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四卷)
6432600000007

第7章 “画圣”拉斐尔

在德国德累斯城的一座艺术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意大利的名画——《西斯廷圣母》。虽然这幅画已经经历了4个多世纪,但是,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发人深省的构思,至今仍然使全世界人们感到钦佩。它的作者,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圣”——山蒂·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作于1513年,是拉斐尔为意大利北部波依河畔配森萨修道院绘制的祭坛画。这幅画的题材,来自《圣经》的故事。画面正中,站立着手抱婴孩的圣母——玛丽亚。她慈祥、沉静、庄重,眼睛里放射着深邃的目光,双手抱着她的爱子——耶稣。小耶稣活泼、健壮,天真的双眼,圆睁睁地看着前方,好像正对着所有的人们,十分逗人喜爱。

据说画中的两个小孩是拉斐尔有一天在面包房前偶然看到的。当时两个小孩正在玩耍,他们活泼可爱的神态吸引了他。于是,他敏捷地把他们天真烂漫的样子画下来。

《西斯廷圣母》大意是说,圣母玛利亚为了拯救世界,不惜把自己的爱子奉献给全人类,让他在世上代替人们受苦,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千百万受苦受难的百姓。在拉斐尔的笔下,圣母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神”,而是内心充满着感情的“人”;是一位温良贤淑的母亲,又是一位不惜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一切来达到理想的巾帼英雄。作者以宗教故事为题材,描绘出人间的高尚情操,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483年,拉斐尔生于意大利中部高原乌尔比诺城。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拉斐尔从小就跟名师学画,获得了很好的成绩。21岁时他来到佛罗伦萨。在那里,他仔细地揣摩了艺术大师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的创作,艺术上产生了飞跃。1508年起,他受教皇的聘请,为梵蒂冈宫绘制了一组室内壁画,整整画了五年多。现在,梵蒂冈宫签印室四壁的四张大壁画,就是400多年前拉斐尔的真迹。

当时教皇的要求是,画“神学”、“哲学”、“文艺”、“法律”四幅寓意壁画。但是,拉斐尔摒弃了过去画宗教题材的古板画面,而将复兴古希腊文艺的思想内容灌注进去,形成了奇特的,别出心裁的构思。

在拉斐尔创作的《神学》这幅画中,人们看到的,不是一群严肃冷酷的神职人员,而是许多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他们聪明,富于智慧,正在思索着问题。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画面上出现的,是教会史上不同时代的著名教士,但是,他们却组成了类似在希腊那样的“辩论会”,好像是众多的古希腊哲学家在通过争辩来阐明真理。

又如,在《哲学》这幅画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建筑物,由近及远,伸向深远的一系列拱门。两位伟大的哲学家行进在前面,他们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后面跟着的,是苏格拉底、阿基米得等许多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象征着古希腊文化思想后继有人,青出于蓝。

拉斐尔又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他受教皇聘请绘制壁画的同时,还主持设计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他对大教堂建筑的总体规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一直在罗马负责这一巨大工程的进行,为此贡献出他的毕生精力。可惜的是,在1520年,即他37岁的那年就过早地去世了,没能看得见圣彼得大教堂的建成。

拉斐尔的画尽管带有很浓郁的宗教色彩,但透过宗教的外衣可以体验到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所积累的才能和智慧。他画中所描绘的圣母和圣婴并不是呆板苍白、枯燥乏味的偶像,而是活生生、让人感到亲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