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注意力经济时代,“能见度”很重要
努力工作能取得职场成功是很多初入职场的80后、90后的普遍想法,谁都想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得到老板赏识,进而平步青云蒸蒸日上。为了孩子将来的职场之路更顺当一些,早在几年前,你们的父亲母亲就开始苦口婆心地教导:孩子, 到了单位,一定要好好干,脚踏实地,不争不抢不邀功。
想当年,罗罗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她的。
罗罗,女,28岁,研究生学历,南京某合资物流公司职员。
大学毕业,到应聘单位签合同的当天晚上,爸爸妈妈开心极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给她庆祝,祝贺她以成年人的姿态正式步入社会。身为一名老党员,爸爸喝了点酒,对着女儿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这辈子的职业心得通通教给女儿。诸多肺腑之言当中,有几句话罗罗听进了心里去,“干工作,领导最喜欢的同志,就是那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好分内事,不给他找麻烦的下属。在单位里,你做的任何事情,领导都看在眼里,你的成绩和表现,都是他评价你的依据。作为一名新进单位的小同志,要多向其他同志学习,请教,遇到评奖啊,先进啊这些事,要懂得谦虚和礼让,有句老话说得好,要想在单位里赢得更多支持和肯定,就要懂得把掌声和鲜花留给别人!”
当时,罗罗只是嫌爸爸的话有些啰嗦,不过,话倒是句句都有道理。上班以后,不知不觉间,这些道理开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她的工作中间来。她性格温和,低调内敛,一向以与世无争的低调态度对待工作。
刚开始,她被分配到行政部门工作,部门总共她和主任两个人,罗罗任劳任怨,大小事几乎都自己一个人搞定。不过,在行政部门最大的好处,是让她迅速熟悉了公司各部门的运作情况。正因为如此,两年后,当有新人进来时,罗罗就被调去营运部上班,正式接手参与项目的运作。
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依然以新人的姿态做事,部门的人较多,当业务集中时,常常会分成几个小组来跟不同的项目。每次小组开会,罗罗总会尽量地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给大家讨论。小组长拿去给部门主管汇报时,她也从不介意方案上写的是谁的名字,因为她认为项目方案的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内容上做细微修改的,大家都看在眼里,争不争那个名字其实无所谓。
渐渐地,她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也就没把心思放在这里。
一晃五年过去了,尽管罗罗不是很敏感计较的人,但却明显地察觉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似乎所有的好事都开始和她绝缘,总落不到她的身上。去外方公司海外考察、年终的时候评最佳员工、单位出资的公费研究生课程……这些带着福利性质的各种活动,从来没有她的份,升职加薪类的幸运则更加不可能发生在她身上,这时候,罗罗心里犯了嘀咕:难道是我真的容易被忽略吗?
这个疑问停留在心头,但她并没有肯定,直到今年四月份,公司周年庆的晚宴上,老板喊不出她的名字时,她才如梦初醒,惊出一身冷汗!
今年四月,公司上上下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筹备公司成立五周年的活动,据说,届时将有重量级的高层来考察工作,公司领导层非常重视。
幸运的是,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集团高层对南京的工作表示满意。当晚,南京分公司老板心情大好,请员工吃庆功宴,犒劳大家连日来的辛苦。当老板手握酒杯走到罗罗那一桌时,忍不住停下来和大家闲聊几句。碰巧的是,罗罗刚好站在老板旁边,老板看了看她,指着她向部门经理问道:“这位女士好眼熟,你的名字是……”
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作为一名上班五年的老员工,老板竟然连自己的名字都叫不出来。罗罗差点“石化”了。席间,同事们一番哄笑过后,罗罗不经意露出些尴尬的神色。是的,就职场而言,老板记不住你的名字,这绝不是件好笑的事情。
虽然没人接着话题往下说,但那顿饭,罗罗吃得很不开心。显然,她多年来的工作方式出问题了,但问题出在哪儿,一时也找不到方向。
在职场上,像罗罗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小黄牛”多得是,这些“小黄牛”沿袭了上一辈“老黄牛”的职场价值观:是金子始终会发光,埋头苦干的人终究会得到老板的赏识。行为方式是这样的:平日里,坚持内敛低调的作风,见到老板都习惯性地绕道走,甚至完成了一单大的项目,被他人邀功抢去风头时,也毫不介意。
显然,在我们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黄牛”理念过时了。理由很简单,在员工很多的工作场合,会干的、有才的人很多,如果你只知道默默无闻地完成你的工作,而不知道适当地表现,那么,老板又怎会在人堆里发现你这匹千里马呢?你将如同空谷幽兰,根本找不到一种介质让老板闻到你的芳香,那你怎么可能有机会得到上司的赏识呢?
