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套装共9册)
64912400000025

第25章 粉丝思维:互联网思维下的粉丝经济

粉丝其实就是一群特殊的用户,他们对某一产品或品牌所进行的“关注”,不只是想了解,还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消费者,甚至成为最忠实的消费者。而经营粉丝,就是对用户进行“用户管理”。可以说,我们能培养出多少忠实粉丝,决定了我们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粉丝群体的数量非常庞大,他们之中蕴含着十分惊人的经济能量。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地营造自己的“粉丝文化”,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撬动这个潜力巨大的“粉丝产业”,从中分一杯羹。在新兴的“粉丝经济”浪潮下,很多企业纷纷着手准备“冲浪”,大讲“粉丝文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与粉丝更多的互动和交流,以此增进与粉丝的感情,扩大自己的产业链,增强自己品牌的影响力,获得更大的收益。

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主流经济就是粉丝经济。在古时的战争中,作战双方都是凭借各方兵力、武器配备的强弱来分析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战略战术。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辨别企业或品牌影响力的强弱要看它们拥有的粉丝数量。在粉丝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是他人的粉丝,每个人也都在被粉并且也希望粉丝如云。在这样的时代,粉丝便意味着资源和力量。哪怕你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只要拥有了海量的粉丝,你就拥有了超强的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在成倍地增长,人们的信息消费开始变得更加便捷和主动。在粉丝经济时代,谁能够把握住粉丝的心理,谁就可以拥有绝对的市场;谁拥有的粉丝数量多,谁就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谁的粉丝黏性大,谁的企业或品牌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1.互联网思维下的粉丝运营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呢?传统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核心用户群每时每刻都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并且尽可能地去提高自己的核心用户活跃度及普通粉丝转变成核心粉丝的转换率。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像小米公司一样,将海量的用户打造成自己的粉丝。这都需要以企业让自己的用户获得极致的体验为前提。在这方面,传统企业必须要向互联网企业借鉴经验。

比如,要为用户带来难以抵挡的价值。这种价值或许就来源于对用户十分贴心的专业服务。

例如,在2008年前后,摇篮网推出新颖的婴幼儿能力增长测评与个性化指导的科学育儿系统,以及“天才妈妈培训班”的培训服务。摇篮网通过100多万人次的测评,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信息,这些信息几乎涵盖这些婴幼儿的各种能力指标。这对摇篮网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十分有利,因为它能使摇篮网的广告客户更加精准,并且便于其有针对性地在摇篮网投放广告。“天才妈妈培训班”通过互动,在为妈妈们讲解育儿培训课程的过程中,将一些广告客户的产品特点与育儿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孩子王”的电商在创建之初就开始关注妈妈群体。他们发现了一个“极端”的需求,那就是在妈妈们为孩子接收货品时,如果发现对方是男性快递员,她们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因此,“孩子王”就安排有育儿及妇幼保健培训经验的女性快递员送货。之所以这让妈妈们感觉更加舒适,是因为女性送货员可以在传递货物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一些帮助性质的服务。

以瑞丽女性网为例,它以瑞丽杂志为依托,并根据瑞丽品牌所独有的实用的时尚DNA特质,将论坛、博客、朋友圈,以及问答等互动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专门为23~35岁之间的女性提供风尚生活服务。

现在它每天的平均覆盖数已经超过87万,每天的平均页面浏览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55万。瑞丽网的流量虽然比不上老牌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以及腾讯,但在女性媒体频道的广告投放量,已经远远超越了新浪、搜狐和网易,仅次于腾讯。这足以表明,专业化资讯和知识服务必然会为这样的平台创造出额外的价值。

他们舍得为自己中意的产品花钱,这就是粉丝和一般支持者的最大区别。成为粉丝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过度性,远超常人的投入与迷恋才可以被称作粉丝,他们背后所隐含的正是情感和金钱等方面的多方投入。

曾经有一段关于“粉丝的力量”方面的比喻在网上的转发率很高:有100个粉丝,你就是本校园读物;有1000个粉丝,你就相当于一个公告栏;如果你的粉丝超过了1万个,你就是一本时尚杂志;如果超过了10万个,你就是一份生活都市报;如果超过了100万个,恭喜你,你已经晋升为全国性报纸了;超过了1000万个,你就相当于知名电视台了。相关数据显示,如果一个微博拥有10万名粉丝,那么在它上面发布一条信息的价码就是300元;如果在拥有20万名粉丝的微博上发布一条信息,其价码就是600元。以此类推,在30万名粉丝的微博上发布一条信息就是900元……这是十分惊人的数字,从中可以窥探出粉丝的惊人力量。

《哈佛商业评论》上曾经发布了一篇文章,上面有一句十分犀利的话:传统营销已死!包括媒体宣传、公共关系和品牌管理等传统营销手段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这一行业当中的很多人还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在的企业或者组织早已经是一个没有血肉的躯壳了。而建立于粉丝影响力和粉丝社区导向之上的新型营销手段早已出现,它可以通过真正的用户关系,为企业创造出持续性的增长。

