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建筑艺术(下)
64276200000003

第3章 民居建筑(1)

北京四合院

中国古代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在此,我们分析一座最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形成年代比较长,到了明清时代,这种形制无论在应用上、结构布局上或是材料选用上,都已基本定型。当然,北京四合院的种类是很多的,有小型的一进的,也有复杂的多进的。甚至还有数条中轴线并列而多进的,在范围气势和占地诸方面,如一个大型的住宅群,往往还有花园。

最典型的就是这种三进四合院。这种建筑有一条严整的南北向中轴线。宅的入口多布置在东南角上,这完全符合民俗习性,因为人们对东和南有好感,有“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说。进门之后,迎面是一块影壁,壁上往往饰有精致的砖雕,影壁前多置一些盆栽花卉,使空间有生气。影壁在空间上还起到轴线转折的作用。从空间艺术上说,转弯抹角是一种含蓄的手法;但在古代,主要意图是为了避邪。据说转几个弯,煞气就不能进入宅内。影壁不让人们直接看见宅内的情形,家不露财,家丑也不可外扬。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观念在住宅建筑上的充分反映。

进入宅内,是一个小而狭的院子。南侧有一排朝北的房子,叫“倒座”,这是仆人住的房间。也可供来客过夜住,其他则堆放杂物。小院的北首有一垛墙,正中(宅的中轴线上)有一扇装饰华丽的门,叫垂花门,门内一个大院,即“四合院”的主院。主院是一个植有绿化、进深较深的庭院。庭院正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正房,中轴线贯穿其中,坐北朝南,体量是整个宅院中最大的,这里住的是宅主(长辈)。其两侧还带有东西耳房和小跨院。正前方的左右是厢房,那是晚辈住的地方。厢房则开间小,进深也浅。建筑之间有廊相连,雨天不走湿路。正房之后有小院,这里是第三进,一排房子坐北朝南,叫“罩房”,一般是女佣的住房、库房、杂屋等。整座宅子外围一般都不开窗,空间作内封闭,比较幽静。

古代封建礼教在住宅建筑上也有严格要求,如妇女不能随便到外院,客人不能随便到内院,内外分明。

从艺术来说,这种四合院建筑也很重视它的装饰。可以说,中国古代木构民居是古代民间艺术最丰富的一座“活的博物馆”。宅内的门窗、梁枋、檐柱等,都有雕刻等装饰。其他如隔扇、博古架、挂落、圆光罩等,不但是一件件的装饰品,而且使空间更有艺术情趣。通过这些部件、饰物,使室内空间虚虚实实,层次丰富,变化多样。

从家族制度来说,北京四合院的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扩张”。古时候,家族的发展不像今天这样都是独立的小家庭,而是大家族。按姓氏组成。如果家族人丁兴旺,有财有势,家宅可以向其四周无限扩展。建筑的门窗向宅内的院子方向开启,可以任意拼接,只要留出一个大门的位置,有一条通道即可。这种住宅形制,符合我国古代的家族型制及其发展。

江南水乡民居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及其民居。

江南,又称江东、江左,指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和钱塘江一带,或可简称为两江一湖地区。这里乃是鱼米之乡,气候宜人,地势旷奥,确实是一个宝地,有“画中游”之美誉。这里的人文历史也相当发达,钟灵毓秀。江南水乡民居,贵在“水”字,好多民居,临河而建,尤其是苏州、绍兴两地更为典型,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之词,正是说的这种景观。

我们取几座江南民居为例来分析。

一是苏州的东北街旧陈宅。这座建筑在苏州算是中等大小的住宅,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理想:南为大路,西有河道,东为邻舍,北是邻舍间的小路,开后门可以出入。

这座住宅的基本结构其实与北京四合院相仿(都是同一社会系统,就有同样的社会家族型制要求),中轴线布局,分进设置。这个住宅有东西两条中轴线,西轴为正轴,大门进去,一个院子,正对面是轿厅,转弯入内院为第二进,又是一个大厅,然后第三进,有东西披屋和小院,后面是最后进一,所以中轴线上有四进。东边有避弄,每进均有门可入此弄,在这里一可直通后门,二可直通边门。顺便说一下,有些人把这种避弄说成是空间艺术的原因,说是“小中见大”。其实这种避弄做法,当时有两种作用:一是防火,一旦失火,不会殃及左邻右舍;二是逢宾客在厅堂中,家中妇孺出入须避开厅堂走避弄。

