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持股票占公司股本的比例成正比。如果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了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在国外,股份制公司的产权转让就常常是通过股票的转让来完成的。

例如,最初小周持有上海机械公司的30%股票份额,后期,他很看好此公司的发展前景,可自己又是此行业的能手,于是,他又买下此公司的40%股权。这一变化改变了公司上层的领导人员,小周一下子变成这家公司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

(3)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的敏感程度越低,就预示着股票的流通性越好,反之就越差。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只要把股票转给受让人,即可达到转让的法律效果,而记名股票的转让则要在卖出人盖章背书后才可达到转让的法律效果。通过股票不停的流通与股价上下的浮动,就能够看出,人们对于不同行业发展的前景与对上市公司赢利潜力的判断。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股价不停上涨的行业与公司,通过增发股票就可以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人其生产经营活动,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正是因为股票的此种强流通性,才令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动资产与融资工具,而不断获得发展。

(4)风险性。股票的风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票的价格是随着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股票市场的起落而上下波动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购买的股票也许由于公司经营有方或股市上升,而给你带来好的收益,也或许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或股市下滑而遭受损害。

二是,一旦公司经营情形欠佳导致破产,你的股票也将连带遭受重大损害,甚至血本无归。因此说,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我们在买卖股票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切不可轻举妄动。

(5)投机性。股票市场价值与票面价值的不一致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投机活动的条件。股票市场价值因遭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处于不断改变的状况中,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呈现为股票价值和票面价格不等。

正常来讲,股票的风险性愈大,市场价值的波动性便愈大,就越有利于投机。投机活动尽管带有破坏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确,股票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可其风险与投机性时常也带给购股人非常大的损害。股票除去特征之外还有类别,依照股东权益,股票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与后配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赢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是公司资本构成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股份,也是风险最大、发行量最大的一种股份。当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内交易的股票都为普通股。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来讲的,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金之时,提供认购者某些优先权的股份。许多人喜欢购买优先股,正是由于其优先性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