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清华春秋
63632600000008

第8章 约翰·海(John Hay)

约翰·海比洛克菲勒大半岁,巧的是,两个人的名字都叫约翰,皆出身寒门。

与没有在正规学校里读过多少书的洛克菲勒不同,约翰·海先后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念完本科,后在布朗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洛克菲勒16岁时出外打工,19岁白手创业,21岁之际既开始给员工发放工资,同时为社会纳税,相当的江湖;与之相反,约翰·海在毕业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身为文学硕士的他,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在家啃老,直到家中的叔叔将他带进自己在Springfield市的律师事务所实习,让他开始试着从小书记员干起,才算踏入了社会,十足的书生。

在这段律师事务所里实习时,约翰·海的最大收获不是物质上的收入与专业的经验,而是在帮助叔叔打官司的时候,遇到了同在依利诺斯州Springfield市挂牌营业的亚伯拉罕·林肯律师,这位当地著名的律师目前已经成为了国会议员。

两人都爱好文学,在后来的交往中,聊到莎士比亚的那些戏剧时,国会议员对这个大男孩在文学方面的修养与见识,赏识有加。再听约翰·海自称出生于一个反对蓄奴的家庭,对南方庄园主目前仍保留的奴隶制度深恶痛绝时,林肯紧紧地握住了这个大男孩的手,然后小声地告诉他一个目前谁也不知道的秘密,他准备竞选下一届美国总统。

当约翰·海问自己可以帮助议员先生做些什么时,林肯语气诚恳地说,如果年轻人能够利用自己的写作能力帮助自己做一些新闻宣传方面的工作,将感激不尽。

随后,林肯议员面对全国主流媒体宣布,将全身心地投入到1860年美国总统的竞选活动中,作为林肯班子里负责与媒体保持联系的人员,约翰·海跟着林肯议员从家乡出发,开始在全国巡回讲演拉票。

1860年,世界上发生了若干比较重要的事情,一是英法联军发动了对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了北京的圆明园。

近年兄弟常带儿子在清华大学校园深处的荒岛之中散步,总会看到若干受到烧毁的黑色的石状物置于其中。

儿子问,这是什么?

每当这时,兄弟就会摸着他的头说,那是清朝咸丰十年间,欧洲来的英国与法国军人先是烧了人类东方的艺术宫殿圆明园,后又把咱们清华近春园这边的很多建筑给毁了,这是当时剩下来的残留物,说到这里,兄弟总会长嘘短叹;

1860年里,世界上发生的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来自依利诺斯州的林肯律师赢得了大选,成功地以共和党身份成为了新一届白宫的主人。

1861年3月初,林肯在华盛顿发表了就职演讲之际,作为总统的主要助手,约翰·海就站在新总统的身边。

由于南方的蓄奴州极为反感林肯的政治观点,很快美国南北方发生了分裂,随即美国领土之上爆发了两百多年以来唯一的一场战争——美国南北战争。

在那个时候,像洛克菲勒这样的大企业家才不管谁正义谁邪恶,当他发现北方军队需要自己的石油物资时,他就立场坚定地站在北方军队一边,全力地支持着新总统。

也就是在这个期间,洛克菲勒与生活在林肯总统身边的约翰·海有了接触。

正是在当时美国多数金融与实业界的商业集团支持之下,几年后,南方军队越打越弱,北方的力量随后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在林肯和他的助手们庆祝自己的凯旋之际,在剧院里观看演出的总统遭到了暗杀。约翰·海和医务人员急速将总统送往医院,当天夜里,林肯去世了,陪在他身边的约翰·海伤心不已。

战争期间,林肯与小老乡约翰·海情同父子,很多家里的私事,也交付给他去办。

在和林肯总统几年的共同生活后,约翰·海的价值理念与其愈发趋同。

在后来的从政期间,约翰·海对国际间所有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的情形极为痛恨,同情弱小,伸张正义渐渐地成为了他的行为准则。

1898年,清朝光绪二十四年,美国共和党人麦克金利(William McKinley)当选新一届总统,随之任命正在伦敦出任美国驻英大使的约翰·海回国担任国务卿。

这当中,约翰·海比谁都清楚,他之所以能够得以成为美国新一届国务院的主人,没有背后的洛克菲勒财团暗中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早在林肯总统时期,洛克菲勒集团就开始在自己身上下了很多功夫,以求政商联手,共谋进退。