当然,职场不是秀场,哗众取宠不可取,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耍嘴皮子,做起事情一塌糊涂的人在职场中更难得到认同、获得发展。我们也不提倡年轻人以这样一种态度面对工作。我们所崇尚的是埋头苦干不如“抬头”苦干,所谓“抬头”,是指适应周围的人际环境,做好与同事、领导的沟通,想方设法适当提高自己的“能见度”,让同事和上司看到你的努力和能力,做一头让领导看得见的“黄牛”,惟其如此,才能随时调整好你的职业道路。无疑,这样的人才容易成功。
第2节 提高能见度,从“汇报工作”开始
如何提高自己的职场“能见度”,让领导深信你的能力?那就要从开口说话,请示汇报工作开始。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那些被提拔获得升迁机会的同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很会装乖,很善于向老板汇报自己的工作。甚至有人说过,如果你想报复一个人,只需要阻碍他及时汇报工作就行了。
某集团公司有两位性格不同的区域经理,甲经理承担的是一个“大”区域的工作,乙经理承担的是一个“小”区域的工作。甲经理以“大”自居,工作主动性差,每次集团会议上向上级汇报工作总是被办公室安排到最后。等到他发言时,领导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只得催促他“简单一点儿,快一点儿”说。有时候,他还没有来得及汇报完,就因为时间不足而宣布散会了。
乙经理则敢争敢抢,不以处“小”而自卑,每周都要坚持向上级汇报一次工作,每月的集团会议上,都要办公室主任安排他首先汇报。每次汇报完,他不但谈自己的工作,还要把部门的好人好事表扬一番。一年之后,上级在评价两个经理的工作时,都觉得乙经理干了不少事;对甲经理,则有一种“不了解”“不清楚”的感觉,有的甚至给他一个“干了点儿事,但是不突出”的评价。汇报工作上一争一让的相反做法,效果也就截然相反。这个甲经理,不仅自己一年的工作在评比上大打折扣,连他的下属也跟着吃亏。
所以,不管考核制度完美到什么程度,不主动汇报工作的人绝不会得到什么好的评价。 一个聪明的下属,要想获得晋升机会,不仅要做好工作,而且要善于抓住时机汇报成绩。
汇报工作,这是最名正言顺的与老板接触的机会,是最直接的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是显得对领导尊重,二是让领导看到你都做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方便了领导对工作进度的控制。
请问,还有比这更好的接近领导的方法吗?
相反,假如你只知道苦干,把自己弄得云山雾罩的,领导哪里知道你在忙活什么呢?又怎么能记得住你?