这座建筑西侧临河,西南角有桥,真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是典型的水乡形态。但也有的临河民居,还有’“水后门”,即屋后临水开一个门,外面有踏级可至河,或洗衣取水,或登舟出入,则更有水乡的生活情趣了。

二是苏州吴县西山东蔡镇的蔡宅。这座建筑虽处于村镇地区,但由于屋主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因此其布局仍是比较规整的,中轴线布局,西侧三进,东侧仅一进,自南到北为下房、书房(花厅)和厨房。中间两个院子,皆有种植,环境宜人。东西两路之间也设有避弄。西路后面两进设`楼房,这是前低后高的做法,符合风水之说。

有的苏州民居,宅的规模较大,多设花园,苏州民居凡有条件即造园,这是苏州的人文特点。

三是浙江绍兴市仓桥附近的某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临河民居。主楼二层三间,前有院子(天井),后为“水后门”,有一个似廊的空间,柱间设坐凳栏杆,在此可歇坐观景。有踏级可至河边,在此淘米,洗菜、洗衣等,而一般饮用水不在此取用。绍兴人喜欢吃“天落水”,即通过水落管将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注入大缸内,作为饮用水。一般的家庭在天井里有三四日大水缸。如遇久旱未雨,则只好用井水。

这个踏级除了盥洗外,还用来买卖鱼虾、蔬菜、瓜果之类,小船一面划一面叫卖,宅中人闻声下阶购买所需之物。这种方式充满着生活情趣。还有,这里是“后门”,外出用船只,就在此落船。上岸,所以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电影《林家铺子》最后结局是林老板带着女儿从这样的水后门逃走的。这又给江南水乡民居形态增添了许多文学色彩。

四是绍兴市题扇桥附近的一座民宅。宅主是手就艺人,属平民百姓,所以房子自由布局,但从建筑造型来看,却也十分得体。高低错落,无论比例、色彩、质地等,都比较完美。这家的宅舍分前、中、后三间,前面临街,是对外营业兼工作间,中部为生活空间,后面厨房临河。宅中有二层阁楼式的卧室,布局十分紧凑。从外形来看,东侧山墙的底层砌在柱外约一尺处,这样做既可以防止木柱受潮,又可以利用它来存放工具、杂物等。二层部分在木构架之间做立砖白粉山墙,看起来亲切舒展。这使人联想起欧洲有些民居,也是木构外露(如英国的都铎式),但它们的木构形式有许多斜撑,而中国的民居木构形式都是平直构件。

五是鄞县鄞江镇光溪桥边上的临水民居,一排好几家,临河处每家都设敞窗,其外设坐凳栏杆,借河生活,亦可休息、观景。这是典型的水乡人家生活形态的映照。它周围有桥及河埠(图之右端即河埠),交通发达。这些民居往往是前店后河,市井情趣甚浓。

六是山村民居。江浙一带,有山有水,除了上面说的临水民居,也有山村民居。山村民居的特点有二:一是宅居本身,由于地形有高低变化,因此建筑物往往也跟着高低错落,做得甚有情致。二是宅居周围的环境,小路弯弯,背山面阳,层次丰富。这里的人生活在田园牧歌的情趣之中,怡然自得;鸟语花香,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是我国古代的理想的生活境界。

浙江民居比较讲究质朴,他们多不喜欢大红大绿的建筑色调和奢华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多用石、石灰粉刷、木料等本色。木料的外表除了用油漆外,有好多也用桐油罩一层,作为保护,看起来木纹清晰,线条明确,形态秀美。日本的一些木构做法,可能受到浙江诸地的这种民居形态的影响。

皖南民居

皖南文化以徽州为典型代表,这里自古就有很发达的文化。皖南为丘陵地带,其自然特点就是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这里的人文特点有二:一是官僚多,封建礼教比较重;二是商贾多,素有“徽骆驼”之说。这里自古为高人雅士龙游豹隐之地,艺术文化很有特色。建筑以民居村落见长,村落布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居宅舍多为粉墙黛瓦,素朴秀雅,庭院布局更为精美。所以,皖南建筑在我国古代民居中一向负有盛名。此外,这里战争破坏较少,大的自然灾害也不多,因此尚保存有较多的明清时代的建筑,难能可贵。在此,介绍几个皖南民居、村落的构成要素。