虽然评论说“传统营销已经沉默”,但也不能说这是绝对的。只是几乎全部的品牌都在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很多产品也都拥有自己的粉丝。从这个角度来看,《哈佛商业评论》中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的。

曾经有人如此描述商业的未来走向:未来的商业将会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商家只要做好了服务,顾客必然会主动来找你。而有能力的商家,则可以将服务做成一种文化去感染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受到了“感染”,他们便会主动向朋友们分享和推荐你的产品。这便是未来商业中“文化商家”的原型,同时也是粉丝经济的源头。

小米手机所取得的成功就是粉丝经济最好的说明。2012年,小米集团向外界宣布公司销售额达到了126亿元人民币。一家刚成立不到四年的创业公司变身为百亿元俱乐部会员,这完全是创业公司中的奇迹。更让人震惊的是小米公司拥有的500多万名“米粉”,正是数量如此庞大的米粉创造了小米公司的销售奇迹。

利用互联网,人人都有“红”的机会,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而在粉丝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变,即围绕粉丝互动完全能够搭建出一个闭环营销系统。

营销在以前完全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想实现有效销售必须要有广告、渠道、客服和销售,以及公关等一系列专业手段进行协同。而现在却只需要粉丝,如果你拥有足够多的粉丝,那么全部工作都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运作过程甚至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完成。这一手段的背后推动力就是粉丝经济。

在粉丝经济时代,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拥有数量足够庞大的粉丝,那么它必然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粉丝越忠诚,产品的存活时间就越长,品牌的发展动力也就会越强。

互联网商业模式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拥有数量庞大、投入时间较长、参与范围足够广、参与度足够深的“粉丝”。同时,这也是资本市场能够对企业进行较高估值的基础。

在粉丝经济时代,任何产品的销售额都由两方面共同决定:粉丝数量和粉丝质量。如今,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已经体现出他们本身所拥有的粉丝价值,他们碎片化、娱乐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正在推动着媒介形态主动地进行演变。

粉丝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应该汲取传统营销的优势,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着眼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商家将顾客转化为销售者,以几何式增长的速度培养企业的铁杆粉丝和产品的忠实用户,为企业和产品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新互联网时代,粉丝最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没有粉丝就没有市场,没有粉丝就不会产生收益。因此,如今的时代就是粉丝时代。拥有粉丝的企业,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粉丝思维这一新概念在最近一段时间非常火爆。只要产品有粉丝,就会产生口碑。钟爱苹果产品的叫“果粉”,钟爱小米产品的叫“米粉”,无论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开始注重粉丝的价值。几乎所有企业都知道,拥有自己的粉丝非常不容易,因此,这些企业纷纷开始培养自己的粉丝。

与近几年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从2009年到2013年,网络购物在广大网民中的使用率已经从28.1%提升到48.9%,而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增长了40.5%。而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却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网络游戏从起初的68.9%降至54.7%,网络新闻、社交网站的使用率止步不前甚至有所下降。

从只是供用户浏览、玩乐的消费型互联网逐渐演变成产生价值的生产型互联网,我国的互联网已经踏上从支撑消费到引领生产的新征程。众多互联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认为,生产型互联网与消费型互联网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生产型互联网可以更深入地进入经济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可以更快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价值,同时成为社会经济向粉丝经济转型的一股重要推动力。

如今,我们可以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已经变成社会生产的新工具、进行科技创新的新平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手段。所有行业正在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进行自我重塑。如今,“互联网思维”的浪潮早已经扑面而来,众多传统企业纷纷开始学习,并将其视为转型升级的必备“神器”。互联网理念被众多行业时刻挂在嘴边:融入金融,便迅速形成了互联网金融;融入交通,便引领了整个车联网市场;融入政务,便打开了群众微博问政的新渠道;融入足球,就产生了广州恒大淘宝队;融入食品,则将诸如黄太吉煎饼这样的“民间小店”捧得“万紫千红”。

这样的改造力量,在效率低下、产能过剩和附加值非常低的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正如中国信息化工程师张峰所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广度和深度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变革,特别是给传统企业的发展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及革命性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贯穿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整个过程,还融入整个生产体系,这样便能够实时感知、采集,以及监控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并对决策进行优化,还催生出诸如移动O2O等新模式。

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很多传统企业将变革目标从企业信息化迅速转变成信息化企业。而作为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强有力注解,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但却一直处于亏损边缘的中国钢铁业也已经融入互联网领域之中,因为工信部通过对国内70多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跟踪调查发现,众多盈利丰厚的钢铁企业都在做电子商务。联想公司的董事长杨元庆在2014年阐述企业战略时,也非常明确地说道:“企业必须要全面向互联网产业链方向转型。”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中国各行各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可以为任何产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强有力地推动了粉丝经济模式的形成,同时也对企业或品牌建设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粉丝对产品或品牌的热爱、迷恋和投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产品的收藏行为,大部分粉丝都喜欢收藏所热爱品牌的不同系列产品;二是对信息的收集行为,大部分粉丝都会定期收集一些与自己喜爱品牌有关的新闻和信息,并密切关注自己喜爱品牌的最新产品动态;三是粉丝们喜欢参加社群活动。粉丝一般会在网上对相关产品进行讨论,或与其他粉丝定期进行聚会,如苹果手机粉丝出游和哈雷车友会等。