许多人并不重视汇报工作,没有抓住这种机会,他们认为把工作做完,交给老板就万事大吉了。的确,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不会找你的麻烦,但也记不住你的特色。
曾经有一个员工,在同一个岗位上干了好几年也没有获得升迁。他反省了自己的得失,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交给老板的报表中,似乎是无意地夹入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他对本部门工作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一些建议。老板在翻阅报表时,便条掉了出来,老板拣起便条,越看越惊奇。过一会儿,他去敲老板办公室的门,脸色通红地说:“对不起,我把自己的一件东西错放到文件中了。”
“我已经看了,你的想法很好呀!”老板热情地和他交谈起来。他是有备而来, 必然说得头头是道。最后老板决定升任他为某个地区的副经理。
向老板汇报成绩是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是向老板了解各种信息的机会。一般来说,即使和老板相处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也能从老板的表情、话语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如老板对你的态度,对目前公司处境的态度,对下一步工作进展的预测等等。
相反,不重视这种机会,不仅失去了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的时机,还可能给小人以可乘之机。大伟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老板要求他们每周交一份工作总结。有个同事十分“热心”,每次都对他说:“我正好去办公室,就顺便帮你交了吧。”
大伟属于绝无心计的人,便连连道谢着答应了。半年之后,大伟才知道,他的同事在每次交报告时都对老板说,大伟那份报告也是他做的。
记住,当你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小员工时,当你的老板似乎高高在上难以接近时,尤其当你找不到与老板交流的途径时,你可以从向老板汇报成绩开始。
争取向老板汇报成绩的机会吧,那是在职场上脱颖而出的捷径所在。
第3节 汇报原本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在大部分人的职业观念里,汇报工作都是表面文章,面子上的事儿。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汇报,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它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在西点军校,每天早晚列队时,总少不了这一套路:“报告长官,今天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有几人事假,几人病假……”一路列去,每次略有变化,但最后一句永远不变:“报告完毕。” “报告完毕”是一种有头有尾的思维方式,此语一出,长官便对已经发生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西点军校强调,长官向学员布置任务后,学员无论任务完成得如何,都需要向长官说“报告完毕”。因为只有在接到学员的这一信息后,长官才可以基于最新信息作出决策。
西点军校要求,每一位学员在接受长官每一件任务后,都要通过自己努力以“报告完毕”来回答。
在西点军校,长官要求学员按时并按一定规范地汇报工作,而且需要简洁明了。学员若对长官不及时汇报工作,或者汇报工作的态度不好,都是破坏了规矩,破坏了学员对长官服从的职责。
部队如此,企业也如是。对企业领导来说,领导之外所有人都是员工,不管你是高级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作为下属,要养成主动汇报工作进度的习惯,让领导了解你为企业所付出的一切。汇报工作是下属的义务,也是下属的日常工作,也是下属应遵守的规矩。因为在企业里,一项工作,针对负责具体工作的员工来说,仿佛脚踏实地地干活是工作的全部内容,而在领导的立场看来,这仅仅是开始,甚至于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因为企业的工作是复杂的,有很多链条和环节,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动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领导的职责是掌控大局。也就是说,领导需要随时掌握情势,根据这个情势进行判断,做出决策和调整,而员工的工作就是领导赖以做出决策的情势。所以,你看起来是完成了的事,领导那里只是个开始,你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在领导的业务体系里有可能是大事。
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想:这点芝麻大的事,算了,说了也不会有什么用的。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事情是否重要,应由领导来作判断,员工的义务是据实汇报,即使是不怎么重要的事情,也要详细汇报,有些事在员工看来是小事,但对领导来说,却极有可能是相当重要的线索。有些员工就是因为工作时过于疏忽大意,使领导没有了解到相关的重要线索,结果影响了正确决策。
小杨工作能力很强,在某公司辛辛苦苦干了很多年。凡是小杨出面的地方,工作上的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凭着工作的努力,熬了三年,他终于成了客服部的主管。
成了客服主管以后,小杨更努力了。为了感谢领导的厚爱,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领导分忧解难。看到领导工作很忙,他想方设法为领导分担,有时候客户那边出了什么事,部门之间有什么矛盾,他都是自己尽力解决,从不给领导通报。原因很简单,他不舍得让领导为之费神,他认为领导应该忙公司的大事。可是终于有一天,领导从别的部门听说到客服部的问题,质问小杨为什么有问题不及时汇报,小杨不解地说:“这都是小事啊。”
领导更愤怒了,拍着桌子训他:大事还是小事我说了算!再说,客户的事没有小事!你要早汇报这个情况,我就把本季度的培训计划倾向于客服。现在总部那边已经一锤定音了,我怎么更改?