洛克菲勒告诉约翰·海一个事实,目前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对华业务正在不断加大,除了卖给当地人所说的煤油之外,还在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美孚灯卖给当地的浪费者。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的舰队有三分之二是租用美国船主的,今后中美之间的商业往来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为此标准石油公司正在上海筹办设立代表处。然而由于欧洲的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干涉很深,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令中国政府割地赔款,在中国境内设立法外租界,欺辱中国的情形,已近失控。目前,从英国在广东、法国在云南、德国在山东、俄国在西北、日本在东北,各方势力范围越扩越大,就差要把一个软弱可欺的中国就地瓜分了。而多少年来,我们美国人除了接收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之外,在外交与军事方面,从来没有干预过中国的内政。其结果就是,我们美国商人在华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形必须加以扭转。

约翰·海国务卿听懂了大老板的意思。

在美国国务院主政的第二年,面对国会,约翰·海推出了一项新的政策——门户开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政策的宗旨在于,各国在远东的市场当中,利益均等,任何国家不得强行将中国市场据为己有。从某种意义讲,甲午战争战败之后,看着中国这块肥肉,列强均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此刻的中华民族正陷入了一片极度的危险当中。此时,若非约翰·海的及时出手,积弱积贫的中国真的可能就被当时欧洲的列强像非洲一样给就地瓜分了,随后中国很可能将变成现在的阿拉伯或非洲世界。

1900年,因外国政府支持皇帝光绪执政,反对太后慈禧干政,老佛爷恼羞成怒,依仗着自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竟于疯狂中同时对全球所有的列强宣战,结果是被天津上岸的八国联军一通狂揍,屈辱间只好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根据条约,战败的中国政府需要赔偿各参战国4.5亿两白银。当时整个清朝政府每年的财政只有几千万两白银,这么多的战争赔款如何偿还得起,为此根据协议约定,中国人将在未来的39年里分期分批地将钱还给列强。

在这次行动中,美国从菲律宾前后派了3千4百多名官兵前往中国天津登陆参战,由此庚子赔款中,美军获赔为总数4.5亿两白银当中的7.32%,即3289.5万两,每个美国参战者大约得到1万两白银的抚恤。

对于国力已经十分衰弱的中国来讲,此刻再让百姓勒紧腰带偿还所欠战争债务,实为雪上加霜。

美国国务院相关人士负责赔款事宜,在处理款项时,由于两国金融概念不一样,中国人使用白银,多数美国人只认黄金与美元,因而3200多万两白银根据当时国际间的汇率拆算成美元,大约为2400多万美元。

美国政府根据相关的条例对参战者进行战争抚恤之后,还剩下一半左右的1200多万美元,置于美国花旗银行的控制之下。

美国国务院的有关机构提交了一份内部报告,送到了国务卿约翰·海手中,结论是本国原索赔额度虚高,除确实费用及一切损失赔偿1165万美元,所余1200余万元其实是多余赔款。

内心深处一向同情弱者的国务卿看到相关报告之后,很是不安,他认为,作为一介女流之辈,中国的决策者慈禧太后竟然同时向全球各列强开战,实属不智,加之义和团人攻击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及危害神职人员,确实应该受到处罚,可他很清楚当时中国的财政状况,如此沉重的战争赔款,必将给贫困中的中国民众带来更大的精神与物质压力,使苦难之中的中国民众更深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此外,如果中国穷到了极点,很有可能引发革命,政局将大乱,这对美国的石油集团,特别是对已经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广泛布局的洛克菲勒家族的利益与目标是相悖的。现在看,是该给中国人一些教训,但从长远的国家利益角度看,这种赔偿方式,对中国人来讲,实在是负担过重了。如果可以的话,能否将赔多的款项还给中国政府,当然,这只是国务院内部提出的一些个人想法,具体如何更妥善地处理此事,还需与有关专家做进一步的论证研究。

国务卿约翰·海的内部意见也不知是怎么透露出去的,很快中国方面获悉了此信息,于是大清朝驻美国的公使,梁诚先生闻讯前来拜访了。

这个梁公使是个什么人?

国务卿指示下边人,祥细地了解一下来访者的背景。