很多学者和企业家都注意到,少数品牌,如苹果、哈雷、小米、魅族、Mini和Linux等,在各自所属的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都不是最大的,但却拥有很多非常忠诚的粉丝与支持者。比如,果粉们对iPad平板电脑及iPhone手机的热爱,米粉们对小米手机的极度喜爱,哈雷粉丝们对其的狂热追捧,《小时代》粉丝们对其小说和影视作品的疯狂迷恋。

粉丝们这样的品牌崇拜行为,充分体现了粉丝的品牌忠诚模式开始从传统的“满意—忠诚”向着“信念—忠诚”转变。

从具体意义上讲,在工业社会,企业都是以创造产品功能性价值为主,通过持续让顾客感到满意,从而获得顾客的忠诚;在后工业社会的市场环境下,顾客都有着十分理性的消费观念,加之他们很注重情感、非理性和有信仰的消费,因此,企业更加注重创造品牌的精神价值,倾向于向自己产品的“狂热分子”提供坚定的“品牌信念”。

另外,根据功能性价比方面的理论,在满意和忠诚的模式下,粉丝获得的主要是功能性价值,即产品与服务所提供的功能利益;在信念和忠诚的模式下,粉丝获得的却是终极性价值,即粉丝所关注的品牌对实现自我价值及重新建构自我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崇拜同样可以体现粉丝对品牌的忠诚从“功能忠诚”到“精神忠诚”的跨越。

有无粉丝是知名品牌与平庸品牌之间最大的区别。使粉丝与品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叫作人性,品牌与产品的这种人性因素,可以让粉丝都参与到其中,使得他们愿意主动、自发地去对品牌信息进行分享,并且积极地去传播品牌的正面形象。

新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就是将发生在电视与零售终端市场中的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这样可以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地让粉丝与品牌进行沟通。而以更多的形式、全方位地提供一个线上线下、即时沟通,并且不限空间地域的营销平台,我们的营销就会无界限,我们的粉丝就会无极限。

3.粉丝经济的爆发:“罗辑思维”和粉丝思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的交流方式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这样的条件下,粉丝经济的特征也变得愈加明显。很多行业都开始利用粉丝思维运营自己的企业和品牌。

粉丝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最近,在粉丝思维下再次衍生出了一种被称作“罗辑思维”的粉丝应用模式,它的创始人罗振宇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罗胖”。众所周知,很多信息公众平台的盈利模式都是通过会员制来实现的,但是在“罗辑思维”创办两到三个月的时候,并没有实行会员制,而是在坚持了长达半年之久后,在内容上保证质量,并且已经拥有将近60万名粉丝的时候,才进行了一次试验,效果非常显著。这正是粉丝经济所带来的好处。“罗辑思维”的核心粉丝基本都喜欢学习,并且是非常爱看书的人。

2012年12月初,罗振宇创建的“罗辑思维”凭借着自己的铁杆粉丝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通过会员制度,罗振宇进账160万元,这个数字成为当时使用微信赚钱的最高成交额,这个故事必然会被微信培训讲师传诵,而“罗辑思维”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不止于此。

不管是“罗辑思维”还是罗胖,抑或是以“罗辑思维”获得的粉丝支持,它们都指向了粉丝经济。粉丝经济其实就是粉丝越多产生的价值越大,但是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很多层面价值的总和,并不是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决定的价值,也不是出场费决定的价值,也并非是由专辑销量决定的价值。

申音与罗振宇“分手”之后,他们开始各玩各的,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让人感觉十分惋惜的。在商场中,从一见钟情到最后各奔东西的人有很多,其中自然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八卦新闻。但作为电子商务平台,众多网站必然不会只关注八卦新闻。它们之间探讨更多的还是粉丝经济时代下的“罗辑思维”,无论怎样,“罗辑思维”在对粉丝经济的影响上,却是实打实的开创者。

一直以来,被互联网行业公认为粉丝经济代表的却是小米手机。小米其实就是一家商业机构,如果非要将其引申到粉丝经济上来,那么它就是商业机构中粉丝经济的代表。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小米做的是“品牌管理”,而“品牌管理”原本是教科书上的概念。小米的品牌运作虽然在战术上有很多创新,如小米研发团队非常擅长利用社交网络,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其本质。

“罗辑思维”在本质上还是属于粉丝经济的,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并且认为非常正确。所谓粉丝,其实就是让出部分思考主权转交给偶像的人。这就是说,粉丝们会用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人的价值观去思考问题或者直接使用他们所信赖的人得出的思考结果。这与“脑残粉”的定义十分契合:脑子里存在部分残缺,这等同于让出了部分思考主权。