溪水 皖南建筑以溪为脉络,建筑缘溪而建,溪是生命线。这里的村舍皆与山水有机地结合,或背山临水,或枕水面山,或依山跨水,有“窗外青山槛外水,山山水水皆入宅”之美誉。例如,溪水穿村而过的有歙县的唐模、黟县的西递;溪水傍村而过的有黟县的屏山,休宁的临溪;村落附近有大溪、村落以内有小溪的有黟县的碧山、歙县的潜口等。

艺术文化 皖南(以徽州为中心)自宋代以来,外出经商者甚多,致富而返,也附庸风雅,兴学建祠,繁荣当地的文化,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朱熹、戴震、罗聘、胡适、黄宾虹等。同时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留下了许多的砖雕、木刻、盆景等民间艺术品;还是艺术器物的产地,徽墨、宣纸,闻名天下。至于当地人所讲究的择宅风水之类,也不失为一种文化内涵。

标志物 也许由于生态—人文、风水的原因,这里的村庄,村口溪边多植一片树林,曰“水口”。但如今这些林木保存的已不多了,十分可惜。村落的“水口”除了树林外,还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唐模的路亭、休宁的牌坊、歙县棠樾的牌坊群、黟县碧山的塔等。

券门 皖南村镇内的街道比较狭小,而街道旁往往有小溪流过,淙淙流水,清澈可鉴,给空间带来活气。有的街巷在尽端处做出券门,使整个村镇有分有合有层次,更增添了生活气息。但这些券门在当时却是为了治安之需,必要时可以关闭(有人把守)。

封闭的天井 皖南民居的天井是建筑的中心,也是宅舍的有机的生长点。皖南民居平面方正、紧凑、占地小,而有效使用面积大。建筑为封闭的内向空间,一般多为二层,木构架,空斗墙。考究的人家在底层的外墙内侧做木板壁,比较坚固,可以防止窃贼夜间挖壁洞。有的宅外墙上还写有“内有木城,勿用费心”是警告语,其实不一定有木板壁。

皖南民居的平面布局,一般是大门入口,里面一个天井,然后是半开敞的堂屋,左右有厢房,堂屋后是楼梯、厨房等,也有的宅舍楼梯设在厢房与正屋之间的空间。上楼有一圈廊,楼上与楼下空间布局相同。《黟县志》记载,“屋室地不能敞,唯寝与楼耳”。这种封闭的住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有关。

这种住宅,天井小而高,有“坐井观天”之感。但多数人家的天井都布置得极为高雅,里面有石池(既可观赏,又可防火),也有盆景,这是皖南黟县西递的胡宅中的天井布置。用石凳搁置花盆,粉墙上设漏窗,构图得体。

外墙 皖南民居外形虽然封闭,但所谓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实中有虚,秀雅精美,自成一格。

福建土楼

据说美国人造卫星遥感技术拍摄的照片,发现我国福建西部一带有许多奇特的圆形建筑物,十分巨大,疑为大型的核反应装置。后来才弄明白这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的民居形式,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福建闽西地区的这些奇特的民居多为圆环形,一圈房屋有三四层高,内有环形走廊,每家占几个开间。中间是圆形的院子,院子正中还有祖堂,可见是一令聚居的家族,有共同的祖宗。这种民宅建筑,大的直径达70余米。相对于汉族地区的民宅而言,这种形式确实很奇特。它的由来,还得追溯到魏晋时代。相传当时内乱外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侵,所谓“五胡乱华”。西晋王朝内部又自相争斗,酿成“八王之乱”。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陷都城洛阳,那里的百姓无论是有钱有势的还是平民百姓,皆纷纷南逃。有的大家族则举族南迁。但在南逃的过程中,他们一直难以落脚安居,因为经常被当地土著驱赶。后来好不容易逃到福建、广东、江西交界处,总算定居下来了。然而,年复一年,死的死,走的走,也不知道这个家族原来是怎样的结构,难以论资排辈地居住,于是干脆造个圆形的大屋,大家住在里面,不分彼此。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经常要与当地土著发生矛盾,甚至斗殴,因此平时只好生活在宅内,务农时出去。土楼里储有大量的粮食、油盐、蔬菜等,几个月不外出也无妨。圆形建筑正适应了这种需要。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比较封闭的生活形态,他们的语言也自成一格。如今福建、台湾一带说的“客家话”,就是源于这种家族。据说客家话较接近古时候的语言,因为他们少与外界交往,所以相对地说更保持古时候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