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给大忙人看的养生技巧
64933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互联网上输入“自杀”、“健康”等关键字,你会惊讶地发现,死神的临近、亚健康的吞噬并非是空穴来风——

2001年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胡可心,因肝癌病逝,年仅38岁;

2002年,国际著名影星张国荣因怀疑患有精神抑郁症跳楼自杀,终年42岁;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喜剧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终年46岁;

2006年,5月28日,华为公司深圳分公司一名为胡新宇的员工因过度劳累死亡,年仅25岁;

2007年,7月18日,华为公司深圳分公司一名为张锐的员工因压力过大自缢,年仅26岁;

2008年2月26日中午,华为公司成都软件园又有一名为李栋兵的员工跳楼自杀身亡,年仅25岁;

《中国青年报》曾经就中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竟然有50%多的“忙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

早衰,甚至过劳死的事件不止一次地见诸报端。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啤酒前总裁彭作义、地产巨子汤臣集团汤君年、爱立信中国前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这些“大忙人”相继因疾病发作逝世。

近乎上万条的事实报导,都在告诉我们: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年龄的问题,它已经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向中年人、青年人逼近!

生命消失感叹之余,这些人才的死亡还导致企业因为新旧交接期间不稳定而生产率下降,也让社会失去了他们的管理理念、丰富经验等宝贵财富。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疾病,为了完成工作,我们可以熬夜、可以吃那些毫无营养的快餐、可以喝酒抽烟……

可是,我们到底为健康做了些什么?

每个“大忙人”似乎都是因为忙、累、没时间去管理健康,可是没曾想过,这些借口其实正是变相的慢性自杀!是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垃圾桶、当做了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我们甚至还给疾病创造了滋生的“舒适”环境!甚至还不断给疾病输送“营养”。

遗憾的是,随着职位的升迁、存款数字的增多、事业的蒸蒸日上,这些成功“大忙人”们的健康却一路负债,最终不堪重负,过早地停泊在人生的终点。

正是在此立场上,本书摒弃那些艰深的养生知识、抛开那些厚重的养生宝典,编集几百种保健小知识、技巧,让你一看即懂、一学即会,让你站着养生、走着养生、坐着养生、吃着养生、睡着养生……轻轻松松做个健康的养生“大忙人”,一册在手,养生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