让出部分思考主权的情况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聚餐时我们更愿意将点菜的权利交给别人,而这样的权利转让并不是脑残或者愚蠢。

小米虽然已经具备部分人格化,但毕竟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组织,所以人格化做得并不彻底。“罗辑思维”却完全是依靠人格魅力支撑起来的,它有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比如,罗振宇曾在一个节目中说中医属于不科学的研究,此言论一出,立马就有很多粉丝离去,但罗振宇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还为这件事起了个名字叫“漂白粉丝”。对罗振宇立场和态度不认同的人,可以走,他不会挽留。这就体现出了他的个人魅力,这样的事情,对一家机构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任何一家机构都会尽力从大多数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量不涉入敏感的话题。

很多明星都拥有个人品牌,但像“罗辑思维”这样进行品牌管理的不是很多。明星和小米其实是大不一样的,小米属于组织化品牌,追求的是将产品人格化,而明星却是使个人品牌组织化,其实质是经纪公司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十分苛刻的管制,最终使之成为一个组织化的品牌。

事实上,小米产品的核心内容就是物美价廉,它基本不会把一个产品卖到很高的价格,而“罗辑思维”的发起人罗振宇却可以。据相关出版策划机构的人员透露,“罗辑思维”马上将会推出一个会员礼盒,里面装着几本书和一盒茶叶,肯定不会走物美价廉的路线。

在很多人看来,“罗辑思维”的最终目标是要做一个社群,然后利用已有的品牌,为产品增加附加值。申音与罗振宇的“分家”或许会给这个最终目标带来一些阻碍,但是“罗辑思维”对粉丝经济的影响却会一直存在下去。

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粉丝思维利用的力度越来越大,自媒体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达到巅峰,诸如微淘和易信等都开始推出自己的平台,几个实力超强的门户手机客户端也推出了各自的公众平台,甚至连百度和奇虎360都有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为什么大家都在抢着做自媒体平台呢?

大多数自媒体都是通过众多优质内容或者产品体验分享来吸引有兴趣的用户群进行营销的。在品牌刚刚创建时,由很多达人推出或代言的产品与其他新品牌相比所使用的传播成本更少,且能极大地减少用户与品牌沟通的障碍。虽然这样可以占据更多的优势,但是产品或者品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精益求精,持续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树立真正的品牌;而不是依赖甚至透支达人知名度或者粉丝的信任,否则品牌便不会长久。在粉丝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面前,你必须保持冷静,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你将不好的产品推送给广大粉丝的时候,你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被颠覆。

一个好的品牌,其内容必然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而这种内容上的稀缺,则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补充,以增强对用户的吸引力,这样可以带来大量的流量,还可以通过分享的形式形成滚雪球的效应。

用粉丝思维来运作媒体圈用户,便于培养粉丝们的忠诚度,增加产品与粉丝的黏性,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粉丝,提高粉丝的质量,最终形成庞大的粉丝群体,保证品牌长时间地生存下去。

其实,无论是“罗辑思维”还是粉丝思维,都可以看作互联网思维下促使粉丝经济大爆发的主要运作方法。这种爆发体现在粉丝的增长及盈利模式的转换上。众多企业和自媒体都开始通过增强自身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来增加自己的粉丝数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由此可见,粉丝思维将成为众多传统企业转型的突破口,传统企业如果想要增强产品与粉丝之间的黏性,得到更多的流量,它们必须提升企业品牌的粉丝数量,提高粉丝的忠诚度,运用粉丝思维打造明星品牌。

4.粉丝经济——极致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和媒体思维

在以前,零售行业之间的竞争都集中在抢夺渠道资源上,那时人们的思维就是“得渠道者得天下”,因为当时中国的流通体系不发达,并且终端成本非常高,众多厂商无法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这样就必须通过渠道完成最后的产品交付。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的不对称性逐步被消除,电子商务也开始渗透用户消费的各个方面,厂商可以直接面对用户,渠道逐渐扁平化。随着各个行业的产能及产品过剩,厂商需要从产品与服务本身出发,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吸引用户。

因此,“产品为王”将会逐步替代“渠道为王”,用户的需求也会得到更好的释放和满足。这里所说的产品,是广义的概念,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种。在这个“产品为王”的时代,如果想要赢得更多的用户,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极致思维。

其实,极致思维表现的就是一种专注精神(对于产品的专注)。这样的精神是每位产品经理人应该具备的,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而竭尽全力。另外,还要有铁人般的意志及偏执狂的热情,使自己在资源和时间等多个维度实现极致平衡,这样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极致产品。

专注精神最注重的就是保持专注与追求极致。但是,在现实生活的跌宕起伏中,专注精神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逝去的精神。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便是专注精神的一个典范。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产品经理,其凭借这种专注与追求极致的精神,使得苹果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及其产品经理人,都必须保持这种专注与追求极致的精神,把专注精神真正地融入自己的工作与产品当中。

