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你和同事、客户之间的一切矛盾,皆是因为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
解决沟通问题,就能无往不胜。
所谓情商低,就是不会聊天、不会沟通。
即便是职场“老油条”,像“围山打猎,见者有份”这样的小道理你也未必能懂。所以,别自吹自擂了,好好学习并操练沟通的技巧吧。
1.“围山打猎,见者有份”,自己得了好处要懂得散财
某出版社,有个编辑工作得了奖,除了出版局颁发的奖金之外,社长另外给了他一个红包,并且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但是他不仅没有现场感谢上司和同事们的帮助,更没有把奖金拿出一部分请客,只是个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大家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都不怎么舒服;社里的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属下,都对他颇有微词。
有句俗语说:“围山打猎,见者有份。”既然是山里的东西,本来不属于谁的,无论是谁在其上的权利都是一样大的。虽然你是打猎者,但你也没有权利独占了去,但凡见到此事之人都可以“沾点光”。
正如这个实例里的编辑。他得了奖,还得了红包。得奖便罢了,得红包就该“见者有份”,倒不是你要给大伙儿分钱,而是需要拿一部分出来请客,或买点糖果或瓜子什么的。这时候,你不能说:“奖是我辛辛苦苦得来的,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凭什么要跟你们分摊?”其中没有道理可言,得了彩头应该与众同欢,中国人向来讲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深厚的传统。
在很长时间的沉淀下,人们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礼貌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时光洗礼升级为一种公共范围内的基础共识,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譬如有些地方的风俗习惯里,年初四是不接受人拜访的,你非要说:“年初四为什么不能拜访人?”也没人可以回答得了你,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硬要在这天去拜访别人,不仅得不到人家的好脸色,还会被看作是一个找茬的:哪天不来,偏要今天来,分明是想跟我过不去!
另外,这个编辑为什么能做得比别人好呢?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得到了众人的协助。如果把自己的成绩只看作是个人努力的结果,那就是过分自私了。认识到自己在获得这个成就的过程中曾得到上司下属们的许多协助,在现场发言里感谢上一声,乃是必要的礼貌,这也是长期以来获奖者所该遵守的操作规范。所以,无论是在何种等级规模的颁奖会上,获奖者都会感谢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感谢他们的努力,没有哪个人会说:“我就是这么厉害,获这个奖是应该的!”这样不懂规矩的人早在接近这个成就的过程中就已经被绊倒了。
有些死板之人就是活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懂得也不舍得去迎合外部世界所订立下的规范,这无异于自己给自己设置人为障碍。像故事里的这个编辑,连句“感谢A的英明领导,感谢B的大力协助,感谢C的全力支持”都不会说,连个起码规矩都不懂,今后在工作中受到众人的有意识无意识的作对,就正常得很了。
说了这些道理,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要有集体和合作意识,不要与职场公共常识作对。下次你受了什么嘉奖,至少要做到两点:
第一,对众人表示真心的感谢;
第二,自己吃肉,最起码能让大伙儿跟着你“闻闻香”。
2.同事之间既要互相帮助,又不能乱了规矩
在公司里,同事之间免不了互相帮帮忙,俗话说“人帮人,帮来帮去帮自己”。互相帮助,成就了彼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事正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候他来了位客户,你是不是可以帮忙简单接待一下?
与此同时,帮忙也是有规矩和学问的。如果不懂规矩,帮来帮去给自己帮出麻烦,给别人帮出怨恨,那就得不偿失了。帮忙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情感绑架:对方贪得无厌,你帮了九十九件事,要是有一件不帮他就不高兴;或者同事对你形成依赖,你自己的事没法做了。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掌握办公室里的帮助艺术。
那么,在职场上,怎样助人,才能真正成为乐趣,才能对大家都有利呢?
