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64909100000005

第5章 张先

天不老,情难绝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千秋岁》(数声鶗鴂)

都说天若有情天亦老,然而,天即便老去,人间的真情依然坚定不移,而天也不会老去,爱情的力量更加坚不可摧。爱,有着甜蜜,但许多时候会是曲折,不为人知的历程,像一段长跑,在没有规则却坑坑洼洼的路面上。

曲折的爱,如同冰山上的雪莲,要在严寒打击中笑傲苍天,傲视大地。

公元十一世纪刚开始,在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西湖,经常有着这样一道风景: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总与几个文友一起畅游,那时候苏东坡处于不惑之年。他们游遍了整个湖杭西湖,而在苏东坡这一群文友中,总有一个显得鹤立鸡群,因为这人有着满头的银发,却有着矫健的步伐,却与比自己年轻几十岁的文友谈笑风生。

这个满头银发者便是张先,一个对北宋词坛有着重要影响的词人。他是苏东坡的忘年交,大概是北宋时期最长寿的词人——八十九岁才去世。

点数古今众多文坛巨匠,人们能说出他们的姓名、籍贯、别号,但对张先而言,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绰号,叫张三影。对于绰号,通常都是别人为自己取,然后自己刚开始觉得不能接受,时间长了,大家都这么叫,自己也就习惯了,渐渐地,人们甚至只叫绰号忘记了本尊的名字。

但张先的绰号却是自己取的。当然,最初张先是有一个绰号的,叫张三中,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而是别人私下取的。有一次,一个喜欢阅读张先词作的人(就是现在的“粉丝”),和张先一起闲谈,那人说:“你知道吗?现在的词界里,许多人都叫你张三中。”张先感觉莫名其妙,那人便开始给他解释:“你在《行香词》中写了‘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依三个中字,所以有人给你取名叫张三中。”

在这里,这个人说的是张先的词《行香子》(舞雪歌云),全词这样写道:“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性情,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一个妙龄女子能歌善舞,却为情所困,寂寞孤独,面对江水更加孤寂伤神,想着心中的事情,流着伤心的泪,回忆着意中人。

张先听到别人为自己取的“张三中”这个绰号,并不恼怒,反而笑起来,自己重新取了一个绰号,他说:“既如此,何不叫张三影?”那人顿时哑然,张先微笑着自己解释起来,同样是引用了自己的词作,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三句话,我深以为傲啊!”

就这样,“张三影”的名号流传了下来。

张先面对绰号不恼,反而也自我调侃,这说明他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人,一个乐观的人,他一生官职低微,按理说很压抑,但他却很长寿,不能不说这和他乐观的性格有关。

事实上,张先词中很多描写“影”的,据说有十五首。他对“影”情有独钟。如《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再比如《青门引·春思》中“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还有《南乡子·中秋不见月·中吕宫》中“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等等。

张先的词作大多以描写爱情或歌女为主,虽然张先本人性格豪放,生活浪漫,但他的词作却明显属于婉约派。苏东坡身为豪放派词人,却受了张先很大影响,还和他成为忘年之交,主要是苏东坡喜欢张先本人豪放的性格,而不是词作。

这首《千秋岁》(数声鶗鴂)是一首凄苦的词。开篇便是“数声”,鶗鴂说的是杜鹃,杜鹃鸟在古代的词作中经常出现,是悲情的象征,常让人断肠。如同在一个深夜,人们在静谧的夜里里,忽然听到了猫头鹰的叫喊,便会感觉不舒服,而词人们笔下的杜鹃也给人们这样一个印象,杜鹃的悲啼仿佛在泣血哀鸣,所以词中凡是出现杜鹃的,常常是表达悲情的。

“又报芳菲歇”,“又”字总给人带来故事。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闺怨词,它是指两人之间的爱情受到的打击和不顺,“又”便揭示出两人的相爱却被阻挠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又是新的一年了,仍然让人揪心。

“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残红比喻为爱情被打击,连匆匆的春天也和人作对,在打击上再加入一层冰冷,无力把春天留住,正如男女主人公无法把自己的命运把握住一样,狂风暴雨般来袭,让两人的爱情饱受了蹂躏,“梅子青时节”,这里把两人的爱情比喻为梅子,梅子还青,没有发育成熟,但无情的风雨依然狠心地打压,不顾梅子的感受。由此可见,两人的爱情还处在萌芽状态便要被伤害得体无完肤。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爱情仿佛柳枝一般,不由自己做主,而是被风逼迫着来回摆动,光这样也就罢了,竟然还无人理会,无人怜悯。当人在爱情上失意的时候,迫切希望有人安慰自己,但却没人理解,甚至还要受到冷嘲热讽,这样的情况叫人情何以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千万不要去拨动琴弦,受不了那样的刺激,一旦拨动,泪水更会不由自主地流动,更徒增了自己的伤心。整首词到了这里,看到的处处是凄凉,但接下来的这句令人豁然开朗,“天不老,情难绝”,无论怎样,心是坚定的,爱情是坚定的,不会因为任何外在的打击就动摇。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个比喻可真是恰到好处,把内心的苦闷比喻为网,而里面却是理不出头绪的盘根错节。