在专注精神中,匠人对他们制作出的产品保持着高度的热爱,产品所拥有的意义对他们来说要远远高于商品,这需要的是匠人对手艺、工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陶醉与痴迷,还有那种狂热与追求极致的精神!只有对产品与服务倾注了这样的感情,才可以打动用户的心。

实际上,极致就是将产品与服务做到最好,远远地超越用户预期。如果我们将产品与服务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并没有超出用户预期,那还是没有做到极致。

如果想要真正地去赢得用户和人心,就要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以用户主权为主要关节点的时代,互联网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性完全打破,将用户的转移成本降到最低,只有提供超越用户预期的体验,才能使产品与用户之间形成黏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只存在第一,不存在第二。

因此,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能否为用户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成为其能否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性因素。

任何企业都拥有自己的顾客,优秀的企业拥有的是用户,最优秀的企业则拥有众多会说话的粉丝,而粉丝就是产品或品牌最好的代言人。为什么“好产品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进行宣传”?因为“所有产业都是媒体,任何人都是媒体人”。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媒体的传播已经逐渐扁平化,每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用户都逐渐地转变成自媒体,无论是明星,还是知名的微信公众账号,甚至普通用户都开始不断地去承接由信任带来的新媒体权力!

广大粉丝为什么会为自己喜欢的产品摇旗呐喊,甚至组团传播?原因就是这款产品能够为其提供超出预期的极致体验。如果一个优秀的产品可以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得到用户的喜爱,那么用户便愿意分享他们体验到的这种新鲜感和快感,甚至荣誉感。分享到一定程度,便有机会将这种狂热引爆,而这种分享的核心就是用户的信任。这个时候,无论是朋友圈上的那种强关系还是微博上的那种弱关系,如果有朋友说这个产品非常好,那么我们必然也会愿意去购买或者使用。此时,产品就会变得“酒香不怕巷子深”。衡量一款产品的尖叫指数,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这款产品被用户在朋友圈等分享和转发的次数。社会化营销或者口碑营销等方式也都是优秀产品可以自我营销的典型应用。

我们还可以用“极致思维”甚至“屌丝思维”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不断的挖掘与分析,竭尽所能地为用户提供超越预期的产品。然后还可以用“粉丝思维”和“媒体思维”,强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黏度,发动所有用户对产品进行“微”营销。

构建机构联盟,展开更多内容与服务上的合作,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通过对用户体验的经验进行强化来固定和增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黏性,发展忠诚用户。

全面提升对运营的掌控力度,为用户的整个消费过程提供一体化服务,将产品或品牌与用户的接触点增大,以便更好地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对销售前端的变革进行强化,既要强化分销渠道,将销售流程进一步简化,又要强化新的直销体系,运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或者其他的创新手段,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变革销售渠道及营销模式。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屌丝”,对产品或品牌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网上有句话说,“得屌丝者得天下”。其实,屌丝就是用户的代名词,如果非要为其寻求一个精准定位,那么就是在闲暇之余,以手机或电脑作为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方式的人群。

但是,一些月薪超过10万元的人同样使用电脑娱乐,他们却不能算作屌丝。因为手机或电脑对他们而言只能算是娱乐的工具之一。他们有着众多形式不同的娱乐方式,如骑马、射箭、游泳,以及打高尔夫等,大多是户外活动。从娱乐方式对屌丝进行定义是合适的,因为与其他娱乐方式相比,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娱乐的价格实在没有可比性,10元就有300M的手机上网流量,电脑上网一小时的网费也只有3元而已。

对于屌丝的定位,并非仅仅与个人收入或家庭财产有关。实际上,每个喜欢互联网的人都存在着一颗想在虚拟世界出人头地的屌丝心。

屌丝渴望在游戏世界中成为天下第一;渴望自己所拥有的粉丝数在众多好友中成为第一;渴望自己发布的消息可以让众多粉丝回复、转发和评论。他们最大的特点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表现自己,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为了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成就感,他们随时都会慷慨解囊。

大多数人都不会在公开场合将自己称作屌丝,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内心里没有一种隐藏着的屌丝情结。用屌丝思维去想问题、办事情,可以将挖掘出屌丝付费愿望的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事实上,早在1994年,中国就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可以算作信息时代中的一个时段,这个时间段的信息使用方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受其影响最大的行业并不是传统零售业,而是媒体业。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国内最早的商业网站所获得的收入主要都是来自门户网站,就连雅虎也是如此。广告对于众多媒体企业来说,等同于钱袋子。从时效性和传播广度上来看,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直接冲击,门户网站的传播性和时效性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媒体。如今传统媒体依然存在,但它们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跳出媒体本身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这个词非常容易误导人,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它仅仅是在传播介质上对媒体产生了冲击,甚至到后来,有很多传统媒体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我们组建一个网站,然后将传统媒体上的信息逐一打包搬到网站上,这就是新媒体。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经历了这样一个概念不清的时期之后,很多所谓的新媒体都感觉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说在互联网时代中,新媒体这个词存在很大的误导性,潜在意义就是说信息时代更能体现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冲突。这种差异性十分明显,其冲突也非常直接——新媒体已经开始直接破坏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商业生态。我们通常所说的商业生态,无非就是信息流、价值流和物流等。在一般的行业中,如服装行业,互联网信息时代对其造成的商业生态上的冲击,体现在信息的传导方式、价值的流动方式上,全新的物质流动形态被建立起来;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它的实质就是信息本身所具备的承载价值,当信息传播方式变得更为便捷且更容易进行复制的时候,信息的价值必然就会贬值。这实质上是信息的流转问题,信息流转越通畅、越容易,那么它自身的价值就会越低。