◎帮忙要量力而行
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你,终日忙得团团转。因为除了本身的工作,你还是“清道夫”,对其他同事的要求援手,一概接纳。
但不妨检讨一下,这样做,是否经常弄得你透不过气来,甚至要超时工作,如果达此程度,奉劝你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了。
谁都需要休息,要是你没有停下来喘息和“加油”的时间,对本身的工作肯定有坏处。其次人是不能骄纵的,长久做“好人”,人家是不懂珍惜的,即是说你可能是辛苦了自己,却吃力不讨好。所以你应该学习去拒绝别人。
当然不是叫你一反常态,只顾自己,而是请你预先分析一下,一件工作需要花多少时间,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又可以承受多少工作。别以为自己是超人,没有人可以长期在巨大压力下工作,请解放自己。
好了,你确实有剩余时间,不妨“择人而助”,那就是研究一下哪种工作可以让你学到新技巧,或在人际关系上有好处。否则,请婉转地拒绝吧。
◎帮忙要注意身份
同事意欲另谋高就,且坦白向你要求作其介绍人。这位同事跟你颇为投契,甚至视你为“好友”,所以你总不应袖手旁观。
然而,在伸出援手之余,请注意自己的身份。
对工作不满意的是你的同事,不是你。所以,你绝对不值得为此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坏影响。即使插手,也得聪明点、理智点。
首先,同事仍服务于公司,你若给他介绍工作,等于跟公司作对,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作话柄,在背后中伤你,多少对你是不利的。
如果刚巧确有份工作十分适合这同事,不妨考虑以下方法:请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给同事做介绍人,就是两全其美之策了。
当然,若同事已离开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以朋友身份向你求助,你就可以放开手去协助他了。因为没有了利害关系、同僚关系,许多问题都不会发生,你要伸出援手,对你和他都是有益无害了。
◎帮忙要公私有别
不知是什么原因,你的同事竟然在公在私均十分依赖你。
“没有你,我真不知怎么办!”同事经常公开这样表示。
千万别沾沾自喜,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试想,别人会怎样想?以为你控制他别有妙法!何况,同事永远不能“站起来”,对你或多或少是一种障碍,你俩只会一起停留在原职位。你实在有必要终止同事处处依赖你的情况。
若是厉言正色或十分公式化、或公然地向对方表示,你不会待他如过去那般迁就,请他凡事自己决定和实行,这样,当然会弄巧成拙,对方一定以为你嫌他烦,或是要独自邀功,对你的好印象当即打折扣。
不妨婉转和间接一些。例如对方要求你照例伸出援手时,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士,必须独立、自信。何况,这样说一点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
你的同事在办公室整天忙着筹备婚礼事宜,结果是你平白要多负上他的责任。
虽然你表示过:“我实在没有余力替你做工作。”但对方的态度却是:“你也将有同样的私事发生,到时我必尽力帮忙。”怎么办呢?
不错,同事间是有义务在紧要关头兼做他的工作的。但结婚却不是紧急事,而且大多数上司们是不会同情只关心私事的下属的。
不妨这样推掉对方的要求:“你打算怎样处理那份报告书?我手头上还有三个计划书,恐怕在未来几个礼拜都无法腾出时间帮你了。”切记不要强调你将不会伸出援手,而是将责任交回他手上,令他不要误会有你作后盾。要是对方以将来代你工作为交换,可以提议对方先向上司请示,这样等于避免了直接下决定。
3.像出境游一样做足功课,了解对方的心理“雷区”和“安全区”
先解释一下,心理“雷区”是阴影或炸点,“安全区”是舒适区。
有一天,办公室的小王小李吵了起来,怎么回事呢?原来小李接到领导电话急用一份材料,材料在小王那儿。小王小李的桌子是挨着的,小李就拉开小王的抽屉,找到材料给领导送去了。小王回来以后不干了:“谁让你动我的抽屉了?!”小李说:“领导十万火急地要,我知道在你抽屉里,顺手拿了交上去有什么错?”小王说:“我告诉你,我的抽屉不许任何人动,要动必须跟我打招呼!”相处一年多,小李还不知道小王对这事这么反感。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闹得两个人一段时间很不愉快。
这个职场故事,让我联想到“雷区”。“雷区”是指不让别人碰、碰了必然爆炸的东西,用到职场上形容人际关系倒是很贴切的。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雷区”。“雷区”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以物质为主,一类以精神为主。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一定都有轻重缓急。比如偏重物质的,少他一分钱他都跟你没完;有的人是看重精神方面的,比如说名誉、隐私,威胁他一点都坚决不让,等等。
“雷区”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差别很大,除了法规纪律以外的,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需要我们内部协调和彼此尊重,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不重视。
小李再急也应该给小王打电话说一声,得到许可就不会有问题。可是小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以为自己的抽屉不在乎人动,别人的抽屉也一样,这就是小李的问题了。无论如何给小王打个电话那是应该的,特别是在不了解人家“雷区”的情况下。否则,我们就会像小李这样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触犯他人,弄得人际关系很紧张却还不甚了了,造成不良后果。
其实有许多禁忌,包括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以及我们的老规矩、老说法等等,都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认为无所谓,人家就有所谓!如何了解和对待“雷区”,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要从职场职责要求来专业看待和处理。
不轻踏“雷区”,不是我们害怕什么,它的实质是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充分尊重他人的核心利益。
人和人行为的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价值观的不同。就像工作中都在做同样的事,尽管目标一样,但不同的人由于理念不同会导致最后的方向和结果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不同的人合作共事,相互尊重和包容,即我们所说的“和而不同”。
我发现有些人就有探识“雷区”的本事,往往他只用几句话就能摸到你的底线。不仅如此,他还知道你喜欢什么,喜欢听什么,也就是我说的心理“安全区”了。假如“雷区”是人心里的阴影面积,那“安全区”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甜蜜、阳光区域,通过“安全区”来交流对话,就能其乐融融,实现合作共赢。
了解了这些,我们何不学习一些好的思想和方法,来提高自己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自觉和能力呢?就像每次出境游之前我们通常都会认真做各种攻略,来了解当地的快乐玩法。同样,当我们和同事或客户结交之前,应该好好分析研究他的个人好恶,找到他的心理“雷区”和“安全区”,该规避的规避,该发挥的发挥,就能愉快地玩耍啦。
4.同事之间约饭和买单的学问
同事之间约饭是常见的事情,是交流感情、活跃气氛、丰富业余生活的好形式。但这个事情也困扰了一大帮人,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费用是AA还是一人承包?