就因为这件小杨眼里的“小”事,他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被降了职,又回到几年前的职业高度。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杨觉得汇报工作是小事,做具体的业务多干活是大事,好像自己很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可没想到老板却不为他的好心感动,并不领他的情买他的账。
决策上的取舍是领导的责任与义务,至于下属,应该做好的是详细地汇报工作。这样,领导才会对你感到放心,并对你委以重任;而那些懒于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员工,就只能像小杨一样眼睁睁地看着成功的机会落到别人的身上了。
那些平时不喜欢汇报工作的员工,其心理态度或是害怕领导知道他一事无成,尽量将报告量维持在最小限度;或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报告只是一种形式,毫无价值,觉得写报告书很麻烦;有些员工因为写了差劲的报告而被领导指责,从此,连该报告的事也默不吭声了;最糟糕的是,因为讨厌领导,所以故意不主动提出报告,并把这当做反抗领导的武器。
当然,有些员工的确不善于汇报工作,虽然他的工作可能做得不错。那么这类员工应该尽早认识到汇报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在领导心目中你的形象会清晰鲜亮很多。
第4节 不汇报就是不尊重
很多老员工都对老板定下的“早请示晚汇报”的规矩比较反感,总觉得这样做缺乏自由,感到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可是,你有没有站在上司的角度想想,假如你不主动汇报,你对老板的尊重又体现在何处?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上司都比较看重两样东西:一是他的上司对他的信任;二是他的下属对他的尊重。作为一名上司,判断下属是否尊重他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便是下属是否经常向他汇报工作。
心胸宽广的上司对于下属懒于或因疏忽而很少向其汇报工作也许不太计较。他们会好心地从主观上为下属开脱,认为下属也许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汇报;也许是本身就是他们职责内的事,没必要汇报;或者是自己这段时间心情不好,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他们害怕来汇报,等等。但对于心胸狭隘的上司来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们的思维线路是这样的:不汇报就是没把我放眼里,就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接下来他就会做出各种猜测:这些下属是不是看不起我?这些下属是不是不买我的账?这些下属是不是联合起来架空我?一旦这种猜测成了他的某种认定,他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从而做出对下属不利的举动来。
下面是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看看不积极向领导汇报可能给自己造成什么样的麻烦。
有一客户想做一个灯箱广告,便打电话给一广告公司的经理,经理恰好不在,是一位小姐接的。“麻烦你转告经理,我这里需要设计一个灯箱广告。”
“这个啊,没问题!你派人过来和我们洽谈一些具体操作事宜就可以了。”小姐爽快地说。
这位客户刚要动身来广告公司,就接到广告公司经理的电话:“对不起!您来电话的时候我不在,您是要做灯箱广告吗?我们将派人到您那里去,将您的详细要求带回来。”
停了一下,这位经理又说:“可是,对不起啊,我想知道是哪位小姐说叫您派人来我公司的。”
这位客户愣了一下,说:“有问题吗?”
“当然没有问题,我只是想知道,到底是谁自作主张。”
尽管这位客户没有说出小姐是谁,据说经理还是查出来了,并对她作了严肃的处分。
这个故事表面看是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权限认识不清楚、自作主张的问题,但实质上它是一个典型的关于不及时汇报引起领导不满情绪的案例。
当然,在工作中,上司和下属常常会产生这种矛盾,这是客观事实:下属希望自己有独立做事的自由,而上级总是对下属的工作心存顾虑。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来说,解决的方式便是下属适应上司的愿望,凡事多汇报。因为在上下级关系中,上司处于主导地位,他能够决定和改变下属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向、甚至工作职责。一言概之,下属的命运掌握在上司的手中。
当然,为了在密切汇报的同时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自由,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第一步:要用心聆听上司的指示,并随时记笔记
当上司委派任务给你的时候,要认真聆听,真正领会上司的意图和工作重点。常常有人在上司讲话的时候开小差,脑子里想别的事情,结果等到做事的时候一塌糊涂,误解了上司的意图或要求,白费力气还会被上司批评。因此,要认真地接受上司的指引,这也有助于以后制定汇报内容。
接收了上司的工作指引之后,要马上整理有关的记录,然后简明扼要地向上级复述一次,检查自己有无疏漏或错误接收之处,或者是否有尚不清楚的地方。得到了上司的认可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工作流程。
第二步:简明地表达个人的见解
如果上司委派的只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你可以简单地表明自身态度,请上司对你的工作放心。如果任务比较艰巨复杂,那么你应当有条理地向上级阐述开展工作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计划内容,征求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第三步:弥补缺憾,力求完备
我们向上司汇报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一些情况把握不准,或漏掉部分内容,归纳总结不够贴切等等。对于失误,可以采取给上司提供背景资料、组织参观活动、利用其他接触机会与上司交流等方法对汇报进行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加周密和圆满。