显然,信息流转的缓慢节奏确实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了,当企业管理从控制和稳定逐步转向应对变化的时候,信息的流转方式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会从单一的自上而下逐渐转变为自下而上或者横向流动。

实际上,这一切都归属于粉丝经济的范畴。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本质就是粉丝经济,谁掌握了最多的粉丝,谁就会拥有最大的金矿。

5.互联网时代:围绕粉丝做产品或品牌

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场地,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尖叫声,再配上令人震撼的声光效果,所有的这一切直接将现场粉丝的热情引爆。

这不是某位歌星的演唱会或者歌迷会现场,也不是时尚秀场,而是一款新产品的发布现场;众多观众关注的并不是明星和偶像,他们是为了诸如汽车、手机和皮包等产品而来。

这些看起来冰冷且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产品,却将众多狂热的粉丝聚集起来。他们毫不吝啬对自己所喜欢的产品或品牌表达热爱之情,他们都十分乐于分享自己的所感和所想,愿意体验新产品,并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的使用心得不断扩散。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狂热的背后,必然有着让人为之狂热的理由。当粉丝和粉丝经济变得不再是新鲜名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建立和加强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黏性?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强化这种关系,并迅速地将其变现呢?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成本变得很低,而粉丝经济时代创业所需要的成本将变得更低。三五个人租一个公寓,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开发出产品。现在的数据服务,让创业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产品本身。

几个月便能够做到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粉丝的案例在如今这个粉丝经济时代并不罕见——很多产品一年就拥有了千万粉丝。在初期这种方式是十分吸引人的,十几人用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公司做到数亿元的估值,这在其他行业是无法想象的。

但这样的产品一般模式较轻,产品本身也没有什么壁垒,抢的就是一个先机,所以后续总是会遭遇同类产品的竞争和同行业巨头的冲击。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我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逐渐使用到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行业本来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行业,而线下的传统行业基本上都还处于用资源创造价值的阶段,它们把营销当作利器。如果互联网从业者能够“大材小用”,转入传统行业中,必然会带去不一样的产品和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粉丝已经开始从品牌价值链的最末端逐渐转变为价值链的接入口,逐步变成企业生产、策划和开发的源头。这就使得传统企业必须转变得更开放、更灵活,与粉丝贴得更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市场,才有能力应对突然出现的挑战者,并做出及时的战略调整和价值链转型。

但是,大多数的传统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往往会患上大企业病: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决策缓慢、功臣文化盛行,以及部门之间彼此内耗等。

一位国内的学者曾经感慨道:“众多企业的规模扩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远离用户的过程。”塔形的机构就像洋葱一样,由于层级过多,完全将运营者困在了机构中央,使得组织核心与粉丝相距太远,导致企业决策者对粉丝们的感知更加苍白,而真正与粉丝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却没有任何发言权。这就是“少数人驱动多数人,而少数人却并不了解用户群体”。

当众多用户需求烦琐化与自我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那些没有察觉到用户的需求变化并且缺乏迅速应变能力的企业将被淘汰。要想及时感知和洞察用户需求的微妙变化,以便迅速行动,就必须在组织结构上将重心下移,把权、责、利向一线倾斜,让催动企业持续进步的原动力从运营者和主要部门转到各个下属机构,甚至基层人员。

随着传统企业的组织重心逐渐下移,整个组织运作都将逐步以用户需求作为牵引力,增强产品或品牌与用户之间的黏性,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靠着运用粉丝经济手段起家的小米公司,在开始的时候就是通过专业的手机论坛进行突破的——利用智能手机“发烧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如邀请他们参与到小米手机操作系统的设计、研发当中),建立其独有的“粉丝部落”,迅速聚拢了一批米粉。也正是靠着这一批最早的小米手机的粉丝,小米手机的销售量才在短短的两年内达到惊人的2000万部,并形成了自己的“小米文化”,拥有了千万“米粉”。

比小米还要早很多,懂得利用“粉丝文化”的是英国的汽车品牌Mini。它自1959年诞生起,就立刻风靡于整个王室,被深深地印上“英国制造”的烙印。这款小车在外表上极具个性、非常时尚,而它被人们疯狂追捧的原因是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文化。“Mini全球嘉年华”一直引领着全世界的粉丝领略其身上独有的贵族气质和悠久的汽车文化。

