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套装共9册)
64912400000024

第24章 前言(2)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这也使得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其实,粉丝经济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品牌社群。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维,即必须先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席位。反之,如果没有粉丝,在未来就必然没有市场!

无论是粉丝经济,还是社群思维,最根本的内容都是社会化用户关系管理。大多数企业或品牌已经习惯以盈利为目的,这样往往会导致忽略以忠诚和紧密联系作为回报的社会资本。从普遍意义上讲,品牌效应必须要为企业盈利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两者是最基本的企业需求。说得更具体一些,盈利在会员、积分和各种交易之中产生;信任在粉丝、关系和良好的口碑之中产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今很多企业都开始运用粉丝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盈利和信任问题。

逐渐兴起的自媒体也将成为粉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个体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品牌企业不仅能通过传统的广告宣传发出声音,还能利用正不断走向兴盛的自媒体进行广播。在这样的品牌机制下,用户,特别是微博大号也开始通过自媒体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

当然,粉丝经济需要保持持续经营,不能一蹴而就。而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必然会积累海量的碎片化和移动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对粉丝细分、个性化私人定制等工作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是身处这样的时代,我们到底是应该垂头丧气还是欢呼雀跃呢?没有人可以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我们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去学习与尝试新思维和新趋势,才能走得更长远。

粉丝经济时代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以前各个行业共同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到如今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传统厂商将大量的心思花费在渠道、代理和分销等这些冗长且极耗注意力的事情上时,新玩家在最初就已经放弃了外部渠道,全部都由自己来运营和销售。两种做法最大的区别是:传统厂商基本都是将所有人当作目标受众,总是竭尽所能地去占领渠道,这会造成众多资源及利润消耗在渠道上;新玩家在最初就做好了受众细分,然后竭尽所能、集中精力地打造更生动、更鲜活并且富有个性的产品。

后者是一种小聪明,也是一种大智慧。因为任何商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在一开始就应该进行区分,然后使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将自己的产品或品牌做大、做强。这就是“粉丝经济”的操作方法。

这两年“自媒体”一词非常流行,根据网络释义,它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术语,意指在Web2.0的环境下,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社交网络等网络交互工具兴起,每个人都拥有媒体的很多功能。

自媒体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微信。自媒体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微信的海量用户所带来的让人眼红的金钱收益,包括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陈坤的收费会员制等,甚至后续接入微信的众多广告,都是在向人展示,这些是可以挣钱的。在这之后涌现出的“自电商”和“自明星”等概念,纯属换汤不换药,或许其展现形式有些区别,但其在本质上还是属于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已经成为开启另一时代的钥匙,成为当下经济成分中最具分量的主流经济。这个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只有去拥抱这种变化,才能跟上社会变革的脚步,才能得到更多粉丝的关注,开启属于自己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