当然,到最后,还是成绩最有说服力,一个人要想得到晋升,光凭嘴上夸夸其谈远远不够,必须拿出成绩来。只有让大家都信服,才能取得晋升的砝码。
第5节 职场新人最好每日一报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通常,越早学会主动汇报工作,就越早引起领导的注意,获得晋升的机会。许多新进员工正是在汇报工作中脱颖而出,从而快速获得领导的赏识与重用的。
某公司新招了一批业务员,入职的那天,行政部给每人发了一个笔记本。新人们都很吃惊。原来,根据公司规定,新员工每周都要汇报一次工作,每周五都要写工作总结,上交主管。几乎所有的新员工都撇着嘴对此表示不屑,唯有小谭欣然以对。
她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每天都写工作总结,周五下午还写周总结,随时汇报自己的工作心得,以及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有同事都笑话她小儿科,唯独她自己对自己的做法深信不疑。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出于遵守纪律才这样做,但慢慢地,她从中获得了诸多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她的工作很有计划性,养成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而且领导也经常找她谈话,对于她的建议很是赞同。看着其他员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她虽然有点小担心,但更多的是欣喜,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仅仅六个月后,小谭被委任为部门经理。而和她同时进来的那批人,大部分都被淘汰了,小部分还在原地踏步,成了她的下属。
假如你是个老员工,每日或每周的汇报有可能真的妨碍了你的自由,但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事事汇报更有利:
● 自我提升的基础
工作汇报是对自己工作的梳理。只有写了工作汇报,才能够了解到自己本日工作的实际情况,才能通过文本方式来理性看待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技巧,才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好好弥补加强。因此可以说只有做了工作汇报才能真正地有目的且持续地提升自己。
● 工作交流的平台
工作汇报是向上级进行工作总结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文本的交流,可以让上级明确自己正在处理的事务进展情况,了解自己遇到的困难,从而利于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
● 自我保护的方法
职场工作,总存在许多矛盾与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并不是立刻显现而是在日后才出现的。只有每日的工作汇报,保留了工作事务的状态,才能在日后进行查询与追究,使得你能从不必要的“扯皮”中脱身。因此你今日的工作报告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你,更好地节省你的时间。
● 职场生涯的记录
工作汇报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职场成长经历。每日的点滴记录汇集起来就是你的职场成长轨迹。通过阅读自己的或别人的每日工作汇报,能充分了解这个人的性格与能力。只有做好每日工作汇报,当你离开职场享受人生的时候,才会有一份沉甸甸的人生记录。
既然每日工作汇报如此重要,职场新手应该如何编写工作汇报呢?我认为,KPT是最好的入门技巧。KPT(Keputo)是来自日本的一种工作记录方法,由三个部分组成:
Keep:当前你正在做的事务或项目的正常描述;
Problem:你今日所遇到的问题;
Try:你明天准备要尝试的解决方案。
KPT三个部分就组成了一份清晰明了的工作汇报。这样的汇报既能充分体现你当前的工作状态,又能层次分明地向领导传递工作困难与你的工作能力。因此KPT在日本,乃至其他地区成为工作汇报的基本模板。下面给一个简单的工作汇报样例:
◎ 汇报人:XXX
◎ 日期:2011-12-24
◎ K:
根据YYY的反馈意见,完成CKU项目的需求说明书(V3.2)
修改更正MMP项目中的BUG(No.23211212)
开始草拟CKU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方案
◎ P:
CKU需求中的项目经费超出预算
◎ T:
想找其他公司的类似服务器,看看是否能降低项目经费
第6节 善于汇报才能当好“心腹”
“心腹”就是能够深察上位者心思,知道对方隐秘,并能够为其冲锋陷阵、办事顶缸的人。
人人都是带着功利心入职场的,相信没有谁会不愿意当上司的“心腹”。博得上司的信任,你就可以接近权力中心,可以趁机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虽然你也会因此付出许多,但与收益相比这些付出还是显得微不足道。当然,在此期间你可能会遭到同事们的妒忌甚至敌视,但在内心深处却往往会因此而自鸣得意。甚至那些在明里暗里敌视你的人,也常不由自主地为这种“地位”所吸引。
当然,上司也需要“心腹”,美国一位著名职业经理人曾经说:“所有的老板都会希望身边有他自己的人,出于这一点,他们对下属就会有额外期望。”
“心腹”对上司来说“用途广泛”:有些隐秘的事情需要心腹去执行;有些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不知根知底的人不敢托付……就连维持所属部门的正常运转也是离了“心腹”不行。出于这种需要,每位上司上位不久就都要提拔自己的心腹。
人在职场若能够成为上司的心腹,无疑是一种幸运。
但上司有另外一个秘密从来不对心腹说:上司对“心腹”的防范同样存在,甚至更重、更隐秘。
有个成语叫“心腹大患”,说的就是心腹转而变仇敌的情况。
乌比·伊沃克斯曾经是华特·迪斯尼最早的创业伙伴,他们亲密无间,一起闯过了许多难关,并创造出了为全世界所喜爱的米老鼠形象。可就在1930年初,米老鼠形象风靡美国全国不久,乌比·伊沃克斯就背叛了迪斯尼公司,背叛了对他无比信任的迪斯尼。
作为米老鼠形象的创作者和绘画人,乌比·伊沃克斯对于“米老鼠”系列和迪斯尼公司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可是,作为最忠实的伙伴和最亲密的心腹手下,他怎么会背叛迪斯尼?