小米和Mini让众多粉丝为之痴迷,必然离不开产品自身的优秀,而它们利用产品打造品牌及经营粉丝的想法和思维同样值得众多企业学习。与小米、Mini同样的成功者还有苹果、三星等。在新的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将得到众多企业最大限度的重视。

在社交媒体与粉丝经济时代,存在着众多“圈子”和“部落”,任何人都是粉丝也在被粉。我们还可以从小米和苹果等品牌上得出一个结论:粉丝不只是购买产品或品牌,还会积极参与到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当中,与以前只会摇旗呐喊、盲目掏钱的传统粉丝已经大不相同了。

粉丝经济时代神一样的乔布斯只有一个,但是“部落化”所形成的规则却会永远存在。谁能参透其中的奥秘,谁能真正清楚地知道粉丝们的内心需求,谁就能永远存在下去。这样的能力已经不仅仅是身处粉丝经济时代的公司运营者们必须具备的,也是企业基本的生存法则。因此,只有懂得运用粉丝的力量,我们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播出之后,“粉丝”一词瞬间在中国流行起来。从超级女声的粉丝到互联网粉丝经济时代的微博粉丝和微信粉丝,今天,粉丝不再只是一个群体的符号,它更多的是代表一个群体关系链条的扩散价值。更为关键的是,出于共同的爱好及兴趣,粉丝正在成为一个消费族群。对于产品或品牌来说,只要可以得到海量粉丝的支持,就能赢得更多收益。

大多数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着海量粉丝的支持。例如,苹果公司利用优质的、远远超出用户预期的服务,赢得了大量的用户,这些用户逐渐成为“果粉”,只要苹果公司有新产品上市,他们必然会一拥而上,自发地去强化自己作为苹果粉丝的标签。因此,苹果公司每次发布新品时,都有众多的粉丝为其摇旗呐喊,而这些粉丝正是苹果品牌的主动传播者。

实际上,小米公司采用的也是这样的模式。小米公司在最初的时候推出了一个“米柚”安卓优化系统,在“米柚”得到大家的一定认可之后,便立即推出了小米手机,使得小米用户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拥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消费族群。在每次小米的新品发布之后,“米粉”们都会在小米社区中分享和转发各种使用心得。在现实生活当中,小米用户也会强化自己作为“米粉”的标签,显示自己和小米产品的与众不同,以及作为小米用户所产生的那份荣誉感。如今,小米手机的销量正逐年增长。小米手机副总裁黎万强表示,小米公司要将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远远地超越用户预期。现在小米除了手机,还拥有众多的周边产品,如与手机密切相关的配件、小米盒子,以及鞋子和衣服等商品。

如果一个产品或品牌能够将粉丝作为盈利模式中的核心部分来管理,那么不但能使用户成为产品或品牌的宣传者,还能围绕粉丝们的需求对既有的商业模式进行一些创新和加工,从而更好地去满足粉丝们的各种需求,进而获得更多收益。

其实,粉丝并不算是新概念了,大部分企业都会推行会员制度,让用户申请会员卡,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会员俱乐部,这就是经营粉丝的一种方式。但是大多数企业并不重视会员服务,甚至将其当成一件需要耗费成本的事情去做,很少真正地去思考应该怎样将这些会员当成粉丝来运营,想方设法地去开发粉丝的价值。在如今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都极其发达的时代,粉丝们的口碑,胜过千万广告的作用,得到粉丝的拥护,对于产品或品牌保持长久的活力与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产品或品牌到底应该怎样运作才能让粉丝不断地推崇它们并且提高粉丝的忠诚度呢?一个产品或品牌的粉丝能集结起来并愿意为其持续买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品牌使用各种创新与营销的手段让用户对产品或品牌的消费与拥护形成“成瘾”行为。这种行为,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产品或品牌使得用户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尊贵感,以及个性感,这样的感觉在用户心中滋生之后,用户就会不断地消费、占有甚至推广这款产品或这个品牌所衍生出的其他产品。

而产品或品牌如何吸引用户呢?这就需要其利用个性鲜明的品牌文化,形成一个用户可以共同生活的圈子,而这个圈子里的用户由于拥有共同的消费目标变得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沟通和交流。这个圈子或许象征着某种身份,或许代表着某种价值观。这种认同感会使这个圈子越来越大,让圈子里的用户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形成一种“成瘾性”消费。

实际上,产品或品牌也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消费宗教。产品或品牌必须能够使它的用户产生强烈的依赖及持久的忠诚,而企业只有将所有的工作热情全部投入到发展粉丝经济当中,才能达到笼络用户的长期效果。

6.粉丝思维下的互联网企业运营

社群经济基本上都以群内生态为主。如果群内生态想要自行运转起来,那么账号体系必须非常稳定。

百度与阿里巴巴、腾讯比起来,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其账号体系不够稳定。同样是利用搜索引擎发迹的谷歌,在创建不久就推出了邮箱服务。

在互联网上没有完全封闭的社群。因此,用户的转移成本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拥有很高的自主性。