这看起来是两个选项,其实是一个,因为AA和轮流请,从总量上是一样的。除非是有个别奇葩耍赖的,或特不自觉的,每次都让别人请,自己从来不掏腰包。不过这类人不用太担心,因为了解情况后,很快就没人和他玩了。
◎同事之间约饭的适宜时间
同事之间的聚餐并不密集,通常是即兴或者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一起加班,晚了,好吧,那就一起吃饭吧。这次你请我,下次我请你,若你总没时间,那我就请你吃水果或者其他零食。重大事件比如某人有高兴的事情发生,升职加薪啦,或者家里有喜事啦,请大家吃一顿,小礼物奉上;再或者有同事离职,关系不错的同事为他送行。
◎聊天内容要轻松无公害
吃饭自然离不开聊天,聊什么呢?注意,一定要无公害!避免聊裁员、薪资调整、无薪假这种煞风景的话题,尽量内容轻松愉快,如果有公司并购或者扩充新产品线的消息,就是不错的话题。
避免聊同事的八卦,这样很有趣,但这样会给人留下你会到处散播流言的负面印象,可以聊聊体育、新闻,或者明星也好。
◎同事吃饭要不要带上另一半?
还有一个问题,同事之间聚餐时要不要带上另一半?这个要慎重,首选是不带。除非同事强烈要求,而你的另一半也乐意,这时候你要把同事的情况都介绍给他,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不尴尬。当然,假如你和同事关系非常好,好到是家里的常客,那自然没问题了。
5.无论对上对下,都要平等自信,至少显得是这样
在职场上,过分谦虚,低调过了头,并不是好事。比起一个唯唯诺诺、自卑懦弱,不敢亮出自己真实想法、一发言就紧张、见了陌生人或领导就哆嗦的人,面带微笑、不亢不卑、自信开放的职员更受欢迎。
这些人能勇敢地说出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和主张,维护自身的尊严和权利,然后尽一切可能去影响同事、上司、下属或客户,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打动他们,形成一种互动的、集体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就是一股正能量,能激励周围的人,也助力他们在刀光剑影的职场竞争中,出人头地。
你要怎样做,才能修炼成这幅自信满满的成功模样?
