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6543000000044

第44章 金融与贸易(6)

要点回顾

为了制止倾销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反倾销措施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国际贸易的扩展造成阻碍性影响。

财政赤字:不好意思,钱花超了

财政赤字,即政府的支出额度比收入的部分多,多花的这一部分预算就会随着国库的支出流入国内社会中;贸易赤字,即进口总额比出口总额多,又称入超,多花的这一部分钱就随着国际贸易流入国际社会中。因传统上中国记录亏损时都是用红笔,故而得名。

理论上说,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在现实中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结余。但是,在现实中,国家经常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大批问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是现在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

2004年,《福布斯》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是20世纪美国的最优秀总统?美国前总统里根去世后,这一本来无定论的问题又重新成为美国人争论的焦点。最终,被美国公众认为最会搞经济的克林顿荣登榜首。

克林顿凭借什么被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美国总统?原因是,美国政府一贯以财政赤字而闻名,可在克林顿时代,赤字却是转为盈余。

在克林顿入主白宫的8年里(1993年至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提升极其迅猛,年均涨幅高达3.5%,高于吉米·卡特与里根两人在任时的水平,仅稍逊于肯尼迪与约翰逊所在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经济腾飞时的表现。并且在其任期内,美国就业趋势一片大好,新增长的就业机会远多于除了卡特以外的任何一位“二战”后期的美国总统在任时的情况。此外,克林顿也很会把握机会,他在美国人均收入涨幅滞留多年,刚刚呈现上升势头之时适时决断增税,令联邦政府收入呈现了大规模盈余。最后,克林顿凭借一个规模极小的政府机构,达成了从约翰逊总统时期开始,美国GDP最强势的涨幅,也令美国政府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第一次真正呈现了财政盈余的形势。

可小布什上台后,恰逢经济衰退,又对外持续用兵,致使美国重新呈现高额赤字。重大的财政赤字诱发贸易赤字,美国变成世界上“双赤字”极为严重的国家。

财政赤字即为预算赤字,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起始之初,一贯制订一个当年的财政预算计划,若现实执行结果收入高于支出,就是财政盈余,若收入低于支出,就为财政赤字。从理论上来说,财政收支平衡为财政最佳状态,在实际中就是财政收支互抵或者略有盈余。若国家财政呈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则此种支出差额在展开会计处理时要用红字书写,这就是“赤字”由来。赤字的呈现分两种情形:一为有意安排,被称为“赤字财政”或者“赤字预算”,它归属财政政策的一种;另一种情形就是预算并无设计赤字,但施行到最后却呈现了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或者“预算赤字”。

在实际中,诸多经济呈现上升情形的国家都需大量财富解决大量的问题,常常会呈现入不敷出的局面。所以财政赤字看来好像不可避免。不过,这也映射出财政赤字的一定作用,就是在一定界限内,能够刺激经济上涨。在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形下,政府一般的做法就是加大政府投资,以推动经济上涨,可是长期财政赤字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负担,并非长久之计。弥补财政赤字也可以用以下方法:

(1)动用历年结余。动用历年结余就是运用往日年度财政收入大于支出产生的结余,用以弥补财政赤字。

(2)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包含开增新税、扩大税基与提升税率。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弥补财政赤字稳妥可行的办法。

(3)增发货币。增发货币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办法,迄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依旧采取此种办法。可是由长远来看,通货膨胀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钱币的提升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然将诱发通货膨胀,会带来不良后果。所以,用增发钱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4)发行公债。通过发行公债,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广泛的做法。因为从债务人的方面来看,公债拥有自愿性与有偿性及灵活性特征;由债权人的方面来看,公债拥有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特征。

要点回顾

财政赤字的一定作用,即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在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加大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也可以通过增发货币、发行公债等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复利累进效应:驴子多打滚

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由复利所带来的财富的上涨,被人们称为“复利效应”。

每年的收益还可以产生收益,具体是将整个借贷期限分割为若干段,前一段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要加入到本金中,形成增长了的本金,作为下一段计算利息的本金基数,直到每一段的利息都计算出来,加总之后,就得出整个借贷期内的利息,简单来说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某天,一个做生意的大款看上了一位很漂亮的女孩。于是他就对这个女孩说:“嫁给我吧,我可以给你非常多的钱。”

女孩问:“你能够给我多少钱?”

大款说:“你开个价吧。”

女孩说:“那给我一个月的钱吧。”

大款问:“一个月的钱是多少?”