粉丝非常喜欢比价。将用户喜欢的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透明化之后,用户就能很轻松地对比价格,这样可以对用户达到更好的吸引效果。

众多传统企业都面临着一次空前的组织变革,最终目的就是将运作不灵活的组织网络化。但是,仅仅网络化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组织的最终模式。

在互联网企业向网络化迈进的同时或许还有一个平行组织,这样的组织被人们称为社群组织。社群组织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情感”,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情感”就是可以与用户实现价值对接的界面,它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在作为有机体时其内部细胞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度,毕竟“情感”一般都是十分脆弱的。

目前,很多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坚固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打碎,使之成为网状,利用网状结构灵活地延展、伸缩。

但是,这样的组织结构是否可以真正地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呢?过于依赖这种组织结构或许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网状组织结构的活跃能力必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将个人与网络节点互换的前提下,对这些连接网络的节点自身的活跃度要求必然很高,但是,人的能力却是有限的。

虽然高能力的人可以找到优势资源,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使用成本。因为,发现机制本来就附带着成本。

其次,网状节点的所有动作来自结构本身发出的信息,一旦这个信息不能带来创新价值,那么节点必然会做很多的无用功。其实,这就像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的那样,在错误的指挥中做正确的事。

此时,社群就显得十分重要。社群就是一个在组织内部可以自行聚合,并可以用知识及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虚拟组织。

说得形象一些,知识是社群的坐标系。在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各种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虚拟的“超文本”的组织。这个组织中的成员可以依据组织设定好的“标签”实现自动聚合。

组织上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产品创新。很多企业运营者认为,产品创新应该分成两种:产品概念创新和功能创新。

产品概念创新就是了解用户对于产品价值的理解方式,它对于顾客来说,是诸如“产品是什么”这类问题的回答。比如随身听的流行,其实是将用户体验产品的维度进行了转换。这个时候,用户追求的不再是音质的好坏,而是携带是否便利。

功能创新则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元素与模块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创新属于突破性创新,是利用技术对产品的使用层面进行更有利的改造。

但是我们不能把创新放在产品环境中,应该将其放在知识环境中,这样可以令研发者的视野更加开阔。

功能创新实际上处于两个不同的知识层面。一个是技术知识,另一个是实际知识,即原理和整合两个层面。

而真正能够满足用户价值需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产品,告诉他们产品是什么。

企业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员工的“求知欲”,产品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它是根据用户的视角进行转换的。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将某一款产品的研发团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组成员运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来对“产品是什么”进行阐释,这就是定义产品。

实际上,定义产品就是从各种角度去发掘用户价值。小组成员之间最重要的是具有相同的用户价值观,如做一个可以分享喜悦的小产品,这个过程就需要小组成员将不同领域中的知识收集、压缩,最终形成完美的知识转换“场”。

在小组里,不存在绝对权威,只存在一个发起人进行的知识收集和讨论过程。比如场景设置、价值观认同,以及制定谈话规则等。

这样的小组就是企业内部的理想社群。社群不是经营核算单位,而是一个虚拟组织;聚合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市场导向,而是出于个人知识、趣味相近。

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平台,那么企业内部的社群就是带有不同知识标签的平台小站。

以讨论冰箱价值为出发点,就可以分成很多社群。比如,“冰箱是能够保鲜的菜篮子”“冰箱是小孩儿对于冰天雪地的想象”“冰箱是最佳的奶源地”等,这几个概念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用户价值,这些其实就是冰箱下的各种知识标签,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这些标签,将自己的喜好和知识层面进行聚合,社群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这其实与规划网站论坛一样,最基础的几个标签基本都是网站搭建者设定的,后来的则是依靠用户自行生成。此外,此类社群先天就带有无边界性。一个活跃的社群,依靠的必然不是组织内成员的知识背景,而是不断地吸收与自己理念相同的在线资源。这样,在社群成员的知识层面中,组织就能无声无息、迅速地完成资源优化配置。

社群实际上就是一种企业内部组织,它可以将企业平台的非市场属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将企业平台打造成知识聚合平台。社群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取代个人成为资源节点,而节点可以收到多重组织信号。虽然组织发出的信息是与用户进行良好交流和互动之后的结果,但用户并不是总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这种交互可能都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进行的。这个时候,社群能为组织提供全新的视角。

另外,组织平台是需要为小组运营支付成本的。因此,标签过于密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此时,组织必须发挥自己平台运营者的角色,对各种标签的设置做出准确判断,降低资源浪费。对于产品概念也可以发散,但是在自行聚合的时候必须建立一个筛选机制,以便控制社群数量和质量。还可以将社群分为三个层次,逐级递减的大社群、小社群、微社群。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多数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同时也可以保证不会产生过多的资源浪费。

社群就是在粉丝思维下建立起来的互联网企业内部组织,在互联网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可以保证互联网企业高效运转,增加企业的粉丝数量,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并使企业的产品迅速演变为品牌。此外,它还可以帮助互联网企业进行产品的快速迭代,引领市场潮流,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