◎时刻告诉自己:我行,我可以
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工作中,谁能自始至终地陪伴你、鼓励你、帮助你呢?不是老板,不是同事,不是下属,也不是朋友,他们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惟有你自己才会伴你走完人生的春夏秋冬,也惟有你自己才能鼓起你的信心,激励你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在办公室里,你可能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别人丝毫不会注意到你,这时,你的自信是你唯一的生存法宝。你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前迈出一步,说出那句著名品牌的著名口号:“我行,我可以!”去积极争取表现你自己的机会,譬如主持一个会议或一个方案的施行,主动承担一些上司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主动真诚地帮助你的同事,替他出谋划策,解决一些难题。如果你能做到哪怕只是其中的一点,你的内心就会变得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越发认识到你的价值,会对你和你的才能越发地信任,你在办公室里的位置也会发生显著的改变。
◎现在就开口
说话准确、流畅、生动,是衡量职业人士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标准,也是考核他是否具备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更重要的是,语言能力是提高人自信心的强心剂。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或愿望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那么他内心一定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同时他充满信心的话语也会感染对方,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直到让人们相信,他的自信心对他人有着巨大的帮助。
所以,现在就开口吧,无论对方是一个、几个还是一群人,都要试着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别在意对方的反应甚至是嘲笑,只管自己说的是否清楚、干脆,是否把要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收获,一定会使自己的心里渐渐地充满自信的力量,说话的技巧也会大有长进。从现在做起吧,否则你的自卑情结永远也打消不掉,更永远别想开口了。
◎昂首挺胸走路
不但你的声音要充满自信,你的形体姿态也应充满自信。一个腰板笔直、衣着得体、生机勃勃的人和一个耷着肩膀、衣着邋遢、不苟言笑的人相比,哪个更受人尊重和欢迎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而且,形体的自信会强化自己的语言自信,也能帮助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更加满怀信心。
形体的自信有一种整体性效应,除了行为举止,还包括面部神情、站立姿势、目光运用等等。神情专注、面带微笑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而神情茫然、愁眉苦脸只会让人退避三舍。与别人说话时挺胸直立,会显示出人格的尊严,也是尊重对方的表现;而靠着墙或桌子,颓然地面对别人,不光自己无精打采,对方也会觉得索然寡味。谈话时适当地注视对方,间或转移一下视线,能使对话正常有效地进行下去。如果直直地盯着对方,那是无理的行为;而如果一眼都不看对方,那表示你一点自信都没有,说的话没有一点作用。
因此,消极的、不正确的形体姿态会妨碍正常有效的人际交往,也不利于自身的自信表达;只有充满自信的形体和语言,才会引人注意,受人尊重,进而达到成功的人际互动。
◎不但要认真做,还要勤于说
办公室表面风平浪静,内部却有如急流险滩的竞争场所。那些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表现自己的人常常遭人忽视,升迁加薪等好事也从来轮不到他们,恐怕累死累活也是白忙乎。如果你工作出色又想有所回报,你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该说出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时候就该开口,该争取自己利益的地方就该争取,该说不的时候就说不。不必隐瞒自己的观点,要敢于自我表达,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想说的。结果呢,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你的需要会得到满足,你的努力也会很快地成为事业上的成就。
而那些缺乏自信不善言谈的人,往往会因为工作量越来越大而不堪重负,业绩下降或无法按时完成;即使工作有成就,上司也未必了解他的工作究竟有多出色,结果往往在加薪提升时,老板把他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
◎属下面前有威望
如果你是一位经理或部门主管,在强调人际互动的社会环境下,不能一味地依赖权力和行政命令,而要依靠自信达到目的,同时也要帮助属下树立自信心。因为从现代管理学的观点看,员工充满自信,责任心就会增强,工作效率会更高,失误会越来越少,你也就更省心了。
帮助属下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是同他们产生真正的交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说出想说的话;即使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也要认真倾听,然后再负责地同他们讨论甚至争论,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信心也因此而能得到加强。