爱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古代词人的文字里,经常看到五彩斑斓的爱情篇章,甚至在那个年代,文人以风流为炫耀的资本,每与歌女花前月下,动辄以词作呈现出来,就是一种爱情。

在今天的世界观中,爱情较古代又产生了新的变化,许多时候,古代的恋人对于爱情是无奈的,正如这首词所演绎的,被摧残。两个相爱的人甚至已经得到了上天的祝福,但却无法脱离家庭或者其他力量的制约。

今天,父母对子女的爱情也有或多或少的干涉,但毕竟小了很多,而干涉也是从爱情的满意度出发,尤其是女孩子的父母,总是担忧女儿能否过上好日子,以后会不会幸福,男子有没有能力把家养好。至于古代,恐怕就考虑得没这么多。

天不老,情难绝。今天的红尘男女,或许爱情故事不是惊天动地,或许不是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但他们用爱诠释了这个词句,用坚不可摧的意志把爱的坚定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惊诧于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当两颗心莫名其妙地被牵在一起,不碰触便魂不守舍,碰触便兴奋不已,这样的爱情下,衍生出许多故事。千百年来,“两心同”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最高境界。

张先一生写过无数词,爱情词占三分之一。张先一生官职很低,他在官场失意,却在爱情上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快乐。

因为风流倜傥,所以在爱情中广泛涉猎,经验丰富之下,观察自认细致入微,对女子的心理都能抓得很到位,所以他笔下的爱情词很细腻,很有代表性。

这首《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略有旷达的味道,与张先其他的词中表达出的哀伤不同,这首词表达哀思的时候,隐含着希望。

列夫·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又有各自的不幸。”人们对不幸的印象更深,是因为不幸给人的伤感一时半会不能抹去。宋词中的爱情词,很少看到欢快的,大多是描写不幸的,因为好的爱情故事往往被藏起来,不幸的时候才向人倾吐。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主人公回忆着当初与自己的恋人在花前月下彼此欣赏,但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外界的阻挠让两人最终要分开,而无奈之下,借酒消愁成了理所当然的方式。

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在的酒徒,想借酒来消愁都是一种幻想,因为醒酒后痛苦会更深,这首词描述的自然也是如此,酒醒后发现梦断,花儿也谢了,失去了以往的光彩,月亮都变得有点阴暗了。

但接下来的这句呈现了光彩:“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这也是张先词中难得出现的豪放风格,花虽然败了,但一定还有重开的时候,月亮虽然暗淡了,但一定会有圆满的时候,只要两心相悦,一定会有再次相逢最终结为连理的可能。

爱情的任何打击都不可怕,只要“两心同”,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更加肯定了爱情力量的强大,其他的闺怨词之所以让人“绝望”,正是因为没有“两心同”,通常是一方思恋,但这首词折射出两个人同时念着对方,心中的忧愁因此解开,满怀期待将来的结合。

如果没有“两心同”,只是“一心同”,诸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例子,卓文君为了和司马相如在一起,在家庭和世俗的反对下,偷偷和司马相如私奔,但后来却被司马相如抛弃,这样的私奔没有任何价值,是悲剧,因为是“一心同”。

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叫《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的代表作,读起来让人饱含力量。“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无论现在有多少风吹雨打,都有信念坚守,因为人们相信未来。

张先的这首《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信念,虽然现在很糟糕,但结局一定是好的,只要坚持。

只要“两心同”,即便外界阻挠又如何?只会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加深厚,经历了考验后的爱情便如同凤凰涅槃一般,展现着新的力量。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为了能与心上人经常相见,很愿意成为杨柳一样,这样可以常常呈现在对方的眼前,进一步把痴情写尽头。

因为“两心同”,让一方的思念如沐春风,让思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两心同”,让爱情的芳香弥漫在天地之间,处处可闻坚定的味道,因为“两心同”,让无数的人为爱情倾倒,为爱情赞叹。

所以,“两心同”,让爱情更加迷人。

张先的这首词究竟以谁为原型或者写给谁,一直是一个谜,然而这一点也不影响词的成就,正因为留足了悬念,才使得这首词不断让人猜想,有了无穷的魅力。故事里的主人公或许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千万个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体味那种思念带来的寂寞和充满信心的坚定。

倾尽一生的时间,和相爱的人厮守,无论时空如何改变,依然情有独钟,只因为在爱情的道路上,找对了心爱的人,所以,即便历经风雨,也可以让心灵沉浸在幸福之中,只为“两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