原来,虽然华特·迪斯尼一直把乌比·伊沃克斯当成自己最亲密的心腹伙伴,但事实上,外表“温厚”的乌比·伊沃克斯远没有华特想象的那么好。特别是在米老鼠一炮走红之后,伊沃克斯更是认定华特·迪斯尼“窃取”了本应属于他的荣誉。伊沃克斯感觉自己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荣誉和利益,于是转而开始怨恨华特。
仇恨积累的结果就是彻底的背叛。当迪斯尼的对手向伊沃克斯抛来“媚眼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与伊沃克斯一起出走的,还有公司的音乐制作人卡尔·斯道林,而他也是华特已经认识很多年的老朋友。
乌比·伊沃克斯的背叛事件轰动了美国动画影视界。人们在对迪斯尼感到同情的同时,也为这种“心腹”背叛所带来的危害而震惊。合作偷决,心腹就是上司的“红人”;产生分歧,“心腹”就是上司倒台的导火索。对于这点,上司们知之甚深。所以,相对于一般人,上司对“心腹”的防范更为严重。
“心腹”不好当,但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去当,关键要知道该如何去当,如何才能让上司对你不起“杀心”,让他把心放在肚子里,坚信你不会对他产生歹意。在众多打消上司对你产生怀疑的方法中,忠诚地汇报就是其中非常有利的工具。
什么样的人最可怕?神秘的、不了解的人。其实这是人之常情。不管是谁,对不能看清看透的伙伴或下属心里都有些不放心。所以,主动让上司了解你是防止上司起戒心的好办法。
具体说来,就是最好做到“早请示晚汇报”,让上司对我们的动态了如指掌,别背着他干事,积累我们对他们的影响力,让他放心授权。其实,越是上司的心腹爱将,越需要主动让上司了解你,因为每一次接触,都是他定义你、放心你的时候。相反,平时接触机会越少,犯错误的成本就会相对越高。而在上司面前透明度越高,他就会对你越放心,容许你犯错的弹性与授权空间也越大。
除此之外,你还要谨记以下两点:
一、成为上司“心腹”也别急着往上爬
如果你有一个野心勃勃,时刻想进步上位的下属你会怎么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你太想当将军,那恐怕你的长官也会感到不安。因此,不要表现得太过于“上进”就是我给你的忠告。
“心腹”下属能力超群,以至于上司无法驾驭下属,时间长了上司就会忐忑不安。越职越权,“心腹”管的事情、知道的内幕越来越多,而他的野心又不加掩饰,于是上司就会深感威胁。对于这些非常想当“将军”的“心腹”,上司很可能会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没有人想当下属上位的垫脚石,所有的上司都不例外。
不表现得过于“上进”的方法很简单: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还可以对上司或明或暗地表示忠心,不要显露得过于强势,适时让上司认为他的能力强过下属,等等,都是不错的办法。总之,不要让他感到威胁就好。
二、把握好当心腹的原则
当上司的“心腹”自然就会为其做许多相对隐秘的事情,这在所难免,因为这就是“心腹”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对于上司来说,能够让一名下属去做一些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是他对下属的信任;对于下属而言,能够被指派去完成这些任务也是受到信任的标志。但请记住一点:千万不要受宠若惊以至于什么事情都做。
能够接触到上司的隐秘是“心腹”的“特权”,但如果接触的太多恐怕你也就不再“安全”了。所以,在一些重大机密面前,你不妨往后退一退,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当然,这种推脱是隐蔽的,不要引起上司的注意与反感。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它就会是你最好的“护身符”。
第7节 带着解决方案汇报工作
在得知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多朋友都来问我:我挺注意汇报工作的,可是每次都被上司痛斥一顿,说我只会给他添乱找麻烦。
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嘴里的“汇报”反而成为上司眼里的“添乱找麻烦”吗?那你就要分清“讨教”和“汇报”的区别。
简单地说,讨教的公式是:您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汇报的公式则是:我这样做您同意吗?