工作关系一旦长久,办公室里很容易形成空洞的、停滞的人际关系。因此,你讲话的方式和内容的新鲜生动就显得日益重要。语言要尽可能地丰富和形象化,需要引起他人注意时要用果断性语言。下达指令时只说一遍,必要时辅助一些强化性的手段,如复述、录音等。特别是在要求大家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时,要开诚布公地说出真心话,鼓舞大家的信心,这会使你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上司面前有尊严
对大多数人来说,同上司或老板面谈可能是件很痛苦的事,毕竟他掌握着你职业生涯的航舵。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你也许就翻不了身了。
尽管上司或老板拥有这样那样的优势,你仍有可能通过自己平等自信的形象对他施加影响。如果你能在属下面前充满自信,也就应该在上司面前表现出自信;如果上司能在你面前充满自信,你也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同上司交谈时,首先摸一下自己的底,自己的工作表现如何,哪些方面做得很好,这次主要想谈些什么,然后面对面微笑地和他交谈。当上司需要赞扬时,你就由衷地赞扬他;回答问题或提出建议时,一定要有根有据,说话不必过长,尽可能简短地陈述你的意见;不要向上司诉苦,该承担责任的地方要勇于承担下来,该拒绝的地方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说出“不”字,当然说时要注意措词的委婉和理由的充足,听上去不像是在说“不”。要知道,保证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比任何工作都重要。
6.与同事或客户发生分歧,首先要回顾是否缺乏清晰明确的沟通
我强调过很多次职场要友好说话的重要性,说舒心悦耳的话的确可以为你的职场形象加高分,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清晰表达的前提之下的。
大多数的职场不愉快,无论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还是客户之间,都和彼此缺乏清晰明确的沟通有关。
你以为你听懂了,其实你理解错了。
他以为他说明白了,其实含混晦涩,很容易令人曲解。
他以为他暗示透了,你以为你捕捉到了,其实,你们压根儿不在一个平面上。
请看下面这幅生活场景。
地点:某文玩店。
人物:老板、店员、周姐、尚姐(都很熟稔,既是老主顾,又是好友)。
事件:店里有一只宋盏,价格不菲。周姐先看到,问了下价格,但当时手里稍紧,就随口说了一句“先留着”。
店员觉得先留着,那就是先放着,和预订、购买无关,因此也没反馈给老板。
没过几日,尚姐去了,一眼便相中了那只宋盏,直接买走了。
等下次周姐过去交钱取货时得知宋盏被尚姐买走了,非常生气,心里一时之间五味杂陈,觉得这么多年的老关系了,老板竟然不信任她。而尚姐呢,这么多年的好朋友竟然抢她的心水之物,真是太不地道了。
……
你看,因为语言习惯的关系,对于周姐嘴里的“先留着”这三个字,大家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弄得误会重重。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周姐说明:“这只老盏我定了,给我保留好,下次来结账。”或者店员如果懂规矩的话应该追问一下:“是给您留着吗?”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误会了。
平时开玩笑或闲聊时也许用不着这么严谨,但牵扯到职场或生意,就必须说明敲定。
我自己也吃过很多对方表达不明的苦头,平白无故生了罅隙不说,更要紧的是,耽误了我大量宝贵的时间,平白浪费了我的精力。
一家文创公司的负责人给我打来电话,说想要重新调整其品牌形象并需要意见,可是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没有具体的框架。我当时秉持着专业精神想:“不就是没框架么,没关系,具体商谈后也就有了。”于是我开车过去找他,坐下来讨论一切事宜,包括期限问题。这之后我将一份最初的概念草图及说明通过电子邮件发了过去,然而接下来等待我的却是如深夜般的沉寂。第一次跟进是十四天后:“有什么问题么?”“不,一切都很好。您会收到我们的答复。”第二次跟进是六周以后:“好的,您的电话我们已经收到了,下周回复您。”“啊哈,我们还需要时间。”“是这样的,负责人病了。”“嗯,我明白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跟进,每次之间总保持着四到六周的间隔,每次都没有明确的同意或反对。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半年后我得到了这样的答复:“那个,其实吧,我们现阶段对这个项目还没有预算。但我们确实有非常大的兴趣在将来与您合作,我们会和您保持联系……”
幸好我的衬衣还算宽松,不然这口气憋在胸口,一定会炸裂开来。构思,沟通,然后长达数月的等待确认,这些是完成一份任务的先决条件么?如果在我提出构思之后能听到:“我们很抱歉,预计可能会出现如下状况……”,那就完全没有问题,我会接受这个状态并且不会如此紧张。可是这种绕圈子的表达方式却会把我逼疯。当平静下来之后,我注意到,其实自己已经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状况了。在业务圈子里打听了一下,每个人,注意,是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于是我认识到这已经是个不小的问题了。
所以,比起唯唯诺诺不明言的家伙,我更喜欢表达清晰的人,哪怕他们的声音、表情没那么好看,没那么讨人喜欢,我还是喜爱他们。因为他们的清晰表达能够带动生产力,推动企业进步。
综上,在职场上开展业务时,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会清晰表达、敢于追问的人。
假如你是客户方,应该追加一句:“我的意思您明白吧?”
假如你是接受方,应该养成复述的习惯,在复述完毕后追问:“我这里理解得没错吧?”
此外,还需要具备诚实的品质,因为没有诚实就没有清晰的表达。
最后,就是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理解和“拙见”的勇气。
7.万一遇到“扯皮”现象,怎样做更可以保全自我?