女孩于是说:“一个月的钱就是第一天给10元,第二天给20元,第三天给40元,第四天给80元,第五天给160元……依此类推,一直给到第30天。只要你将这30天的钱给完了,我就嫁给你。”

大款说:“没问题,我就一次性付给你吧。”

于是,他拿起计算器计算,当算至第15天时,他开始心虚了,算到第25天时,他开始恐慌了,算到第30天时,大款完全崩溃。原来仅仅30天他就需要支付107亿。

上述例子反映的就是经济学中的复利。在人生中,累积创造财富的经过并非百米短跑,也不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而是在更长甚至数十年时间的跨度上展开的耐力比赛。只要保持复利的原则,即便起步的资金不太大,也可因为充分的耐心加上稳定的“小利”而完美地赢取这场比赛,累积起巨额资本。

提到李嘉诚先生,相信众人并不陌生,他由16岁开始创业,拼搏至73岁时,前后用时57年,给自己创下了126亿美元的资产。126亿美元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李嘉诚也由此变为世界华人的首富。可是我们要以此来细算,假如我们有一万美元,每一年复利能够达到28%,用相同时间,我们也能够做得同李嘉诚一样出色。大家可能会认为,一年28%的利润并不高,甚至也有人会说,他们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就能够获取比这高得多的收益,可实际上,成功的艰辛并不在于一次两次的暴利,而是持久的维持。

据说曾有人问爱因斯坦:“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并非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而是“复利”。著名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的创立人梅尔,更是夸张地赞许复利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也许我们会觉得这很夸张,可是在看完下面这三个例子后就会改变看法了。

事例一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心情一直很烦闷,因此便张榜公告天下,说若有谁可以令其心情好起来,他就能满足此人的一个愿望,且无论此人的愿望是什么。

发明国际象棋的人看到皇榜后,立刻揭下皇榜,跑进皇宫觐见国王,说自己可以治愈国王的心结。当他将象棋献给国王,并教会国王如何玩后,国王的心情立即变得异常开心。因此,国王就问国际象棋的发明人:“你希望我帮助你达成什么愿望,但说无妨。”这个国际象棋发明人就说:“陛下,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往这个棋盘上放米粒便可以了。而放的标准就是在第一个格子上在放2粒米;第二个格子上放4粒米;第三个格子上放16粒米。以此类推,一直放到棋盘的第64个格子。”国王说:“这是小菜一碟的事。”因此,吩咐仆人扛两袋米来,于是按照要求摆放。谁知,两袋米很快被摆放完了,仆人又扛了几袋米,可是一会儿又全放进去了。此时,一个担任国税的官员讲:“要不我们先算一算,此棋盘64个格子共需多少米吧。”这一算不得了,原来,第64个格子需求的米数是整个国家足足需要10年才可生产出来的米的数量!

事例二

彼得·林奇在其《选股战略》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1626年,一群新移民用价值24美元的饰物,由印第安人那里买下了曼哈顿岛。在360年后,有人讲起了此桩买卖,那些人难免要指责买者的狡诈,嘲弄卖者的无知。可仔细一算,结果令人惊讶不已:A.曼哈顿岛现今价值:560亿美元(1986年);B.假如印第安人把饰物兑换成美元,接着存入银行,利率依8%复利计算(存入360年,利息高一些也无可厚非),在1986年的资金价值为26万亿美元!

事例三

把一张厚一厘米的硬纸,对折叠20次,最终的高度为多少呢?20厘米、20米、200米?实际上这些都不对,正确的数字应当为10485米。

由上面这三个事例,你就清楚复利的魔力有多大了吧。

如果我们将复利利用到自身的投资理财活动里,那么获益绝对是巨大的。

假如你目前投资10万元,依30%的年收益,以复利方式增长,30年后的增值幅度将为2620多倍,也就是说,若当下投资10万元,30年以后的资产将为2.62亿;即便依照15%的幅度展开增值,30年后的资产也为662万。

因此,在复利形式下,一项投资保持的时间愈长,带来的回报便愈高。在初始的一段时间里,获取的回报或许不理想,但只要把这些利润展开再投资,那么你的资产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愈来愈大。经过年复一年的累积,你的资产就能够登上一个新台阶,此时你已然在新的层次上展开自己的投资了,你每年的资金回报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初始的投资。

此种由复利所带来的财富的上涨,被人们称“复利效应”。不仅投资理财里有“复利效应”,在与经济相对应的各个领域,事实上也普遍存有着复利效应。例如,企业发展壮大就是一种复利效应。有的企业只是追求眼前利益,在企业竞争力或企业文化方面缺少积淀,无发展后劲,久而久之,企业要么发展停滞不前,要么依然是小打小闹。可有的企业目光深远,规划了企业远景,重视可持续发展,善于使用市场里给予的时机扩大规模,令企业的发展可以不停登上新的高峰,尽管中间也会有波折,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就会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大企业。

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复利效应,一个国家,只要有安稳的经济增长率,维持下去就可达成经济繁荣,因而增强综合国力,改善百姓生活。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增长得如此迅速,就是得益于每年经济的增长率。由这个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这个时髦的词汇,事实上是追求复利的另一种解说。

要点回顾

复利说明了成功投资最单一的本质,无论是投资或是人生,“复利”的魅力来源于一如既往的坚守。用“眼前利莫轻取,百年利尽谋之”的复利计算方法去经营,带来的获益自然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