很多人喜欢向上司讨教工作,而不喜欢向上司汇报工作,这是因为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用一句“您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来轻松搞定。但这却是一个容易惹恼上司,且自讨没趣的办法。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谈了自己在服役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他只有24岁,担任驻巴拿马共和国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约翰·高尔文将军的特别助理。有一次。高尔文将军委派给他一项任务。几天后,他抱着一大堆问题来找高尔文,就与此次任务相关的任务、时间、地点、原因和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统统问了个遍。高尔文将军没有等他说完就不耐烦地厉声吼道:“阿尔伯特中尉,如果你想让我来做你的工作,那我要你干什么?你被撤职了,解散!”
正当阿尔伯特心烦意乱,不知所措的时候,高尔文将军高声地说道:“阿尔伯特中尉!别带问题给我。我要的是解决方案。”阿尔伯特这才如梦方醒。
阿尔伯特的经历很有典型性,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请示讨教领导,而且只提问题不提方案,上司怎么说自己怎么做,上司不说自己就不做或者乱做。
威廉·翁肯和唐纳德·沃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背上了猴子》。这篇文章成为《哈佛商业评论》有史以来重印次数最多的两篇文章之一。在这篇文章里,威廉·翁肯和唐纳德·沃斯把猴子比喻为工作,并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下属经常以“老板,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您知道……”的方式,就把本属于下属的工作转移到了上司的手中。原来“猴子”在下属的肩上,现在却跳到了上司的肩上。自己轻松了,却让上司忙活了。
这实际上是把“上下关系”颠倒过来了,不是上司在给下属安排工作,而是下属在给上司安排工作。这样的下属不仅对上司无用,反而会给上司带来无谓的麻烦。上司要我们做什么?上司需要我们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把问题罗列出来。这种自作聪明的做法必然会遭到上司的讨厌和反对,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在职场上,如何厘清“讨教”和“汇报”的关系呢?我们的建议是:
● 能不讨教,则不讨教
好的下属必然是讨教少汇报多。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样的事需要请示讨教,什么样的事不需要,能自己做主的要自己做主,这是一个优秀下属的基本要求。威廉·翁肯和唐纳德·沃斯在《谁背上了猴子》这篇文章中曾经把下属的主动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己主动行事,然后定期汇报”是最高层次的主动性。
实际上,有许多工作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需要我们独立做出决策并组织实施,我们只需要把工作完成后向上司做出汇报而已。主动性高的下属往往讨教请示少而汇报多,主动性差的下属往往是讨教请示多而汇报少。
● 至少要有三个方案
好的下属手里往往会有3个解决方案。如果我们需要就某一项工作先行请示尔后行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而且至少要有3个方案:最可行的方案,最大胆的方案和最可能失败的方案。而且,对每个方案都要进行利弊分析。当上司征求你的意见时,你要能够提出哪一个方案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方案,哪一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案等等。
● 方向要正,方法要奇
好的方案一定是守正出奇的。要体现组织的价值追求,体现上司的目标和要求。不能执拗于自我的想法和目标,要与上司在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守正”是基本的原则。不能上司提出向东,我们却提出向西,与上司的方向和目标背道而驰。
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是可以变的,要有创意,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够超越上司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会发现同一件事有的人做的好,有的人做的不好,为什么呢?就在于你的方法是不是“出奇”,你有没有别人想不到的方法,也就是俗称的“好点子”。
实际上,上司和下属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作为下属要想收获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的克星,而不是问题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