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新之道
63806400000010

第10章 周文波发明“中国深蓝”

有位外国科学家发明了一台会下国际象棋的计算机,名叫深蓝,许多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在深蓝强大的“智力”面前,败下阵来。在中国,也有位年轻人发明了一套“隧道施工计算机专家系统”,于全国多项重大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攻克了许许多多技术难题,被隧道工人们称之为“中国的深蓝”。这位年轻发明者的名字叫周文波。

周文波的家庭同建筑有着深厚的渊源。他的曾祖父设计了上海大世界,祖父设计了上海中百一店,父母则是中国地铁隧道技术的创业者。对比前辈的成就,高考落榜的周文波曾一度情绪低落。

然而,自从他1983年于隧道技校毕业,在隧道施工一线当工人以后,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战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快感染了周文波。特别是一件重大事故的发生,更是进一步激发了他攀登高峰的志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那是在上海延安东路北线隧道施工的时候,因为黄浦江底的地下暗流突然涌进隧道,为了营救同志,两位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周文波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既为烈士的精神所感动,又为烈士的牺牲而痛惜。在悲痛之余,他更为祖国落后的隧道施工技术焦急。他想,如果能发明一种“聪明”的机器,让它来告诉人们怎样进行最科学、最安全的施工,那该有多好!

于是,像前辈那样有所作为,尽快改变隧道施工技术落后状况、造福隧道工人的愿望,促使他暗暗立下创新誓言:一定要发明这种“聪明”的机器,要为中国的隧道施工技术赶上世界先进国家而奋斗!

他开始发奋学习,先完成大专学业,继而于1993年获得了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在攻读研究生时,他的设计项目便是“隧道施工计算机专家系统”。他要使计算机这种“聪明”的机器发挥专家作用,来告诉人们怎样进行最科学、最安全的施工。

1995年,“三年大变样”的上海正进入城市基础建设高潮。为加快浦东开发开放的步伐,延安东路南线隧道工程全面展开。当时引进了一台价值上亿元、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隧道施工重要工具——泥水盾构,可是这台洋机器不适应上海的地质条件,连续好几个月都不能正常施工。

日本专家说:“你们选错盾构了!即使盾构前进了,也不能穿越最浅覆土只有7米的黄浦江。否则一旦江底贯穿,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按日本隧道施工规范,泥水盾构覆土必须大于盾构直径的1.5倍。照此计算,用已引进的盾构施工,黄浦江覆土必须有17米厚。因此,日本专家建议:要建成隧道,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改换盾构,要么把覆土层加厚到17米以上。否则,盾构覆土不够,泥水就会冒顶。

然而,调换盾构意味着国家上亿资金付诸东流;加厚覆土层则不仅影响黄浦江这条黄金水道的通行,也势必增加大量资金和延缓工期。面对日益逼近的竣工期限,组织上派周文波带领一批年轻技术人员,进行盾构技术紧急攻关。而傲慢的日本专家根本不相信刚刚三十出头的周文波能够创造奇迹。

周文波全身心地投入他的发明创造。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不知疲倦地把中国隧道技术权威的理论,和世界上300多条隧道施工实际经验输入到他的“隧道施工计算机专家系统”里,然后比照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实验和计算。经过严密的论证,他指出:“日方设置的施工参数有问题。”并认为可以不换盾构、不加覆土,在“专家系统”的指导下施工。

在不少人看来,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竟敢推翻一大群权威的定论,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事实胜于雄辩。由于地下施工具有很大不可预见因素,而过去施工中只凭经验办事,以致付出惨重的代价。如今周文波开发的“隧道施工计算机专家系统”,能够综合收集和分析隧道施工的各种数据,提供最佳施工参数;又能预测隧道施工时地面及其建筑的沉降;还能按许多专家的理论和实践数据,自行计算、比较,并能不断改进提高。

周文波带着“专家系统”和他的伙伴们驾驭着盾构,成功地推进,穿过了黄浦江底最浅的覆土层,鏖战300天胜利完成全隧道施工。日本专家闻讯也发来贺电,惊叹:“你们创造了奇迹,了不起!”

之后,周文波带着“专家系统”,又相继解决了世界级技术难题:指挥地铁二号线盾构,在只相隔一米的,高速运行的地铁一号线下方,在上面机车隆隆声中成功地穿越,创造了“四龙相会”的奇迹;指挥外滩观光隧道盾构,进行与两条地铁越江隧道叠交施工,只用100天就穿过黄浦江,实现了中国隧道施工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他还应邀带领队伍到新加坡等地承接地铁隧道施工,建设了许多隧道,实现了中国隧道施工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

周文波荣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QC成果一等奖等。截至1999年,他已提出近40项工艺革新和科技攻关项目,有32项被采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8年4月,他在第26届国际土木工程年会的讲台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技术”,其卓越成就使世界工程专家们瞩目。新世纪的第一年,他正攻读博士学位,并有了新的创新设想。他说:“我相信学习是进步之本,实践是创新之魂。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敢于向极限挑战。成功会属于每一个勇于超越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