职场环境错综复杂,面孔多重,无论是初入职场刚毕业的小白,还是浸润了几年之后的上升期员工,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百口莫辩的事,比如多人“扯皮”——明明不是你的过错,最后却被跟你有工作对接往来的某些人倒打一耙,将所有的过失一股脑儿都推在你的身上,平白无故替人背了黑锅。
这种情况下的郁闷可想而知,委屈愤怒也是必然。可是,负面情绪席卷过后呢?我们要怎么做?是坐以待毙吗?当然不,即使我们无法彻底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但最起码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伤害。
下面是我通过自身的经历总结出来的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会控制情绪,把握良好开端
往往突发不公平事件时,大脑的第一反应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最直观的表象便是:全身颤抖、怒目圆睁、声调提高、面容扭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愤怒。
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气血翻涌,大脑缺氧,便很难理智思考下一步的应对之策。往往都是事情没有解决不说,还越弄越乱,越弄越糟。
如果真的很生气,可以先尝试深呼吸十几次,在吐息纳气之间,来逐渐平复情绪,等稳定之后再试图开口与对方进行沟通。
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便是心理暗示,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冷静,通过潜意识将信念传递到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将炙热的愤怒情绪瞬间冷冻。
愤怒的产生是人类的天性,而学会控制情绪才是我们的本事。
◎说话抓不住重点,反而容易让人牵着鼻子走
在对质的过程中,对方很容易胡搅蛮缠或者倒打一耙,想方设法去推卸责任。
阅历丰富、表达能力强的职场老油条,更是深谙扯皮推诿之套路,往往是说着说着,你的思绪就会被其迷惑,并按照对方所指的方向慢慢偏离,以至于最后落入对方已经为你算计好的陷阱之中。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抓住所发生事件的关键之处,即重点。
重点就在于导致工作最后产生纰漏的最主要原因。前因后果,理顺之后,无论对方再说些什么,你只要是能精准地抓住这一点,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说话之道,在于“精、准、狠”,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更为顺畅,也可让我们在受委屈的时候,有自保之力。
◎摸清套路,绝对不让对方曲线救国
如果对方眼见未能成功撇清责任,有时候会迅速抛弃死缠烂打的招数,继而选择曲线救国,而这其中往往会有以下三个小套路:
·冒名顶替,伪造领导之言
这是领导说的……领导让我告诉你怎么怎么地……当对方口中出现类似打着领导名号的话时,你就要当心了。
在你不知道真假的时候,不要轻举妄动,首先可以先按下不动,不给具体答复,事后立马找领导核实。再者如果对方言之凿凿,抓住你不肯善罢甘休,非要即时解决此事,那么你可以拿起电话,直接给领导拨过去。
如果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确定,他说的就是假的,看当时具体的情况,以及你的心情,决定拆穿他与否。
·装可怜,设法引起你的同情心
关于这条小套路,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具体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此就不具体地举例了,但总之一句话,就是想方设法引起你的同情心。
如果此时你头脑一热,大发善心,将事情给承担下来,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上套了。
能到此步,定是经过了之前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的阶段,此时再来装可怜,不觉得太晚了吗?
如果善心都能拿出来利用,对于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吧!
·祸水东引,寻找第三方受害目标
眼见胶着状态,推卸责任无望,对方便会再生一计,明里暗里向你暗示,将责任推给在此项工作中某个环节的第三方。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你与他,皆可以置身事外,因为有新的替罪羔羊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我想只要是稍微有点良心的人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因为只要想想自己之前的处境,便能感同身受。
如若你同意了,只会助长坏人的嚣张气焰,使他更加肆无忌惮,如毒瘤一般,严重影响整个职场环境的健康有序。
保护自己没错,但也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才能安然前行。
◎痛定思痛,寻找可突破点
事情发生之后,不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哭闹也好,悲伤也罢,都不要紧;最怕的就是,发泄完之后,留给你的只有负面情绪。
这是最后一招,对于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我们无力回天,但是却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确保不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就算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也可以更加完美妥善地处理。
关于自省深思的过程,我推荐一个更为直观、便于梳理的方法:动笔在纸上写下来。至于小分项的类别可以因人而异,略有不同。
例如可以写写事情发生的经过,在这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负面的情绪,对方是怎样一步步与你发生正面冲突的,在哪些方面你应对得不足,相应的有哪些改变措施等等,并在空白的地方做好批注。
如此一来,既方便你日后回过头来查阅,又可以让你通过写东西这种倾诉的发泄方式,缓解你愤怒的负面情绪。
脑子越用越灵活,只有当你能进行深一层次思考的时候,你才能具有成长的空间与潜力。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生活中,以快乐的心态,遇山开山,逢水搭桥,成为无可替代的自己。
8.在赢得客户之前,先考虑自己能为客户的KPI完成贡献什么
一般女同事多的地方,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多,女同事之间的沟通或多或少都不会那么顺畅。格格妹子所在的全球500强公司,个个都是人精,尤其是分管采购的女部长,那是出了名的难搞,口碑相当差,经常让人感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但奇怪的是,格格和这个女人却沟通得很好,她分享自己的秘诀道:“你要别人帮你忙,你首先要帮别人的忙。对于采购来说,她的KPI是怎么省钱。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我会尽量用价格最低的供应商,按照她的要求,帮她把所有的流程全都走完。当她跟我合作平顺之后,自然沟通也就顺畅了。在工作过程当中,互惠互利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沟通如此,做事也是如此。”
同样,这个难搞的女部长也是这样赢得我的欣赏的。第一次去她们公司开会的时候,我们同去的三个人当中有两个女孩子赶上生理期;在点菜的时候,她非常细心,避开了好几种生理期不能吃的菜肴,还细心地叮嘱我们经期养生知识。我觉得她绝非别人嘴里所说的那个不通情理飞扬跋扈的怪女人,而是个有同理心做事细致入微的美丽女人。她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什么,同样也知道我们的工作需要什么。她首先成全了我,所以也“搞定”了我,促使我们后来成为了非常好的私人朋友和工作伙伴。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同样的道理,在你想要同事或客户满足你的要求之前,你得先衡量一下自己能帮对方实现什么?假如你是媒体行业销售者,你想拉某日化企业负责市场的经理掏钱砸向你们,你就得首先考虑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为他的KPI帮助什么。毕竟,人家也是要把工作干漂亮,好给上头交代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与别人沟通时,你首先要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帮助你呢?只有在你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之后,才能指望别人也为你着想。
有了换位思考,就有了同理心,就有了智慧,接下来谈合作、交朋友那就都不在话下了。
9.成功说服一切人的秘诀,在于学会应对他的“蜥蜴脑”
人究竟是如何做决定的?
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吉姆·柯明斯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发现,著名经济学家Thaler和Sunstein提出的“蜥蜴脑”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Thaler和Sunstein指出,虽然人类自诩为理性动物,但事实上,我们在做大多数决定时,其决策过程与低等脊椎动物蜥蜴并无太大区别。换句话说,人脑的决策过程,与蜥蜴脑几乎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是靠“蜥蜴脑”做决定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蜥蜴脑”。蜥蜴脑极其聪明,运转速度超快,能在极短时间内轻松做出准确判断。它不仅高效,而且不知疲倦,昼夜不停,无法阻挡。蜥蜴脑能量极大,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控制我们的绝大多数行为,包括那些事关生死的重要行为。
为什么房价越高,买房的人越多?
为什么酒桌上能解决大难题?
为什么多数业务都是在高尔夫球场上谈成的?
如果人的决定都是理性的,那网红为何能大行其道?戒烟为何那么难?
所以,只要学会跟自己的蜥蜴脑对话,效果就会事半功百倍!
对大人,对小孩,都一样。
◎如何跟俗人的“蜥蜴脑”对话?
一个初二的男生作文成绩总是上不去。上不去的根源在于他字迹潦草,几乎让人辨认不出,而且从小到大一直这样。为了说服他写好字,父母已经穷尽了一切办法。
后来他们找到我求助,并带来了孩子的一篇作文。
我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读完,然后就有了解决方案。
我对孩子说:你的作文立意很好,而且从内容中看得出你是个有品位的好孩子。你有虚荣心,但有虚荣心是好事,说明你追求品质和进步。你的思想如此优秀,就因为你的字写得让我们无法识别,不仅让别人体会不到你的内涵,更会造成他人的误会。这就好比你明明长得这么帅,却非要穿一件脏衣服来阻止别人对你投以爱慕的目光一样。只有把字写好了,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之光散发给人们看。
孩子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把字写好了。
再来说一个和大人们有关的职场例子。
某园林公司卖给沈阳某单位一批树苗,价值一百多万,拖了两年也没能收款。这一年,园林公司几乎是悬赏招聘了——专招催款专员。而令人欣慰的是,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个能说会道、保证会要款成功的姑娘。
事不宜迟,刚一入职,老板便带着她北上去催款。
这位温婉的南方姑娘,性子中带着一股清新的爽朗,且见多识广,落落大方,给沈阳那边的甲方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拖欠款项这么久,董事长也确实不好意思,主动参加了饭局。
饭局的气氛很好,大家聊得很投机。杯盏觥筹间,甲方老板自己把自己喝大了,对园林公司的朋友说:你们要把这杯酒干了,我当场就签单子。
别看是南方妹子,对白酒还真不怵,姑娘垫了两句话,仰头一饮而尽。
拖欠多时的货款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要回来了,姑娘成了功臣。而帮助她取得成功的诀窍便是“蜥蜴脑”。
所以,无论你是想说服某一个人做一件事,还是想说服成千上万人购买你的创意或产品,只要学会跟他的蜥蜴脑对话,效果就会事半功百倍!
这就是说服力的法则。
用俗话说叫“哄”,“哄”舒服了,对方的蜥蜴脑出来工作了,事情就好办了。
10.声音的秘密:为你的谈吐加分,帮你搞定客户
相信大家都看过《窈窕淑女》这部电影,它讲的是语言学教授希金斯,在短期内将一个满是乡下口音的卖花女伊莉莎训练成一位操着贵族口音、出没于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的故事。而这有效的短训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答案是声音和语言。电影中,希金斯教授首先安排伊莉莎做的训练便是在留声机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语音和语调,其次才是着装、姿态和社交礼仪的课程练习。可见要改变一个人的谈吐,声音里蕴藏着巨大的可挖掘能量。
一个男人如果有谈吐障碍,他的权威就会受到影响;一个女人如果说话不招人喜欢,她的魅力和美好形象就会大大受损。反之,如果我们剔除了下面这些说话障碍,我们的谈吐印象分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不要用鼻音说话
如果你用手捏住鼻子,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一般情况下,电影中用鼻音说话的那个人总是一个脾气很坏、性格很固执的坏老头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用鼻音说话的人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用鼻音说话的人让人听起来毫无生气且十分消极,像感冒了一样,很压抑。
因此,如果你希望说服一个人,就千万不要用鼻音说话,要用胸腔发音。只有字正腔圆的说词才能对别人产生说服力。
◎说话声音不能过尖或过低
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想想我们印象中那些又高又尖的声音,往往是女人在遭受惊吓或刺激时发出的,或是生性泼辣的女性骂人时发出的。那些声音非常刺耳,常常给我们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这并不是说声音低就是好的。相反,声音过低也会让人觉得此人身心疲惫、萎靡不振,缺乏热情和力量,显得人十分苍老。
我们不能将轻声低语与柔和清晰的说话混为一谈,即使你以最低的声音说话,你的声音也需要助力。也许,有些女士认为,说话低声细语是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但事实上,这往往更容易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千万注意,自己的声音要表达适度,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11.掌握聊天的安全句式,明明是坏事情,也可以说得天衣无缝
假如你是个用心观察生活的人,你就会有这样的发现:
明明同一件事,此时或此地说对方不答应,彼时或彼地说他便欣然允诺。
明明是坏事,这么说领导很生气,那么说他却很开心。
这是个什么道理?
这就是沟通时机和话语表达的艺术。
假如你能掌握以下两项内容,沟通的道路会顺畅很多。
◎四种情形下不沟通
·无尊重不沟通
尊重是任何交流中的首要原则。如果你不够尊重对方,那么相信对方是肯定不愿意与你沟通的。当然,这是一个相互的问题,如果你有足够的尊重而对方没有,那么你也有理由可以适当地要求他的尊重。
·有情绪不沟通
有情绪时尽量避免沟通,因为不好的情绪易导致人失去理性,很难确保不说出冲动的话或者做出冲动的决定,引起不必要的争吵。这样的沟通不仅无济于事,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无考虑不沟通
传说中的嘴比脑袋快的沟通方式是不适合使用在职场中的,脱口而出的表达可能让有些不该说的话未经思考就蹦出来,不仅让气氛尴尬,还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要养成快快听慢慢说的习惯。
·无倾听不沟通
沟通是双方面的问题,要互相明白彼此的意思,才能沟通畅快,达到想要的结果。如果你连对方想要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都不清楚,怎么会给对方一个满意的回复呢?
◎五种最安全的聊天句式
·“你的看法是什么?”
不要一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沟通是双向的,你不能完全确认你是对的并且让别人也认为你是对的。有时候,即使对方不想表达什么观点,你这样问也会起到恰如其分的讨好作用。
·“不好意思,是我的错!”
遇到问题,先承认错误。一句“我错了”没什么大不了,反而会很快地打开心结,然后投入到解决问题当中去。即便不是你的错,在解决问题中对方也会发现这个问题,最终还你清白,同时你还获得了一个大度宽容的好形象,何乐而不为?
·“你的主意太好了。”
对方提出一个人人都称赞的想法,尽管你内心有些许的嫉妒,但仍要赞赏,这不仅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赞美,还能体现你的团队精神。
·“让我再想想,××点前给你答复好吗?”
这是暂时缓解危机的句型。当你不确定一件事时,说不知道是不合适的,当然也一定不要随意就确认了。这个回答,可以给自己考虑的时间,又会让人觉得你做事很用心,但之后,你就得赶紧准备并在预定时间给出答案。
·“好,我马上处理。”
工作来的时候,先别推脱,爽快地接下工作。犹豫不决的态度会让人觉得你做事不负责任,拖拖拉拉。接下工作之后如果遇到问题,你再与对方进行沟通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